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基本建成 國家級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布局

2021-01-08 網易

2020-11-17 17:17:29 來源: 金羊網

舉報

  央視網消息: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昨天(14日)正式發布新版監管科技、金融科技、區塊鏈三本藍皮書。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央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目前,我國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基本建成,國家級金融科技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布局。

  

  根據藍皮書,2019—2020年,金融科技的發展在惠企便民方面成效顯著,金融機構基於網際網路開展支付繳費、授信審批、跨境金融、投資理財等業務,打造全方位線上金融服務體系,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讓百姓「不出門、不見面」也能辦理金融業務。

  在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金融機構充分發揮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重要作用,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甄別企業經營狀況,提供差異化信貸服務,助力紓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基於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打造新型數字經濟,並與實體經濟廣泛結合,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場景已逐漸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延伸,覆蓋了醫療、能源、社交、農業、公益慈善、泛娛樂等非金融領域場景。

  藍皮書指出,科技在為金融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賦予了金融業一系列新的風險特徵,對我國金融監管形成了新的挑戰。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個人隱私保護等問題,也迫切要求監管科技的及時跟進。如何有效遏制金融科技公司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是金融監管亟須解決的問題。

  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央行發布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以來各項工作在穩步實施。繼去年底在北京率先推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之後,今年試點又擴展到9個地區,共有60個惠民項目進入「監管沙盒」。同時,央行正在推動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認證中心、測評中心、發展中心以及風險監控中心等重要基礎設施。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海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推進籌建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陳鳴波表示,金融科技正在推動金融行業的變革,從金融領域和科技創新領域來看,上海擁有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良好條件。一方面,上海金融市場體系完備,包括股票、債券、期貨、保險、信託等要素,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金融市場成交總額達1726萬億元;另一方面,上海正在加快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構建基本框架體系。
  • 金融科技:加強監管與市場協同創新並進
    2020年是貫徹落實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的關鍵之年,我國圍繞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
  • 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主園區建成投用,將成為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記者今日(12月24日)從石景山區獲悉,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主園區54萬平方米載體已建成投用。石景山區政府將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攜手,通過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設立金融科技「園中園"、國家級金融科技實驗室等方式,助力首都金融創新發展。
  • 福田金融科技傳捷報!2020中國金融科技全球峰會發布三大重磅利好
    兩大國家級金融科技平臺落戶福田峰會上舉行了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成立儀式、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兩大國家級金融科技平臺皆落戶福田,紮根福田。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是我國金融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承擔銀行卡聯網通用、晶片化遷移和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技術保障工作,堅持」國家金融風險防控平臺、金融科技發展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定位,賦能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呈現五大特點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出席並發表致辭。陸書春陸書春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金融科技作為科技支持的金融創新和新金融業態模式的典型代表,日益成為各國各地區普遍關注和產業布局的焦點領域。
  • 鄒傳偉:金融科技亟需建立一個新分析框架
    金融科技新業態層出不窮,亟需建立一個新分析框架,能從基礎概念出發,更好地把握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和前沿問題。為此,我提出圖中所示新框架。 金融活動的參與主體是具體的個人和機構。金融機構需要了解它們的身份。這既是監管的要求,更是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的需要。但在有些金融應用場景中,匿名是一個需要保障的合法權益。身份管理既是一個制度問題,也是一個不斷演進的技術問題。生物識別技術(特別是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金融交易驗證中,並正在向遠程帳戶開立延拓。生物識別技術的進步離不開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
  • 金融科技樹:各國金融科技政策比較(下)
    該草案旨在通過提高法律確定性,消除基於DLT的應用程式的障礙並限制濫用風險來進一步改善瑞士DLT的監管框架。在俄羅斯,目前正在討論適用於所有經濟部門的DLT監管框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在接受調查的轄區中,迄今為止,對於金融機構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尚無特定的監管要求。
  • 零壹新金融日報:消息稱滴滴正在籌備港股IPO;上海公示首批金融科技...
    要聞速覽 1、財產險和再保險屬地監管改革下月啟幕: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6家險企 2、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首批創新應用公示,建信金科等機構入選 3、消息稱滴滴正在籌備港股上市,但具體的方案尚在推進當中 4、奇安信將於7月22日在上交所上市 5、恒生科技指數7月27日推出 ,平安好醫生獲納入
  • 《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發布
    根據我院研究,當前的國際形勢對金融科技發展產生的影響利大於弊,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快了金融科技發展變革和融合應用。疫情中金融科技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在推動金融線上服務、聚焦中小企業信貸需求、優化生活服務領域等方面加快了改革發展步伐。二是以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為主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逐漸成為國際競爭焦點,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模式創新。
  • 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12月12日,2020中國金融科技大會暨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京召開。本次大會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主辦,未央網承辦,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特別支持。大會聚焦金融科技創新創業,來自監管機構、學界、業界的嘉賓及創新企業代表圍繞金融科技的行業創新、商業模式、技術進步與監管動態等多個話題進行了探討。
  • 南財快評:完善金融科技監管,是為了走得更穩、更遠
    更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專門提出了科技金融的監管原則和方向,提出「當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快速發展,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此部分內容值得市場反覆認真閱讀,可以說是對先前金融科技如何監管的討論的總回應,也是金融科技監管的基本原則。
  • 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與監管的科技武裝,深圳金融科技如何探路先行?
    南都訊 記者程洋 12月13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召開,峰會以「金融科技塑造韌性世界」為主題,探討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新應用,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新金融業態如何進一步賦能普惠金融。同時,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新興技術風險管控等話題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肖鋼發布重磅報告:構建數字金融監管框架,打造升級版巴塞爾協議III
    ,傳統監管工具的局限性更加凸顯,亟需加快數位化監管能力建設,發展新型監管工具。 報告指出,我國數字金融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金融業務電子化階段、金融渠道網絡化階段、金融科技階段。目前,我國數字金融的頂層設計主要表現為政策的支持和標準的支撐。
  •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原標題: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為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上海正在多方發力,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近日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表示,面向未來,上海要大力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應用。
  • 康曉宇: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雖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經濟發展節奏,但我國數字經濟也獲得了加速發展機遇,各家金融機構也加快了科技研發的節奏,拓展了金融場景化應用的廣度與深度,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生態的塑造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而金融科技創新離不開數據基礎設施的底層支撐。數據基礎設施是傳統IT基礎設施的延伸,它以數據為中心,讓數據存得下、流得動、用得好,使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最大化。
  • 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作為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上海正在多方發力,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近日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表示,面向未來,上海要大力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應用。一方面推動金融與科技更加融合,另一方面堅持創新與安全並重。
  • 【特別策劃】王碩:科技與金融「共舞」
    我國金融科技取得了怎樣的成就與跨越式發展?  王碩:五年以來,國家多策並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引導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早在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就印發了《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金融業信息技術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 尚福林談金融監管:有效控制融資平臺、房地產、交叉金融等風險
    在試點探索的過程當中,監管部門積極為民營銀行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框架,支持其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資本統籌工具,和「三農」小微專項金融債權,優化負債結構;同時也就發展當中遇到的新情況,比如在遠程開戶等帳戶管理問題,股東資質和持股比例問題,網點布局和業務創新發展等問題,持續研究論證。
  • 2020年度金融科技圖書Top30榜單正式推出,30本專著把脈金融科技發展!
    20本書籍《開放金融:理論、實踐與監管》作者:楊濤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本書針對開放金融的理論基礎與學術研究,分別從開放金融的研究背景與重點環節、理論內涵與框架、國際比較和評價、意義目標和原則、風險與監管、創新重點、實踐路徑以及我國發展開放金融的外部保障方面進行了重點闡述
  • 亮相2020全球創交會,優卡科技起步金融科技布局廣告生態
    依託區塊鏈等底層技術實現蓬勃發展的金融列陣也成為了此次創交會的重要參與群體。一、時代機遇:新基建下的金融科技2.0今年3月份,中央提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包括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