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總冠軍,五字真言終於夢想成真,那說明「五字」很行。但在「五字」很行的同時,湖人這個冠軍行不行卻在遭受質疑,於是一個冠軍含金量的問題被拋了出來。
原本在我看來,這根本是一個不需要去辯駁的問題,NBA裡有句話叫「champion is champion」,「冠軍就是冠軍」。意思是說,不管你是在什麼情況下,用何種方式來到了舞臺中央,拿起那座獎盃,那你就是總冠軍,別扯那些沒用的。
或者反過來想,如果說這是最沒有含金量的一個冠軍,為什麼偏偏就被湖人拿到了呢?是其他隊不想要,讓給湖人的嗎?
顯然不是,沒有一支球隊不想要總冠軍,那他們又拿不到,怎麼能說這是最沒有含金量的冠軍呢?
這是我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但後來我發現大伙兒不是這麼想的,我反倒覺得這個話題可以拿出來聊一聊了。
作為我國教育培養出的做題小達人,老師從小告訴我們答題之前一定要先審題,那麼我們來稍微剖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含金量」是一個可以拿來辯論的議題,而不是一個可以量化和明確的指標。那也就是說,怎麼定義「含金量」這個詞,如何計算「含金量」的具體數值,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想法的人。
打個比方:你說今年的總冠軍沒有含金量?那去年的就有嗎?杜蘭特和克萊都傷了,庫裡手上也有傷,為什麼說去年的有含金量而今年的沒有?或者說為什麼今年的比去年的高?
再請問17和18年的冠軍有含金量嗎?勇士什麼配置,騎士什麼配置?兩輪總決賽,一輪橫掃,一輪紳士橫掃,這兩個總冠軍的含金量又是多少?
多數人大概都認為16年的冠軍有含金量,一是因為面對金州勇士,二則是因為1-3逆天翻盤。那也有人要說了,格林被禁賽,博古特關鍵戰直接倒了,這能叫有含金量?
您看見了吧,只要您想,您總能找到一個角度去闡述那個總冠軍有含金量或者沒有含金量,含金量高或者低。眾生因果,存乎一念,最終的結果都是你個人的主觀判斷。
說到這裡,我想您也該明白了:對於這個議題,我也只能下我個人的主觀判斷,以及我的論證過程。
先說結論:我不認同這是史上最沒有含金量的冠軍這個說法,恰恰相反,我覺得這是史上最有含金量的冠軍之一。
為什麼呢,接下來說我的論證過程。
我們為什麼喜歡NBA?喜歡籃球?喜歡競技體育呢?
因為競技體育是戰爭的縮影,它將一場戰爭壓縮到了數個小時之內,讓我們可以去感受那種極致的喜怒哀樂,去感受踏足山巔的喜悅,去感受跌落谷底的失落。
同時競技體育的意義還在於超越,超越你的對手,超越你自己,乃至超越整個大環境。去讓球迷們感受精神上的鼓舞,感受人類的堅韌和強大,甚至感受到「人定勝天」的思想。
總冠軍的意義不就是為了去講述這些嗎?
一個孤單的奧布萊恩杯擺在那裡,並不會對這個世界有任何影響,產生影響的恰恰是它背後的故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帕特-萊利試圖去收服自己球員的心時,總喜歡甩給他們一顆自己曾經拿到過的總冠軍戒指。這個戒指很貴嗎?
對於普通人或許是,但對於一個NBA球員,即便是一個相對底層的NBA球員,他找人打造一個一模一樣的不難吧?
像詹姆斯和巴特勒這樣的,找世界上最好的工匠打造20個一模一樣的,手上腳上全戴滿,那也是輕飄飄。但不一樣啊,不是樣式和材料的問題,而是這枚戒指所附帶的故事和意義的問題。
因此,如果一個總冠軍可以滿足那些超越,附帶那些意義,我就認為它是有含金量的,並且含金量十足,湖人這第十七冠同樣如此。
首先是關於超越對手。
從開拓者到馬賽克,再到西決的掘金和總決賽的熱火,湖人的勝利是一場場打出來的,不是對手讓出來的吧?
而且每個對手都不一樣,都有自身極其鮮明的特色:開拓者後場雙槍驅動全隊,馬賽克是瘋狂的魔球實驗,掘金擁有除濃眉以外全聯盟最好的大個子約老師和全明星後衛穆雷,熱火擁有最好的領袖、最強硬的球隊文化和極致的團隊籃球。
四支球隊,沒有一個是一樣的,但全都敗在了湖人手下,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至於還有說雄鹿和快船沒碰上湖人的朋友,那是雄鹿和快船自己沒本事,不是湖人讓他們輸的吧?而且競技體育從來不看紙面實力,誰能站上那塊地板,誰能站在那個舞臺上,誰就是更有資格站在那裡的球隊。
湖人披荊斬棘拿下的冠軍,怎麼能說沒有含金量呢?
其次,關於超越自我。
從2010年科比拿下最後那個冠軍之後,湖人一路滑落到了谷底。曾經的紫金豪門,一度只能梗著脖子說自己祖上有礦,以及讓空氣中充滿快活氣氛的「湖人總冠軍」。
湖人這十年也並非是在步步為營的重建,而是在黑暗中摸索與沉淪:12年的四大天王閃耀洛城,最終卻要科比拼的跟腱斷裂才能進入季後賽,科比受傷之後,球隊又開始試圖囤積天賦。
科比復出,湖人開始準備他的退役巡演。同時背後還有球隊老闆的家族矛盾,管理層內鬥,更衣室不和諧,教練換了一批又一批,選的球員是一個不如一個,《甄嬛傳》看了都直呼內行。
但詹姆斯到來之後,兩年,僅僅只用了兩年,湖人平地起高樓,拿下了隊史第十七個總冠軍,成為了和凱爾特人冠軍數並列聯盟第一的球隊。
十年沉淪,一朝登頂,又怎麼能說這個冠軍沒有含金量呢?
最後,超越整體的大環境。
科比離世應該是今年最令人心碎的消息之一,而對於湖人的重創可想而知。之後不久,新冠病毒這隻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又開始肆虐全球,幾乎所有運動員都失業了,當然也包括NBA球員和湖人的隊員。
作為行業裡的一個小蝦米,我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個人命運在歷史進程中如同風中燭火一般的飄忽。那時我才知道,書上都是騙人的,貝多芬告訴我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我卻被時運按在地上摩擦,還說什麼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啊,我卻連享受的呻吟都沒有資格發出。
面對雙重打擊和巨大的不確定性,我想湖人球員的感受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但這時恰是最考驗一個人的時候。
未來是巨大的未知,甚至連賽季能不能重啟都不知道,這時你是選擇專注於自我的提升和目標,還是選擇會所嫩模,時間會給出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而眼看賽季要重啟了,美國BLM運動又爆發了,最終在以詹姆斯為首的數位球星的意見下,賽季正式重啟,所有人都要去到奧蘭多的泡泡裡。
以湖人的目標,要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待上數月,除了打球,你僅有有限的娛樂活動,這很考驗一支球隊的凝聚力。
當老大的能不能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神,奔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所有人都專注於自我的工作和目標。像詹姆斯和巴特勒這樣,為了總冠軍,甚至不讓家人來到園區影響自己的領袖所帶領的球隊,和那些隊員隨心所欲,甚至去園區外「墳頭蹦迪」和園區內「點名恰雞」的球隊,呈現出了完完全全不同的戰鬥力。
這裡面我們還沒說「一日維新」事件,對於球員和球隊的幹擾。
一個人在封閉空間裡待久了是會出問題的,今年年初因為疫情,我在家待了很久,起初還好,家人都在。但正月十五之後,父母和姐姐因為工作都要去外地了,我就一個人在家了,走之前我媽給我把冰箱堆滿了。
我大概有二十來天沒出過我們家那個門,雖然我每天有很多事兒要做,我也儘量把自己安排的很滿,但到後來我依然感覺到壓抑不住的躁鬱,而湖人和熱火在這個園區裡待了4個月。
這時候就能看出一支球隊是否團結、專注、堅韌。從年初的痛苦和對於未知的迷惘,到來到園區一路衝頂,在如此大災之年,拿下這個鼓舞人心的總冠軍,難道還不夠有含金量嗎?
當然,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大概率影響不了你們,你們也大概率影響不了他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和邏輯裡,這個世界才更有意思。
但只要有人能從這個冠軍裡,感受到一點激勵、一點鼓舞、一點痛快、一點信念,並把它帶入到生活中,那便是極好的。
謝謝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