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陳俊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8日電(記者 陳靜)記者8日獲悉,近三月來,上海正中脊脊柱醫療中心已連續舉辦了五期青少年脊柱側彎特訓營活動,共對80多人的脊柱做了作了全面的評估檢查,其中 50多名孩子(大多是女孩)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經幹預治療,他們的脊柱側彎得到有效糾正。
參加特訓營訓練的小婷,12歲,今年小升初,平常喜歡練瑜伽和跳舞。然而,在某次上瑜伽課做動作時,她被老師發現兩邊肩膀高低不平、肩鉀骨突出,並懷疑有脊柱側彎的症狀。醫生建議她儘快做相關檢查。在父母的陪伴下,小婷來到正中脊進行了專業評估,脊柱側彎達到20度。好在發現時間較早,治療及時。目前,小婷的脊柱側彎已得到糾正,久違的笑臉重新出現在她臉上。
據悉,正中脊脊柱醫療中心開業一年多來,因善於治療青少年的脊柱側彎而聲名鵲起,求治者紛至沓來。外地不少孩子家長也慕名而至。
正中脊的專家指出,脊柱側彎一旦超過35度,患者年齡超過16歲,幹預治療的難度會大很多。據介紹,有個孩子開始發現有35度脊柱側彎,屬於中度脊柱側彎,一般醫院都建議手術治療。但因為脊柱側彎發病隱蔽性高,不易引起家長的重視,加上孩子長期低頭看手機,在生活中持續用不良姿勢做作業,結果一年後,脊柱側彎發展到70度,不得已,孩子到國外接受了手術治療,結果留下後遺症。
寧海縣桃源中學有個14歲的女孩小玲,近期在學校體檢顯示她的「脊椎正常」,但她母親無意中發現她的背部一邊高一邊低。到上海檢查後,醫生發現脊柱側彎已達32度,並告知這樣發展下去,將嚴重影響心肺功能,可能累及骨髓並造成癱瘓。
及時幹預治療是糾正脊柱側彎的關鍵。專家表示,越早幹預,效果越好。有個15歲的女孩,今年3月發現脊柱側彎38.5度,開始只作戴支具的治療,效果不明顯,後來正中脊醫療中心專家建議,應在佩戴矯形支具的同時,再結合德國施羅斯訓練,這樣不僅可以預防長時間戴支具造成的肌肉萎縮,進而提高支具的矯正率,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肺活量和肌肉力量,更好地控制脊柱,改善由於側彎引起的脊柱兩側肌肉的不均衡,同時最終在脫掉支具時,減少度數的反彈。這個女孩經過治療後,患者由中度變為輕度,她現在仍舊在繼續作治療中。
還有一個女孩,今年13歲,脊椎後凸50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頭痛、胸悶,腰部疼痛,情緒異常,曾到多家綜合性大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她接受手術治療。後來,她在家長的帶領下,到正中脊醫療中心求治,治療階段前期, 每天集中治療及訓練,其中包括4D脊椎矯正機器人的治療、整椎療法、德國施羅斯體操訓練等,經過3個多月的幹預治療,生理弧度已恢復正常,疼痛感消失,情緒穩定,並且身高增長5公分,現在每月只需到正中脊醫療中心複查一次。
今年以來,正中脊醫療中心共為96名孩子作脊柱側彎的七聯整合療法的治療。據了解,傳統醫院治療脊柱側彎的方式是以手術為主,輕度的會佩戴支具。但是傳統手術方法創傷大,費用高,一般手術費用20萬元人民幣,且有留下後遺症的危險。正中脊醫生認為,手術治療不作為首選治療方法。支具治療和體操訓練,是輕度和中度側彎患者主要選擇。目前,正中脊在現有的治療方法上,在支具和體操訓練的基礎上,增加了4D機器人等國外先進儀器與美式整椎手法,這是目前國內全面無創的治療方法。
醫生還告誡孩子的家長:糾正脊柱側彎,不僅要靠醫生的治療,教師和家長也要作配合。有脊柱側彎的孩子,要儘量少看或不看手機,即使看手機,每次不能超過20分鐘,坐姿也要注意,做作業時更不能彎腰曲背做作業。
寒假臨近,在許多家長的強烈意願下,正中脊醫療著手開展青少年脊柱側彎寒假特訓營。據悉,在特訓營期間,如有孩子疑似脊柱側彎,在家長的陪同下,均可在正中脊醫療進行免費評估。正中脊脊柱醫療中心陳建彬主任還建議,12至15歲的孩子,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脊柱健康全面篩查。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