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mí huò),動詞。近義詞有:困惑,不解,迷茫,疑惑,茫然。反義詞有:明白,清楚。
辨不清是非;摸不著頭腦。[曹禺《雷雨》:「周萍迷惑地望著父親同侍萍。」]使迷惑。[楊朔《峇里的火焰》:「這島子確實有股迷惑人的力量。」]
迷惑在教材中的例句:
1、拐彎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敵人萬一進來了,分不清哪條是死道,哪條是活道。(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8、冀中的地道戰)
迷惑參考例句:
1、編造祥異等事,粉飾太平、迷惑視聽。
2、他說出這樣的話,真叫人迷惑不解。
3、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常會被海市蜃樓的幻象迷惑,而失去了方向。
4、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於事理。
5、任何東西只要能夠迷惑你,也就足以毀滅你。
6、他做事總是故弄玄虛,叫人迷惑不解。
7、他乍見王小姐時,便被她驚為天人的美貌所迷惑了。
8、悲歡離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9、不要被心所迷惑,因為它有時候會說謊。
10、圈內之人,很容易被當初彼此間赤誠相見的假象所迷惑。
迷惑有關的成語:
1、聲東擊西(shēng dōng jī xī):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2、東誑西騙(dōng kuāng xī piàn):誑:欺騙,迷惑。形容到處說謊欺騙
3、眼花心亂(yǎn huā xīn luàn):形容心神迷惑不定。
4、狐媚猿攀(hú mèi yuán pān):像狐狸那樣善於迷惑人,像猿猴那樣善於攀高。比喻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
5、染神亂志(rǎn shén luàn zhì):謂思想受到迷惑擾亂。
6、目亂精迷(mù luàn jīng mí):眼花繚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複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7、大惑不解(dà huò bù jiě):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塗的人迷惑一輩子。後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8、虛虛實實(xū xū shí shí):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9、迷迷糊糊(mí mí hú hú):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10、欺世亂俗(qī shì luàn sú):亂:迷惑。欺騙世人,破壞習俗
《迷惑造句和解釋_迷惑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