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徒孫親自演示: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

2020-12-15 大河報網

一提到詠春拳,很多人腦中會閃現葉問系列電影中那些驚心動魄、振奮人心的打戲。詠春拳是不是真的和電影中展現的那樣這麼厲害呢?詠春拳這門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經過中新網記者在廣州細心查訪,「挖掘」出了一位真正的詠春拳高手。

他是德國華裔,他的師傅簡基富(Keith R·Kernspecht)是葉問封門弟子梁挺。在歐洲詠春拳評級標準中,袁師傅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九級達士。

目前在歐洲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不足100人哦~

他是Sifu Christ Yuen,大家親切地喊他袁師傅。

先來一段視頻感下

記者實拍袁師傅現場演示

可憐的徒弟被一頓「暴打」

盧育辛 攝

詠春拳「唯快不破」

袁師傅8歲開始習武,練習跆拳道和泰拳。

16歲那年,一次機緣巧合,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袁師傅「申請」與德國詠春拳大師簡基富「過招」,被簡基富一招擊倒的他認識到詠春拳的「厲害」,於是他開始同時學習詠春拳和泰拳。

「詠春拳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快,快到完全看不到一個人防衛的動作。」

袁師傅回憶起少年時期結緣詠春拳,他一邊用手比劃介紹詠春拳「快」的原理。

仁義詠春拳館2019年5月學員升級考試現場。受訪者供圖

詠春拳為什麼「快」?

當對手碰到你身體的那一刻,全憑肢體觸覺的條件反射,身體能夠立即感知對手的力量和變動,從而找到對方的破綻和要害,使其失穩或被打倒。

「打詠春蒙著眼也可以憑感覺戰勝對方。」

袁師傅解釋,大部分人面臨攻擊時,都需經眼睛觀察、大腦判斷、最後到身體動作一系列過程,而有經驗的打手也至少需要1至2秒才能反應過來。

而詠春拳則是攻防一體,經過長期訓練之後的本能反應,簡化步驟使自身的攻防動作幾乎與對方同步。這也是為什麼詠春拳被定義為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正當防衛的拳術。

袁師傅現場教學。受訪者供圖

「詠春拳可以同時間完成四個動作,手腳的配合需要非常好。」

袁師傅起身示範,當「對手」一巴掌「打」過去,只見袁師傅攤手、出拳、2個進馬,一套4個動作迅速「制服」了對方。

所以「對手必須要比我快四倍,才有機會打贏我」。

詠春拳既能打又實用,而且還能強身健體,「今年我已經48了,很多二三十歲習武的年輕人都不夠我打。」

在歐洲詠春拳評級標準中,袁師傅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九級達士。據了解,目前在歐洲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不足100人。

袁師傅現場教學視頻,速度快到記者來不及拍攝。盧育辛 攝

引進歐洲詠春拳標準 系統化教學

很多人會感到疑惑:為什麼詠春拳這門中國傳統武術會在國外發展得這麼順利,深受外國人的喜愛和認可?

除了李小龍當年的影響力,真正讓詠春拳在海外備受關注的是以梁挺為首的葉問徒弟,他們借鑑現代武道管理組織模式,將詠春拳進行類似於空手道的段位劃分,設立國際總部、地區分部及授權管理等。

其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是梁挺創建的國際詠春總會,該組織在世界上60多個國家有分部,註冊會員超100萬人。葉問系詠春拳在歐洲就有超過6000家武館和100萬學員。

袁師傅的弟子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年紀最大的今年65歲,還有很多正在上小學小朋友。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學習詠春。圖為袁師傅和弟子在拳館。受訪者供圖

2007年,袁師傅因工作的原因回到廣州,在一家德國家具公司負責東南亞市場的銷售工作。

「2008年,認識了我的第一個徒弟阿峰,他原本是學跆拳道,後來被我『說服』轉學詠春拳了。」

在接收第一個弟子之後,袁師傅逐漸萌發了要用現代科學的方式在國內傳承發展傳統武術,讓人們有機會真正接觸到真的好功夫。

2009年,袁師傅在廣州創辦第一家仁義詠春拳館,擔任拳館會長和總教練。

2015年,他放棄原有高薪穩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拳館的管理和經營。

如今,仁義詠春拳館在國內外遍地開花,僅廣州就有48家,深圳1家,江門市1家;此外,德國有3家、澳大利亞3家,共計56家分館,累計學員達2000多人。

2000多個詠春學員名字牆。許青青 攝

在德國學習詠春拳的袁師傅深諳標準系統化教學的重要性,他將這套教學方式從歐洲帶到中國,再因地制宜地調整級別和教學內容,側重詠春拳的實際運用,以適應國內學員的習慣和興趣。

以詠春學習等級為例,在歐洲,學員和教練級別分別為12個,而袁師傅根據歐洲晉級系統重新編制,將部分等級歸納在同一個級別,改良後的學員和教練級別從原來的12級變為8級。

此外,在每一個級別的訓練中,始終貫穿「套路」「應用」「搏擊」「理論」 「養生」等課程學習,讓學員能更好領悟詠春拳的精髓和詠春精神。

袁師傅拳館的學習等級表。受訪者供圖

「拳館裡所有的教練都是我帶出來的,我們不接受外面聘請的教練。」袁師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除了能保證教學質量和公平性,還能言傳身教,將自己的知識、思考做事方式以及人生經驗傳授給每個學員。

比如理論課程裡面的《春秋》《論語》《孟子》等袁師傅自己都看過,並要求自己的弟子一起學習。

袁師傅說,「學詠春不僅是學技術,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改變,培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袁師傅的小夢想和大行動

也許是經濟的高速發展讓很多中國人都習慣了做什麼都求快。

在採訪中,袁師傅不時感嘆,現在很多人都「太著急了」,很難沉得下心去真正學習一項本領。

他坦言,小的時候學功夫是為了打贏對手,而學了詠春拳後才發現,功夫改變了自己的脾氣和生活,讓自己變得更加陽光充滿正能量。

袁師傅認為,與常人對功夫的認知相反,學詠春拳最重要的不是學怎麼去攻擊別人,而是去「包容」對手,在防衛的時候讓對方「知難而退」,而非打個你死我活。

袁師傅的學員3成是女性。圖為小女孩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詠春拳術。受訪者供圖

目前在仁義詠春拳館擔任全職教練的邱俊傑是袁師傅的徒弟,目前在3個分館任教。

初見邱俊傑,很難想像7年前的他是個內向瘦弱的男孩。

邱俊傑17歲開始學習詠春拳,他說,最初只是為了健身健體,而隨著學習時間越來越長,邱俊傑發現自己心態變得積極樂觀了很多,「朋友都說我改變了不少,現在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變得包容了許多」。

另一位徒弟區家豪,也感同身受。

他說,詠春拳讓他變得自信勇敢起來,「練武也是需要思考的,武術並沒有年齡、職業等等限制。」

關於未來,袁師傅首先是想在廣東省普及詠春拳館,進而在中國的每個省份都布置駐點。

至於詠春在國外的發展,袁師傅也早有計劃:在袁師傅的啟發和幫助下,目前邱俊傑在學習英語,區家豪則在學習德語。

袁師傅笑言,自己年紀大了,希望在徒弟們身上。

袁師傅和弟子在廣州塔合影。受訪者供圖

關於發揚中國傳統武術

你有什麼好建議呢?

來源:中國新聞社 編輯:寒江薛

相關焦點

  • 葉問徒孫親自演示: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嗎?
    一提到詠春拳,很多人腦中會閃現葉問系列電影中那些驚心動魄、振奮人心的打戲。詠春拳是不是真的和電影中展現的那樣這麼厲害呢?詠春拳這門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經過中新網記者在廣州細心查訪,「挖掘」出了一位真正的詠春拳高手。  他是德國華裔,他的師傅簡基富(Keith R·Kernspecht)是葉問封門弟子梁挺。
  • 葉問曾徒孫用詠春拳將人打骨折 獲刑10個月(圖)
    葉問曾徒孫用詠春拳將人打骨折 獲刑10個月(圖)   東南網5月1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竹市某大學法律研究生李孤雲,前年10月間騎車,遭小客車駕駛馮姓男子按喇叭超車,2人在機車迴轉道停車,一言不合互毆,李練詠春拳近10年,馮男被打到肋骨骨折、頭眼挫傷,李則僅膝蓋、手肘挫傷,雙方互告傷害。新竹地院認為,李學法律,應善用所學,卻因細故傷害對方,判李有期徒刑10個月。
  • 詠春拳練好了真能一個打十個?專家:詠春拳?別鬧,泰森都不行
    那麼詠春拳到底能不能打,如果高手出招,能不能真的像甄子丹電影那樣以一敵眾。近日有人恰恰問到這個問題,問詠春拳法如果練得好的話,詠春高手真的能像電影葉問當中那樣一個打十個嗎?可能普通人難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你根本不了解什麼是真正的詠春拳。那麼作為武術搏擊專家的徐教練則完全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徐教練是如何解析詠春拳高手是不是可以打十個這樣問題的。
  • 詠春拳一個打十個?
    詠春拳原本名不見經傳,後來在短時間異軍突起並揚名天下。詠春拳這一小拳種是如何成名的呢?正如吳京曾發問「葉問是誰」是一個道理,因為詠春門出了一位傳奇武打巨星李小龍!李小龍練詠春拳出身,他在電影裡三下五除二打倒一圈人,輕輕鬆鬆做到了一個打十個。
  • 練了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嗎?更重要是學習武德
    電影裡面葉問的詠春拳出神入化,以致很多觀眾都覺得練了詠春拳,就可以「以一擋十」。其實,詠春拳不是用來打架的,它崇尚的是武德,在歷史的傳承中它更多是民間強身健體的一種功夫,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儘管人們對詠春拳十分熱衷,然而對於詠春拳的歷史,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女人創出的拳法?
  • 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格鬥專家給出專業解釋
    這幾年來,隨著《葉問》系列電影的熱播,人們對詠春拳也開始著迷起來。在《葉問1》當中,葉問憑藉著自己的拳法,一口氣打了十位日本的空手道武士。對於這個片段,眾多網友們來了興趣。那麼,問題來了,在真實的實戰當中,詠春拳真的能夠一個打十個嗎?對於這個問題,一位格鬥專家給出了解釋。
  • 詠春拳真能「一個打十個」?只會變成「十個打一個」!
    許多詠春拳高手都認為自己能夠一個打十個,極個別的甚至認為憑著一身詠春拳絕技能夠做到「宇宙無敵」,說這句話的人是誰就不提了,因為人人都知道他是誰!詠春拳是怎麼做到一個打十個的詠春拳原本是小拳種系列,即便是在南拳種類當中也排不上號,但是在最近幾十年裡詠春拳卻是風生水起,不僅僅成為南拳第一大拳種,即便是放在整個中國武術也是獨領風騷!要說哪種拳術的弟子數量最多,非詠春拳莫屬,只因出了個好徒弟!
  • 詠春拳大師丁浩:詠春拳一個打十個是有可能的,我打不贏就跑
    詠春拳大師丁浩:詠春拳一個打十個是有可能的,我打不贏就跑 自從詠春拳丁浩對陣徐曉冬事件之後,丁浩首次接受了媒體記者王志安的採訪,其中記者問到了丁浩兩個非常尖銳的話題
  • 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別衝動,這連泰森都不行
    近年來,詠春拳在中國很受歡迎,在大屏幕上,葉問用自己的詠春以一打十,橫掃了日本狂人,成為了大家欽佩的大英雄。在現實中,餘昌華、丁浩等人登上了舞臺,也讓觀眾在舞臺上看到了詠春拳的風採。那麼詠春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如果練好了,真的能一個打十個嗎?
  • 剛柔並濟,跟葉問第四代傳人免費學打詠春拳!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楊靜 通訊員 李文瑤 —————————————————————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攻守兼備「能一個打十個」的詠春拳來啦!葉問詠春第四代傳人(葉問親外甥盧文錦一支),曾獲第四屆世界詠春大賽黐手賽銅獎、男子八十公斤對抗賽第三名的拳師鄭文杰,本周末將特別為錢江晚報170俱樂部推出兩節詠春公益課。  一代武星李小龍的研習,尤其是近幾年《葉問》系列電影的播出,讓詠春拳傳揚國際。「和很多拳師喜歡中國文化才去學拳不一樣,我當初就是看中詠春能打,覺得它很酷。」
  • 葉問是詠春拳裡最厲害的嗎?
    隨著電影「葉問」的問世,詠春拳也被大眾所熟知,那麼葉問是詠春拳裡面最厲害的一位嗎?答案是否定的,誠然因為電影葉問的宣傳詠春倍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甄子丹所扮演的葉問也是被稱為武術高手,但要說到厲害程度,詠春門人卻有不少比葉問厲害的。
  • 《葉問》很能打?其實李小龍創截拳道,正是因為詠春高手比武大敗
    徐曉東和葉問第五代徒孫,詠春拳六段高手丁浩的對抗實戰比賽,被裁判判了個平局皆大歡喜,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丁浩和徐曉東比賽那一個實力懸殊啊,好在裁判員才是真正的武林掃地僧,不然丁浩可能會比太極拳的雷雷還被揍的慘,甄子丹的《葉問》讓詠春拳和葉問得到了飛速的推廣,但是如同神劇一般的表演也讓觀眾和拳迷以為那就是真正的詠春
  • 詠春拳能一個打十個?郭晨冬:和職業運動員打肯定是不夠用!
    隨著電影《葉問》的大火,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被大眾所認識,尤其甄子丹扮演的葉問的那一句「我要打十個」可謂紅遍大街小巷,但是近年來隨著不斷有所謂的「詠春大師」上擂臺切磋被打敗後,詠春拳的實戰性又被拳迷所懷疑,近日,《勇士的榮耀》創始人及主持人郭晨冬在網絡直播時就詠春拳實戰性的問題作出了討論
  • 甄子丹巔峰佳作,經典功夫片葉問,一個打十個的角色深入人心!
    ,既反思了近代的種種謬論,也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所以功夫片中的功夫不再是為打而打,而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而打,在這以後,功夫片開始進入低谷,既沒有好看的動作設計,也沒有高遠的思想核心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視覺奇觀的時裝動作片,一直到《葉問》第一部的出現,才讓人重拾了一絲希望,第一部《葉問》的最大優點就是穩,這是一個優點也是一個創新,以往的功夫片為了能夠儘快推進到打戲,往往會把氣氛營造的非常狂躁
  • 大學教授課堂上演現代葉問!「詠春拳」重擊學生!不服再打?
    近日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政大法學院教授,上課期間講解《葉問》電影情節時有位學生堅稱:「詠春只能打農夫」!就是這樣的一句話,徹底激怒了這位法學院的「教授」!這位張姓教授聽了這番話,要求學生上前對打。有同學將此次「對打」拍成視頻發布到網上,頓時引起網友們的一眾譴責!視頻中這位老師多次用重拳擊打學生面部,並將其逼到門邊,因受到老師的多次重擊,重心不穩險些跌倒。
  • 為什麼甄子丹電影中的葉問最能打?網友調侃臺詞一打十還不牛嗎?
    我們知道葉問是一代宗師,他不僅在詠春拳造詣極高,而且還培養了一個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這讓他更是名振四海,只要提到詠春拳,大家第一個想到是葉問,只要提到葉問的形象,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會是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他把一個儒雅的葉問,一個功夫高強的葉問,一個通情達理的葉問演活了,特別是他在臺詞中提出一個人打十個,成為經典臺詞。
  • 能打十個的詠春有多強?深度揭秘詠春拳:詠春拳的生物力學分析!
    詠春拳淵源流長,一般都認為詠春拳是源自嚴詠春,但是也有人認為詠春拳來源於永春白鶴拳,而永春白鶴拳的創始人是方七娘!詠春拳可以說是技擊屬性較強的拳種!無論從流體力學的角度,還是從生物力學的角度,詠春拳可以算是比較科學的一種技擊武術的拳法!
  • 南拳小知識,日字衝拳不止詠春拳獨家所有,詠春拳師傅梁康編寫
    詠春拳師傅梁康演示詠春拳長江以南多打南派——南拳。南拳流行於我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區,它在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風格的或各具不同特色的拳種。人到中年又注重回傳統南拳系的鑽研和傳播,日常工作,傳授葉問詠春拳、棍法實戰、防身搏鬥功夫等。由於年齡的關係,成長在改革開放之初,當時生活環境資訊不太發達觀念比較保守,地方的拳術借鑑和修改不太明顯,並且沒有多少娛樂,心無旁騖,練功是最大的樂趣能靜下來練功,有幸繼承了一些古老武術的精髓。同時又生活在資訊發達的當代市場經濟社會,隨時可以選擇有需要的武術項目進修,或者武術知識培訓。
  • 葉問與張天志,誰是正宗詠春拳?
    只是不管是嚴三娘還是方七娘以及嚴詠春,詠春拳最初的來源是為了正當防衛,也就是說,以防衛為主,攻擊很少。所以前期詠春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因此詠春開始基本是以傳授女性為主,由女性所創立或發揚光大的,也正因為使用者是女性,所以拳法招式中不會出現很高的踢腳,不雅觀。
  • 《葉問4》終於霸氣而來,這一次甄子丹不止打十個!
    2008年,一部既熱血又火爆的動作電影誕生,讓港產動作片再度火了一把,這部電影就是甄子丹主演的《葉問》。在這一部電影中,葉問一個打十個日本人,每一場動作戲都看點十足,看到血脈膨脹、心潮澎湃,實在是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