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李曉整
小時新聞記者接到爆料,在杭州文鼎苑的一個小區群,大家都傳這樣一件事——
這兩天,這張群裡的聊天截圖被熱傳。有人稱,在杭州文鼎苑收廢紙的老張買了文鼎苑的一套房。
「文鼎苑收廢紙的居然買了小區29幢的房子。」
「啊啊啊,太讓人驚訝了。」
「是老張。」
目前,文鼎苑的二手房掛牌價高企。不久前,一套文鼎苑87平方米法拍房以713萬元成交的新聞,更是讓人咋舌。小時新聞記者在杭州某售房網上看到,文鼎苑5月的參考均價為每平方米6.5萬元。
這位老張是何許人也?這事兒是真的嗎?他身上有著什麼樣的勵志故事?
今天(6月8日)上午,小時新聞記者實地進行了求證採訪。
文鼎苑小區,環境很好。
地鐵2號線三壩站出口步行七八分鐘,就可以到達文鼎苑小區。小區面積很大,草木蔥蘢,環境十分清幽。中心處的一方荷塘,荷花開得嬌豔欲滴。不少業主在荷花池邊拍照,怡然自得。
「聽說你們小區收廢品的老張買了文鼎苑的房子?」隨機問了幾個業主和保安,大家都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社區工作人員也沒聽說這事兒,笑問:「真的嗎?」
直接撥打老張的手機,他聲如洪鐘:「我現在28幢底下。」
老遠,小時記者看到一個穿條紋T恤的大叔站在一輛貨車上整理紙板。旁邊還有一個胖大姐和一個帥小夥搭把手。
頭髮灰白,嘴裡叼根煙,腰間掛串車鑰匙,這就是老張了。「我們兩口子忙不過來,就拉小兒子來幫忙。」他聲音洪亮地說。
老張今年快60歲,安徽人,兩口子在文鼎苑小區收廢紙有10多年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老張。他否認了自己買房的傳聞,但對目前的生活很知足。
「報紙6毛,紙板4毛。」說話間,時不時有業務進來,老張打電話時一樣聲如洪鐘:「你幾樓,我們會上門收的,放心。」
聽著了樓層的房號,一旁的老婆和兒子立馬開上三輪小電瓶,出發接單了。
「可以加我們微信的,收廢紙隨叫隨到的。」老張老婆走時還不忘叮囑我。
和老張聊天,他似乎很關注文鼎苑的房價:「2016年杭州開完G20後,這裡房價一下子拉起來,2018年底降了不少,今年以來又熱起來了。」
「買不起買不起,我哪裡買得起這裡的房子。」對於傳言,老張笑著一口否認了。
老張的妻子和小兒子,在小區裡是熟面孔。
老張說,收廢品一年少的話能賺三五萬塊錢,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賺不了大錢。下雨天或是空閒的時候,一家人並不休息,還做著別的生計。
虧得在杭州打拼這麼多年,「我回老家蓋了一幢房子」。現在,家裡也買了自己的小汽車。每天,兩口子從餘杭的出租房,開車20分鐘就能到「上班」的文鼎苑,挺知足的。
最高興的是,家裡2個兒子1個女兒,全部都在杭州立足安家了。
老張細數起孩子的事來,語氣裡掩飾不住地驕傲。這一點,跟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樣。
「大兒子在一家300多人的電商公司做主管,月收入一萬多元,在餘杭那邊買了房子。二女兒嫁在城西那邊,家裡一棟三四層房子有房間出租。我小兒子現在跟我們一起幹活,小孫子都3歲了。」老張叼著煙,一邊說著話,手上的活不停。
誇他看著顯年輕,他笑得合不攏嘴:「我們沒文化,不幹活能幹什麼?幹活才高興。」
最後,小時新聞記者再三向文鼎苑物業核實,對方表示,29幢的業主裡確實沒有老張的名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