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走出的曾令旭說:以前沒有選秀,大學生球員無路可走,現在有了選秀,梯子就在那裡,往不往上爬全靠自己。
這是最好的時代,CUBA最好的時代。
19位被選中的2020屆新秀,11位來自cuba,並且,幾乎每一個都是網絡紅人,自帶流量。
北京大學的雙子星,張寧和祝銘震,他們還未登陸CBA,可他們的名氣,甚至於超過了至少半數以上的CBA職業球員,這還是個保守估計。
球迷大多數可能不知道張涵均是複賽後發揮最好的後場之一,從替補躍升首發的典範,可很快,大家會知道,他是張寧在山西隊的隊友,一個從深圳來山西逐夢大器晚成的勵志典範。
祝銘震去了廣州,他也許很快會成為這支球隊裡人氣最高的球員,臺北後場陳盈駿,昔日狀元郭凱,都及不上他的影響力,至於從拉薩隊走出來有過絕殺的坤坤大概就更不會被記得了。
一檔籃球綜藝,資訊時代迅速播撒的熱度,持續地為籃球世界描摹色彩,那些被關注的球員,如張寧等人,顯然是幸運又幸福的。
5年前,CBA第一屆選秀大會,那時候的球員可沒有這麼幸運。時光過去了5年,第6屆選秀大會開始的時候,屬於那一年的記憶,只剩下狀元郎方君磊短暫而絢麗的CBA生涯。
方君磊,西北工業大學的研究生,為何只有他,那一屆,他是唯一被選中的球員,恐怕縱觀世界各大聯賽,為一位被選中球員辦了一屆選秀大會的故事,也是極其罕見的了。
他的CBA生涯迅速終結,但他的名字,註定將在歷史的功勞簿上永久留存。
網絡紅人,本是一個正常詞彙,只是在太過火熱的現實裡,被一些混進隊伍裡的歪瓜裂棗破壞了色彩。
籃球網紅也是如此,他們原本只是追夢的少年,卻很快被推向了籃球世界的風口浪尖。
人們對此褒貶不一,張寧和祝銘震,朝夕相處的兩人親密無間,可人們在他們的中間找到了一條線,仿佛便是評判尺度的分界線。
張寧,喜歡的人記得他在那檔節目裡大殺四方,甚至他在馬布裡的面前連續投進三分,這是新鮮的體驗,在CBA裡,馬布裡少有被這般對待。於是,他的擁躉們認為他完全有打上CBA的能力。
張寧在一些籃球論壇裡已經登記為CBA球員,192CM的身高,100KG的體重,重型炸彈。在普遍較為瘦弱的黃種人的籃球世界裡,這是比較少見的類別,與他體型相似的NBA球員,俄克拉荷馬隊的肉彈戰車呂岡茨-多爾特。
此時的多爾特剛剛打完了生涯第一場季後賽,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出身的超級後衛,他的老學長詹姆斯-哈登,全場上演抱摔。
放在兩個不同維度的聯賽比對,多爾特屬於投射能力不足的重型後場,而張寧賴以生存的其實是他的投射能力,而非身體天賦。多爾特在2019年落選,然後以防守贏得了邁進NBA的勝利。
張寧和他的粉絲也都期待著,他如多爾特一樣,在職業聯賽對決裡仍舊擁有身體對抗上的優勢,同時打出特點。
反感他的人也許更多,不喜歡他在比賽裡大包大攬的風格,質疑他在更高級別聯賽裡的作用,如此核心化的打法,無法支撐他在CBA揚名立萬。
這也是CUBA的現實,亦或者說,全世界大學生球員邁向職業球場的問題,學生時代的大贏家,往往在職業裡都不太被看好。這也許是偏見,同時也是經驗。
當年叱吒風雲的萊特納,夢一隊的大學生球員,在美國大學籃球威風八面,他那驚豔絕殺,捧起冠軍的傲氣,以及他遊刃有餘的小動作,在大學籃球足夠牛氣,但他的NBA生涯,泯然眾人。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尤其是核心打法的且數據不錯的後場,尤其容易水掉,更別提張寧確實在組織傳球上有明顯的弱點。
站在張寧對立面的,恰恰是他的隊友,祝銘震,一個身高體型出色,球風沉穩的鋒線。
他不招搖,即便在那檔娛樂至上的節目裡,他沉默少語,只是打籃球,像他往日裡那樣:做一個優秀的團隊球員,隱藏的殺手,低調而迷人。 這是最受偏愛的球員,標榜懂球的球迷都會愛上這類球員,一個優秀的藍領3D,在大部分時代裡都最受喜愛。
現在是全能鋒線的時代,鋒線的全能性,上能頂內線,下能防外線,可上九天得分如砍菜切瓜,可下九洋梳理進攻井井有條。這是人們對於鋒線的期待,NBA裡詹杜卡喬領銜一眾球星,在CBA,看看剛剛拿總冠軍的廣東,他們在阿聯缺陣和受傷時,是如何用一堆鋒線統治了比賽。
祝銘震的內斂低調,像極了科懷-倫納德。
兩位隊友的風評天壤之別,這顯然是他們自己都無法預料,更無法控制的。結局,祝銘震成為了榜眼秀,張寧如預料一樣落到了第八順位。
球迷們的評價是:CBA的球探和管理層還是懂球的。
張寧自己的評價是:40分!
在這之前,我並不喜歡張寧,他在綜藝上的鋒芒太盛,在CUBA裡又不夠沉穩,在中國大學籃球始終沒能成為CBA第一助力的時代裡,我們能夠找到一萬個理由看衰他的職業聯賽之路。
但之後,張寧有了別的故事線。
保羅-喬治在2010年首輪第10順位被選中,但他堅信自己才是當屆最好的球員,於是,他每次對陣前9順位的球員,必定卯足力氣,定要證明自己。
後來,他是這10位球員裡第一個打上季後賽後發的球員,他在東部決賽對上詹姆斯的時候,這裡的半數人還不知道季後賽的模樣。
德雷蒙德-格林,2012年二輪第35順位被選中,他說過,前面34名球員,他能倒背如流,這是他向上的動力。
後來,他超過了前面的33個人,率先捧起了奧布萊恩杯,沒掉隊的那個是他的隊友埃澤利。他拿冠軍的那年季後賽首輪,橫掃了當屆狀元安東尼-戴維斯的鵜鶘隊。
球員得有傲氣,不服輸的那股子勁。
往日裡瀟灑自在的張寧,一直留給人們狂傲自大的形象,但他在選秀後的採訪裡對自己的順位並未流露出絲毫的失落,他沉穩得像是換了個人,微笑著面對所有媒體。
回到球場上,40分,劍出鞘,飲血而歸。
用籃球說話,這才是籃球裡該有的故事,也許這股子傲氣不一定能讓他在CBA獲得成功,但這股子傲氣會讓他的CBA生涯變得不一樣,和前面的7位球員不同,他已經找到了必須奮鬥,必須成功的理由。
在他身前的七把劍是:
狀元郎江門內線區俊炫
榜眼秀北大同窗祝銘震
探花寶島新天才林庭謙
第四汕大杜蘭特朱松瑋
第五順位鄭家公子祺龍
第六新疆巨塔焦恩格爾
第七華僑玉面射手孟翔
故事已經開始,挑戰已經開始,張寧的路,CUBA新一代職業聯賽挑戰者們的路,血戰江湖就從這40分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