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韓慧傑時,她剛邁進辦公室不久,有些風塵僕僕,狹小的辦公室緊湊而整潔,牆上掛著一面嶄新的錦旗,落款標註時間為:2020年6月。「孩子查出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後,多虧了韓書記聯繫社區和社會各界給予我們的幫扶,孩子現在恢復的很好!」記者電話聯繫了贈送錦旗的王希峰,電話裡他的話語充滿感激。像這樣社區居民贈送的錦旗,在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植物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韓慧傑的柜子裡還有好幾面。
作為高新區初成立7個城市社區時唯一的女書記,韓慧傑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15年,這些年,她一直心系居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這些年,她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建設中,努力提升工作能力;這些年,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改善小區環境,積極引導居民轉變觀念,讓轄區群眾更加安居樂業,憑著紮實的足跡、執著的精神,在服務群眾的事業中播撒著愛心,用她的赤誠,詮釋著一位女社區書記的為民情懷。
居民小區的「厲害管家」
韓慧傑工作上的「厲害」是帶強了班子建強了隊伍,「社區以『團結』為根本, 『群眾』為基礎,『服務』為宗旨,定期召開兩委會議和工作人員會議,討論各項工作推進情況,讓大家認識『分工不分家、工作不同、責任同心』的道理,日益形成一個『風氣正、敢擔當、有作為、團結奮進』的隊伍,在人員少、地域大的情況下,保持高效率運轉。」韓慧傑告訴記者,作為社區書記一定要有趕考的緊迫感、責任感和崇高的為民情懷,辦好群眾的事,才不會辜負「社區書記」這個稱呼。在四寶山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韓慧傑帶領植物園社區居委會穩步前進,從最初的5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一張會議桌集體辦公,到現在的850平方米辦公面積,內設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兒童活動室、閱書苑、健身室、樂舞苑等多功能活動室,5年間植物園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你活成一束光的時候,別人接近你就會接近光,就會被感染到、溫暖到。就像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這一句話,我也要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時, 也溫暖他人。」韓慧傑經常這樣說。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韓慧傑率領社區上下積極探索實施防疫新模式,創新提出辦理「居民出入卡」,被四寶山街道作為防疫典型經驗做法迅速推廣施行,對進出入小區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核查,管理好常住人口,為轄區居民築起了第一道疫情「防控」平安線。在人員少、地域廣大的情況下,她積極發揮自身黨員的作用,發動社區黨員,聯繫周邊黨員,排兵布陣,開展地毯式巡查、防疫宣傳、重點人員排查等工作,實現「萬人社區」無一例疑似、確診病例,用實際行動詮釋社區「厲害管家」的勇氣和擔當。
社區聯盟的「穿線人」
「磨好一根針,穿引萬條線」。如何用一根針穿起社區管理萬條線?植物園社區管轄範圍面積大、人口多、轄區周邊情況比較複雜,既有2007年建成的老舊小區、別墅、多層,也有新建小區,還有在建小區、政府限價房等。面對複雜的工作環境,韓慧傑提出「因地制宜,各事各議」的工作法,2020年,四寶山街道開展「一村居一品牌一特色」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植物園社區以打造兩個紅色聯盟作為黨建品牌特色工作實現凝聚共駐共建發展合力。兩個紅色聯盟即物業聯盟和志願聯盟,在與相鄰村居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充分調動轄區內六個小區物業公司,各事各議,建立了「物業聯席會」、「居民議事」長效管理機制,調解各小區矛盾,提前預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65歲的劉大爺不僅患有心臟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患有糖尿病和尿毒症。由於常年患病,他的膝蓋骨發生黏連,無法行走,只能靠輪椅代步。志願者們得知這一情況後,不時上門走訪慰問,讓他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志願者們的愛心讓父親感覺到了溫暖,他們樸實的話語給了他力量,相信他能夠在大家的鼓勵下,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劉大爺的女兒劉女士告訴記者。
這只是植物園社區志願者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韓慧傑和社區工作人員聯合「雙報到」單位、兩新組織、結對共建單位,由最初的植物園社區「新時代」黨員志願隊,發展到「朝藍」家電維修志願服務隊、「與法同行」法律諮詢服務隊、「小樹苗」志願者服務隊、「伴愛同行」醫療志願服務隊、「金貝兒」志願服務隊、「安居之光」志願者服務隊等9支志願隊伍,主要開展親子、家電、電腦、網絡維修、金融、義診等志願服務形式。在志願者們的踴躍參與下,植物園社區相繼開展了「迎春送福 墨香萬家」送春聯、「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月滿中秋 情滿社區」等一系列傳統文化節日活動,開展了「快樂成長 放飛夢想」兒童跳蚤市場、社區首屆鄰居節「舌尖上的百家宴」等活動,並開展了一系列走訪慰問志願服務活動,努力提升困難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居民生活「貼心人」
居民的事情再小,在韓慧傑眼中也是大事,每次社區居民反映情況,她都仔細的記下來,能辦的立馬辦,暫時辦不了的也會寫上情況說明。「我要把自己的事業紮根在社區,把群眾的每一件事都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群眾滿意了,群眾高興了,工作才能算達標。」韓慧傑說。以百姓心為心,與居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韓慧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隨著綠色環保成為一種理念,韓慧傑倡導轄區居民借鑑美國的梅爾大叔的「一米菜園」,把菜園搬到自家陽臺上,將「都市農夫」付諸實踐,組織黨員認領「一米菜園」,每年開展「種植達人」評選活動,小區內破壞綠化帶種植蔬菜、花卉的沒有了,室內、庭院綠植慢慢的多了;
「這塊榮譽牌是居民、社區對我們規範經營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懸掛「文明經營戶」榮譽牌的商戶負責人李女士說,掛上「文明經營戶」後,會更加注意保持店鋪的乾淨和整潔。為進一步提升轄區商戶文明經營意識,營造整潔有序的經營氛圍,韓慧傑首創門前五包「文明經營戶」掛牌,形成「示範一個、帶動一塊、影響一片」的良好氛圍,增強轄區商戶對社區管理工作的支持、配合,加強商戶參與社區建設的意識,共同創建和諧、綠色、生態的文明社區;
每年不定期開展義診活動,免費為轄區居民檢查身體,提供健康諮詢服務,打造植物園社區百事幫、為小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利用黨群服務經費建設「新時代」綜合文體廣場……
一樁樁的往事、一件件的實事,群眾如數家珍,都說韓慧傑是社區居民眼裡的「好女兒好大姐」,是解決社區瑣碎事務的「智多星」,更是社區的「厲害管家」,無論大事小事,韓慧傑都切實把群眾的事辦好、辦實、辦出彩,她以自己的「厲害」風格和擔當執著,既帶強了班子和隊伍、促進了團結和諧,也解決了許多社區居民牽腸掛肚的事兒,真正融入到社區,也走進了居民心中。
(記者 徐勐 通訊員 王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