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湛藍夜空下的布拉格」,我如是形容。夕陽離開地平線,天空霎時間蔚藍。街燈闌珊,布拉格景物在相機拍攝下,呈現出浪漫迷幻的效果。
回家後,我眷戀這一段美好時光。
復古的燈柱、中世紀的建築、斑駁的城塔、古老的廣場、肅穆的教堂,布拉格無一處不是古韻味,隱約還有優美的旋律。
中午抵達布拉格,看到喧譁的廣場,絡繹不絕的大街小巷。一開始,對於此時此刻的情景,確實有點抗拒。但到了黃昏時分,萬籟俱寂,人漸漸散去,城市不再如此擁擠,我開始接受布拉格「美」的定義。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布拉格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只因它擁有千塔之城或金色城市的美譽。無可否認,布拉格的魅力勢必要親身感受,才能驗收它的真正「美」的定義。一座老城,分為幾座城區,從布拉格新城區到老城區,再越過古老的查理大橋到小城區,一路登上城堡區,穿梭在這座古中歐波希米亞風情都會。徒走在伏爾塔瓦河畔,可以橫越幾座橋,也可沿路欣賞兩旁美輪美奐的古城風貌。千塔之城之美譽,顧名思義,千姿百態的古塔遍布布拉格。
城市的「美」,因文藝而美麗。像是認識偉大文學家法蘭茲卡夫卡,或許對他的一點一滴產生興趣。他曾經上過的學校,在老城廣場金斯基宮內;或是故居在城堡區內的黃金巷22號房舍,也因他而有名氣。文人的著作影響後世,或多或少跟城市有著唇亡齒寒關係。新藝術運動畫家慕夏的作品,裝飾在聖維特主教座堂中殿的窗戶,還有市民會館的壁畫也是源自於他的作品。捷克音樂之父斯美塔那、作曲家德沃夏克,都是這座城市文藝的象徵。布拉格的文藝氣息濃鬱,擁有多座顯著的文化藝術殿堂,如布拉格國家劇院、魯道夫音樂廳、國家歌劇院、國家博物館、慕夏博物館等。
高聳入雲的哥德式泰恩教堂與兩座尖塔的外觀宛如童話城堡。
漫步各大廣場,探索愜意之美
藍天白雲下,露天的咖啡廳高朋滿座,在歐洲司空見慣。人們都愛坐在咖啡廳,享受一個午後的溫煦時光。復古的電車穿越在人來人往的共和國廣場,前方一座具有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市民會館,是下午茶的最佳選擇之一。市民會館不僅僅是一家餐廳,其實也是華美壯觀的斯美塔那音樂廳,曾是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獨立的地點。引人注目的是與市民會館相接的火藥塔,屬該城的地標之一。火藥塔與查理大橋老城塔設計如同,是舊城牆唯一倖存的城門。登上火藥塔,可以欣賞布拉格的全景。
走到瓦茲拉夫廣場,其與共和國廣場連接,只有幾步之遙。這裡活力無限,一早到晚人潮蜂擁而至。瓦茲拉夫廣場坐落新城區,集合旅館、貨幣兌換攤位、餐廳、商場。站在廣場,遠望壯麗的新古典主義國家博物館,廣場中心矗立著瓦茲拉夫紀念碑。
走在布拉格老城廣場,一座風靡全球的古老廣場,是旅人聚集的重點景區。布拉格老城廣場,俗稱布拉格廣場,四周聚合各不同風格的古老建築,被認為是美麗浪漫的廣場。當中有巴洛克風格的聖尼古拉教堂,還有高聳入雲的哥德式泰恩教堂,兩座尖塔的外觀宛如童話城堡。
教堂的正前方是建於1338年的舊市政廳。最值得一提的是,舊市政廳外牆上有個中世紀精美別致的天文鐘,結合鍾、日曆、動態雕塑,點綴這座古建築。天文鐘整點報時,成為旅客必朝聖的景點。登上舊市政廳,俯瞰布拉格舊城全景。
在廣場中心沒有許願池,而是豎立宗教改革先軀胡斯雕像。廣場連接各大狹窄小巷如迷宮,人潮熙來攘往。周圍有餐廳、咖啡館及酒吧,還有一條精品時尚街,名為「巴黎街」,有複製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結合世界國際時尚品牌。慢步在布拉格各大廣場,一種愜意的探索,定能感受到它的「美」。
查理大橋,遙望城堡之美
城中最重要的河道是伏爾塔瓦河,是捷克最長的支流,流經布拉格十幾座橋。當中查理大橋為布拉格名氣、密集度最高的石橋,是唯一非交通通行的橋梁。完成於15世紀的查理大橋具有哥德式風格,橋頭兩端的塔引人入勝,橋身安放著30座複製雕像。
查理大橋連接老城區與小城區,以及通往城堡區等主要通道。往小城區的橋塔下是一條建於12世紀的運河,被視為布拉格小威尼斯,格局有點小巧。步上小城區,最值得一遊是雕梁畫棟的聖尼古拉教堂,被形容為「印象最深刻的布拉格巴洛克風格典範」。教堂內肅穆莊嚴,栩栩如生的壁畫與雕塑,70米高的華麗拱頂。它總是與老城區的聖尼古拉教堂混淆。
日間,查理大橋具有豐富多元的街頭文藝,如繪畫師傅展現巧手,把布拉格的景物刻畫得唯妙唯肖。橋上青年即興的音樂表演,令人陶醉。黃昏時,站在橋上遠望西部的城堡區,夕陽在其背後緩緩離去。
一覽波希米亞的中世紀天際線,氣派宏偉的城堡,屬世界最大的城堡。城堡內的建築物,包括捷克最大教堂,建於14世紀至20世紀才完成的聖維特主教座堂。哥德式的華麗風格、氣勢莊嚴的內觀、絢爛的彩繪花窗玻璃,偌大的教堂,站在查理大橋上也可遠望它的風華。
一男一女,跳舞的房子
走進古老的城堡區,這裡曾是波希米亞國王辦公的地方。這裡存著一個價值連城的波希米亞王冠。城堡區的一角有最迷人的中世紀小巷,即黃金巷。精緻可愛的色彩房舍,小巧有趣的門窗、低屋頂及屋簷上的煙囪。一條小街,從傳說煉製黃金到現在的文創小商店,有著純樸寧靜感。
在布拉格新城區,有一座美麗的房子,矗立伏爾塔瓦河畔,別具一格,名為「跳舞的房子」。站在交通燈的十字街頭望,建築物似兩人相擁,姿態嫵媚。左邊玻璃的設計,上窄下寬如窈窕淑女翩躚起舞,建築的柱子仿佛兩腳舞動。右邊的圓柱狀,則是想像成男伴舞者在女舞者背後貼身相抱的姿勢在跳舞。這樣的外形,被暗喻為「弗萊德與琴吉的房子」,即著名雙舞者(弗雷德阿斯泰爾與琴吉羅傑斯)。
當年二戰,原先的建築被美軍炸毀。跳舞的房子計劃備受爭議,建在舊城內不同於巴洛克、哥德式、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群中,顯得格格不入。但隔壁住著十幾年的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支持在原址建跳舞的房子。優雅的房子,側景的窗框如五線譜的波動。夜裡,房子內的燈都亮了,閃爍絢麗。如今,它成為布拉格具有代表性的後現代及解構主義建築。
街頭音樂,聆聽旋律之美
音樂在布拉格隨風飄蕩,氣氛令人如痴如醉,這也算是一種「美」。除了一般的吉他自彈自唱,在這裡多彩多姿的樂器表演,一早到晚隨手可得。
山丘上,俏佳麗坐在樓梯上撥豎琴,如是迷人。在街上,看到手擊奇異的鍋蓋銅器,似有點井底之蛙,但優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樂器名為手碟,以兩塊深衝壓、氮化處理的半殼狀薄鋼板構成,頂部一個凸點及圍繞它分布有7個或8個凹點。的確頗有新鮮感,吸引眾人目光。查理大橋上的弦樂重奏,演奏著流行音樂,更容易產生共鳴。
黃昏前,坐在費斯登伯格花園的一家餐廳,我點一杯醇香的葡萄美酒品嘗。花園位於布拉格城堡下的南坡,是午後閒暇放鬆,兼眺望布拉格的好地方。靜謐的氛圍、廣闊的葡萄梯田園,還有芳香的玫瑰。
一眼望去,層層疊疊的朱紅色屋瓦,各種尖塔與圓頂滲入其中。布拉格的建築物風格繁複,包括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黃昏後,天空一片湛藍色,景色迷幻。站在伏爾塔瓦河畔,欣賞美輪美奐的夜景,有種莫名的幸福感。無論坐在山丘上,還是站在河畔,布拉格的「美」一一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