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 文|梁春富 編|深海
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發博向王越池(藝名"池子")致歉,稱經該行核實,近期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繫開戶支行,要求查詢其為員工王越池支付勞務工資記錄時,支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提供了王越池的收款記錄。中信銀行向王越池道歉,並稱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雷達財經注意到,脫口秀演員池子5月6日發布微博稱,中信銀行未獲本人授權,便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笑果文化,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並通過律師發函要求中信銀行、笑果文化賠償損失、並公開道歉。隨即,笑果文化發布聲明稱,2020年1月,該公司旗下藝人王越池(藝名"池子")未經公司允許擅自參加商業活動,之後以郵件形式提出解約訴求。不過,活動主辦人微博稱,該活動為公益活動。
經濟法學者繆因知表示,哪怕根據合同約定,公司有確鑿的實體性權利來收取籤約藝人的外快收入,公司也絕沒有因此獲取藝人帳戶明細的程序性權利。換言之,即便公司會由於看不到藝人的帳戶而吃個啞巴虧,那也必須得吃這個虧。而如果公司本無此類實體性權利,那就更沒有權利來窺探他人的流水。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池子」投訴事件背後,銀行卡信息洩露已非常泛濫。
池子發文投訴個人帳戶交易明細遭銀行洩露
5月6日,微博認證為「喜劇表演者」的用戶「池子池子大池子」發布長文稱,自己是池子,2019年笑果文化違約,拖欠了很多應付的演藝報酬,而且沒有按照合同向其提供帳單明細。在其提出異議之後,笑果基本上刻意停止了其一切工作。
池子稱,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多次提出和平解約,由於笑果文化不同意,自己只能提出仲裁,讓笑果文化付清報酬。笑果文化也提出仲裁,讓其賠付3000多萬。
池子稱,讓其沒想到的是,在笑果文化寄送的案件材料中,竟然出現其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池子認為,笑果文化違法侵犯公個人信息。
「打電話給中信銀行,中信銀行說這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難道笑果文化可以隨時調取公司上百名員工的個人隱私嗎。難道中信銀行就可以這麼隨便地給出成千上萬的用戶的個人隱私嗎。這一切,讓我們打上一個問號。」池子稱,已經向公安局報案,今後不會再用中信銀行任何服務。
池子還在微博中曬出了律師函。其代表律師表示,根據《商業銀行法》第29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為存款人保密。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有權利拒絕任何單位或個人查詢。並且「個人銀行帳戶的交易明細」理應屬於極其重要的「公民個人信息」。
代理律師表示,中信銀行虹口支行及其工作人員將50條以上銀行交易明細提供給笑果文化的行為嚴重違法,涉嫌觸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笑果文化、中信銀行虹口支行應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對委託人產生的經濟損失予以全額賠償,並在公開媒體上予以賠禮道歉。
律師函透露,池子已依法向公安機關、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進行實名投訴和舉報。
雷達財經注意到,池子曾在今年1月9日發布微博:"朋友們,這就是脫口秀,笑果脫口秀",並發了一長段"哈哈哈",還提到了笑果文化CEO賀曉曦:"你挺有意思啊,你怕我哈哈是嗎?"池子隨文附上了一張被賀曉曦移出群聊的截圖。
當晚賀曉曦分享了一張來自笑果文化的官方聲明圖片。聲明指出池子於近日已提出解約訴求,公司正尋求與其進行法律層面的協商,並表示出於對藝人的保護,暫不對此事發表其他評論。
中信銀行火速撤職支行行長
5月6日19:18,笑果文化發布聲明稱,2020年1月,我司旗下藝人王越池(藝名"池子")未經公司允許擅自參加商業活動,之後以郵件形式提出解約訴求。
笑果文化稱,池子所提出的「工資拖欠」及「違約金」等相關經紀問題,亦正在仲裁程序中。上述行動,均在法律及合同的框架之下進行。
而對於池子指出的銀行流水洩露一事,笑果文化在回應中並未提及。
5月6日凌晨,中信銀行對該事件進行回應。
中信銀行稱,關於王越池先生(藝名「池子」)通過微博反映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經該行核實,近期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繫開戶支行,要求查詢其為員工王越池先生支付勞務工資記錄時,我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提供了王先生的收款記錄。對此,中信銀行鄭重道歉!中信銀行稱,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保護客戶信息安全是我行秉持的服務宗旨,也是銀行的生命線。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我行將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加大培訓,強抓制度執行,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中信銀行表示,真誠歡迎社會各界繼續對我行進行監督,感謝大家的關心與支持!
主辦方稱公益活動,邀請的所有嘉賓無分文酬勞
針對笑果文化提到1月份池子未經允許擅自參加商業活動一事,活動參與者遲斌5月6日22:43發布長文稱,笑果的聲明裡提到2020年一月份池子"違約"參加的所謂的"商業活動",是2020年1月8日晚,Figure(機構)和音樂人小河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做了一個公益項目的發布活動,"尋謠"系列上海站。
遲斌稱,該公益活動是主辦方小河邀請池子參加,池子全程在臺下看,後來被小河叫上臺說了幾句話,且池子並未進行任何形式的表演或商業上的行為。"我剛和主辦方反覆求證了,活動不售票,項目非商業,也未給任何費用。"遲斌表示。
圖為池子在活動現場
小河發文稱,「如果笑果文化說的池子1月所參加的「商業活動」是指「尋謠計劃·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發布會」,那真是鬼話了!我確證當晚是免費的活動,邀請的所有嘉賓無分文酬勞。證人多我一個。」
經濟法學者繆因知表示,笑果公司批評王越池與公司籤約後,又參與了其他公司的商業演出。推測該公司的意思,可能是認為藝人在籤約期間的這種「外快走穴」收入系違約產生的不當收入,因此與公司存在利益相關性,從而試圖想借藝人的相關收入明細來主張自己的權利,甚至想依照約定將此類收入收歸本公司。
繆因知認為,哪怕根據合同約定,公司有確鑿的實體性權利來收取籤約藝人的外快收入,公司也絕沒有因此獲取藝人帳戶明細的程序性權利。換言之,即便公司會由於看不到藝人的帳戶而吃個啞巴虧,那也必須得吃這個虧。而如果公司本無此類實體性權利,那就更沒有權利來窺探他人的流水。
繆因知指出,公司憑藉自己是大客戶,就要求銀行提供別人的帳戶信息,是違法的。公司直接打點銀行的某個員工,憑藉個人操作列印出別人的帳戶信息,當然更是違法的。銀行有此類行為的,依照《商業銀行法》,需要對帳戶開立人可能的損失承擔責任,銀監機構也應該責令相應銀行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責任人,銀行當然也應該給予相應處分。
銀行卡信息洩露頻發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池子個人銀行流水被洩露,只是銀行卡信息洩露的冰山一角。
根據央行2016年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銀行卡欺詐率約為7.76BP(每萬元中發生的欺詐金額佔比),實際造成的欺詐損失為4.17BP,美國和歐洲地區的銀行卡欺詐率分別為14.19BP和5.29BP,欺詐損失率分別為7.86BP和1.38BP。同期,我國銀行卡欺詐率為1.99BP,欺詐損失率為0.13BP。
據央行介紹,不法分子非法竊取銀行卡信息主要途徑有:第一,通過電信網絡手段竊取銀行卡信息;第二,攻擊相關系統竊取銀行卡信息;第三,改裝銀行卡POS機具,安裝電路板和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PRS)發射模塊,在受害人刷卡付費時側錄銀行卡磁軌信息;第四,內外勾結,通過電商平臺、商業機構、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房屋中介等機構以及個別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銀行)、支付機構內部人員、外包單位工作人員獲取銀行卡信息。
為了打擊銀行卡信息洩露,央行曾部署專項行動進行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4月14日上午,據社交媒體帳號@Bank Security 發布的消息顯示,國內226萬張銀行卡數據在外網兜售。該消息指出,有人在境外"黑客論壇"發帖兜售大量國內銀行的個人客戶數據,被洩露的數據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存款金額、所辦業務等金融數據。涉及上海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國內機金融機構。
據了解,226萬張銀行卡數據中,包括上海銀行80萬行客戶數據、46萬中國興業銀行信用卡資料、20萬上海理財VIP客戶數據和10萬上海浦發銀行客戶資料。
4月22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銀保監會相關部門已監測到不法分子在境外發布的售賣信息,這些信息絕大部分是偽造或拼湊的。
這意味著,226萬張銀行卡數據中存在一些真實數據。
據黃洪介紹,銀保監會高度重視銀行保險機構網絡安全工作,尤其把客戶信息保護作為重中之重,近年來已印發了一系列監管政策文件,要求銀行保險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客戶隱私保護,對客戶信息嚴格實行從採集到存儲、銷毀等全流程的制度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雷達財經以「銀行卡信息洩露」為關鍵字,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出272條結果。
繆因知表示,在我國各種個人信息慘遭各種人盜用的背景下,王越池帳戶明細的事情引發關注,是一件好事,說明公眾還有願意共同捍衛的隱私底線,也期待銀行和銀監部門能藉此機會,至少把帳戶明細這一塊的籬笆紮緊。
#中信銀行違規洩露客戶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