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人類最終會被清理嗎?

2020-12-16 黑洞先驅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環境、空氣等等,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我們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在人類出現之前,它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無法得知。但自從人類的出現後,地球的生態系統尤其是自然環境受到了劇烈的影響,比如森林、河流等等。

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是很恐怖的,尤其是對能源的無節制開採,直接導致了環境的惡化。幸好,這些年全世界都在呼籲保護環境,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環境問題,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應該是人類為什麼會存在在地球上。基於現在的科學體系,科學家們提出了宇宙大爆炸、星體等理論,可如果這些理論本身就是錯的呢?或許說,地球可能只是一個生物體內的基本單位呢?

這樣的設想並不是空穴來風。當人類能觀測微觀世界的時候,就發現微觀世界比宏觀天體更加廣闊無邊。所以,站在微觀的角度,微觀世界的一個原子在看待人類時,肯定會覺得這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存在。

有人提出這樣猜測:有一個生命體,它的大小無從得知,但是它的體內有各種其他生命器官組成,比如細胞等。而地球,恰好就是這個生命體的一部分。按照這個思路,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就類似於一種癌細胞。當人類不斷地破壞地球時,地球和整個生命體也會採取措施,藉助抗體或者免疫系統消滅這些「癌變細胞」。或者是,最後把地球也徹底放棄。

對於這種說法,有人覺得是一種荒謬之談。因為,這已經是完全把人類的存在視為一種惡性的目的。但是,無論人類科技如何解釋,都始終說不明白為什麼宇宙這麼大。另外,在整個宇宙中,是不會只有地球才存在著生命呢?這是否太過於偶然了呢?

比如說恐龍,它們曾經是地球的霸主,統治地球長達1.2億年的漫長時間。試想一下,恐龍明明好好的生活在地球上,就算是自然災害都沒有使它們滅絕。但恰恰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然後就把恐龍徹底從地球上抹去了。

按照恐龍生活的時間周期來推斷,它們的物種應該豐富多樣,怎麼會在一場浩劫中全部消失了呢?再者說,小行星為什麼會出現在地球呢?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說又是一次偶然呢?

倘若,我們把恐龍也設想為地球上的一個病菌,那麼這個解釋就會很合理。為了保證地球的安全和正常運轉,原本的生命體就採取了防禦及攻擊手段,隨便派出一個抗體就把恐龍徹底抹去了。假如真的如此,那麼人類的命運就比較危險了。

近期,美國通過衛星拍攝到了地球心臟的活動照片。在三個小時裡,美國宇航局的衛星記錄下了地球所發生的十幾次有規律的震動。這種規律性的活動跟人體的心臟跳動十分相似,因此,這也引發人類猜想地球會不會真的是一種生物體呢?不過更值得人類擔心的是,假如有一天我們把地球破壞到無法生存了,我們又該去哪裡呢。

相關焦點

  • 地球會是生命體嗎?科學家:這或許是它的呼吸和跳動聲
    眾所周知,人是有生命的,能夠自由呼吸心臟能夠跳動,那麼地球會不會也像人類一樣能夠跳動還能夠呼吸呢?科學家曾經發現地球已似乎正在做著某種呼吸運動,因為在測量地球直徑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地球的直徑有細微的波動,而且這個波動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這不得不讓人們懷疑地球其實在做著呼吸運動。那麼地球會不會跳動呢?
  • 地球會不會和人類一樣是生命體?科學家發現了「證據」
    人類繪製的宇宙全景圖,直徑為930億光年相對於宇宙人類渺小到什麼程度,可能比一隻螞蟻和地球比例還要小,不對,應該是一個細菌和人體的比例才合適,有時候我們想想,宇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而人類就是這個生命體中的細胞,人類搞不清宇宙的情況就好比細胞搞不清人體的情況一樣。
  • 地球可能是一個生命體,它存在明顯的生命特徵,人類只是「寄生蟲」?
    ,然後經過9天收縮一次,收縮後9天又膨脹一次,就這樣不斷的反覆循環,與人類的呼吸非常相似,差別在於地球的「呼吸」周期為9天,而人類的呼吸周期為1-2秒,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相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生命體,「呼吸」周期是9天是正常的,如果像人類那樣每1-2秒就呼吸一次,像地球這樣的巨型生命體哪裡受得了,地球受得了地球上的生命也受不了啊。
  • 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的生命體,那麼探索太空還有意義嗎?
    筆者-小文談及地外生命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費米悖論了,諾貝爾的獲獎者費米在與他人談論有關地外生命的問題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地外生命的話,那麼它們現在又在哪裡呢?一些人認為,或許地外生命早就來過地球了,只是那時候地球上的人類還未出現,也有人說,地外生命對地球根本不感興趣,又或者說,宇宙真的太大了,以至於地外生命至今沒有找到地球。
  • 你說在地球以下會有其他生命體嗎?有其他文明世界嗎?
    大家啊呀,今天小小探索號帶你深入地球的地表一下,去好好探索有沒有其他的生命體,去看看除了我們人類文明是否還會存在其他的未知文明世界吧。一些網民說,揭露美國稜鏡計劃的斯諾登已經揭發,美國正與地心人接觸,地心人擁有比我們更先進的科技,而美國正準備利用他們的技術發展高新技術。
  • 生命體的定義到底可以擴充到多大?人類?地球?還是……
    最近啊,地球上的那些科學家又開始折騰,結果還真的折騰出了點東西▼以下內容來自公眾號《探索奧秘》​​既然我們已經假設宇宙可能是一種生物,我們必須從我們現有的世界觀推斷宇宙是一種生物可能性。首先,讓我們想像太陽系是一個原子。我們不妨認為太陽系的結構確實非常類似於原子的結構。太陽是原子核,主要的行星是電子。
  • 顛覆高達系列的傳統,最終戰的對手為何會是外星人而不是人類
    ELS被人類所發出的腦量子波所吸引,並企圖與人類強行融合從而擁有對方的思想,天人成員剎那等人和地球聯邦軍將一起展開保衛地球與人類的宇宙最終戰爭。作為高達系列雖然劇情各有不同但是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最後來一場非常轟烈的最終戰已喚起所有人對於和平的嚮往,只不過這一次與主角為敵的並非立場不同的人類而是要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完全就是顛覆過往的傳統設定,為何高達00會如此的標新立異成為如此別樹一幟的高達系列,在我看來主要是有一下的幾個方面:回歸到高達
  • 蓋亞假說:地球是一個生命體嗎?
    而蓋亞假說卻認為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層也類似於一個生物體,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演化。這一假說至今仍會引發無數爭論。 在本文中,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 W Ford Doolittle 會對蓋亞假說給出他的新見解,並試圖去描繪一種「達爾文式蓋亞」(Darwinise Gaia)——從多層級自然選擇的角度來講述競爭所帶來的廣泛的合作。
  • 蓋亞假說:地球是個生命體?
    在很多人看來,詹姆斯-拉夫洛克是一個瘋子,因為他為一個看似荒誕無比的理論奮戰了50餘年。而這個理論便是他自己所創立的「蓋亞假說」,蓋亞是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的名字,而蓋亞假說則認為,我們的地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物體。拉夫洛克那麼拉夫洛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論呢?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
  • 假如重力消失一分鐘,地球會毀滅嗎?
    假如重力小時一分鐘的話,地球應該還不會毀滅,但人類應該差不多了,如果有朋友滿腹狐疑,那麼不妨簡單來分析下!由於地球的自轉,並且地球是一個球體,因此兩極到赤道所受到的離心力是不一樣的,從兩極0開始,到赤道地區465M/S的速度公轉,因此在地球重力也就是引力消失後這些不同緯度的結局是不一樣的!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
  • 假如地球上突然出現一個50米高的巨人,他能在地球上活下去嗎?
    我們知道,因為地球的重力、環境等因素,地球上大多數的動物都是中小體型的動物。那麼假如說地球上出現了一種身高50米以上的巨人,他能夠在地球上活下去嗎?這個假設討論的前提是這個巨人的身體構造和我們人類是相似的(不然為什麼要叫巨「人」呢)。
  • 假如恐龍沒滅絕,人類還會誕生嗎?沒有那次事件,哪輪得著人類!
    假如恐龍沒滅絕,人類還會誕生嗎?沒有那次事件,哪輪得著人類!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已經有了幾十億年的歷史,而在如此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的生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多次災難事件的發生,使得大量的物種在地球上消失,儘管地球上有一些物種,會處於滅絕的情況,但還是會有新的物種出現,因此物種的總數量變化,並沒有那麼明顯,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假如沒有那次事件的發生,恐龍或許不會在地球上滅絕,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就算如此
  • 假如有一個百米高的巨人出現,他可以在地球上活下去嗎?
    受到地球重力以及氧氣濃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的限制,現在的地球上大多數的動物都是中小型的體積,即使偶爾有一些大型體積的動物也只能在海水中生存。那麼假如地球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百米高巨人,這個巨人能夠在地球上正常生活嗎?(假設的前提是這個百米高的巨人有著與人類相同構造的身體)。
  • 人類文明被禁錮了千年:地球可能是高等文明的監獄嗎?
    人類到底是從何處而來,其本源又是什麼,爭論至此尚未得到平息,這個問題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更令人費解。對於進化論,如果人類真的是從古猿進化而來,在舊種和新種之間,在舊類和新類之間,應該存在過渡形態,這個過渡時期存在一個斷層,至今也沒發現那一時期的化石。
  • 人類是被「設計」好的嗎?若地球靠近太陽8釐米,生命就不復存在
    現如今,人們已經對嚮往的宇宙邁出了探索的步伐,各種先進的技術不僅使得人類造出了輪船、飛機等高級的交通工具。為了探索宇宙,人們還很成功的製造出了航天飛船以及各種探測器,人類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揭開那些蘊藏在宇宙的秘密。
  • 生命體普遍選擇的進化之路是衰老,而不是永生,這是為什麼?
    那麼生物為什麼會有生死的法則束縛?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這是生命在進化道路上做出的一種選擇。地球的早期生命誕生於40億年前,生命誕生之後,進化的方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受到生死的束縛,有壽命的限制,另一個則是永生之路。那為什麼生命最後選擇了生死這樣的一條進化之路呢?難道永生之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嗎?
  • 澤塔奧特曼:人工生命體M1號再次出現,一個彈指可以消滅奧特曼
    人工生命體M1號,是怎麼來的呢?早在《奧特Q》中,被人類研究出來,性格成熟且幽默,但知識水平只相當於3歲的幼兒。但是後來,卻因為一場事故,釀成了慘劇。然而在艾克斯奧特曼中,M1號一個彈指就可以消滅奧特曼,把艾克斯奧特曼關進了燒杯中,輕而易舉。雖然並沒有對奧特曼做什麼,但如果M1號要做什麼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 假如太陽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地球的溫度會達到多少?絕對零度?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家園,它的中心是一顆不斷發光發熱的恆星太陽。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能夠演化出人類,跟太陽有著直接的關係。生命的誕生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不僅是地球外部一個穩定的星系環境,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星球表面需要一個適宜的溫度。地球表面的溫度是如何來的?
  • 假如地球上沒有出現過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