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斜杠人生」可以有!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小年說:當脫口秀演員王勉用搖滾說唱吼出一聲「我不想上班」時,全場炸裂。但看綜藝的我們,還在上班。有人說,年輕人開啟「斜杠人生」,是對抗職場倦怠的一劑良藥。你覺得呢?推薦給你,靜夜思。

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斜杠人生」可以有!

來源:中國青年報 | ID:zqbcyol

作者:蔣肖斌

-01-

一個「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的在線調查顯示,近九成的人都難逃加班命運,24.7%的人幾乎每天在加班;而每天都加班的人群中,年齡越小比例越高,95後高居榜首——近三成每天在加班。

最近一篇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文章,講的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廁所難題,連上廁所這樣的人類基本生理需求,也已經被視為效率的敵人。有的走勸說路線,在廁所牆上貼著:「上廁所不要帶手機」「時間寶貴,入廁乾脆」。有的彰顯極客本色:在廁所坑位裝了計時器,精確到秒,顯示裡面的人蹲了多久;開發了內部小程序,實時感應坑位是否有人以及所佔用的時間;或者簡單粗暴,在廁所屏蔽了手機信號。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不想上班是一種病,年輕人沒有錯,只是病了。「不想上班」的強大意念就像一座冰山,瞬間湧來的那些原因僅僅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但就像來自北大西洋的暖流終究溫暖了冰島,不想上班是病,也就有藥。

-02-

年輕人不會坐以待斃,勇敢的我們總是能自救的。

比如,剛從大學畢業的準社會人,能不能先不工作?

有一個招聘網站針對2019屆畢業生的調研顯示,約2.9%的大專應屆生和5.7%的本科應屆生選擇暫緩就業,多進行短期支教、遊學、創業考察等活動。在有物質條件的基礎上,社會對此也持寬容態度,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為未來做規劃,未嘗不是好事。要警惕的是兩種情況,一是啃老,二是變了味的「間隔年」。

「啃老」的負面影響大家都懂,我們來說「間隔年」。「間隔年」指的是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升學、工作、換工作)之前,騰出一年時間以實踐的方式來體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旅行、研學、做義工等。但是,如果並不明確自己在「間隔年」的目標,而只是作為「不想上班」的藉口,那就是自欺欺人。

臨床心理學家梅格·傑伊研究了幾十年20~29歲的年輕人,得出了一個嚴肅的事實:20~29歲是極簡單卻極具變化的時期,這十年決定了一個人的事業、愛情甚至整個人生。所以,暫時不工作,你得想清楚了。

-03-

那麼對於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居家辦公是否可行?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我曾經有數月,活動半徑不超過1.3公裡——為什麼那麼精確,因為那是我家與離我最近的大超市的距離。起初我是快樂的,不用去單位,居家遠程辦公,四捨五入約等於不上班。然而,現實和理想總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是技術問題,釘釘崩潰、微信斷片,遠程會議卡頓;然後是環境問題,筆記本屏幕有點小,孩子有點吵;最糟糕的是家中慵懶的氣氛,導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居家辦公,也許只是看上去很美。

如果幸運的你已經熬過了職場最初的那幾年,有了一定閱歷和技能,能不能幹點別的?

一個名叫馬奇·艾波赫的美國作家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暢銷書《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書》中,提出了「斜杠人生」的概念,鼓勵年輕職場人不要滿足於單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這被視為對抗職場倦怠的一劑良藥。當然,她本人也身體力行,是作家/記者/演說家/講師。

義大利在2017年有超過530萬自由職業者,其中80%可以歸入「斜槓」一族,佔總工作人數的五分之一。在中國,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發展,兼職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特別是一些激發個人興趣、發揮潛能的自由兼職,既能滿足年輕人自由支配時間和體驗不同職業人生的願望,也能利用空間碎片時間掙點額外收入。有一個某求職網站在2016年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人表示,願意每天花2~4小時做兼職。

「斜槓」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得到額外收入,其次能拓展職業技能,最後還能讓興趣愛好得以施展。斜槓青年,這個可以有!

看到這裡,雖然依然要上班,但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打算?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1-18 20:04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斜杠人生、斜槓是什麼意思? 斜杠人生,指的是一種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種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的生活方式。
  • 斜槓青年技能多?在線職業教育,助力你擁有多彩「斜槓」人生!
    你是否: 不喜歡朝九晚五 不想要一眼望盡的人生 不想受到單一的職業和身份束縛 …… 共享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
  •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加這道斜槓,是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大環境賦予的多元選擇  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已司空見慣。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
  •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加這道斜槓,是我對人生的鄭重選擇」 ——透析「斜槓青年」現象白天,西裝革履,言談儒雅;下班後,背心短褲,熱情奔放;閒暇時,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這是公司職員/健身教練/自由撰稿人成宇的日常。眼下,成宇這樣的年輕人有一個很「潮」的標籤——「斜槓青年」。
  • 「斜槓青年」,真的是「斜槓」?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更自由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斜線青年正以最喜歡和最大限度的方式實現自我價值。作為全面發展人才的象徵,刀鋒青年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那麼,刀耕火種的年輕人有哪些技能,他們的優勢是什麼?
  • 王一博的遊戲人生,是玩物喪志,還是斜槓青年?
    遊戲人生,玩物喪志?古人云,玩物喪志,大意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於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但是看到王一博的興趣,想重新審視這句話。如果說于謙的三大愛好是,抽菸、喝酒、燙頭,那王一博的三大愛好就是,賽車、滑板、樂高。
  • 有八成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斜槓青年,究竟是怎麼樣的?
    在互動百科裡,關於「斜槓青年」的詞條引用了這樣的一個調查數據:「在對國內18至25歲人群的調查中,有82.6%的年輕人想成為斜槓青年。」有八成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斜槓青年,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啊!也許很多人也是這樣認為,成為「斜槓青年」的方式是兼職接活兒。但是,斜槓和兼職一回事嗎?斜槓和兼職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個人有多個兼職就算是斜槓青年的話,那麼,我們單位的保安老劉也可以說是「斜槓青年」了,因為老劉也身兼數職:保安/水電工/專車司機/。
  • 做好兼顧與平衡 「斜槓」青年才有充沛人生
    在職場,有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槓來區分,例如:Zoe,平面模特/美食博主/自由撰稿人,「斜槓」便成了她的代名詞。日前發布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約有8.2%的職場人擁有斜槓收入。「斜槓」已經成為職業發展新趨勢,或將在未來引領職場潮流。
  •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隨意裸辭,還有人25歲就不想上班了……
    25歲可以不上班嘛?當然可以,前提是背後有足夠的金錢支撐,有願意養你的父母/伴侶,或者在25歲之前實現了後半生的財務自由;再或者意外中了筆巨額彩票。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嗎?既然已經有了錢,那還需要上什麼班?最後想說一句,做夢真好。
  • 論斜槓青年斜槓一詞
    「斜槓青年」是近幾年產生的新生產物,何為「斜槓青年」?斜槓一詞,來源於美國,用以指代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而現在指的是現在身兼數職的青年能者,白天西裝革履,晚上熱情奔放,化身寫手,在自己的專欄更新文字。
  • 如何開展自己的斜杠人生?關鍵是克服這3個障礙!
    當今這個社會,年輕人除了為低薪、低發展所困,也越來越不願意把自己的時間都奉獻給公司,他們更嚮往的是一種能夠自主控制時間,自己做決定,同時也能夠養活自己甚至帶來更高收入的斜杠人生。但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就算知道了也會質疑自己的執行能力,擔心萬一產品賣不出去該怎麼辦,能不能養活自己,家人會不會缺乏安全感等等問題。
  • 靈活用工——斜槓青年的自由人生
    現在「斜槓青年」一詞很流行,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他們除了一份穩定的主業,手裡還有幾份副業,他們用斜槓區分自己的不同職業身份,比如工程師/畫家/作家/淘寶店主/培訓師,所以,「斜槓青年」就是擁有多重身份、多重職業的年輕人。
  • 閃電評論丨斜槓青年,為「不設限的人生」激發更多潛能
    身兼數職,在十年前或許為鳳毛麟角的能者所專有,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已司空見慣。有媒體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有數據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斜槓青年」一下子多了起來。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和運用,商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新興職業的強勢崛起、現代就業觀、擇業觀的改變……都成為「斜槓青年」旺盛生長的「土壤」。「斜槓青年」由少變多,對於個人和社會均大有裨益。
  • 逃避之歌爆紅網絡: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作者:阿信來源:中信出版(ID:citicpub)最新一期的《脫口秀大會》,王勉唱了一首年輕人的逃避現實之歌,吐槽自己平時在生活中喜歡逃避:不想上班、不想回家陪女朋友、不想太早結婚、不想下樓倒垃圾……這樣的吐槽引發了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因為過於扎心,很多人都表示:是不是又在我身上裝攝像頭了!
  • 韓寒:當代斜槓青年的典範
    這幾年,「斜槓青年」這個詞一直很火。什麼是斜槓青年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美國2007年出版的《雙重職業》裡,英文叫Slash,意指年輕人不再滿足單一職業,而是嘗試多重職業以體驗豐富、多元化的生活。比如你白天在銀行上班,晚上回家卻當成了美食主播;又比如,現在很多的自媒體從業者並不是全職做自媒體,而是一邊上班,一邊利用下班時間運營自媒體帳號,這些都屬於斜槓青年的範疇。「斜槓青年」之所以在這個時代這麼火,除了有網際網路的平臺優勢外,更多地反映了人們對工作不再是單一的訴求,而是追求心儀的人生,同時想方設法通過更多渠道增加收入、打造自身影響力。
  • 世界盃冰島隊示範:斜槓青年的人生靠自己成全
    世界盃冰島隊示範:斜槓青年的人生靠自己成全 俄羅斯世界盃上,冰島守門員哈爾多松撲出梅西點球,震驚了所有球迷。
  • 對不起,老闆,我不想上班
    沒有哪份工作是可以躺吃躺喝的,家裡也沒有礦可以支撐著自己不勞而獲。18歲的成年,也意味著你要開始打拼掙錢工作,慢慢融入社會,為了生活而且生存,開始接觸自己一切不喜歡的事情。之前看到網上一個很嘲諷的話,講的是:有些東西,如果你出生的時候沒有,可能這輩子也就沒有了。
  • 華訊投資:斜槓青年人生沒有退費環節,認真對待未來的自己
    身兼數職,擁有多種標籤,每個標籤下面都有一個特殊技能。據了解,大部分認為的斜槓青年其實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是一個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有很多身份,比如說:"我是林安,我是一個自由撰稿人,然後斜槓自媒體人,斜槓視頻博主,斜槓播客主播,不同的身份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要用斜槓把他們給區分開來
  • 斜槓中年的快意人生
    「斜槓」大軍中的一員了。2008年,意義非凡。又是這一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團結一致,齊心協力重建美好家園。也是這一年,朱歌經歷了改變自己人生的事件。 「其實我以前真的很少出去旅遊,更別說會像現在,已經把旅遊當成了我的第二職業。」談及自己當前的工作、生活狀態,朱歌分外感慨。
  • 不想上班,如果裸辭,可以做些什麼呢?
    如果不上班,辭職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分析:1.假如未來都不想上班如果你很討厭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活,但是,你仍然是個有夢想的上進青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的價值和精彩人生。畢竟,生活是需要Money 的,要不然不能稱之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