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場均得分、總得分以及單場最高得分前20排行,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注 nba歷史統計原因,僅存1985-86賽季之後的單場比賽球員數據!
歷史總得分
場均得分
當場得分(有完善數據統計開始,所以張伯倫的100分不算)
1.關於nba數據統計
nba包含所有能被記錄的nba數據。對於nba歷史原因導致的數據不全,做以下說明。
1.數據統計的引入:第一場nba比賽開始於1946年11月1日,當時數據記錄只有簡單的得分籃板助攻而已,聯盟於73-74賽季nba才正式引入前後場籃板,搶斷,蓋帽四項技術統計,而失誤則是於77-78賽季才引入。相應首發與否是從81-82才開始記錄。
2.單場比賽:對於1985年之前的比賽,除了少數球星的逆天表現,球員在場詳細數據並未記錄。即使nba官方也僅有幾頁破舊的記分員臨時紙質記錄而已。
3.特定時刻數據:對於2000年之前的比賽,雖然紙質記錄已經完善,但由於nba錄像記錄還不夠完整,故無法完全統計球員關鍵時刻表現。
2.關於nba球員總數據/隊史球員總數據排行榜
為了過濾掉某些邊緣球員命中率過高或者某些球員少數比賽爆發的情況,nba球員總數據排行榜有如下的限制:
1.對於常規賽的場均得分、籃板、助攻、蓋帽、搶斷、犯規、失誤、打鐵排行,出場次數必須大於100場,季後賽必須大於20場。
2.對於常規賽的投籃、三分、罰球命中率排行,出手次數必須大於1000次,季後賽必須大於200次。
3.對於常規賽的真實命中率排行,得分必須大於2000分,季後賽必須大於400分。
4.對於隊史球員總數據,限制條件均為上述的1/5。
3.關於數據查詢器限制
對於早期nba巨星的數據,由於部分項目未納入統計,故在查詢時默認為0。
4.關於時差
由於美國當地時間與北京時間相差15-16小時,而nba比賽普遍於當地時間17-20點開始,導致統計日期時相差一天。鑑於nba網關注於nba歷史數據,為了與國內外相關nba歷史新聞報導統一,所有數據均採用美國當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