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汽車退出大陸市場成定局,對岸相關事業進入收尾階段。東風裕隆原負責銷售納智捷品牌的東風裕隆汽車銷售公司(東裕銷售),經當地法院認定具備破產原因,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裕隆汽車表示,東裕銷售由於資不抵債,經債權人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法院審理後作出受理裁定。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東裕製造)成立於2010年12月,由東風汽車公司與臺灣裕隆集團共同合資組建,雙方各佔公司50%股份,是海峽兩岸首個以大中華自主品牌定位,併集整車研發、生產,銷售的汽車製造企業,主要生產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的產品。該公司坐落在杭州汽車產業發展基地——臨江工業園區,地處杭州市蕭山區。
2013年,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再度以50:50股比合資組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負責銷售東風裕隆生產的納智捷汽車產品。
裕隆方面還指出,東裕銷售於2018年即無實質營運,現行大陸納智捷品牌售後業務不受影響;東裕銷售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後,裕隆汽車將協助依法配合法院辦理相關事宜。
11月14日,東風汽車相關人士向媒體證實了東裕銷售進入破產清算的這一消息。而對於東裕製造,他表示東裕製造擁有製造基地、生產資質、土地等諸多資產,這些資產如何處置尚無定論。
《工商時報》報導稱,裕隆發言人羅文邑表示,由於裕隆集團去年起已逐步展開自主品牌務實轉型的前置工作,包括相關資產及債權的減損,這次東裕銷售破產清算事件不會對裕隆汽車的營運與現金流產生影響。據了解,隨著裕隆集團汽車事業進入務實轉型,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成定局,裕隆納智捷品牌在對岸的相關轉投事業,也陸續進入收尾階段,包括大陸東裕銷售、東裕製造等事業,如何轉型、債務如何處理,裕隆都正與對岸股東積極協商。
這也意味著,成立10年的東風裕隆,可能隨著相關事宜的推進而就此終結,納智捷汽車在大陸市場也走向末路。
2011年東風裕隆推出了首款車型納智捷大7 SUV,並很快就迎來發展的巔峰時期,2012年東風裕隆便實現了盈利。在2015年,東風裕隆納智捷達到最高峰的年銷6萬臺。
隨後東風裕隆接連推出大7 MPV、全新銳3等車型補齊產品線,但產品質量、用戶口碑的問題下,東風裕隆銷量也接連下滑。2016年,東風裕隆銷量僅為4萬餘輛;2018年銷量跌至只有7056輛,2019年僅為1947輛。
2019年12月,東風裕隆推出了中型SUV——URX,試圖挽救企業困境,該車售價14.36-15.56萬元,動力匹配1.8T發動機和愛信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新車投放未能挽救企業銷量困境,同時由於未適配國六排放標準等,該車已無法銷售。
目前東風裕隆處於生產停頓狀態,今年前九月,東風裕隆的產銷量分別為22輛和77輛。
外界認為,納智捷汽車毀於「油耗」,這是一個被質量和口碑壓垮的品牌。如今網絡上還廣泛流傳著與納智捷有關的段子,「中石油中石化戰略合作夥伴」——這是網友口中調侃納智捷最經典的段子,不知不覺這個段子也成為納智捷汽車的標籤。就連中國石化官方微博,也曾出面調侃過納智捷。
在二手車行業中,納智捷的段子也流傳甚廣。甚至有網友認為,納智捷是一個活在段子裡的品牌。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絕大多數都知道是惡搞,但旋渦場景的確已經深入人心,納智捷想要改變這一慣性思維已經不是車子換代的問題了,而是需要等到人換代才行」。
如此看來,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或許是時間問題,而這個品牌留給消費者印象最深的,除了唏噓,還有就是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