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與俄羅斯開會磋商減產 美國敲邊鼓旁觀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周四開會試圖就創紀錄的減產達成一致,但這場在疫情時期力挽油價的努力,卻一直因為彼此的敵意和美國不願加入行動而複雜難解。

由於防疫封鎖措施導致飛機停飛、汽車使用減少,經濟活動受抑,全球燃料需求已銳減30%。原油價格跌破了許多產油商的生產成本,連興盛的美國頁巖油行業也不例外。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說,他在OPEC領頭羊沙特和俄羅斯之間居中牽線,可能達成每日減產最多1,000萬-1,500萬桶,這相當於全球供應的10-15%,是前所未見的減產規模。

沙特和俄羅斯已暗示,他們是否同意大幅度減產,要看美國及其他非OPEC+國家是否也加入行動。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但川普政府卻沒有要求國內生產商減產的意願。美國能源部本周也呼應了這種看法,稱美國原油產量已經在政府沒有採取行動的情況下下降。

沙特和俄羅斯尚未就減產協議公開表態,也未公開暗示如何在OPEC、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之間分攤減產份額。

當被問及美國石油產量因油價疲軟而自然下降是否可以算作減產時,俄政府發言人Dmitry Peskov周三表示,「這屬於完全不同的減產。」

「你拿整體需求下降與為穩定全球市場而進行的減產相比較。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提並論,」Peskov表示。

OPEC+周四的視頻會議後,20國集團(G20)能源部長將於周五召開會議。

為確定各國的減產份額分配方式,俄羅斯、沙特和其他國家需要就計算減產幅度的產量水平基準達成一致。

3月在維也納的OPEC+會議不歡而散後,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爆發價格戰,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在那次會議上,俄羅斯拒絕參與沙特提出的應對新冠危機的減產。作為回應,沙特稱將以最大產能生產,向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增加原油銷售。

沙特4月將原油產量提高至創紀錄的1,230萬桶/日,3月為低於1,000萬桶/日。科威特和阿聯亦增產。

OPEC消息人士表示,沙特希望任何減產都以4月產量為準計算。但俄羅斯認為,減產應基於價格戰爆發前的第一季產量。

「這個問題仍是底線,」一名OPEC消息人士說。

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導稱,減產可能從5月起持續三個月。

布蘭特原油期貨LCOc13月降至近20年最低,目前在34美元下方交投,約為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前的一半。疫情導致全球各國政府要求民眾待在家中,燃油需求因而驟降。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與沙特先聯手把美國坑慘,再減產提升油價把錢賺
    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俄羅斯與沙特都是非常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如果論及兩者關係,在許多人眼中雙方不和呀,在2020年內,雙方打了一場石油價格戰,但是從結果上來說,人們也許不得不懷疑:俄羅斯與沙特上演雙簧大戲嗎?
  • 川普:俄羅斯與沙特達成石油減產協議有利於美國能源企業
    新華社華盛頓4月9日電(記者熊茂伶)美國總統川普9日表示,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已接近達成石油減產協議,這將有利於美國能源企業。川普當天下午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說,他剛與俄羅斯和沙特領導人通了話,他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即將達成協議,「我們很快就會知道結果」。今年初以來,隨著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石油需求,國際油價大幅下降。而3月初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未能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引發原油價格戰,導致油價進一步暴跌。
  • 沙特自願減產,暴露了石油市場的一大風險
    WTI原油期貨日線圖,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沙特此舉無疑令多頭興奮,但它能支持油價及能源股多久?沙特「犧牲」,俄羅斯「得逞」這次敲定的減產協議,因為沙特單方面的自願「犧牲」,令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在2月、3月每個月分別為6.5萬桶/日及1萬桶/日的增產幅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石油聯合減產協議或達成,美國為何幫助墨西哥減產25萬桶?
    所以,對美國來說,國際原油價格必須回升。促使各國聯合減產勢在必行,而美國總統前幾天發推文說沙特和俄羅斯將減產1000萬桶,而後又補充說將減產1500萬桶,這個消息刺激國際油價大漲,而此後幾天沙特和俄羅斯等產油大國也商議將聯合減產1000萬桶,但是協議並未籤訂,意外就出在了墨西哥,由於墨西哥不同意,這就導致這個聯合減產協議並未真正的籤訂。
  • 沙特的額外減產有四方面重大影響
    此次會議就供應協議的討論十分激烈,俄羅斯要求歐佩克+將日產量增加50萬桶,而沙特則主張保持產量穩定。    歐佩克+宣布,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將獲準在2月和3月增加7.5萬桶/天的產量,這一消息令市場感到意外,而其他所有生產商都將保持產量穩定。
  • IEA月報:沙特8月減產執行率為103%,俄羅斯為98%。預計2021年全球...
    IEA月報:沙特8月減產執行率為103%,俄羅斯為98%。預計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維持為9710萬桶/日。預計石油需求的復甦將在2020年下半年明顯放緩。將2020年非歐佩克石油產量預期上修至6300萬桶/日。8月初步數據顯示,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工業原油庫存有所下降。
  • 沙特與俄羅斯互掐是假,狙擊美國頁巖油才是真?聽網友怎麼說
    近期,疫情之外,俄羅斯與沙特就石油開採互掐事件頗受外界關注。有觀點認為,表面是沙特和俄羅斯互掐,實際上兩國是一起對付美國,將頁巖油趕出市場。俄羅斯與沙特是世界上前兩大石油出口國,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石油出口維持經濟。
  • 歐佩克+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墨西哥抵制是在幫美國擋槍?
    一旦沙特減產到位,這將創本國2011年以來最低的產油水平。按照早前歐佩克+談判的協議框架,沙特與俄羅斯都將從1100萬桶/日的基準之下執行同等比例的減產。但考慮實際上沙特4月最新的日產量是創紀錄的1230萬桶,這意味著沙特為達成本次協議,已作出更大程度的讓步。
  • OPEC傾向於將減產協議延長至明年第一季,前提是其他產油國也同意...
    OPEC傾向於將減產協議延長至明年第一季,前提是其他產油國也同意(二);⑧ 一位OPEC消息人士稱,「如果非OPEC國家在(周二)會議上同意,OPEC可能會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21年第一季。」⑨ 三位OPEC消息人士稱,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周一在OPEC會議上表示,他將不再擔任部長級監督委員會聯席主席一職。目前還不清楚他為什麼計劃這麼做。
  • OPEC或傾向於延長減產協議3個月 但「不可能加大減產力度挺油價」
    一方面,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儘管近期油價強勢走高,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OPEC+仍傾向於將現有減產協議維持到明年一季度。與此同時,OPEC開始擔心高油價下的市場份額被美國頁巖油搶奪,因此也釋放出了不會加大減產力度來力挺油價的信號。
  • 沙特獨自扛起減產大旗 全球通脹預期增強推波...
    伊朗扣留韓國船隻,美國ISM製造業PMI數據表現靚麗,API(美國石油協會)原油庫存連續第三周下降,都給油價提供了上漲動能。此外,在OPEC+會議結束之後,沙特發布聲明,宣布自願進行單方面大幅減產。這一舉動讓外界意外,國際油價也進一步走高,WTI 2月原油期貨一度大漲逾5%,2020年2月以來首次衝上50美元/桶大關,布倫特原油3月期貨也大漲近5%,至54美元/桶附近。
  • 歐佩克達成歷史性協議,日均減產近1000萬桶,看局座怎麼說
    就在俄羅斯和沙特之間價格戰打的正酣時,這時就屬美國人最積極了,火速拉上小夥伴一起「開會」,開會的內容無非就是想盡辦法提升油價,我們大家一起把油捂在家裡,你別偷偷增產便宜賣給別人哦!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 「歐佩克+」國家發布最終公報表示:「所有參與方一致同意:……從2020年5月1日起,在截至6月30日的兩個月時間內,每日減少970萬桶的石油總產量。」這樣的規模約佔全球供應量的10%左右,略低於最初計劃的每日1000萬桶減產規模。
  • 俄沙討論延長減產的折衷方案?這些減產「落後分子」恐挨批!
    美國原油下跌0.05美元,或0.1%,結算價報每桶35.44美元。據外媒報導,以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聯盟即將達成協議,將他們的集體減產延長至9月1日,此時世界正從大流行引發的封鎖中走出來。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國也在辯論是否將討論未來限產的電話會議從6月9-10日提前到本周四。
  • 沙特俄羅斯石油談判再次破裂,原油價格戰再無轉圜餘地
    據外媒報導,沙特和俄羅斯的能源部長在G20峰會期間,進行石油減產談判會議,但是和3月初的談判一樣,雙方始終未能達成減產協議。沙特和俄羅斯都將堅持自己的增產計劃,沙特同時將繼續自己低於25美元每桶的銷售價格不變。
  • 沙特王儲是個狠角色,祭殺手鐧,油比水賤,俄羅斯還能扛多久?
    敘利亞戰火還沒停歇,沙特也發難了,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是一個狠角色,剛剛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逼宮老國王,逮捕親叔叔和親弟弟,不出意外,沙特王儲很快就要登上國王寶座了。小薩勒曼和美國穿一條褲子,以石油為武器,開始向俄羅斯猛烈進攻。新冠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石油銷量逐步下滑,歐佩克與俄羅斯展開談判,要求俄羅斯石油減產,歐佩克也減產,以維持石油價格。
  • 俄羅斯8月份100%履約沙特給「欠帳國」劃定時間線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預計原油需求在第四季度恢復到疫情前97%的水平。復甦的速度仍不確定。歐佩克+的減產執行率是空前的。敦促歐佩克+成員國不要放鬆努力。歐佩克+減產協議可能延長至2022年4月。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市場進入了石油庫存開始萎縮的時候。
  • 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與美國離心的沙特,加上美國的老對頭俄羅斯,或是默契,或是巧合,或是真的談崩了,繼2015年之後,再次開啟石油價格「狙擊戰」,而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正是美國的驕傲——頁巖油。全球能源格局重塑2019年,美國先後超越俄羅斯和沙特,晉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
  • 美國虧本大甩賣,油價低至2美元,沙特直撲美國港口囤貨!
    此前我們曾經報導過,因沙特和俄羅斯陷入油價大戰,國際油價遭到腰斬。這可就苦了美國的頁巖油企業了,此前俄羅斯和沙特在商量減產之時,近幾年美國在川普的倡導之下悶聲大產油,一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企圖趁機搶佔市場。
  • 到底誰在支持沙特硬剛俄羅斯引爆油價世紀大戰?
    我們來看看歐佩克和俄羅斯的減產談判,這個看上去是此次油價暴跌的直接原因,但實際情況可能遠比我們看到的信息要複雜一百倍。三可能大家不知道,俄羅斯早就對2016年以來進行的減產十分不滿,因為歐佩克和俄羅斯維持減產最大的獲益者是美國,給美國頁巖油出讓了更多市場,但美國依然在能源方面制裁俄羅斯,包括俄羅斯石油企業,以及阻止俄羅斯跟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開通等。
  • 俄與歐佩克「石油聯盟」現裂痕 未就減產達成一致
    知情人士稱,俄羅斯認為,支撐油價的新努力將令其競爭對手北美石油生產商獲益最多,這種想法扼殺了減產協議。沙特不願在俄羅斯不參與的情況下進一步減產,它正為與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陷入另一場持久戰做準備。然而,莫斯科本周拒不同意一步減產,這阻礙了協議的達成,破壞了沙特擴大減產規模並將產量限制措施有效期延長至年底的計劃。沙特的計劃是以各方均參與為前提的,但俄羅斯不願參與。官員們在維也納說,俄羅斯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評估新冠病毒對石油需求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