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弟子氣得說了句髒話,流傳了兩千多年,如今班主任常掛嘴邊

2020-12-22 歷史競談

《短歌行》中提到: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所說出來的一些智慧之語,其實可以極大程度上幫助當朝統治者以及百姓們受到恩惠,這是對於孔子極高的評價。

如果將眼光放在當代社會中,大家會發現還有很多老師在現代課堂授課時,依然會講到孔子的一些經典語錄。除了《論語》中那些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賢思齊焉...這些經典短語之外,還有這樣一句類似於髒話的短語,現在已經成為了很多老師的口頭用語。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去世於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公元前537年,孔子就立誓要努力做學問,對外宣稱自己的年齡已經成年。在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親離世。孔子一門心事做學問,最終於公元前532年步入仕途,將自己的才能全面施展開來。

孔子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後代學生們對於孔子的尊敬程度非常高,後來將孔子所說出來的一些經典用語彙集成了一本書叫做《論語》,現在人們在語文教材書中依然可以讀到孔子及其弟子的經典用語。

人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閱讀和理解的方式,從中學習到一些能幫助自己成長的經驗來。比如孔子曾經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雖然現在這句話有很大的爭議性,但孔子當時在講這句智慧用語時,主要還是指那些大家都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去強加在別人身上了。因為人們要換位思考,要感同身受,這是仁和義的一種處世態度。

孔子開闢了我國教育內容中的私塾先河,作為老師,孔子在面對不同的學生時也提出了因材施教這種教育方針。但是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們,孔子有時候也會遇到耐心耗盡的時候,於是就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一些類似於髒話一般的短語,其中孔子經常就將:「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放在嘴邊。

雖然已經過去了2500年之久,但是孔子的這句口頭語,現在已經變成了很多老師在課堂中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話。相信大多數80後和90後的學生們,曾都在課堂中或多或少聽到過自己的老師講過這句口頭語。

在現代生活中,教育課堂已經變得更加智能化、科技化。而老師們在和學生們溝通的時候也越來越自由化,現在已經實現了網絡教課,能口語化溝通的機會也在不斷減少。雖然很多80後、90後的學生們可能在課堂中聽到過老師經常將「朽木不可雕也」這樣的話放在嘴邊。但是相信在未來生活中,會有更多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人性化要求。對於孩子們的心理變化也會更加看重,像「朽木不可雕也」這樣的口頭語,也許出現的頻率會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孔子被氣得說了句髒話,卻流傳了兩千多年,如今成班主任的口頭禪
    孔子是我國的著名教育家,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極大。作為教育家的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先進的,因而他也廣受推崇,很多老師會引用他的話。然而在2500年前,他也曾被氣得說出一句髒話,而這句話儼然成為班主任的口頭禪。
  • 孔子被弟子氣得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更是被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為此孔子的地位越發被拔高,被後世的人們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等。  而孔子作為儒學創始人,更是成為教師的楷模,身上許多優秀品質也被學習。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像孔子這樣的聖賢也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孔子也曾被自己的弟子氣的說了句「髒話」,沒曾想無意間犯的錯誤竟然流傳2500多年,如今更是成為老師慣用語!
  • 孔子被學生氣得說了句髒話,卻傳了2500年,現成老師常說的口頭禪
    作為我國古代的聖賢,儒家學派的先祖,孔子同樣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教育家和哲學家,他「因材施教」的策略,也帶出了不少優秀的門人弟子和大師出來。現實生活中的老師,總有被學生氣壞的事情出現,而即便是孔子,也不能免俗,他有一次被學生氣得說了一句髒話,卻傳承了2500年,成為老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宰予是春秋末期的魯國人,被列為了「孔門十哲」以及「孔門十三賢」,他能言善辯,也隨著孔子周遊列國,然而孔子對於這名弟子,卻並不怎麼喜歡。
  • 弟子偷懶,孔子氣得說了句髒話,結果流傳至今,現在的老師都愛說
    孔子不僅是儒家的創始人,更是古往今來教師的楷模,他身上的很多優秀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但即便是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同樣也有犯錯的時候,孔子曾經因為弟子偷懶,說過一句髒話,結果這句話流傳了2500多年至今,現在的老師都愛說。
  • 2000多年前孔子說了句「髒話」,卻流傳至今,成班主任口頭禪
    現代人覺得說髒話很難聽,可能是因為沒文化,古人說粗口的時候不丟人,比如李白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大意是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子;「屈宋長逝,無堪與言」,大意是宋玉和屈原都死了,我跟你們這些蠢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官場現形記》中三荷包說:給2千就講和,如果還擺著臭架子,就把我應該得的一分不少的分給我,然後我滾蛋,從今以後也不要互為兄弟了。
  • 孔子無意說了句「髒話」,流傳了2500年,現在成了老師口頭語
    導語:孔子無意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年,現在成了老師口頭語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優秀濃厚的歷史底蘊,早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開始嶄露頭角,他們的思想依然對我們現代的人們有著深刻的影響與教誨。
  • 孔子給弟子一句「髒話」,流行了兩千多年,如今成了口頭禪
    在古代,孔子被尊稱為「天聖之人」,「天木祭」,是當時最有見識的人。正如孟子所說:「孔子謂之綜成,綜成者,亦金玉其音也。」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了表示對孔子的尊崇,不斷給他封爵諡號,最後成為「至聖先師」。正因為如此,孔子的話才成為後世的經典語句,尤其是《論語》更是家喻戶曉。
  • 孔子氣急了說的「髒話」,如今竟成了老師們常掛在嘴邊的「名言」
    孔子孔子出生在春秋晚期,門下有三千弟子。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便孔子是個再厲害的教育家,三千多弟子,肯定也有高低好壞、聰明愚鈍之分。相信大部分弟子都是尊師重道、循規蹈矩的,但是其中一個叫宰我的學生,卻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叫有個性。他生性聰穎,腦筋靈活,極懂得變通,不會墨守陳規。他口才上佳,思維敏捷,很受孔子看重。
  • 孔子生氣時說一句「髒話」,流傳2500多年,今為教師口中的常用語
    這一段記載主要是講述孔子弟子們的各有所長,從原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言語」這方面,孔子的弟子當中,宰予(也稱宰我)和子貢最強。子貢在言語方面的才能,有過一次驚豔表現,那一次是「田常伐魯」,魯國是孔子的老家,老家被攻擊,孔子不能不管啊,於是孔子派了子貢去遊說,僅靠一人三寸不爛之舌,保住了路過,讓齊國大亂,幫助勾踐滅了吳國復仇,這才是真正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孔子揭露人性的6句話,流傳了兩千多年,至今仍然讓人受益匪淺
    孔子是我們中國古代的聖人,說到禮義廉恥就不能不提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但是隨著近幾年的創新思維興起,很多人都開始調轉槍頭來指責孔子的儒家思想,認為是因為它的迂腐思想導致了中華文明的落後與衰敗。
  • 孔子被氣得說髒話,卻沒想到這句話,現在成為千古名言
    論語這部書,就算是你沒有看過,但是也絕對的聽說過,相信大家對於孔聖人都是有著自己的見解,因為不管是什麼時候,孔子一直都是非常具有影響的一個教育家,而且更是在漢武帝之後,他更是被大家推向了神壇成為了我國當之無愧的思想第一人,成為了我國兩千多年來的正統思想,他的地位在我國的是逐漸的升高,孔子他也是極為的聰明好學
  • 孔子說了一句「髒話」,流傳千年,成了我們今天老師們的口頭禪
    孔子,孔聖人,萬世之師表,甚至他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了後世的至理名言。但萬萬沒有想到孔子也說過「髒話」,而他的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最後竟然成了至聖名言。那麼,這句「髒話」到底是什麼,孔子為什麼會說了這句「髒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孔子遇頑皮學生,罵了一句「髒話」,如今卻成了老師的口頭禪
    孔子在後人看來,孔子是聖人先師,以至於很多人把孔子都給神聖化了。其實,孔子也曾說過「髒話」,雖然是無意中說的,但是卻流行了千年,如今還成了許多老師的「口頭禪」。這實在是讓人很意外,孔子一句罵人的「髒話」,怎麼就成了老師的口頭禪呢?
  • 孔子罵人不帶髒字,一句髒話流傳2000多年,損人的典範之句
    導語:孔子在中國古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身處高位2000多年,其思想基本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孔子作為老師,面對不聽話學生,也會口不擇言,損人功力讓現在老師望塵莫及。有一次,孔子因為和學生宰予意見相左,情急之下便說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此話一出,便流傳2000多年,堪稱罵人典範。宰予生平宰予在老師心中就是典型的「熊學生」,喜歡和老師爭辯唱反調,經常引得孔子生氣。
  • 弟子不聽話,孔子吐口而出罵了一句髒話,如今卻成千古名言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對於所有文學工作者亦或者是讀書人而言,孔子是他們一生之中必定需要了解對象。但是「人非聖人,孰能無過」,雖然孔子的身份地位非常高,並且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是比較積極的,但是在某些時候,他其實也會表現出和普通人一樣的狀態,也會做出一些不對的事情,比如罵人。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在古代不由自主罵出的話語,如今卻成為了千古名言。
  • 孔聖人罵人的一句髒話,流傳數千年
    孔子,我們都很熟悉了,至聖先師。不僅他本人的地位在我國歷史上尤為重要,就連他的後人也可以世代沿襲衍聖公的官職。所謂皇帝輪流做,可衍聖公一直是他們這家。雖然衍聖公並不是從漢朝開始的,歷史上有數位衍聖公的品行也是差強人意,但今天不說衍聖公,說孔子說過的一句髒話。
  • 孔子怒噴「垃圾話」,結果在今天成為經典,老師們都說過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受到古代封建統治者的高度推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不斷的加封孔子,直到被尊為聖人和「至聖先師」。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已經成為了教師的楷模。
  • 美人拒絕與孔子共乘一車,孔子說了句名言,誰知讓她被罵了兩千年
    窈窕淑女,又或者是美女,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下,都會受到不一樣的對待,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美女在很多方面比起相貌平平的女子都更加有優勢,然而美女雖然很搶手,但是古代的美女常常還有禍國殃民的形象,孔子就曾看到君王與美女同在一輛馬車上,美女卻拒絕和孔子同坐一輛馬車,孔子說出了一句名言,結果這個女子被罵了兩千年。
  • 男人常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多半不正經,微笑離開吧
    男人常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多半不正經,微笑離開吧!第一句話:我們只是開玩笑的成熟的男人不會在某些原則性的問題上開玩笑,而且在平時的玩笑中,也一定會掌握好一個度,特別是在感情問題上,正經的男人總是會認真對待,不正經的男人才會處處留情,最後以「開玩笑」當作推脫的藉口。
  • 孔子脾氣好,卻被此差生氣的說了句髒話,至今仍是老師的口頭禪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位大聖先師也曾罵過人,而挨罵之人正是孔子眼中最「差」的學生——宰予。宰予本是魯國人,他慕名來到孔子的私塾,用幾根臘肉充作了學費。此人能言善辯,聰明伶俐,很快便受到了孔夫子的重視,被分到了「言語」科。然而時間久了,孔子就覺得這個宰予有些不對勁,非常欠罵。首先,宰予非常喜歡睡懶覺,即使白天也照睡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