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夾生婆婆,同樣的飯菜兒女端就高興,對她再好養不熟」

2021-01-10 七言讀心

#家庭婚姻#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但是婆媳矛盾卻一直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難題。好像也從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代替「婆媳」這兩個字。婆媳之間像是陷入永遠都不會有媽媽和女兒的親切,卻又不得不以母女關係相處半生的尷尬境地。成為一家人為什麼會出現婆媳矛盾,為什麼有的婆婆總是看不順眼自己的兒媳婦呢?

仔細想想,處於兩個時代的婆婆和兒媳,因為共同擁有同一個人作為自己的兒子和丈夫而生活到了一起,相處起來好像確實不太容易。本來生活背景就不同,加上地域的一些民風民俗對人根深蒂固的喜好、性格影響,突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難免會有摩擦。比如年輕人生活上的一些「鋪張浪費」的習慣可能就會讓婆婆非常地看不慣,再加年齡的代溝,這邊婆婆覺得媳婦浪費,媳婦也會覺得婆婆過得糙、不講究。一旦溝通得不好,或者一方太固執,估計就得火星撞地球,打響婆媳戰爭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會委屈,因為自己盡心盡力對婆婆好,但是自己為這個家奉獻多少,婆婆根本不會領會,也不會在意你為這個家做多少事情。

後臺有位叫周芳的女士跟我說:「我那個夾生婆婆,同樣的飯菜兒女端就高興,對她再好養不熟,我把婆婆當媽,我婆婆用實力詮釋了,對她再好,外人就是外人」

周芳一直因為婆婆對她的「隔外」態度苦惱,以至於後來愈演愈烈成憤怒。在一次交談中,周芳也將近日婆婆對她的所作所為和我訴說了一番。

矛盾是從前段時間婆婆生病住院開始的,家裡沒有正常工作的只有自己,於是周芳基本上就負責每天白天的看護。每天詢問婆婆想吃什麼,或者要求婆婆做什麼她不願意做的事情,會照例收穫婆婆的一記白眼,然後就是相對無言。

周芳和我說,當時想著生病的人都病懨懨的,精神不好,就沒有太計較什麼,只是有點看不慣婆婆不講究衛生。那段時間婆婆經常咳痰,周芳每次都把紙巾攤開,婆婆堅決不肯,硬是要吐到垃圾桶裡。可是醫院的垃圾桶有多髒,根本不能放到床上。哪想到,婆婆直接對準垃圾桶,來了個「遠距離」投射,嘴裡還念念有詞:「每次痰還要用紙巾包著,多費紙巾啊,哪有那麼多錢?」

晚上,小叔子下了班來醫院看婆婆,說:「醫生說了一天不要喝超過1000ml的水,要不然心臟受不了。」這句話一說,婆婆來了精神:「我就說不喝水,她還老讓我喝,喝多了又要上廁所,我腿沒有力氣,來來回回累的很,還總是要麻煩你們扶著我。」「這句話是說給我聽的。」周芳和我說,那段時間自己老是逼著老太太喝水,但是自己讓她喝水的時候,只是搖頭,壓根就沒有說這麼多理由,說得好像自己不願照顧婆婆一樣。但是小叔子當時只是說了句:「你心臟不好不能喝太多,但是老是這麼咳對肺不好,還是要適當喝一點。」老太太就順勢地喝了幾口水。

周芳說婆婆對自己的區別對待已經很久了,自從她住院以來,對自己的臉色就沒有好過,但是一直安慰自己「丈夫不在家,要替他盡孝道」。「可是有時候不知道是婆婆不願意麻煩我,還是看不慣我、不想理我。」周芳說。

婆婆在周芳家養了些精神,就開始下床走路,想洗個澡,周芳見婆婆站立還有些不穩當,便主動要幫忙。「不不不,不要不要,我自己來」婆婆連聲拒絕。周芳拗不過婆婆,但也時刻關注著浴室的動靜。最後,果然摔了。這一摔對於婆婆的身體倒是不怎麼打緊,結果就是,小姑子隔三岔五地來給老太太洗澡。「你說,這樣一來顯得我多不願意伺候婆婆似的。」周芳很無奈地和我說。

「那就好好給婆婆做飯吧,我每天都問婆婆午飯想吃什麼?晚飯想吃什麼?明天早上想吃什麼?」可婆婆的回答每次只有一句話:「你們吃什麼我吃什麼。」周芳只能按著自己想的,老人戴假牙吃東西不方便,那就飯燒得軟一點,菜燒得爛一點、清淡一點,每天再燉點湯幫助下飯。婆婆每頓飯吃得不多,怕婆婆時不時就餓了,還沒事做點麵包、蛋糕或者包子、餃子。「我自認為已經做得很周到了,畢竟對於自己親爸媽也沒有這麼用心過。結果所做的一切在婆婆眼裡,全變了樣。」

看著被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菜堆在碗裡面,婆婆皺著眉頭,用勺子一邊翻著菜一邊問:「這是什麼?這又是什麼?」周芳看著婆婆的表情心裡很難受,但還是解釋了:「你不是咽不下去,又不好嚼嗎?這樣你會好吃一點。」一開始幾天,婆婆的飯量都還好,後來每天都要剩一點飯。周芳以為婆婆吃膩了,就偶爾做點麵食,周芳說自己是北方人,做這些很順手,但是婆婆也只是嘗個鮮,認為自己不正兒八經做飯吃。「我每次看到她不想吃了,都問她想吃點什麼?她每次都說你們吃什麼我吃什麼。一直是個死循環。」 周芳說著說著就嘆氣。

「我本來以為婆婆確實是胃口不好,誰知道是不想和我說。」周芳說她聽到了小叔子和婆婆的談話。小叔子問:「媽,聽嫂子說你這幾天胃口不好,覺得身體哪不舒服嗎?」婆婆就抱怨了:「沒有,就是天天乾飯、排骨湯,吃怕了。菜太淡了不下飯,湯又有點鹹。」「那你想吃什麼和嫂子說啊,你有沒有想吃的零嘴,我下次來帶給你。」婆婆又說「就是不想嚼東西,喝點麵湯啊、白粥就很舒服,她天天忙得很,進廚房就出不來了,都沒有時間到房間裡來。」

周芳說聽到這真的很生氣,自己不是剛過門的媳婦,婆婆居然還跟自己客氣,客氣就算了,在小兒子面前又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他們倆講著家鄉話,我聽不全,也不想再聽,就在手機上和老公抱怨,可他也只是一個勁兒地讓我不要和婆婆計較。」周芳和我說,自己一心對婆婆好,但是婆婆一次兩次地讓自己真心錯付。

有一天家裡來了親戚,他們對周芳做得紅燒肉一頓誇,婆婆難得地對周芳說:「我就想吃紅燒肉,你夾一塊來。」周芳就把一整盤肉端來讓婆婆自己挑,結果婆婆看了一眼就說:「算了,不想吃了。」因為受到了和婆婆同輩人的認可,周芳覺得自己的紅燒肉是合婆婆口味的,然而不管怎麼勸說,婆婆就是不肯嘗一口,又說紅燒肉切得太小,又說紅燒肉顏色不對,又說自己小兒子做的最好吃。「端走吧,端走吧,不吃了。」「那你中午都沒吃什麼嗎,晚上我用排骨湯下麵給你吃?」「不用專門下麵條,你們吃什麼我吃什麼。明天不要燉排骨湯了,把他們帶來的老母雞切一半燉湯,要把油都弄掉,太多油不好吃。」

「我沒聽她的,晚上依舊下了麵條,第二天也乖乖按著她說得燉了老母雞湯,在午飯前給她盛了半碗湯和一個雞腿。」周芳和我說。婆婆一個人默默吃完,把碗放在廚房後,拿勺子在湯裡攪了攪,嘆了口氣走了,周芳看著婆婆這樣就知道這又是不滿意了。小叔子也剛好掐著飯點過來的,帶著婆婆心心念念的紅燒肉,用剪刀把一大塊剪碎了餵給老母親。「終於吃到有點鹹頭的東西了,剛才喝雞湯,雞肉淡得不得了,湯也寡寡的,一點油水也沒有。」「這句話一點也不避著我。」周芳說,她當時就頂了回去:「你不是說不要油,我都把油撇掉了,還沒倒,你覺得寡淡我再給你倒進去。」「哎呀,肉也淡,有點醬油蘸一蘸也好。」「那你和我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周芳說自己當時很崩潰。

她說當時看了一眼碗裡被剪成一小塊一小塊、色澤紅潤的紅燒肉,轉身就去廚房洗碗了,借著洗碗免不了的乒呤哐啷聲,把所有的怒氣、怨氣都撒在了鍋碗瓢盆上。自己對待婆婆真是問心無愧了,雖然自己不夠細心,但是對比自己的親爸媽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有什麼不可以直接說的呢,一定要口是心非,在兒子女兒面前抱怨起來倒是很順口,把自己放在怎樣一個尷尬的境地?說到底還是把自己當外人。想想自己的一片真心被人不以為然,周芳就一陣委屈。

其實周芳對於婆婆不冷不淡的態度可以說一忍再忍,也盡力地去照顧和滿足婆婆的需求。從周芳的傾訴中就可以看到,婆婆一旦有什麼明確的要求,周芳都是照做不誤的,比如說鴨湯、紅燒肉。可是婆婆在周芳面前都是一副很隨意的樣子,只有在自家兒女面前才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一方面可能是婆婆真的怕麻煩周芳,所以寧願自己委屈一點,但在親身兒女面前就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周芳之前和婆婆相處不多,對於婆婆平時的喜好、語言表達的方式不熟悉,所以不能猜出婆婆言後之意。然而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都反映出婆媳之間無法像正常母女一樣相處。至少在周芳婆婆眼中,周芳依舊是一個外人,不能講心裡話、怕麻煩她,這對於一心把婆婆當親媽照顧的周芳而言,顯然是很寒心的。其次是婆媳之間缺乏溝通,雙方都只是在自己心裡想好了所有事情,而沒有去在意對方的看法。

一般這種情況可以讓丈夫去協調,因為只有他是婆媳之間的橋梁,也是同時了解婆媳脾性的人,倘若這個時候他可以出面調解,並且婆媳雙方都是比較講道理的人,那這種問題相信可以得到解決。然而,周芳的丈夫顯然並沒有起到一個良好的溝通作用,一再讓自己媳婦忍讓會讓媳婦在婆家有被孤立的感覺,反而會加深對婆婆的反感。其實可以由丈夫提出來一些對於婆婆的要求、對於媳婦的要求,會讓雙方都更好地接受。

當然,也不一定所有的矛盾都要剷平,我們總希望婆婆可以和親媽一樣對自己好,但是親媽可以打你、罵你,生完氣第二天就沒事了,可是婆婆就不能隨意地說教兒媳婦。所以,也許婆婆和親媽本就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否認要平等地對待兩家的老人,但是對於本就存在的年齡、文化、生活方式等的隔閡,一昧地尋求融合反而事與願違。就像周芳和婆婆,其實在婆婆生病住在她家之前,倆人之間並沒有那麼大的矛盾,有時候距離產生美。和婆家保持一個彼此都舒適的距離,也許會讓婆媳之間的關係有所舒緩。

相關焦點

  • 回老家吃飯,婆婆讓我吃它將就下,看到飯菜我不知道說啥好
    回老家吃飯,婆婆讓我吃它將就下,看到飯菜我不知道說啥好。三伏天,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入伏後,高溫、高熱、高溼的 「桑拿天」將會頻繁出現,熱浪襲人。這不今天也是入伏了,天氣炎熱,正好孩子也放假了,所以我就帶著回來老家避暑,可是到了鄉下老家,婆婆讓我吃它將就下,看到飯菜我不知道說啥好……婚後我和婆婆是分開住的,我和老公還有還在在城裡,公婆一直在鄉下住的。雖然說距離遠,可是周末或者節假日的時候,我們就帶著孩子回鄉下看望公婆。
  • 懷孕了,婆婆丟了我養了多年的狗和貓:教你4招,讓婆婆不敢下手
    最常聽到的是我婆婆偷偷跟我老公說:「她一直沒有懷孕,是不是她養了貓狗的,我聽人說,養這些東西的都要寄生蟲,不能懷孕的。」其次是我媽說:「都準備要孩子了,這些東西還不處理掉,等懷孕了,這些東西多影響孩子呀!」
  • 婆婆逼俺生二胎,俺說養不起必須打掉,我的話讓老公羞愧難當
    我叫蓓蓓,今年是我結婚的第五年了,我和老公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了,我已經覺得很滿足了,但是我婆婆卻總是催著我要個二胎,雖說她不是那種重男輕女的老人,對我女兒也非常好,但是在老人的觀念裡,好像是兒女雙全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我覺得再來一個孩子根本就養不起了,我婆婆就不願意了,最後我說的話讓老公羞愧難當
  • 故事:我生孩子難產,婆婆卻攔著不讓剖腹產:我兒子多花錢我心疼
    婆婆知道後特別高興,幾乎見天的就跑到農貿市場買各種雞鴨魚肉,各種海鮮,回來做好了端到李妍面前。有時候李妍覺得不好意思,湊到廚房裡說要幫忙,卻又被婆婆趕出來,「不用你幫忙,你只管吃,到時候把我的大孫子養的白白胖胖的就行了。」那時的李妍太過年輕單純,忽略掉了婆婆最後的那句「大孫子」。
  • 再看《雙面膠》:胡麗娟的婆婆,乍看很可惡,細想太可悲
    今天這篇文章還是想重點聊聊胡麗娟的婆婆,從前只覺得她很惹人厭,現今卻發現她這一生太可悲。 01可惡的一面:掌控兒媳,挑撥感情 我想很多人討厭胡麗娟的婆婆,主要原因在於她對兒媳超強的掌控欲。 在婆婆眼裡,胡麗娟是個好吃懶做、沒眼力見、花錢大手大腳的兒媳婦。
  • 「好婆媳」陳冬梅:婆婆也是媽 我要孝順她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十七)「好婆媳」陳冬梅:婆婆也是媽 我要孝順她陳冬梅(左)與陳淑清(右)。七年前的一天,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婆婆陳淑清在操持家務時,因病引起血管收縮導致中風,家人發現後立即把她送往醫院治療。彼時,陳冬梅夫婦的大兒子才降生不久,生活的重擔就這樣壓在了這個家庭上。「冬梅確實辛苦,白天要顧家,晚上還要陪護。」許金炳回憶說,住院期間,家人排班輪流陪護母親,陳冬梅則過起了「三點一線」的生活,務工、照顧孩子、做家務「三不誤」。
  • 丈夫大聲訓斥產婦,只因堅決不吃婆婆做的飯菜,丈夫吃完難過不已
    丈夫大聲訓斥產婦,只因堅決不吃婆婆做的飯菜瑩瑩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和相識很多年的老公談了戀愛,兩個人商議著年齡差不多了,見了雙方家長後定了結婚的日期,瑩瑩和老公婚後的生活非常幸福,尤其是瑩瑩懷孕了,老公對她更是疼愛有加,整個孕期都是老公在照顧。
  • 婆婆病重臥床,兒媳當著面將飯菜倒掉:你不是總嫌我做飯難吃嗎?
    但生活中,有那麼一種現象,夫妻兩個結了婚,丈夫把妻子娶進門,有一些婆婆便會以長輩自居,要求兒媳對自己聽話順從,但同時又忘記了給予兒媳應有的尊重,甚至還帶著些許嫉妒和敵意。許多不和睦的婆媳關係,大都是由此開始的。雖然,這不代表全部,但的的確確對家庭的幸福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婆婆病重臥床,兒媳當著面將飯菜倒掉:你不是總嫌我做飯難吃嗎?
  • 兒媳指責婆婆把養老金給後公公,婆婆卻說:這是我的事
    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自己的養老錢自己掌握並管理好,不將晚年完全寄托在對方身上,手中始終有足夠應付與自己相關事情的錢,最為保險。兒媳指責婆婆把養老金給後公公,婆婆卻說:「這是我的事。」老人為何不走尋常路,如此對待婚姻一片赤誠呢?相信看過之後大家就會明白。
  • 和婆婆相互恨了15年,照顧老年痴呆的她3年,最後她的遺囑感動我
    剛剛好做好飯,我拉著兒子的手,裝了飯菜,陪同他去看。婆婆中風搶救回來後就得了老年痴呆,有時清醒有時迷糊,行動上可以自己在附近走動。但是不能自理。她生病後,我沒有去看過她一眼。我對她的仇恨從分家到生二胎說起。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前幾年一篇題為「你不養我小,我不管你老」的文章在網絡上大火,有人甚至為此特意查了相關法律條文,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這裡的子女指的是老人生育的子女,女婿和兒媳其實並不在這個範疇裡面。但法律之外無外乎人情,那麼兒媳究竟應不應該孝順老人呢?
  • 「婆婆伺候月子一天犯錯十幾次,說她還記不住,我罵兩句有錯嗎」
    時常有一些女人說到婆婆沒有伺候好自己月子的時候,她們會把這個稱之為「月子仇」。說起自己的月子仇,女人眼裡的婆婆自然也變成了她的仇人。但如果你問她,婆婆既然這麼不好,為什麼不讓自己娘家媽伺候,她會說:「我捨不得我媽太累。」
  • 「我不需要婆婆帶孩子,也不讓她來我家」,女人說這話要考慮後果
    都說「婆媳婆媳,先有婆後有媳」,我們普遍認為,如果一個家庭中,婆婆先對兒媳婦好,兒媳婦也一定會感恩婆婆,這樣婆媳之間必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可事實上,每個人的性情都是不一樣的。難免有那麼極個別的人,她考慮問題就是比較軸的,認定了一件事就不變通,無論你怎麼努力,她對你的看法就是絲毫不會改變。
  • 茜茜公主生下兒女,就被婆婆奪去養後,她的兒女們後來怎樣
    但是在講究血統和門第的歐洲皇室看來,馬克斯公爵不僅不是巴伐利王室的直系族人,而且也在宮廷裡沒有任何職務,再加上他不願意受貴族的身份和繁文縟節所束縛,因此帶著妻女住到了遠離皇宮的鄉下,這種種都讓自恃高貴的皇室貴族們對他相當鄙夷,因此當茜茜公主正式在皇室生活後,她便因為父親的原因受到了貴族們不懷好意的嘲笑。
  • 大平原(一百六十一)梨花 婆婆 鞋墊
    梨花 婆婆 鞋墊張秀勤梨花,潔白、素雅、幽香、冷豔,不管怎麼說,它很美。老家——梨園郭就是因梨花而聞名遐邇。每當花開時節,老家就會迎來八方遊客。雖然政府配備了公交車,不允許私家車入內,但是光有通行證和託關係進來的車輛就讓整個村子不堪重負。
  • 婆婆薅住了我的頭髮,我狠狠地咬了她一口
    我曾經跟婆婆打過架,具體原因現在已經說不清楚了,只記得當時她薅住我的頭髮狠狠拽,我抓住她的手狠狠咬了一口,見血掉肉的那種。當時那個恨,那個怒,真的是毀天滅地恨不得活剮了她。按大多數的人的看法來說,發生那樣的事情,大概這輩子都會老死不相往來,但我並沒有。
  • 「這是我兒子的家,憑什麼不讓我女兒來。」看房本後婆婆立馬閉嘴
    婆婆是一個強勢的人,來到兒子家第一天就開始把自己當成女主人一樣,總是說思妮這個不行那個不是。思妮想到她是長始終是長輩,就點頭敷衍。思妮是個獨女,結婚後老公也很寵著,基本上不做什麼家務,婆婆來了之後,她為了不讓老公為難,很主動地做起了家務,但是婆婆卻還總是挑刺。思妮行私下跟老公抱怨,老公叫她不想做就不做,等他下班才來做。
  • 晚年不幸福的老人:多事又不省心,是對兒女愛心與孝心的最大挑戰
    如今,輪到小兒子這裡,她也不例外,只帶三年。劉阿婆還有一個約定:無論給誰帶孩子,她都是只出力不出錢。她的存款是留著將來養老用的,誰也別惦記那個錢。曾經大兒子買房缺錢,想讓母親把老房子賣了幫他,將來老人晚年就住在他那裡。可被母親拒絕了,她有三個兒子,不想因為幫其中的一個,而讓另外兩個心裡不舒服。
  • 故事:別人都羨慕我婆婆能給我做飯,只有我知道裡面加了什麼料
    如果我從沒走進過你成長的環境,從沒認識過生你養你的人,又怎麼算得上真正了解你呢?」雪純辯解。「好吧,我來自一個單親家庭,我爸爸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就過世了,是我媽一個人把我拉扯大的。她是個小學老師,不過退休了,現在一個人生活。好了,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肖輝言簡意賅,信息量卻大得驚人。
  • 婆婆住院,兒媳每天來10趟,眾人羨慕,婆婆:她巴不得我死
    我說我要喝雞湯喝雞湯,你就給我做個純雞湯,什麼東西都不放,一層厚厚的油漂上來,還沒入口,這鼻間就聞著腥味了!」我剛把碗端到婆婆跟前,就被她大聲吼著,她一張臉都扭在一塊了,滿臉的不高興。可我的婆婆卻不是以上所述的任何一種,她不願意跟我們住在一起,但是還不會收斂自己的脾性。最近,她因為腦血栓住了院,我去醫院照顧她。送雞湯這一趟,是我今天來的第10趟了,我每天都會來十趟甚至更多,因為什麼呢?因為婆婆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