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球員,在俱樂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面對最近的中國足球球員歸化問題,其實我最想問的是這個問題。
就在最近關於歸化球員又有了最新的版本,傳聞重慶斯威的小摩託、上海上港的埃爾克森和梅縣鐵漢的阿洛伊西奧將會相繼轉會廣州恆大,為球員歸化做相應的準備和實施。據說重慶斯威是因為無法承擔規劃後的球員工資才放小摩託轉會廣州恆大的,目前的傳聞是俱樂部已經在和球員進行談判了,可是我不禁又要問了,重慶斯威和梅縣鐵漢可能承擔高額的工資,難道財大器粗的上海上港也無法承擔埃爾克森的薪水嗎?有傳言,埃爾克森將於今天啟程前往廣州,目前所有各方都對此事不置可否,沒有任何的官方信息發出。但是所有的傳聞空穴來風,尤其是在中超聯賽夏季轉會窗口來臨之際,各種消息甚囂塵上。
但是,單純的歸化這幾個外援很容易完成,畢竟有球員已經歸化完成了,而且他們都符合歸化條件,也是國家隊主教練裡皮在上任之前圈定的人員名單中的球員,也有俱樂部負擔他們高額的工資,為他們完成歸化需要的程序。但是在歸化的背後,是中國國家隊豪賭2022年世界盃,是一次無法預測結果的嘗試。那我就不禁要問了,如果國足沒有打入2022年世界盃,那麼他們該怎麼辦?即使靠著歸化球員打進了2022年世界盃,對中國足球的意義到底有多大?裡皮第二次執教中國國家隊是有條件的,他也曾經說過僅僅靠中國本土球員是無法完成打進世界盃任務的,可是即使在幾年之後打進了世界盃,那之後這些歸化球員該怎麼辦,那時的國家隊該怎麼辦,難道要繼續歸化嗎?就在最近這幾年,足球圈裡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足球在最近10年內依然無法取得像樣的成績,而且還會不斷的刷新下限,這在各級青年國家隊的比賽中已經有了明顯的體現,難道真的要靠歸化球員強行的改變這10年嗎?況且10年之後的中國足球誰也不敢打保票就一定可以走出低谷出現上升趨勢。可是這樣的現實總有一些人不敢去真正的面對。
可能有人會說,誰知道往後幾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先把眼前的事情做了再說。可是我不禁又要問,歸化後的球員以何種身份出現在聯賽中?
本土球員?歸化球員如此之高的工資,根本就不可能符合足協關於薪資水平的相關規定,中國足協對國內球員的工資有這1000萬人民幣的工資冒,可是幾名歸化球員的工資有的傳言已經達到了1000萬歐元,這近10倍的差距該如何去解釋解決;如果真的作為本土球員,那麼以小摩託、埃爾克森、阿洛伊西奧全部轉會廣州恆大再加上之前傳聞的高拉特、布朗寧和羅伯特·蕭,若全部完成規劃後,再加上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那麼廣州恆大完全是無敵般的存在,就像是在NBA萊歐納德、杜蘭特和歐文全部加入湖人再加上濃眉戴維斯和詹姆斯,那麼這相當於總冠軍已經提前定了。恆大的全華班陣容也可以輕鬆地實現了,實力也是在其他隊之上,這對聯賽其他各隊公平嗎?
外援?如果還以外援的身份徵戰中超聯賽,那麼歸化的意義何在,難道只是單單的為了國家隊比賽?那麼對於恆大來說,如果真的將上述幾名外援全部歸化,囤積這麼多外援又不能全部在聯賽層面上場比賽而且還要付給他們高昂的工資,幾名歸化球員在得不到比賽機會的情況下,怎麼能保證良好的競技狀態,怎麼能完成國家隊的比賽任務?這些疑問該如何解決?當然,也有傳聞恆大在歸化完成後會將上述的球員部分外租,這是不是又會造成另一種不公平,畢竟就這幾名球員,租給誰不租給誰都無法做到基本的公平。
太多的疑問需要解答,也許時間是最好的解答者,相信關於這些傳言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讓我們慢慢的等待,讓子彈再飛一會。只是,單元這顆飛著的子彈不會傷害中國足球和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