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億元退市,58同城憑什麼值這麼多?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 | Leonard

編輯 | 及軼嶸

題圖來源 | IC photo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

這句廣告詞,楊冪說了快11年,我們也已經聽了10年多。

(本圖源自:IC photo)

近日,58同城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個月裡,實現營收25.603億人民幣(3.614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運營虧損0.558億人民幣(0.079億美元),非美國會計準則的運營利潤為1.440億人民幣(0.203億美元)

扣除58到家下屬家政業務融資給58同城帶來的26.832億人民幣,按非美國會計準則計,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虧損4.396億人民幣(0.62億美元)。

而就在6月15日,美股上市的58同城正式宣布已籤署私有化協議,將以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7億元)的價格完成回購,是今年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之一。

根據相關報導顯示,58同城私有化交易的買方財團由華平投資、General Atlantic、鷗翎投資和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目前持股10.2%)組成,計劃以股權和債務融資結合的形式,為58同城的私有化交易提供資金,交易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

從2005年12月58同城成立,到2013年10月31日在紐交所上市,再到如今宣布私有化,58同城這個從PC時代走過來的網際網路信息聚合平臺,已經進入第十五個年頭。

還記得那時候,租房、找工作、找兼職、交友、二手物品買賣等,要麼上58同城,要麼上趕集網,對於在大城市拼搏的工薪族來說,這兩個網站就是寶藏一般的存在。

同時作為一個美股上市7年之久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如今宣布退出美股,關於私有化的原因有各種版本的猜測,有說是應對美國監管風險的無奈之舉,也有觀點認為,業績疲軟、市場份額逐漸流失、流量紅利消退令其需要通過私有化再回歸的方式重新進行估值。

退市私有化並不意味著58失敗,如今58市值80億美元左右,但是,私有化之後的58將走向何方,下一個15年,58還能值多少錢呢?

抓住信息差,燒錢起家

2005年12月12日,58同城成立。當時的姚勁波想要打造一個中國版的Craigslist。Craigslist美國最火的分類廣告網站,發布各種生活信息,賣二手車,發布租房信息,招聘,相親……曾是美國人最喜歡的網站之一,流量可與ebay相媲美。

姚勁波想把58同城做成「本地生活信息第一入口」,並且剛開始做,就收到了軟銀賽富的500萬美元投資。

最初,58同城做的僅僅是C2C業務,並且完全模仿美國Craigslist。但有一點很難推進,即個人用戶付費,在當時國內網際網路普及率以及應用度還處在一個增長階段,並沒有現在所說的「付費意識」,在當時的絕大多數網民的認知中,網際網路上什麼信息都有而且就應該是免費的。

所以,讓個人用戶付費在當時根本行不通。當時的58想過一招,依靠線上的流量在線下賺錢,姚勁波投錢創辦了一本雜誌《生活圈》,但只持續一年就停刊了,因為他發現,網際網路才是他們應該聚焦的陣地。

重新將重心聚焦在線上之後,58同城在C2C業務的基礎上又加入了B2C業務,通過B2C業務,向企業用戶收費。

收費業務的開展,讓58同城實現了收入的大幅增長,到2009年實現了盈利,緊接著便是第二輪和第三輪、第四輪融資,58同城也正式進入了快速擴張階段。

58同城以及同時期其它本地生活服務類平臺一樣,他們起步於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社會與市場環境:PC的普及度越來越高,網絡用戶快速增長,人們正處於一個迫切想要去熟悉網絡和充分利用網絡的階段。

而線上與線下的信息差就成為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生長的肥沃土壤,尤其在生活、工作節奏相對更快的大城市,獲取信息的及時性、便利性、豐富性十分重要。

同一時期,58同城最主要的一個競爭對手,趕集網。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同是分類信息平臺,只是在具體功能方面還是有一些區別。

在很大程度上,58、趕集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實際上是將過去常常發布於報刊等紙質印刷品上的各類信息發布到網絡上,作為網絡信息載體,58同城與趕集等具有報刊等無法比擬的優勢,信息的發布不受發布時間、發布形式等限制,並且可以同時讓更多人更及時地看到最具時效性的信息。

不過,在那個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獲取流量的成本也並不低。

初創的58同城在市場費用大部分集中於兩塊支出:廣告與代言,購買流量

(本圖源自:IC photo)

首先是廣告與明星代言。

當時,58與趕集之間你來我往,除了業務上的比拼,在廣告營銷上也稱得上是貼身打,幾乎所有渠道上大打廣告做營銷,公交、地鐵、電視等,長期活躍在央視部分頻道以及主要的地方衛視。

只是相較之下,58同城稍落後一步。

在2011年初,趕集網大手筆投放廣告,並籤下了已經大火併且主演了熱播劇《潛伏》的姚晨做代言人,有了那條姚晨趕著毛驢去趕集的廣告,雖然還沒到洗腦的程度,但也是各種霸屏。

當時,姚晨代言的廣告一播出,趕集網的百度指數增長了3倍,而同期,58同城的百度指數則遠低於趕集。

根據58同城副總裁陳建寧在2017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述,看到趕集網的廣告代言取得這樣的效果和影響,58同城很著急,急於想出應對之法,一個關鍵點就是選擇明星代言人。

最初考慮過孫紅雷,後來考慮58同城的品牌調性等相關因素,覺得有「國民媳婦」稱號的海清更匹配,卻又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達成合作。

當時楊冪主演的《宮鎖心玉》剛剛完播不久,人氣猛漲,並且80後非常喜歡《仙劍奇俠傳》,最後敲定決定請楊冪做代言人。據陳建寧所稱,58從接觸楊冪經紀人到正式籤約,只用了大概兩天的時間。

而「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姚勁波在2019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這句廣告語其實來自於網友留言,有網友在58官微留言,說「這個網站太神奇了,我才剛發布完租房信息,馬上就有人打電話來諮詢。」

其次,是直到今天依然非常受歡迎的百度搜索的推廣。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作為本土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搜索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流量入口,在當時,對於58同城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在百度搜索上做推廣引流,無疑能夠吸引到更多精準可轉化的流量。

除了百度搜索,在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之前,也是58同城的重要宣傳陣地。

加上央視、地方衛視和地鐵等渠道的廣告投放,58同城的投入很龐大,當時一度有傳出58的廣告費用一度接近5億元,而姚勁波對此說法也沒有否認。

8年,成國內赴美上市分類信息第一股

據公開信息顯示,從2005年創立,到2013年成功上市,8年時間,58同城先後6次融資,不算姚勁波個人的後續投資,累計融資1.57億美元。

2013年,58同城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國內赴美上市的分類信息第一股,上市首日股價便大漲41.88%。

招股書上顯示,從2012年到2013年,58同城分別虧損1300多萬美元、8000多萬美元和3000多萬美元,虧損最多的2011年,也是燒錢最快的一年,在這一年,58同城籤約了楊冪,也鋪天蓋地打起了廣告。

同時,招股書還顯示,從2010年到2012年,58同城燒掉超逾1.2億美元,前三輪融資幾乎全部燒光。

終於在2013年第二季度,即上市前,58同城實現了首次盈利。

而之所以能夠實現盈利,一方面是58同城在2011年之後明顯縮減了廣告支出,從2010年到2012年,58同城的廣告費支出分別達到820萬美元、6850萬美元和2510萬美元。

另一方面則是付費會員的收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當季58同城會員費營收環比增長了38%,佔總營收的59%。

除了會員費,當時的58同城的業務構成中還有在線營銷服務和在線交易佣金,只是在線交易部分的佔比只有個位數。

然而,上市雖然解決了58同城的資金流需求,但是業務構成決定了其高度依賴於流量的導入。

其實在分類信息賽道,曾經的火熱程度並不比「千團大戰」低,最多的時候,國內大大小小的分類信息網站有超過兩千家,就連人人網曾經也是分類信息網站之一,最後就像團購賽道一樣,只剩幾家頭部。

在58同城創立早期,市場就已經做出判斷,要麼被大廠收購,要麼上市,經過8年的苦心經營,58同城上市了。

而現在,從今年4月2日58同城宣布收到收購要約,到達成私有化協議,僅僅過了兩個月。

為什麼?

優勢變成劣勢,58的得與失

從門戶網站到分類信息網站,本身就是信息服務平臺從綜合型走向垂直類的一個發展路徑。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分類信息網站所佔據的信息差優勢很快便從絕對優勢變為相對優勢,繼而優勢全無,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這個過程變得異常迅速。

房屋租賃、二手買賣、求職招聘、交友……雖然每個賽道的市場規模都足夠龐大,但是當垂直信息服務網站和SNS社區大量出現,58等分類信息網站如何保住用戶流量比怎樣向用戶收費的問題更現實。

招聘網站,在58同城之前就已經有了智聯招聘和51job,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又出現諸如Boss直聘、脈脈這類垂直應用,以及上百家主打藍領招聘的細分公司;

房屋租售,2007年安居客成立,2015年出現了愛屋吉屋,還有自如、貝殼等應用;

二手市場則被閒魚牢牢佔據;

各類交友、社交平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期多得數不過來……

對於每天面對爆炸式快速增長的網絡信息的網際網路用戶來說,垂直信息顯然更容易滿足用戶的切身需求。當這些平臺出現之後,分類信息網站如何保住用戶流量是更加現實的問題。

58也已經意識到自身對於流量導入的依賴,就連姚勁波自己也在2014年的時候表達過一種觀點:傳統信息分類網站已死。

但58同城近年來做過最多的動作其實是買買買和拆拆拆,收購垂類信息平臺,進行業務拆分。

1、買買買,靠收購建成的信息帝國

從其收購的對象來看,58聚焦於在各個細分領域增加新的流量入口,而並不涉及公司業務本身的轉型。

2015年3月,58同城以2.67億美元併購安居客,同年5月併購了中華英才網,8月增持汽車點評平臺萊富特佰股份至70%。在這一年,58還收購了駕校一點通,入股土巴兔。

最引人注目的一次併購則是對趕集網的併購,他們的結合在分類信息服務領域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本圖源自:圖蟲)

58對於「買買買」的熱衷,很讓人吃驚,就在鷗翎資本收購要約發出之前不到一個月,58同城還與優信二手車籤訂協議,以1.05億美元收購優信拍業務相關資產。

由此可以看出,58同城的收購對象其實依然集中於58原本的業務範疇之內,通過不斷收購垂直平臺,加強對各個垂直信息領域流量的掌握。同時也在此基礎上做一定的延伸,先後開展了58到家(家政等生活服務)、轉轉二手平臺、58同鎮(「同城」的下沉市場版)等業務。

可以認為58的業務重心體現在業務的覆蓋面上,比如在求職招聘領域,有定位高端的中華英才網,有中端的58、趕集招聘,還有鬥米兼職。

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潮到來的時候並沒有及時跟上腳步,沒有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特色進行充分的轉型升級。

雖然58通過收購建起了一個分類信息帝國,尤其是在收購趕集網之後,似乎有種一家獨大的感覺,但卻只能說是整體業務體量巨大,但並沒有形成合力,面對來自於每個垂直市場的競爭者,缺乏足夠的深度和專注度,就意味著58將疲於應對各個細分賽道的競爭壓力。

2、拆拆拆,投資行為大於經營

業務拆分似乎已經成為58同城的習慣性操作,除了買買買,58做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拆拆拆。

在58的拆分中,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將原有的業務進行垂直化拆分,如前面所說的,在58併購趕集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兩個平臺上的兼職業務單獨拆分出來,單獨打造成「鬥米」品牌,這個品牌也先後獲得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同樣是在2015年,在與趕集併購幾個月之後,58和趕集共同宣布拆分「瓜子二手車」股權。在2019年初,還以7.136億美元出售了其在車好多集團部分股權。58同城2019年財報顯示,其在2019年全年155.8億元的營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其出售車好多股權所得。

不斷的併購與拆分,而不是在垂直領域專注做深,越來越不像那個曾經讓用戶很依賴的分類信息網站。也正是因為這些資本操作,讓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在最近幾年裡58的財務表現上,儘管營收增長的表現很亮眼,但剔除業務拆分與併購的投資收益,其實其主營收業務、會員營收和在線推廣收入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經營業績持續承壓。

甚至還有沽空機構在2019年兩次發布報告,認為58是在通過併購與拆分、操控財報,隱藏虧損。

每一個賽道都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且在每一個賽道裡,都有58的腳印,以團購為例,在團購最火的一兩年裡,58還曾寄希望於利用自有的商家和用戶資源優勢,切入團購賽道,包括趕集網也是如此。

但在「千團大戰」中活下來的卻沒有幾家,其餘的要麼轉型要麼徹底失敗,最終,抱著「佔坑」心態的58同城連燒錢的機會都錯過,只能眼看著美團拔地而起,而今成為一個市值萬億港幣的真正巨頭。

58同城不缺錢,至少目前來說,並也不愁賺錢,但進入移動網際網路以來,流量已然完全轉向,58同城雖然涉及諸多賽道,且每一個賽道都有十分龐大的容量,但在每一個賽道中,都有對應的行業巨頭存在,他們是在站在專業性和垂直縱深度上對傳統的分類信息網站進行降維打擊。

這些垂直領域的頭部或者小巨頭已經成為58的最強對手。

寫在最後

一路狂奔過來,58同城稱得上是分類信息領域的王者,奈何天下已經成為細分領域的天下。

自2013年上市以來,其營收增速便開始下滑,並且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在線廣告和會員服務兩大現金牛業務持續下滑,在2019年第四季度出現了首次負增長。

根據最新財報所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58付費商戶數約270萬,會員服務貢獻8.156億人民幣(1.151億美元)營收。而據其2019年Q4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付費商戶數約330萬,貢獻營收11.1億人民幣(1.6億美元),這意味著其會員數量和相關營收出現了負增長。

在線營銷業務的營收15.954億元人民幣(2.252億美元),也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17.8%。

15歲的58同城,如今已經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它還是一個網際網路巨頭,但卻是一個未到中年卻顯老態的巨頭

不禁令人思考,到底什麼是58同城的行業壁壘,58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是品牌,規模,還是在各個細分領域的布局?

又或許,行業壁壘已經不存在,護城河也無法沒過腳踝。

58確實早已不是那個「神奇的網站」,但對於私有化之後的58同城,無論是否回歸A股,都是一個重新啟程的大好機會,拋開舊的「肌肉記憶」,PC時代延續下來的門戶生態需要來一場自我顛覆

相關焦點

  • 58同城,不再神奇
    上市七年,58同城經歷了巔峰,也即將迎來退市。 十多天前,58同城公布私有化協議,約定買方投資財團將以每股28美元,總價8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58同城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私有化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私有化方案落定後,58同城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在6月26日姍姍來遲。
  • 58同城完成私有化將從紐交所退市,落伍的58同城還有希望嗎?
    我們看到58同城可以說是終於完成了他的私有化退市之路,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58同城的私有化退市呢?其實我們之前已經在文章中專門分析過58同城的私有化退市到底該怎麼看,從目前來看,對於58同城來說,它不僅不受到資本市場的看重,甚至於都有點在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掉隊了,所以這家神奇的網站我們還是要進行比較客觀的看待。
  • 58同城不再神奇:貪大求多 被指還活在上個時代
    上市七年,58同城經歷了巔峰,也即將迎來退市。  十多天前,58同城公布私有化協議,約定買方投資財團將以每股28美元,總價8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58同城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私有化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完成。除了58同城網站,公司旗下還有房產信息平臺安居客,二手平臺轉轉,家政服務58到家以及同城貨運快狗打車等產品。  然而,58同城貪大求多,讓細分領域後起之秀趕超。雖然吞併了強大的對手,收服眾多小弟,但走上高位黯然落後。
  • 姚勁波的煩惱:完成私有化退市後,58同城轉型陣痛依舊
    文|龔進輝對於58同城這家「神奇的網站」來說,今年最大動作當屬9月完成私有化退市,結束了長達7年的美股之旅。其之所以選擇退市,一方面是由於美國監管較為嚴格,另一方面58同城在美股市場存在估值偏低的問題。
  • 紅星資本局|「神奇的網站」不再神奇,門戶時代王者——58同城私有...
    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楊冪為58同城拍攝的廣告曾在各大平臺刷屏。而在上市近7年以後,9月18日,58同城(WUBA.US)宣布完成私有化併購,將從紐交所退市,已經向紐交所申請自9月18日起停止交易。神奇的網站似乎不再神奇。
  • 58新浪們,為何逆流退市?
    畢竟「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是國內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很多線下場景與美團有交集,王興借58私有化之機將其併購,一統O2O江湖也在情理之中。9月7日,58發布公告打破了和美團的「緋聞」傳言。58特別股東大會以超過75%的投票審議通過Quantum Bloom Group對58同城的私有化議案。
  • 58同城的流量陷阱:姚勁波痴迷平臺規模 多板塊陷頹勢
    發酵了兩個月後,58同城私有化的傳聞終於塵埃落定。  6月15日,58同城發布公告,宣布已與Quantum Bloom GroupLtd.籤訂合併協議。買方投資財團購買58同城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總交易估值約為87億美元,約合617億元。交易價格超越了2016年360私有化的514.6億元,成為歷史上美股科技中概股私有化交易規模最大的一次。
  • 58同城收割下沉市場?
    最新財報顯示,58同城2019年Q2總營收達41.347億元,同比增長20.5%,毛利為37億元,同比增長19.8%,仍舊維持著高達89.5%的毛利率。更加「神奇」的是,其淨利潤達41.787億元,同比上漲509.7%。這主要是源於車好多集團(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股權投資收益評估增值大幅增加。
  • 5億元投資重慶房產經紀到家了!58同城兩腿發力助跑
    10億元投資計劃  分享經紀行業線下紅利  今年2月,58同城、安居客宣布投入10億元人民幣扶持房產經紀行業,專項投資於國內優秀的房產經紀公司,為經紀公司合作方夥伴、開發商提供信息服務重慶到家了成為58同城扶持計劃的首個目標對象。
  • 58同城、58愛房宣布共同投資重慶房產經紀企業「到家了」5億元
    DoNews 3月31日消息(記者 向密) 58同城及旗下新房聯賣平臺58愛房共同宣布,向重慶房產經紀企業「到家了」投資5億元人民幣。58同城、58愛房方面表示,將以資金、技術、資源等優勢,助力到家了提升房地產經紀行業、一二手聯動、房產信息資訊等領域的服務能力及市場拓展,進而賦能西南地區優秀經紀公司,打造智能化、一體化的房產經紀全鏈條服務生態。資料顯示,到家了成立於2016年1月,目前在重慶擁有超過600家門店,是重慶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房產經紀企業。
  • 58同城2019年全年營收155.8億元 同比增長18.6%
    財報顯示,58同城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41.555億元(約合5.957億美元),同比增長15.1%;歸屬58同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26.098億元(約合3.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35.1%。
  • 58同城併購58魔方,招聘服務縱深化
    58同城在招聘領域又有大動作。9月17日,58同城宣布併購魔方微獵,後者更名為58魔方,原有的管理團隊不變。具有流量優勢的58同城,牽手擅長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58魔方,令58同城的招聘服務進入縱深發展階段。
  • 58同城的「神奇」業績:一個善用資本的網站
    報告顯示,58同城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41.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1%,超過了公司在第三季度給出的41.5億元指引上限,也高於市場預期的41.16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535.1%;財報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將為21.6-22.6億元,同比下跌25%-29%。
  • 改名不改「命」,神奇網站58同城能否生下「白天鵝」?
    在今年年初,58到家(現天鵝到家)就有計劃赴美IPO的傳聞,後外媒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由於疫情削弱了客戶需求,58到家已經推遲了在美國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今年4月,58同城宣布,任命58同城國際業務總裁周浩兼任首席戰略官(CSO),原58同城CSO陳小華卸任,將專注於58到家公司的發展。
  • 600億行業巨頭即將退市,小馬哥要嗨了
    9月7日晚間,58同城發布公告稱,特別股東大會以超過75%的投票審議通過私有化議案。據悉,58同城已經在今年6月份與買方籤訂私有化合同,此次交易總估值約為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4億元),這或成為中概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截至美國時間9月4日收盤,58同城每股報收55.85美元,總市值為8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元)。
  • 注資5億,58同城、58愛房投資重慶「到家了」,分享線下紅利
    AI財經社獲悉,3月31日,58同城、58愛房向重慶房產經紀企業「到家了」共同投資5億元。這是自2020年2月,58同城、安居客宣布以10億元投入房產經紀行業以來,第一筆向房產經紀公司的資金投入。一直以來,58同城、安居客以「永不自營」的戰略定位,打造開放的房產線上交易平臺,不斷加強行業間合作連接。與此同時,其對外也在通過區域領頭的線下房產經紀企業進行合作,以投資方式分享線下紅利。
  • 河北多家自媒體集體圍攻58同城
    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2005年創立,迄今已有16個年頭,58同城的願景是:人人信賴的生活服務平臺。願景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談起58同城,給網民的印象是一個「假而不倒」的網站。16年來,通過58同城被騙的用戶不計其數。
  • 傾巢之下 屯糧為上:58同城如何繼續神奇?
    疫情當前,中小企業的招聘和投放需求驟減,58同城如何繼續「神奇」?《每日財報》關注到,3月12日,58同城(WUBA.US)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第四季度58同城實現營收41.6億元,同比增長15.1%;全年總營收為155.8億元,同比增長18.6%。
  • 58同城收購優信拍背後:二手車電商野蠻生長倒計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58同城1.5億收購優信拍背後: 二手車電商「野蠻生長」倒計時3月24日晚間,58同城宣布,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籤訂協議,以1.05億美元收購優信拍業務相關資產。從起訴侵權到投資到收購,58同城和優信集團的相愛相殺暫時落幕。
  • 【獵雲早報】孟晚舟案再次開庭;58同城正式籤署私有化協議;比亞迪...
    比亞迪子公司引入小米等戰略投資者,增資約8億元@新浪科技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002594)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半導體」)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小米長江產業基金、聯想長江科技產業基金等多位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約8億元,本輪投資者合計將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後7.843129%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