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崢嶸:匯總疏散樓梯及前室近50個常見問題,逐一分解!
參考專題:
消防釋疑:疏散走道-20問!
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主要形式及應用!
疏散樓梯不應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疏散樓梯間和前室-是否需要設置自動滅火和火災報警系統?
疏散樓梯間-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設置形式及解決方案!
防火分區-借用、共用安全出口,規則及應用!
「禁忌」大全-共用疏散樓梯間(安全出口),一表通!
一、疏散樓梯和疏散樓梯間有什麼區別?
疏散樓梯通過一定的圍護結構,可形成疏散樓梯間,根據開口一側的情況,可分為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
實際應用中,人們所說的疏散樓梯,包含了疏散樓梯間的概念。
除非另有規定,通常情況下,用於安全疏散的室內疏散樓梯,均是指疏散樓梯間。
二、疏散樓梯有幾種形式?主要區別?應用場所?
疏散樓梯的形式,是指疏散樓梯的設置形式,主要包括: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室外樓梯、金屬梯和金屬豎向梯等類型。
1、敞開樓梯間:
敞開樓梯間是由牆體等圍護構件構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三面有牆圍護,面向走道一側敞開的樓梯間,敞開樓梯間僅適用於防火等級要求不高的建築。
2、封閉樓梯間:
封閉樓梯間是在樓梯間入口處設置門,以防止火災的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相對於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的安全性能較高。
3、防煙樓梯間:
防煙樓梯間是在樓梯間入口處設置防煙的前室、開敞式陽臺或凹廊(統稱前室等設施),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防火門,以防止火災的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安全性能高於敞開樓梯間和封閉樓梯間。
圖3-1 帶陽臺的防煙樓梯間
圖3-2 帶凹廊的防煙樓梯間
圖3-3 帶前室的防煙樓梯間
4、室外樓梯:
室外樓梯是指設置在建築物外牆上的疏散樓梯,室外樓梯不易受煙火的威脅,可作為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使用。
5、金屬梯和金屬豎向梯:
在一些風險等級較低、面積較小且人數很少的場所,允許使用金屬梯和金屬豎向梯,這類樓梯不需要圍護結構,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防火保護。
6、有關疏散樓梯的具體形式及應用,參專題: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主要形式及應用!
三、商業網點的上下層樓梯,躍層住宅樓梯,以及夾層樓梯等,也是疏散樓梯嗎?
本文所述的疏散樓梯,是設置於相對封閉的樓梯間或設置於建築外部,屬於安全區域,不需要控制安全疏散距離。
住宅建築的商業服務網點和躍層式住宅等的上下層樓梯、以及某些建築的夾層樓梯等,雖也作為疏散用,但沒有形成圍合空間,對室內敞開,屬於房間內至疏散門的疏散通道,必須納入房間內的疏散距離控制,室內樓梯部分的距離計算,可按其水平投影長度的1.50倍計算。
需要說明的是,除規範另有規定外,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尤其是餐飲、娛樂、酒吧等人員密集場所,夾層部位應通過夾層的安全出口疏散,開敞式樓梯不應作為疏散通道,以防踩踏事故發生。參見專題:人員密集場所的夾層部位,不應通過下部樓層疏散!
四、疏散樓梯就是安全出口嗎?安全出口數量就是疏散樓梯數量嗎?
安全出口,是通向安全區域的出口。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疏散樓梯間(含防煙樓梯間的前室),避難走道、避難層等,均屬於安全區域,在火災條件下,人員能安全走到安全區域,即可認為到達安全地點。因此,敞開樓梯間的入口、封閉樓梯間的入口、防煙樓梯間的入口及前室入口等,均屬於安全出口。
除借用安全出口、以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外,我們常說的安全出口數量,往往就是指疏散樓梯的數量。
五、疏散樓梯和疏散走道有什麼區別?疏散樓梯不限制疏散距離?
1、疏散走道,是指兩側和頂棚的圍護結構均滿足一定耐火極限的疏散走道,是平面疏散的基本要素!火災發生時,人員從房間疏散,通過疏散門進入疏散走道,再進入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間)。疏散樓梯間的圍護結構要求更高,是豎向疏散的基本要素。
2、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疏散樓梯間(含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屬於安全區域,在火災條件下,人員能安全走到安全區域,即可認為到達安全地點,通常不再限制疏散樓梯的豎向疏散長度。但是,對於建築高度超過100米的住宅建築和公共建築,為了解決人員豎向疏散距離過長的問題,應設置避難層(避難間)。
有關避難層(避難間)的相關要求,可參專題:避難層(避難間),22問!
六、自動扶梯可否作為疏散樓梯?可否參照《人防規》取90%的疏散寬度?
室內的自動扶梯沒有圍護結構,容易受煙氣侵襲,且梯段坡度和踏步高度與疏散樓梯的要求有較大差異,難以滿足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不能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依據《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範》3.1.7規定,室外敞開的下沉式廣場,疏散樓梯總寬度可包括疏散樓梯寬度和90%的自動扶梯寬度。有觀點認為,設置在民用建築的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的自動扶梯,也可以參照此規範要求,將90%的自動扶梯寬度計入疏散樓梯總寬度。本觀點可供參考,但具體仍應以當地規定為準。
七、客貨電梯和消防電梯可否作為疏散樓梯?
1、客貨電梯在火災時應迫降首層,且火災時可能切斷電源,不能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2、消防電梯是供消防救援人員控制使用的專用電梯,一旦進入應急控制程序,電梯的樓層呼喚按鈕將不起作用,因此消防電梯也不能計入建築的安全出口。
3、建築高度大於250m的民用建築,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部可用於火災時人員疏散的輔助疏散電梯,這個電梯雖然可用於輔助疏散,但也不能計入安全出口數量。
綜上,客貨電梯和消防電梯均不可作為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
八、敞開樓梯和敞開樓梯間有什麼區別?敞開樓梯可否作為疏散樓梯?
1、對於直接對室內開放,沒有形成圍合空間的樓梯,稱為敞開樓梯,敞開樓梯不能抵禦煙火侵襲,室內敞開樓梯不能作為疏散樓梯使用。
2、敞開樓梯間是具有一定圍護結構的敞開樓梯,是指一面敞開,三面為實體圍護結構的疏散樓梯間,可以作為疏散樓梯使用。在防火上,敞開樓梯間是不安全的,可能成為煙、火向其它樓層蔓延的通道,僅應用於防火等級要求不高的場所。
3、有關敞開樓梯和敞開樓梯間的區別,詳見專題:敞開樓梯間的基本概念,與敞開樓梯的區別及應用!
九、設置敞開樓梯間的建築,上下層是否需要疊加防火分區面積?
對於規範允許採用敞開樓梯間的建築,在計算防火分區時,敞開樓梯間可以不作為上下層相連通的開口考慮,雖然有敞開樓梯間連通,不同的樓層仍可以劃為獨立的防火分區。
十、樓梯間上下開口是否需要滿足窗間牆(窗檻牆)高度要求?
窗間牆的功能,主要是防止火災通過建築外立面的開口(從建築外部)蔓延,疏散樓梯間上下均屬於安全區域,且內部直接相通,不需要限定窗間牆(窗檻牆)高度要求,有關窗間牆(窗檻牆)的概念,可參專題:窗檻牆、窗間牆、防火挑簷、防護挑簷-區別及應用!
十一、防煙樓梯間前室和樓梯間的門、窗、洞口間距,是否需要保證1.0m的距離要求?
疏散樓梯間靠外牆設置時,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外牆上的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0m。
考慮前室和樓梯間均為安全區域,因此,前室和樓梯間之間的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有困難時可適當減少,不嚴格限制。
註:2018版《建規》圖示中,認為間距可以不受限制,不妥,容易導致極端情況!雖然前室和樓梯間均為安全區域,但風險等級還是有別,前室和樓梯間之間的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有困難時可適當減少,不應取消。
十二、敞開樓梯間對疏散走道的疏散距離有什麼影響?如疏散走道是敞開式外廊,怎樣計算疏散距離?
敞開樓梯間和敞開式外廊都會影響疏散走道的安全疏散距離。
火災煙氣可能直接危及敞開樓梯間,影響人員疏散,與敞開樓梯間連通的疏散走道,安全疏散距離應予減少。
敞開式外廊的通風排煙、採光、降溫等方面的情況較好,對安全疏散有利,敞開式外廊走道的疏散距離適當從寬。
具體要求,參見專題:敞開樓梯間、敞開式外廊對安全疏散距離的影響,安全疏散距離的處置規則及爭議!
十三、封閉樓梯間採用雙向彈簧門時,也要用防火門嗎?
高層建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甲、乙類廠房,其封閉樓梯間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並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其他建築,可採用雙向彈簧門,不要求防火門。
十四、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完全開啟的角度是多少?
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當其完全開啟時,不應減少樓梯平臺的有效寬度。
防火門的完全開啟角度通常可以達到150°以上,但計算疏散淨寬度時的開啟角度,應為90°,參專題:防火門開啟角度,與疏散淨寬度的關係及對策!
十五、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要不要考慮開啟過程中對有效寬度的影響?
1、對於人員密集場所,當開門過程影響樓梯平臺的有效寬度時,可能會影響人員疏散,甚至造成嚴重堵塞或踩踏事故。因此,這類場所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應儘量保證開門過程不減少樓梯平臺的有效寬度,參見圖示10:
圖示10
2、對於非人員密集場所,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只需要保證完全開啟時,不減少樓梯平臺的有效寬度即可,參見圖示11:
圖示11
十六、疏散樓梯間直通屋面的門和直接開向室外的門,是否需要防火門?是否可以採用雙向開啟的門?
疏散樓梯間直通屋面的門和直接開向室外的門,當開門位置滿足與建築其他部位及其他建築的防火間距要求時,可以採用向外開啟的普通門,但需滿足其自身功能要求。比如,設置有防煙設施的疏散樓梯間,疏散門的設置必須考慮滿足其功能要求。疏散樓梯間直通屋面或室外的門,必須向外開啟,不能採用雙向門。
十七、不同的疏散樓梯,可否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疏散樓梯間應在首層直通室外,兩個(或多個)疏散樓梯不應在首層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除《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圖示「5.5.28圖示1續」所示的特例外,疏散樓梯間均應在首層直通室外,不同的疏散樓梯間不應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具體示例及解說,參見專題:疏散樓梯不應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十八、地上、地下的疏散樓梯,可否共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建築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屬於同一筒體的地上、地下疏散樓梯間確因條件限制難以分別獨立直通室外時,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前提下,可以在首層通過與地上疏散樓梯共用的門廳直通室外,參《建規》6.4.4的相關要求。
十九、防煙樓梯間直接對外的出口和通向屋面的出口,能否不設置前室,樓梯間的門直接對外?
可以不設前室直接對外,但不得影響疏散樓梯間的防煙功能。
十九、擴大封閉樓梯及前室直通室外的距離有什麼要求?直通室外15米樓梯間形式有哪些要求?
參專題:擴大封閉樓梯及前室直通室外的距離,及直通室外15米樓梯間形式的爭議!
二十、住宅建築樓梯間的首層疏散門,是否需要保證1.1米?
雖然規範沒有對住宅建築疏散樓梯間的首層疏散門的最小淨寬度提出要求,但仍不宜小於1.1米。參專題:住宅建築樓梯間的首層疏散門,是否需要保證1.1米?
二十一、設置在防煙樓梯間和封閉樓梯間內的樓梯,如採用金屬梯,是否需要採取防火保護措施?
除規範許可採用金屬梯的情況外,疏散樓梯必須滿足對應耐火極限的要求,如採用金屬梯,應採取防火保護措施,確保滿足對應耐火等級建築的耐火極限要求,即使設置在防煙樓梯間和封閉樓梯間內的樓梯,也不應例外。
二十二、對於規範中允許採用金屬梯的情況,金屬梯是否需要滿足對應耐火等級建築的耐火極限要求?
根據規範要求,在滿足一定條件的丁、戊類廠房和倉庫、筒倉中,允許採用金屬梯(金屬樓梯)。除人員密集場所外,建築面積不大於500m、使用人數不超過30人且埋深不大於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當需要設置2個安全出口時,其中一個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屬豎向梯。註:具體要求參規範要求:3.8.6、6.4.6、5.5.5等。
這些規範許可採用金屬梯情況,可直接採用金屬梯,不必另外考慮耐火極限要求,也不必設置在樓梯間內。
二十三、疏散樓梯可否採用防火塗料保護?
不可以。防火塗料的粘結性能有限,不宜應用在有振動,尤其不能應用在經常有摩擦的場所,容易導致損壞和脫落。
為滿足鋼質疏散樓梯的耐火極限要求,樓梯的人行接觸面可採用外包混凝土及面磚等保護措施,無接觸面可以採用包覆防火板等措施。
參考專題:鋼結構防火塗料-20問!
二十四、疏散樓梯間及前室(擴大前室),可否設置管井(井)檢查門?可以設置客梯層門?
1、對於住宅建築戶門直接開向三合一前室(含單一安全出口的合用前室)的情況,可以設置管井(電井)檢查門,其他情況的前室不得開設管井(電井)檢查門。
2、住宅建築的客貨電梯,允許設置在消防電梯前室,但不應設置在獨立的防煙樓梯間前室。
3、擴大前室(擴大封閉樓梯間)可以設置檢查門及客貨梯層門,但須遵行一定規則。
4、公共建築前室不應設置管井(電井)檢查門,也不應設置客貨電梯。
5、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均不得開設管井(電井)檢查門,也不得開設電梯層門。
6、規範對於敞開樓梯間能否設置管井(電井)檢查門,沒有明確規定,實際應用中,也不應設置。特殊情況下,住宅建築的敞開樓梯間內確需設置管井(電井)檢查門時,應採取加強性保護措施,比如檢查門應採用乙級或甲級防火門等。
7、具體要求,參見專題:前室(擴大前室)-檢查門.客梯層門設置!
二十五、疏散樓梯間及前室,可否設置配電箱?
疏散樓梯間及前室,均不得設置配電箱,住宅建築的敞開樓梯間內確需設置配電箱時,應採取加強性保護措施,比如不能突出形成障礙物,箱體應滿足防火要求並加設防火蓋板等。
二十六、疏散樓梯間及前室,可否設置消火栓?
《消水規》7.4.7要求「室內消火栓應設置在樓梯間及其休息平臺和前室」,並不太符合我國室內消火栓的功能現狀。
疏散樓梯間是人員豎向疏散的安全通道,樓梯間內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礙物,尤其是,《建規》強條6.4.1的圖示3明確禁止在樓梯間設置消火栓(突出物)。
建議如下:
1、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前室,通常屬於樓層較高或人員相對密集的場所,疏散時間較長,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和可能破壞疏散樓梯間功能的設施,不宜設置消火栓。
2、戶門直接對前室開放的住宅,以及疏散走道空間有限的住宅等,可以將消火栓設置在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前室,但不應形成突出障礙物。
參專題:室內消火栓可否設置在疏散樓梯間及前室?
二十七、疏散樓梯間和前室,是否需要設置自動滅火和火災報警系統?
疏散樓梯間可以不設置自動滅火和火災報警系統,但前室應視具體情況確定,參見專題:疏散樓梯間和前室-是否需要設置自動滅火和火災報警系統!
請注意:設置有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建築,電梯前室、疏散樓梯間內均應設置應急廣播揚聲器。
二十八、不同的防火分區,可否共用、借用疏散樓梯?
參專題:防火分區-借用、共用安全出口,規則及應用!
二十九、「前室穿套」,可行嗎?
前室穿套應予禁止,參專題:前室穿套的前身今世!
三十、突出建築外立面的疏散樓梯,是否計入不同建築間的防火間距?
外掛樓梯、室外疏散樓梯等,應納入防火間距計算,參專題:
防火間距爭議:外掛樓梯.外廊.陽(窗)臺.雨棚等,影響及處置!
三十一、除《建築設計防火規範》5.5.10的公共建築和5.5.28的住宅建築外,其他情況可否應用剪刀樓梯間?可否視為兩個安全出口?
受結構形式限制,剪刀樓梯的安全性相對較低,非特殊情況,不建議採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僅約定了剪刀樓梯間在高層公共建築和住宅建築的應用原則,對於其他情況下的應用,存在諸多爭議,具體要求參專題:再談「剪刀樓梯間」-概念、爭議及探討!
三十二、多層的餐飲和飯店,需要採用封閉樓梯間嗎?(《建規》5.5.13包括餐飲場所和飯店嗎?
《建規》5.5.13並沒有明確包含餐飲和飯店,普通的餐飲和飯店可以不設置封閉樓梯間。
但是,5.5.13明確包括旅館、商店等類似功能建築,實際上,對於整層尤其是多個樓層作為餐廳或包廂的情況,其風險是大於常規的旅館和商店的,對於這類情況,宜參照旅館或商店處置,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應採用封閉樓梯間。
三十三、幼兒園需要採用封閉樓梯間嗎?(《建規》5.5.13包括幼兒園嗎?)
《建規》5.5.13不包括幼兒園,且考慮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在疏散通道上設置門可能帶來更大風險,幼兒園不需要也不宜採用封閉樓梯間。
三十四、《建規》5.5.13的條文說明中提及了教學、辦公等建築,這類建築包括在5.5.13範圍內嗎?
教學、辦公等建築不包括在《建規》5.5.13內,這類不超過5層的建築,可以採用敞開樓梯間。
三十五、不超過5層的多層宿舍樓,可以採用敞開樓梯間?
《建規》5.5.13沒有包括宿舍建築,但《宿舍建築設計規範》有規定: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宿舍建築應採用封閉樓梯間(5.2.1)。專業規範有規定的,應從其規定。
三十六、不同業態可以共用同一疏散樓梯嗎?共用時怎樣確定疏散樓梯的形式?
疏散樓梯間共用,基本可以分為水平共用和豎向共用兩種情形,水平共用是指同一樓層中的業態共用同一個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豎向共用是指不同樓層的業態共用疏散樓梯。具體要求,參專題講解:
「禁忌」大全-共用疏散樓梯間(安全出口),一表通!
共用、借用樓梯間,共用室外安全出口-應用原則錯例分解!
三十七、和其他功能建築合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需要設置專用疏散樓梯嗎?
新建和擴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改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建規》5.4.4A、《老年人規》3.0.3)。
三十八、汽車庫可以和建築的其他功能部分共用疏散樓梯嗎?
汽車庫可以和不同樓層的其他功能部分共用疏散樓梯(不同層共用)。
特殊情況下,當汽車庫確需和同層的其他功能部分共用疏散樓梯時,需遵行一定規則,參專題:
設備用房與汽車庫-疏散關係及應用誤區!
防火分區-借用、共用安全出口,規則及應用!
三十九、疏散樓梯一定要通至屋頂嗎?如屋面不具備連通兩個疏散樓梯間的情況,也需要通至屋頂嗎?
建築的樓梯間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門或窗應向外開啟。
將建築的疏散樓梯通至屋頂,可使人員多一條疏散路徑,有利於人員及時避難和逃生。有困難的情況下,宜保證每個防火分區至少一個疏散樓梯通至屋頂,每棟建築至少兩個疏散樓梯間通至屋頂。可通屋頂的樓梯間,每層樓梯間入口應做好「可通屋頂平面」的明顯標識。
上人屋面屬於敞開空間,能有效躲避煙氣危害,滿足一定條件的上人屋面,可作為臨時避難場所,因此,即使屋面不具備連通兩個疏散樓梯間的情況,也有必要通至屋頂。有關上人屋面的具體要求,參專題:上人屋面-建築防火及安全疏散要求!
四十、特殊情況下,疏散樓梯間必須在某層平面改變豎向位置,怎樣處置?
《建規》6.4.4:除通向避難層錯位的疏散樓梯外,建築內的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這是規範強條,應切實遵守!
對於必須在某層平面改變豎向位置的特殊情況,應僅適應於多層建築,連通通道的建築防火要求(耐火極限、裝飾裝修、建築材料等)以及消防設施等,應保證不低於疏散樓梯間要求,對於設置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築,連通通道也應同步設置。(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