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大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實際上支架成本是很低的,部分支架成本甚至只有兩三百元,此前價格虛高是由於中間存在著許多代理商。」
全文3455字,閱讀約需7分鐘
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馬延君 編輯 王婧禕 校對 張彥軍
11月5日上午,天津市陳塘區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不少醫藥企業代表、媒體記者擠在一間會議室門口,透過門縫聽裡面傳出來的聲音,不斷有人感慨,「太可怕了。」
裡面正在進行的是國家醫保局組織的首次冠脈支架(註:冠狀動脈支架,是心臟介入手術中常用的醫療器械,俗稱「心臟支架」)全國集採。從醫療器械企業提交報價,到價格最低的10個產品名單出爐,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裡,冠脈支架從均價1.3萬元左右,直接大幅跳水到均價700元左右。價格公示後,被網友稱為史無前例的「雙十一巨惠」。
這一集採結果將極大降低患者負擔,提高救治率,醫保資金也將得到節約。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按意向採購量計算,此次集採預計節約109億元。
對於降價是否會影響產品質量的疑慮,多位受訪專家表示,降價主要是降在中間代理商環節,支架本身成本並不高,即便大幅降價,生產商仍有利潤。
▲11月5日,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申報信息公開大會在天津陳塘科技區商業服務中心舉行。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攝
━━━━━
最低申報價469元,醫保局稱「超出預期」
11月5日上午8時多,服務中心3樓的大廳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企業代表,準備排隊進會場提交申報材料。來自11家企業的26個冠脈支架產品將共同競爭10個名額。
按照此前公布的《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文件》(下稱採購文件),產品中標的規則非常簡單,產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方可入圍:申報價≤最低產品申報價1.8倍的;申報價>最低產品申報價1.8倍,但低於2850元的。「就是比誰價格低。」一位參與集採的企業代表總結。
9點,參與集採的企業代表開始進場,有前來「圍觀」的其他企業代表想跟著一起進去,但被攔住了。會場內僅允許1家企業進3個人,沒有多餘名額。
10點,申報材料遞交截止,會場內開始公布申報信息。未能進場的企業代表和記者們透過門縫,聽著會場內揚聲器傳出的聲音。每當聽到有企業報價低於800元時,場外都會出現一小波感嘆。
聽到場內有500多元的報價時,「完了,完了」一個企業代表搖搖頭。聽到身邊有記者問,「夠成本嗎?」該代表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11月5日下午,國家組織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平臺發布擬中選結果,涉及8家企業的10種產品。國家醫療保障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經過本次集採,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
新京報記者從現場獲得的信息顯示,所有擬中選產品的申報價格均低於800元,其中半數產品申報價格低於700元,最低價僅為469元。這一報價也得到現場受邀專家的確認。
報價469元的產品為山東吉威醫療製品有限公司的藥物塗層支架系統(雷帕黴素)。該產品在此前的意向採購量中佔比約9%,在26個參選產品中位列前4。
目前,合金支架市場上份額佔比較大的,包括中國企業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吉威醫療,以及外資企業美敦力、波士頓科技。這些廠商此次均有產品進入擬中選名單。
「本來以為會有一半產品在800元以下,沒想到都在800元以下。」長期關注價格招採的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蔣昌松向新京報記者直言,此前沒想到價格會這麼低。
「坦白來講,今天集採結果超過我們預期,原來預期大概會到五六百元,沒想到能到400多」。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在集採後的溝通會上這樣說。
▲11月5日早9點,參與採購的醫療器械企業代表在排隊等候進場。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攝
━━━━━
集採冠脈支架因其需求大,價低不代表質量差
2019年7月31日,國務院發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確要求按照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採購。
冠脈支架成為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第一槍」的重要原因是需求大。據國家醫保局統計,中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其中高值醫用耗材1500億元。而冠脈支架的總費用就達150億元左右,佔到全國高值醫用耗材總費用的約十分之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國內的冠脈支架介入治療過程中,包括冠脈支架在內的醫療耗材的費用佔到治療費用總額的七成以上。
除了市場需求大,產品成熟也是冠脈支架適於集採的原因之一。「冠脈支架屬於相對標準化的醫用耗材,各醫院所需要的冠脈支架差異化不大,更方便集中採購。」一家醫藥平臺創始人李天泉在11月4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此次國家冠脈支架集採前,江蘇、山西等地已經率先進行了集採試點,中選產品平均價格降幅均超過50%。
企業之所以願意拿出如此低價,用全程參與招採的天津市醫保局副局長張鐵軍的話說,這是「市場的力量」。據聯合採購辦公室提供的數據,此次冠脈支架集採的首年意向採購量達到107萬個,佔2019年各種材質冠脈支架採購量的65%。
如此高比例的市場份額是任何一家醫藥企業都無法忽視的「蛋糕」。鍾東波此前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國家主動集中採購的核心是帶量採購機制,以合同的方式來明確藥品採購的數量以確保使用,相當於供需直接見面,把中間所有銷售費用節省下來,這是降價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此次冠脈支架降價力度之大,網上也有疑慮聲音出現,擔心低價會影響冠脈支架的質量。
對此,鍾東波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解釋,降價主要是降在中間環節,生產商仍有盈利,不存在降低成本來彌補利潤的動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大一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實際上支架成本是很低的,部分支架成本甚至只有兩三百元,此前價格虛高是由於中間存在著許多代理商。」一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業內人士稱,企業在本次集採中的定價策略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個可以接受的利潤,「它(指醫療企業)又不能虧。」
鍾東波說,此次集採中選的冠脈支架都是已經在全國各地進行使用的,集採入選後,也還是同樣的廠家、產品、生產線,質量有保障。「我們怕什麼?怕採到一些便宜的、但不符合主流產品。」鍾東波坦言,但採購結果顯示,重點產品的範圍非常理想。
「產品中選量和醫療機構需求量的配合度達到73%。」張鐵軍說,這可以說明,中選支架產品質量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也體現出此次集採充分尊重了醫療機構的使用習慣和患者的習慣。
對於中選產品的質量,有關部門也將加強監管。張鐵軍表示,冠脈支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接受嚴格的監管,遵循相關的質量標準和要求,「監管的力度只會比過去加強,不會減弱」。
━━━━━
患者、醫保資金受益,企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冠脈支架大幅降價,首先受益的就是患者。醫保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全國患者預計將於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鍾東波表示,此舉有利於釋放患者使用需求,讓因為貴而用不上支架的患者用得上。
醫保資金也將得到節約。據此前作為試點的山西省測算,集採後一年可節約冠脈支架採購使用費用2億元左右。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在此次集採中,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
此外,鍾東波也提到,高值耗材集採對醫院和企業也有益處。對醫院,集採可以為醫生創造一個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對醫藥企業的益處則體現在減少銷售成本,利於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原來的行業生態是基於回扣、帶金銷售這些不體現產品本身品質的點,現在要讓生態完全基於品質、創新等。」
但也有醫藥企業方面擔憂,集採的大幅降價將給企業帶來衝擊。一位醫療耗材企業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由於此次採購已經佔據了超過6成的市場份額,一家企業如果沒能在主營產品的集採中成功中選,就會遭遇市場份額被擠佔,可能面臨生存困境。
與此同時,冠脈支架集採或許也將為一些企業提供新的機遇。在集採現場,新京報記者見到了不少來尋找新合作機會的醫療器械物流企業。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隨著集採範圍的擴大,代理商和經銷商的利潤將被壓縮,物流企業或許可以替代部分代理商的工作,直接對接器械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
而到了醫生環節,在一些醫生看來,冠脈支架大幅降價對患者是好事,但「醫生也可以推薦不在醫保系統裡,價格更高的支架,還是無法根治這一問題。」胡大一說,「根本上還是要規範醫療行為,守住醫生的良心。」
霍勇也表示,在接下來的醫療體系改革中,不只要理順高值醫用耗材或者藥品的價格體系,也要理順醫療體系中中間服務的價值,比如說醫生的勞務或技術價值。「降低耗材或者藥品的價格,更多地體現出知識的價值和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康嘻嘻
我們有獎品,你有故事嗎 | 樹洞Plus
江蘇大學墜樓男生:21歲的人生AB面
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正式上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