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人到中年才發現,人生也到了最無奈的時候,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
沒了青春張揚的資本,沒有無憂無慮的日子,滿腔的雄心壯志也逐漸消磨殆盡。
慢慢地自己也放下了追尋遠方的夢想,只能在日復一日的嘆息中,消磨盡餘生的時光。
知乎上曾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那中年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還要在車裡坐一會?
其中有位網友的回答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他說:
「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在車裡想靜靜,抽顆煙,這個軀體屬於自己。」
現實的疲憊、生活的壓力,讓片刻的獨處都變得彌足珍貴。
當然生活看似平淡,依舊還有期待:玩賞一塊玉一願健康平安,無災無難;二願沉穩靜氣,磨練心性;三願不忘初心,堅持所愛。
健康平安
尤其是經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的疫情,突然發現健康平安才是一生最大的財富。
多少人徘徊在生死線上,多少家庭因此支離破碎。
當人回歸到最基礎的生存需求,就會覺醒以前不在意的健康,這一刻變得多麼彌足珍貴。
錢是掙不完的,欲望也是沒有止境的,當健康生命失去,其他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回顧玉石的產生,就源於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祈求。
一塊玉凝結著跨越千年的期盼,即使當生存不再是第一教義,而被漠視時,玉石依然默默地提醒著我們健康的重要性。
玉石溫潤的光澤,緻密的質地,飽含著平安的祝福。觸手生溫寄託著讓家人平安,孩子茁壯成長的期望。
磨練心性
時間總是不經意卻又措手不及,很多人仿佛一夜之間就步入了中年時期。
人到中年是一道坎,各種壓力迎面而來,盤桓在心間,讓人不知所措,只有在玉中找到心安。
生活中的壓力,無法言表的孤獨,手中玉石便是最好的傾訴對象。
它像一位歷經歲月沉澱的老友,安靜的傾聽著你的心聲,你的辛苦。
彼此心靈深處的溝通,讓靈魂在玉中找到一片棲息之地,生活仿佛也開始有了期待,心情也逐漸安然,不再急躁不再抱怨。
不忘初心
有的初心,漸行漸遠,有的初心,莫衷難忘,玩玉,便屬於後者。
玉石的魅力就像老酒時間越長越香醇,年齡越大也懂得其中的滋味。年少時你看到的是它的外在,中年更懂得品它的故事。
或許有的人會說,都四五十歲的人了,省吃儉用去買玉,年紀不小還如此瘋狂,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但是,許多中年之後依舊堅持愛玉的人都會告訴你:玩玉,值得瘋狂,甚至於,每當看到一塊心儀的玉,即使四五十歲了,依舊有難以抑制的衝動。
因為,你懂它,它也在慢慢懂你,這種喜歡一旦確定就會伴隨終生,這份初心,再忘就十分困難。
人的喜歡總是飄忽不定,但對玉的喜歡總會讓人念念不忘,從一而終。
或許,不忘初心是對玉石的忠誠,也是對自己的忠誠。
既然選擇了就不再後悔,既然愛上了就永不忘懷。
一塊玉讓你在平淡的生活中也滿心歡喜,在油膩的中年也有少年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