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春燕 中國環境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檢驗農業農村汙染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透視鏡』。」在談到對督察工作的認識時,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認為,近年來,從「千萬工程」榮獲「地球衛士獎」,再到獲批國家首批唯一一個省級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浙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但這也容易導致我們滋生驕傲自滿和懈怠情緒。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能幫助我們查找問題,有利於讓人保持警醒、拉高標杆,從而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健全完善綠色發展長效機制,推進農業農村汙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左一)調研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督察工作推進部門舉一反三」
浙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先發優勢,起步早、力度大,總體上走在了全國前列。「當然,我們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提到當前存在的問題,王通林十分坦誠,「上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我們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立查立改、舉一反三。」
王通林舉例說,比如「海水違規養殖問題比較突出」,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立即在全省全面整治超規劃養殖和無證養殖行為,沿海各縣(市、區)均完成禁限養區劃定。共清理海水超規劃養殖1.16萬公頃,核發養殖證6.9萬公頃,發證率100%。2019年,「以綠色、健康為導向,把尾水治理作為重要內容,全面部署健康養殖創建行動,計劃到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水產養殖場尾水治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再比如,針對畜禽養殖汙染重點難點問題,浙江積極推進美麗牧場建設,部署開展規模養殖場設施改造提升,其中存欄5000頭以上的設施改造提升工作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針對畜禽養殖臭氣信訪高發問題,制定出臺了臭氣治理相關技術導則,新建改造封閉式集糞棚,建設了一批臭氣治理示範場。
「乘勢而上,持續深入發現問題」
「除了解決上一輪督察反饋的突出問題,我們還乘勢而上,持續深入查找其他問題。」王通林說,當前,隨著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持續推進,關注的重點問題將從水環境進一步向土壤環境、大氣環境延伸拓展。「我們主動去發現問題,一些更深層次、更棘手的問題將逐步浮現出來。比如,化肥農藥持續減量遭遇省情與成本雙重製約。儘管我省化肥農藥已連續6年實現負增長,但對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歐美發達國家發展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王通林告訴記者,浙江人多地少、複種指數高,肥藥單位面積用量相對較高;從成本來看,有機肥、新型高效肥料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成本是化肥、化學農藥的1.5倍甚至3倍,推行綠色生產模式還有不少困難。再如,耕地安全利用面臨多重壓力。從源頭防控看,耕地土壤汙染原因多樣,且具有隱蔽性、複雜性、累積性和持久性,面臨著還舊帳和防新帳的雙重壓力。
「遇到困難,並不意味著我們會退縮。」當記者提出「如何推進形成綠色生產模式時」時,王通林表示,「我們將推動化肥農藥實名制購買、定額制施用改革由技術創新向制度創新挺進,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全鏈條升級,由區域層面向主體層面下沉。到2022年,全省『肥藥兩制』改革實現縣域全覆蓋,化肥用量再減1萬噸、化學農藥再減500噸。」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有態度、有力度、有成果」
上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以來,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更加深入,「我經常明確提出要求,『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應更有態度、有力度、有成果。」王通林態度堅決地說。
在頂層設計上明確責任。浙江省先後制定出臺《浙江省深化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2016-2020年)》《關於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高水平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每年制定相應的年度實施計劃,明確責任書、路線圖和時間表。
以組織保障強化責任。「我們成立農業綠色發展領導小組,由省廳主要領導任組長,全面領導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各項工作。制定工作分工方案,明確牽頭單位,形成各部門責任明確、協同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農業綠色發展各項工作落實到人、落實到位。」王通林說。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如何建立長效機制、壓實部門責任」時,王通林表示,浙江目前建立了「月報送、季檢查、年考核」制度,定期開展工作調度,對進度偏慢的縣(市、區)進行通報。構建畜禽養殖汙染線上線下長效監管機制,建立畜禽養殖場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線上治理動態實時監控,並全部納入生態環境部門監管平臺;建立縣、鄉鎮、村三級網格化監管體系,形成「屬地管理、部門聯動、鎮村巡查、社會監督」的養殖汙染網格化巡查機制。「我們將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績效導向,推進任務再梳理、工作再深入、機制再完善,為美麗浙江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邢翰韌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 、廳長王通林:「督察助推部門舉一反三解決突出問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