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構成積極性的入場點:
連續性極度縮量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經歷了長時間下跌,且降幅比較大的個股當中。由於股價長時間持續低迷,個股已經淡出了市場的關注範圍,參與進來的買盤極少,每天只有一點存量盤在活躍,因此交易量才會出現連續性極度萎靡。(極度縮量很多時候也是主力高度控盤的標誌)。
股價重心緩緩上移
在滿足「連續性極度縮量」的條件後,若個股出現低位企穩,且股價重心呈現緩緩上移的態勢時,這是賣盤意願降至極弱的表現(要麼被深套,不忍心割肉;要麼是倉位重,大跌後無力調倉補倉),這種情況下,市場上適時出現了少量的買盤就推動著股價重心緩慢上移(也就是說,持續性的大跌後開始有少量的資金在參與買入)。
放量中、大陽
在滿足以上「連續性極度縮量」以及「股價重心緩緩上移」兩個條件後,若股價在上移的過程中突然出現明顯放量,且個股當日收出中、大陽線時,則多是買盤參與積極性大幅上升的表現,也是個股籌碼供求關係由「供大於求」到「供不應求」的實質性轉變信號 (同樣也說明此股開始受到了市場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炒股只需盯住成交量
莊家在吸籌、拉高、出貨等階段,可以用各種技術指標矇騙股民,但千騙萬騙,成交量是無法騙人的。因為股票要漲,必須有主動性的跟風盤積極介入,即進的人多了,價格自然上漲;反之,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不惜成本地拋,價格就會下跌,這在成交量上能反映得比較清楚。
成交量是指個股或大盤的成交總手,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在形態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來表示(如圖)
成交量計算方法:
成交量=內盤+外盤,當天的成交量等於當天主動介入成交(外盤)和當天主動拋出成交(內盤)的和。
成交量反映著供求關係,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
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跟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介入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
所以,價格一上漲,必定會有成交量配合,說明莊家在大量購入股票,股民此時應緊緊跟上。
另外,我們要掌握一個基本原則,即一隻股票長期橫盤三個月或半年左右,突然一天成交量突然放大,就必須及時殺進,因為莊家很可能開始行動了。
散戶一定要關注價格在底部放量的情況,因為這樣的股票一旦開始上漲,幅度會相當大。但要注意,如果橫盤震蕩區間破位了,必須及時止損,否則後果很嚴重。
三種量價關係判漲跌
1、價漲量增股價看漲
股價上漲、成交量增加,代表許多投資人都認同這是一隻好股票,即使股價貴一點也值得投資買進,因此股價後市仍有可為,可繼續追買或者抱牢持股。
實例:上證指數在2016年10月初後,成交量逐日增加,指數也隨之一路上行,並突破前期高點3150處壓力位置。
2、價漲量平股價轉折
股價上行但成交量平穩,表明該股上漲至今,許多投資者已經對該股保持觀望態度,因此該股面臨轉折。
實例:2016年3月中後旬到4月初,上證從2950點開始逐步上行,但是成交量並未同步增加,呈現平穩走勢,表明投資者心態保守,不願再加碼入市,因此上證指數上漲難以維繫,最後本周上漲很快結束,進入回調階段。
3、價漲量縮股價可能下跌
股價上漲但成交量卻未鎖,表明該股短期上漲太厲害,願意追漲的投資者很少了,此時股價需要回跌尋找一個支撐點。另外一種情況是股價上漲造成投資者惜售,成交量隨之萎縮,那麼股價後市可以繼續看漲。
實例:上證指數自2016年11月15日之後,指數雖不斷上行,但是成交量逐步未鎖,表明投資者已經意識到高位的風險,不願在瘋狂進場,因此股價隨後出現回調。
量能動力分析:
1、量能大+漲得多=繼續大漲;
2、量能大+漲得少=注意反轉;
3、量能小+漲得多=注意反轉;
4、量能小+漲得少=繼續小漲;
5、量能大+跌得多=繼續大跌;
6、量能大+跌得少=注意反轉;
7、量能小+跌得少=繼續小跌;
8、量能小+跌得多=注意反轉。
量柱戰法:陽勝進,陰勝出;小倍陽,大膽入。
陽勝進:今天的量柱、價柱高於昨天,就是「陽勝」,陽勝進這裡指的是「雙勝」;(不懂沒關係,先記錄下)
陰勝出:今天的量柱、價柱低於昨天,就是「陰勝」,陰勝出指的是「雙勝」;
單倍陽:今天的量柱比昨天的量柱高一倍左右,切陽線實體高於前日;
大膽入:標準是「雙向勝」,「單向勝」就需要觀察一陣子;下面給大家看一下圖形可能大家就比較清楚了。
從現在開始在大家的腦子裡先把上下影線給暫時剔除掉,咱們只看實體。標記1這一天很明顯,這就是屬於單向勝,陰線的實體比前面低了,但是量注沒有比前面高,這叫單向勝。接著看第二天,這個就叫做雙向勝了,這個陰線的實體比前面這個實體低,這是一勝,同時量能是比前一天的量能要大,這是兩勝,叫做雙向陰勝。這種情況就是一個看跌的信號,叫陰勝出。第三天,很明顯雖然收出了陽線,量能也放大了,但是很明顯,陽線的實體沒有比前一天長,所以還是屬於單向勝,剛才說了單向勝要觀察一陣子。4也是屬於單向勝,陽線的實體比前面高,但是量能比前面低,所以這也不屬於止跌信號。5這一天陽線的實體沒有高於陰線,量能放大沒用。後面這幾天也是一樣,沒有任何買進的理由。
標記1這一天就不一樣了,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叫陽線勝,就是陽線的實體比前面的實體高,那麼量注比前面這一天也要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那麼很多朋友問了陽勝是不是一個止跌信號?是的。那麼陽勝是不是一定要買入呢?後面的文章會跟大家說。2這一天它當天有兩個點,他也屬於陽勝,陽線的柱體比前面柱體高,量能也有一個明顯的增長。接著往後看很多人會問,怎麼兩個陽勝反而價格還跌了呢?別著急你先把它認識一下記在心裡。
通過這一系列的解說,相信很多人對著十二個字也都理解清楚了。什麼是單倍陽呢?就是陽線的實體比前一天的實體要高,量能要比前一天放大一倍以上,那我們就把它叫做單倍陽,通過講解大家已經理解了最基本的量價關係。量價他們是屬於同胞兄弟,我們在分析的時候,量價一定要合一。只有這樣你才能夠讀懂主力的語言。
幾種量柱的綜合研判
1)低量柱+倍量柱:後勢或大漲
一般來說低量柱+倍量柱的組合是主莊採用「休克療法」探底之後心中有數的主動拉升行為,其後勢大漲的概率很高。
2)倍量柱+倍量柱:後勢或大漲,但當心物極必反
這種組合一般在階段底部,往往是主莊控盤很好急於拉升的一種表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連續三根倍量很有可能會物極必反。
3)縮量柱+倍量柱:後勢或大漲
先出現縮量柱,再突然變成倍量柱,這種情況要注意,可能是主力在採用休克療法,機會也許就在前面。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發現倍量柱的當天,是介入的最好時機。
4)高量柱+縮量柱:可能出現「價漲量縮」
高量柱後大多數股價走低,但是也有股價走高的情況,即「價漲量縮」。如下圖:
上圖黃框內的量柱整體在縮小,而對應的K線卻逐步升高,形成了「價漲量縮」的量價背離態勢。緊靠著高量柱或倍量柱後的縮量柱被認為是最具價值的縮量柱。
5)綠縮量柱+低紅柱/倍量柱:後勢或漲,介入好時機
「價跌量縮的縮量柱」是市場拐點即將出現的重要標誌,特別是階段性低量柱出現的次日,只要出現超過低量柱的紅柱或者倍量柱,就是介入的好機會,如下圖:
6)縮量柱縮量1倍:市場出現拐點
縮量1倍的縮量柱是市場拐點出現的重要標誌,機會或許就在眼前,如下圖:
7)價升量漲高點逢陰即出,量縮價升持股待漲
圖中ABEGHA之後的股價每況愈下,而CDF卻蒸蒸日上。這兩種走勢給我們啟示是價升量漲順邊走勢時高點逢陰即出,而倍離走勢即量縮價升時持股待漲。
成交量選股法:
1、底量超頂量
當股價到達階段性底部後,成交量卻突然異常地放大,同最近的時間段相比,該股的成交量放大速度往往高達幾倍以上,與形成頭部時成交量相比,也超過當時放量規模,這就是「底量超頂量」現象。
擁有這類個股的投資者應該靜觀其變,等待拉升便是,持幣者則要及時跟進,不要錯過機會。
(1)當發現底量遠遠超過頂量時可買入。
(2)當股價衝過前一頭部的瞬間時,可迅速買入
2、後量超前量
後量超前量的出現表明主力建倉的態度,並且倉位不斷增加;主力倉位越重那麼今後股價上揚空間越大,否則不足以出貨;隨著股價緩慢上升,後面成交量實際支持的股價已經超過前面成交量所支持的股價,或者說,前面股價成交的量已經被後面更高價的成交量所消化,已消除套牢盤只剩下穩定的獲利盤,這為股價今後上升減少了阻力;
隨著股價的繼續上升和成交量的繼續放大,股價連續突破前頸線位,拓寬了上升空間。從此股價將一浪高過一浪!
3、縮量之後再放量
選股時剔除冷門股和下降通道的個股,選擇那些曾經連續放量上漲,近日縮量回調的個股進行跟蹤,待股價企穩、重新放量,且5日均線翹頭和10日線形成金叉時,就可果斷介入。通常此類股票的30日平均線必須仍維持向上的趨勢。
4、地量地價
地量地價是指股票在成交量非常少的情況下,其股價也創出了階段性的新低。
地量,意味著成交量已是階段性以來的最少成交量,地價亦指股票階段性的新氏。
如果股價一直在持續下跌的過程中,沒有再出現過持續的帶量下跌或者階段性的帶量下跌過程,那麼即使是出現了所謂的地量地價,也並不意味著市場出現了底部,因為空頭的下跌能量還沒有釋放出來,市場後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來說,市場要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跌勢才可能會停止,地量地價才會出現。地量出現後,可能出馬上出現地價,也有可能在後續的時候再出現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