中超聯賽複賽至今魯能取得一勝一平一負的戰績,前三輪魯能的狀態只能說乏善可陳。而複賽至今三戰全勝並決心展現出強大控制力的恆大,賽前大家預測即使魯能拼盡全力最好結果也不過是平局。而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憑藉小將郭田雨寶貴的一粒進球,魯能頑強的戰勝了恆大拿下了比賽。
本場比賽,魯能青訓向人們展現了多年如一日發展青訓的成果,首發11人中就有6人出自魯能青訓,他們分別是門將韓鎔澤,中後衛鄭錚,邊後衛張弛、劉洋,前腰段劉愚以及左邊前衛吳興涵。郭田雨和王彤則在下半場替補登場。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幾位魯能青訓球員的表現。
首先來說說本場比賽的進球功臣郭田雨,郭田雨此前在中超賽場上一直有著不錯的發揮,但始終沒能收穫屬於自己的進球。上個賽季郭田雨在武漢踢球,郭田雨更多是擔任戰術支點,球隊的開火權並不在他的手上。這個賽季回歸魯能,魯能教練李霄鵬給了郭田雨更多開火權。前三場比賽,郭田雨拿到了大量良好的進球機會,最終都遺憾與之擦肩而過。對陣恆大的比賽,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魯能青訓出品的小將郭田雨終於收穫了他寶貴的職業生涯首球,而這一球距離他第一次作為一線隊成員代表魯能一線隊登場也已經過去了四年的時間。
郭田雨完成進球後,雖然各方聲音絲毫不吝讚美,不過我們還是要保持更多的理性。通過自己的進球幫助球隊拿下與恆大的比賽自然驕傲,但可以看到的是郭田雨在拿球的處理、策應組織球隊的進攻等方面能力,就表現來看還是顯得比較稚嫩,而這些這都是需要向佩萊努力學習的地方。具備不錯的身體對抗能力同時還擁有遜於邊路球員的爆發和衝刺,郭田雨如果成長起來的確是難得的前鋒,但在在腳下的小技術、球權的處理等很多方面現在來看依然有很大的不足。想要真正成為扛起魯能俱樂部乃至中國國家隊隊的鋒線旗幟的主力成員,還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而作為全隊賽後評分最高的球員。張弛,這位老將拿下了8.1的全場最高分。全場場比賽他完成了三次過人,這一數據是兩隊最高,同時他也貢獻了五次搶斷,這一數據和蒿俊閔並列雙方最高。從之前的三場比賽來看,恆大進攻群在左路進攻效率更高,可是本場比賽張弛用他在左邊路的強硬防守很好地限制住了恆大的左路進攻。出色的完成防守任務之餘,他在進攻端的表現也十分活躍,上半場在邊路數次利用速度強吃楊立瑜,更是在賽後得到了各方媒體的溢美之詞。邊後衛的張弛表現出彩,吳興涵的表現同樣堪稱強力,吳興涵的強悍突破給恆大的後防造成了壓力,比賽中的一次內切的遠射險些破門讓整個恆大的防線驚出了一身冷汗。
左後衛劉洋的表現也十分出色,防守端成功阻斷進攻,進攻端也大膽上前。賽後許多人認為,吳興涵的神勇表現,離不開這位左後衛在身後的支持和牽扯。不過,劉洋也有一次不合理的處理球,他在本方禁區前沿選擇挑球過人,被恆大順勢斷球發起了二次進攻。在比賽中敢於做動作的特點值得肯定,但作為後衛球員,處理球應該更加合理和謹慎。
郭田雨、張弛等球員的發揮是搶眼的,但我們同樣要看到魯能其他球員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鄭錚在中後衛的位置上的發揮依然一如既往的穩健,段劉愚雖然沒有直接造成威脅的鏡頭,但他一次次串聯起了球隊的進攻、一次次堅決地執行就地反搶。正是每一名球員在自己的位置上傾盡所有,魯能才最終在這場硬仗中能夠收穫進球並守住優勢。
魯能青訓在國內一直十分有名,據統計,從年紀最大的矯喆(1981年)到目前一線隊正式報名的最年輕的藺國玉(2000),魯能青訓21年來一共為魯能一線隊輸送了76名球員。不僅是是魯能一線隊,現在在中超聯賽中發貨出色,成為恆大的韋世豪也是來自魯能青訓,也正是青訓體系能夠不斷為一線隊造血輸人,魯能才可以在國內維持比較穩定的水準,能打造出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全華班班底。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轉會引援的重要,蒿俊閔、金敬道等球員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佩萊、費萊尼這些大牌外援自是不必多說。但我覺得一支球隊的根基,更多還是需要通過青訓去塑造。1999年,桑特拉奇強烈建議魯能能夠創立自己的青訓體系、開辦屬於自己的足球學校。如今許多年過去了,魯能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青訓體系,恆大在金元足球的加盟下走上了中國俱樂部的巔峰,魯能卻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從青訓做起,雖然現在恆大的實力依舊高於魯能,但我相信一個立足青訓的俱樂部一定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到那時魯能將會
很幸運當年做出了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