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在10月4日票房破5億,這在今年的國慶檔也算是不俗的成績。畢竟有《我和我的家鄉》這部超級明星陣容的巨作,還有成龍的《急先鋒》。作為一部類似中國女排成長史的紀錄片類勵志電影,能拿到5億的大票房,要感謝中國女排在中國的良好群眾基礎。
《奪冠》主演陣容,沒有現在的流量小生,也造就了《奪冠》的觀影人群,並不是電影市場的主力軍,而是以70、80後為主,因為這兩代人,經歷了女排30年的跌宕起伏,也被女排的精神一直鼓舞。女排精神,也代表70、80後兩代人永不服輸、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我想,如果這部劇不是書寫中國女排的奮鬥史,換做其餘的運動項目,想達到5億的票房,的確非常有難度。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女排,也是中國體育的精神象徵。
在中國,擁有球迷最多的,一直都是中國的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在早幾年,排球因為其身體對抗少,其球迷基礎以及關注度,都是三大球中最少的,而且人氣也比較低。不同於男足和男籃的每次無數球迷和媒體接機及採訪,前幾年的女排,基本上很少有享受到被球迷追捧的待遇,甚至很多人,也僅僅能叫得上幾個女排球員的名字。
相比於中國女排,中國男足,堪稱世界上粉絲最多的足球隊。別的球隊粉絲都以千萬計數,而中國男足的球迷則是以億萬計數,但凡取得一點名次,甚至是一場勝利,機場接機的球迷,就可以擠爆整個機場,這就是多年來男足和女排在粉絲基礎以及人民喜愛熱度上的差距。
趁著國慶長假,男足也開始了新一期的集訓,而且主教練李鐵還專門安排了所有球員集體觀看《奪冠》,學習女排精神。但是相比於《奪冠》的熱映,以及全民觀影模式,男足到酒店的現場就略顯冷清,和以往男足的出現不同,男足下榻的酒店格外的冷清,除了幾名守在那裡的記者,基本上沒有任何球迷蹲守,而且也僅僅幾個歸化球員被要求合影以及籤名。真的是此一時彼一時。
深愛中國足球的球迷都清楚,男足從天堂到到地獄,跟最近幾年的成績有很大關係。2000年-2012年,中國男足的實力還能排在亞洲的前五名,對陣韓國日本,偶爾也有小勝或者逼平的成績。但自從2012年黃金一代的沒落,2012年後,多次面對弱旅,在最後崩盤,甚至面對最亞洲最弱的魚腩球隊泰國隊,輸成1:5,中國男足已經突破了多少中國球迷的底線。
就算是再差勁的成績,在前幾年,男足還不是這樣的待遇,因為男足那時的主教練,還是世界級冠軍教頭裡皮以及卡納瓦羅,多少球迷對於裡皮以及卡納瓦羅還是期待滿滿的。但就算是請來了冠軍級教頭,中國男足依然是碌碌無為,東亞四強賽、亞洲杯、世界盃預算賽,全部都是鎩羽而歸,甚至難求一勝。很多時候,我們在場上看到的中國男足體力不支倒地,在場上自由散漫,眼神防守等。和中國女排比起來,中國男足,傷了多少人的心。就是這樣的環境下,中國男足失去了曾經喜愛他們的數以億萬的忠實球迷,甚至一度,連央視都不再轉播以及關注中國男足。
這一屆的國家隊,足協準備穩紮穩打,請本土教練:李鐵,而且完全放權給李鐵,而且開始歸化在中超聯賽表現優異的外籍球員,球員的選擇也是以聯賽的表現為主要依據,而非是否大牌,這一屆的男足也足夠的低調。我們也希望中國男足真的可以涅槃重生,學習中國女排的精神,真正的對得起曾經深愛男足的億萬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