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國泰世華中國」)9月10日在上海宣布開業。據介紹,該行今年6月獲得銀保監會批准開業,並於9月3日由分行升級為法人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林尚民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國泰世華銀行是大陸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受益者。「國泰世華中國是過去十年來第一家轉制為法人銀行的分行。監管部門告訴我們,國泰世華是金融業開放的最大受益人,批准開業的時間比預期至少縮短了半年。」
金融開放提速
為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今年7月上海制定了「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該方案聚焦五大領域,即:以更大力度的開放合作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構築更加開放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體系,打造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協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地,建設服務全國的進口樞紐口岸,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我們是搭了金融開放的順風車。」林尚民說。據介紹,轉制為法人銀行後,國泰世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達30億元,註冊地上海。初期將主要以企業金融、金融交易、機構同業及投資銀行等四大業務板塊同步發展,升級為法人銀行後,可以積極擴展人民幣相關的新業務。未來,國泰世華中國的業務重心將專注發展符合大陸經濟未來發展方向且為國泰世華所熟悉的領域,也計劃對抗風險能力高的中小企業提升服務力度。
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透露,國泰世華中國將申請更多的業務牌照,例如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未來國泰世華中國會更多地開展零售銀行業務。
林尚民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泰世華中國的總資產規模大約110億元人民幣,九成以上為對公業務。其中,臺資企業佔比約60%,當地企業約佔40%。國泰世華目前在大陸有三家分行、三家支行。其中,上海分行於2010年12月設立,為首批在大陸開業的臺灣銀行,下設三家支行;另外兩家分行是青島分行和深圳分行。
林尚民透露,國泰世華中國也試圖在全國其他地方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目前正在進一步籌劃中」。
金融業多領域開放
金融業擴大開放以來,上海已經誕生了諸多「首家」。今年4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明確,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可按放開後的業務範圍到所在地保監局申請辦理業務許可證變更。隨後,上海銀保監局對英國韋萊集團控股的韋萊保險經紀公司變更經營範圍申請進行了審核批准,該公司成為全國首家獲準擴展經營範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
5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工銀安盛人壽公司發起籌建工銀安盛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註冊地為上海市,籌建工作應在收到批准籌建文件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
5月9日,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決定在上海獨資設立安聯(中國)保險集團公司,並抓緊落實籌備事項。
5月4日,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公司等向銀保監會提交了籌建富衛人壽保險公司的申請材料。5月8日,野村控股等向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擬持股51%。隨後,摩根大通也向證監會提出了在滬設立外資券商的申請。
「國泰金控在大陸已經有了合資壽險公司——陸家嘴國泰人壽,還和螞蟻金服合資成立了國泰產險。我們今後還會尋找新的合作領域,抓住大陸金融對外開放的機會。」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表示。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