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馬上就要到了,2021年小寒從1月5日11時23分17秒開始,到1月20日4時39分結束。小寒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簡單來說就是小寒還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因為小寒後面還有二十四節氣裡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農村,關於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大寒小寒節氣也不例外,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你們那裡大雪小雪節氣期間還會有雪嗎?冬季下雪對農業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靠天吃飯」是對古代農業的真實描述,就算在農業生產技術先進的今天,天氣情況照樣可以左右我們的農業生產,只是在現在我們抵抗惡劣天氣的措施要更加有效一點。在沒有先進技術的古代,農民祖輩都是通過觀察天象來預判未來的天氣情況,然後通過通俗的語言進行流傳,這就形成了我們現在常聽到的農諺俗語。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句農諺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小寒和大寒期間不下雪,那麼來年的小暑大暑時期就會出現氣候乾旱,雨水較少的情況。要知道小暑大暑時期本應該是光照充足,氣溫較高,雨水豐沛的時候,很多農作物都處在生長旺盛時期,比如水稻差不多正值抽穗灌漿時期,這個時候灌溉追肥都非常講究,如果這個時候長時間乾旱的話,勢必會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
所以,農民朋友還是非常期盼在大寒小寒節氣裡能夠下雪,畢竟這時候的雪對農業生產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冬季農作物一般都不會輕易灌溉,如果澆水不當很容易發生農作物的凍害,而這時候的雪便能夠很好地補充作物過冬所需的水分,而且還有一場冬雪一次肥的說法,研究表明雪中的含氮化合物也比雨水高上好幾倍,雖然這點肥料跟現在的化肥沒法比,但是這種天然無害的肥料,要比任何一種肥料都好。其次,冰冷的雪還能凍死土壤裡面的害蟲,對農業生長的額幫助確實不止一點半點。
前兩天的寒潮,讓很多地方都下了一場不小的雪,我們這裡的雪,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化完。寒潮也讓氣溫一下子降了將近十度,真正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是寒冬。接下來小寒節氣要來了,可能氣溫還會降低,當然這也是農民朋友希望看到的,不是有農諺這樣說「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這個時候天氣冷一下,那麼來年春天就不會有倒春寒了。
從未來40日的氣象預報來看,在小寒大寒期間,確實還有下雪的可能,所以不用擔心大暑小暑會幹旱。而且我們早就說過2021是寡婦年,而且又是辛丑牛年,俗話說:寡年遇上牛,甕裡米生蟲,種種的氣候特徵及農諺俗語都在預示著2021是一個豐收年,這也是我們的期盼。
你們那裡的小寒大寒還會有雪嗎?關於小寒下雪你們那裡還有什麼說法?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