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百科|紫藍蓋緣(頭盔)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2020-12-23 水母科普

01頭盔水母名片

中文學名:紫藍蓋緣水母/頭盔水母

英文名:Helmet jellyfish

拉丁名:Periphylla periphylla (Peron et Lesueur)

區域分布:分布較廣主要分布於日本,菲律賓,印度,美國的太平洋區以及挪威等海區

種屬:刺細胞動物門>>缽水母綱>>冠水母目>>蓋緣水母科>>蓋緣水母屬

02頭盔水母特點介紹

今天繼續給大家介紹與帽子有關的水母——頭盔水母。它的外形和中世紀歐洲士兵頭盔很像。

頭盔水母拉丁學名Periphylla periphylla,中文學名為紫藍蓋緣水母(百科詞條),因名字比較拗口,所以我們統一採用其英文直譯——頭盔水母。

頭盔水母

頭盔水母傘部直徑22~24cm,體長(不含觸手)可達20cm。外傘中部有一條明顯的冠溝,在冠溝頂上部分呈圓錐狀或尖錐狀。傘緣有16個緣瓣,4個感覺器和12條觸手(其中4條為主輻位,8條為縱輻位)。在每一個感覺器的兩側有一對較小呈舌狀的感覺緣瓣。觸手較粗,長度約與傘高等長。

頭盔水母

日常生活中,其傘狀體透明或乳白色,下傘部呈藍紫色或紫羅蘭色;胃部被包含在傘狀體內,呈暗紅色或紫褐色,很是漂亮。

頭盔水母
頭盔水母

03如何捕獵?

頭盔水母是一種深海水母,它們通常生活在海平面下方200-1000米的中層帶,不過在7000米的深海也發現了它們的存在。我們都知道越往下海底走,壓力也越大。7000米深意味著每平方釐米都承受著重達一噸的壓力。

水母都是肉食性的,頭盔水母也不例外,甚至是極為兇猛的掠食者。它主要以橈足類、毛顎類、介形蟲、磷蝦等浮遊動物及小魚為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每天晚上,頭盔水母便會成群結隊地從最黑暗的深處升起,進入它們的獵場。它們似乎是敏捷、輕浮的橈足類動物的伏擊捕食者,它們會敏銳地躲避敵人。

水母遊泳時往往在傘體後面拖著長長的觸鬚線,但是頭盔水母的觸鬚可比線粗多了,且遊泳時在傘體的前邊擺動,這樣它們就能夠抓住小魚並把它們送回到嘴裡。吃飽後,它們就會回到海深去。

它們身體的顏色是深紅色或紫色,這樣即使吞食了會發光的獵物,身體也不會透光,從而能夠避免被天敵捕食。當其受刺激時,傘部發出閃爍的藍色光斑作為警告,接著這些藍色光斑像雪一樣在海水中散布開,可以迷惑捕食者。

頭盔水母
頭盔水母

04如何繁殖?

不同於其它水母,頭盔水母繁殖方式非常簡單,它們跳過了浮浪幼蟲、水螅、蝶狀體這三個階段,直接由卵發育成水母型。是少數幾種將卵直接孵化成微型水母的水母之一。

還有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們都知道大多數水母的壽命都是按月計算的,但是它們卻是按年,一般它們能活30年之久。

05人工如何飼養?

該水母很難長時間維持和飼養,所以目前沒有關於人工飼養的記錄及資料。

以上便是關於【頭盔水母】的相關介紹了,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水母的知識,請關注「水母世界」。

相關焦點

  • 水母百科|夜光遊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具體情節我就介紹。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觀看。影片中有那發著幽藍螢光的海水可以說是片中最為夢幻的鏡頭之一了。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木筏周邊發著螢光的生物很多竟然是水母。自然界中會發出螢光的水母有很多種,比如最出名的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夜光遊水母(Pelagia noctiluca)等。
  • 水母百科|大西洋海刺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大西洋水母特點介紹切薩皮克灣南部和開闊的海洋中的水母呈粉紅色至帶紅色的慄色,帶有放射狀的紅色條紋,可能會延伸到黃色的觸角上。河口低鹽度水域的那些呈白色鈴鐺,沒有放射狀的條紋。在切薩皮克灣以外的東南海岸發現的水母具有相同的顏色變化。性腺可以是粉紅色,淺灰色,黃色或透明的。但是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水母一般是保持純色,不會顯示其它顏色。
  • 水母百科|淵宿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中文學名:淵宿水母/胎盤水母英文俗名:
  • 水母百科|黑海刺水母介紹及如何介紹
    中文學名:黑海刺水母/黑水母/幽冥金黃水母英文名:black sea nettle jellyfish拉丁名:Chrysaora achlyos種屬:刺細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旗口母目>>遊水母科>>黃金水母屬02
  • 飼養水母的基本要求
  • 知百科|「永生」的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燈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燈塔水母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的近海,並出現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燈塔水母傘形身體的直徑和高度基本相等。
  • 燈塔水母--「長生不老的神仙」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鍾型,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而得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燈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燈塔水母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的近海,並出現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
  • 海月水母的一生
    海月水母也不是特指某一種水母,而是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洋須水母科海月水母屬下所有種的總稱。由於海月水母屬各種間的差別很小,往往要藉助於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才可以鑑別。海月水母分布廣泛,在美國、德國、日本和瑞典以及我國的近岸海域都有分布。
  • 網紅違法採摘水母雪兔子遭譴責,水母雪兔子究竟是什麼「寶貝」?
    在9月20日播出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某網紅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引發熱議,並且,一些植物學家對網紅擅自採摘水母雪兔子的違法行為提出了嚴厲批評。那麼,水母雪兔子究竟是什麼「寶貝」呢?為何不能採摘呢?
  • 生有觸鬚的水母和酷似水母的觸鬚精靈,並非日本邪惡漫畫中的觸手
    水母在海中穿梭,而觸鬚如火箭的焰火,藍色的焰火。這觸鬚讓我想到一首歌——《輕舞飛揚》。紫與紅的自然過渡體現在觸鬚上。真是百媚千紅,觸鬚讓水母看上去那麼輕盈。可以細到只是頭髮直徑五分之一的程度。曲線之美,盡在觸鬚。
  • 燈塔水母真的能夠永生嗎?燈塔水母的永生證偽
    燈塔水母的永生發現過程在2010年,Ma & Yang發表了一篇介紹燈塔水母的文章在網絡刊物
  • 燈塔水母是如何實現永生的,是否違背了自然規律?
    在30年前,一位海洋生物的研究人員,在義大利西北海岸發現一個從未見過的水母,於是把它帶回去準備做成標本,然而兩天之後發現水母居然「消失不見」了,仔細一看容器中只剩下一個水螅型,這完全違背了水母的生長周期,經過研究發現這種水母有逆生長的本領。
  • 水母的創新啟示與應用
    海洋館中的水母 | 作者2017年攝於廈門海洋館地球上現存約有250種水母,它們中的有些種類被當做食物豐富著人們的餐桌(如海蜇),有些種類被視為愛情的象徵(如海月水母)溫暖著人們的心田,有些種類因形似聚寶盆而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發財致富的夢想等等,從各個方面走進人們的生活中,逐漸為人們所熟知。
  • 富源的「桃花水母」上了央視新聞!
    (點擊查看歷史文章)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水母娘娘沉泗州在泗州大地可謂家喻戶曉.可是,你知道它的後續傳說嗎?
    ,但水母娘娘是如何被捉、關押何處、狀況如何,卻有不同的版本。    張果老把鐵鏈這頭牢牢地拴在白果樹上,又從山上移來一塊巨石,把井口牢牢蓋上。    人們經過蟠龍山,但見腰粗的白果樹枝繁葉茂,有一根鐵鏈拴在樹上,通往石塊蓋住的井中,那鐵鏈粗如手臂,附近歷代村民也無數次地試圖把石蓋掀開,拉出鐵鏈,一看究竟,無奈鐵鏈太沉,怎麼拉都拉不動,只好作罷。
  • 永生的象徵:燈塔水母?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的
    而在海洋世界中有一種生物不僅能夠返老還童,還有著永生的生命周期,那就是燈塔水母。大多數寫燈塔水母的人可能會以這種方式為開場白,把燈塔水母神化為永生的象徵,實際如何?有人會這麼說:燈塔水母只有5毫米長, 可以從成熟期階段「輪迴」到幼年的水螅狀態重新生長,這樣它便擁有沒有界限的生命。
  • 《寶可夢劍盾》S10毒刺水母隊伍怎麼搭配 S10毒刺水母隊伍搭配推薦
    導 讀 《寶可夢劍盾》即將迎來S10賽季,許多玩家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新隊伍配置,其中有些玩家想知道毒刺水母應該如何組建一支隊伍
  • SCP-312空中水母,人類的天敵,一旦發現直接處決
    SCP-312空中水母的外表SCP-312空中水母名副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大的水母在天上飛,SCP-312空中水母擁有2.5M直徑的傘蓋,下面拖著25米長的觸手。SCP-312空中水母看起來十分美麗,但是十分危險。
  • 「水母娘娘」和「古唐邨」
    文中寫道:「晉祠在民國時期還有幾年叫「古唐邨」」,並介紹了其由來:約在民國十年(1921年)左右,福建閩侯人歐陽英接任太原縣縣令。此人是個不幹實事,貪圖虛名的人,在任期間,曾將晉祠評為「模範村」,並賜名晉祠為「古唐邨」。為了使這一「政績」留芳百世,他敕令石匠雕刻了有「古唐邨」三字的石匾兩塊,分別鑲嵌於晉祠南北兩堡的堡門洞上方。然而他沽名釣譽,不為民辦實事的作為,引起了縣民的不滿。
  • 原來是超大質量黑洞「殺死」了這隻水母星系!
    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卡勒姆·貝爾豪斯將於2019年7月3日,在蘭開斯特舉行的拉斯國家天文學會議上介紹一個活躍黑洞在一個奇異「水母」星系死亡中所扮演的角色。水母星系JO201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在剝離氣體並將其拋向太空,加速抑制恆星的形成,有效地「殺死」了整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