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是否是同一個概念?補償和賠償不同又在哪裡?

2021-01-08 李小青律師

經濟補償,是指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 解除或 終止勞動合同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經濟補償,一般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計算具體金額。賠償金適用條件: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要支付賠償金。由這兩個概念可以得出,一個是屬於合法時的補償金;另一個是屬於非法是的賠償金。這麼看來,兩者的適用條件也是不一樣的.

網友諮詢:

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不能同時主張嗎?

李小青律師解答: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不能同時主張。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包括依法解除和違法解除兩種。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時是否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要視情況而論。第一,因為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39條列舉的過失情形,用人單位行使勞動合同解除權的無須承擔補償責任;第二,存在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的情形,即勞動者身體狀況的原因、工作能力的原因以及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30天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但需給予經濟補償金;第三,用人單位無理由提出解除合同,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除上述三種情況外,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均屬違法。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李小青律師補充:

一.兩者支付條件不同

1.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1)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非過失性辭退勞動者;(4)用人單位依法裁員;(5)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備註: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除外);(6)特殊情形下用人單位停止經營而導致勞動合同終止;(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什麼情況下適用賠償金?

在《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之外,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也就是說,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的(即「違法終止或解除」),勞動者可以選擇:(1)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2)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直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 當用人單位違法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如果選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無權再要求用人單位向其支付賠償金。但是在勞動合同客觀上不能繼續履行的情況下,則仲裁員或法官可以裁決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

二.兩者計算標準上區別大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實際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按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已經不能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三.兩者不能重複適用

濟補償金呢?對此,《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5條進行了明確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李律師結語: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在勞動爭議處理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雖然兩者都是用人單位要支付一定的金額給勞動者,但是二者在責任認定和承擔上有很大區別。勞動者在權益受到用人單位侵害要求賠償或補償時,應當分清各種不同情形下的「補償金」、「賠償金」的含義,從上分析可看出,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是可兼得還是不可兼得,否則會失去依法應當得到的正當利益。

相關焦點

  • 勞動法規定:經濟補償和賠償要區分清楚,這樣維權才有效
    勞動法規定:經濟補償和賠償要區分清楚,這樣維權才有效在工作的過程中,其實大家都是比較沒有安全感的,雖然表面上用人公司和職員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職工始終還是相對若是的,不管是在用人公司受到委屈,或者是不公平的對待,職工大部分的時間都比較弱勢,所以很多事情人們都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注意徵遷中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的區別,以防以補償代替賠償
    ,當事人企業出保證金和辦理所需費用。其中規定,依據當地關於處理因歷史原因未取得相關手續的建築物的處理辦法,以時間和是否具備土地和建設手續為判定標準,以項目評估確定的補償標準為基數,以打折的方式予以計算補償。對於2006年後建設的沒有相關手續的建築物一律按照違法建築處理,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獎勵補助。當事人企業在2006年後建設的建築物約六千多平方。
  • 房子要拆遷,補償和賠償您分得清嗎
    房子要拆遷,拆遷費是要給的,但是我們發現很多被拆遷人都分不清補償和賠償,補償和賠償看似相似,但是差別可大了。房子拆遷中,補償是指拆遷人給予被拆遷人的補償,主要包括:房屋價值、搬遷費等必要支出、停產停業損失、獎勵等。
  • 「補償」與「賠償」責任?主要區別?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 辭退員工經濟補償或賠償金,如何要求賠償或籤訂長期勞動合同
    事業單位幹10年臨時工,被提前辭退,怎樣補償?辭退員工經濟補償或賠償金,如何要求賠償或籤訂長期勞動合同事業單位臨時工有兩種情況分別處理,一個是與單位有勞動關係,一個是勞務派遣。如果單位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以你有嚴重過錯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話,也證明你確實有重大的過錯,這種情況下單位無需要向你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 【法官說法】民事賠償與補償的區別
    【法官說法】民事賠償與補償的區別 2020-06-10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員工籤訂競業限制協議,卻不給任何補償,員工違約是否要賠償?
    雙方在保密合同中沒有約定經濟補償事項。2018年8月31日和9月27日,張某、李某、劉某3名職工分別提出了辭職申請,經某公司批准,雙方解除了勞動關係。此後,某公司一家網站上發現北京某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出現了與本公司相同的圖片和照片,其商業模式、商業計劃也與本公司相同,而這些屬於本公司的商業秘密。某公司認定是這3名職工所為,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
  • 建議深圳試點 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瑋)「建議政府儘快試點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明確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的索賠主體、賠償範圍、賠償程序、賠償標準和形式等。」目前,深圳共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260公里海岸線,海域資源較為豐富,開發潛力大。2019年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比重約為10%,海洋經濟正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2020年8月,深圳市政府出臺《關於勇於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
  • 開除員工怎麼賠償 2020年辭退員工補償標準
    企業隨意開除員工,是需要受到懲罰的,根據不同的情形,企業將因此付出不同的代價,至於開除員工怎麼賠償,主要是看企業辭退員工的情形,以什麼樣的理由辭退員工可是非常重要的,在2020年辭退員工補償標準中,你也會發現一些答案。
  • 補償?賠償?拆遷中這兩有區別嗎?
    經常有人諮詢小編,「我們家房屋面臨拆遷,能拿到多少賠償?」,聽到這個小編往往都會告訴他們,按照描述的情況還不涉及賠償,目前只有補償。這裡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徵地拆遷中,賠償和補償有什麼區別?
  •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籤,是否要給經濟補償?
    通常情況下,勞動合同的期限屆滿後,用人單位會與勞動者續籤勞動合同,但也有不續籤的情況下,此時可能需要用人單位向勞動者進行賠償。那麼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籤訂勞動合同的該如何賠償呢?是否有經濟補償金?一、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籤要提前通知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沒有規定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籤的必須提前30日通知,那就要看當地的地方性勞動法規中是否有規定或勞動合同中是否有約定,沒有規定或約定的雙方都不需要提前通知對方,有規定或約定的按照規定或約定執行。
  • 勞動爭議中應訴求「經濟賠償金」還是應訴求「經濟賠償」?
    勞動爭議中使用「經濟補償金」可能是錯的,應使用「經濟補償」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用工、非法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時,需要承擔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的責任。法律職業人對於勞動法律關係中訴求經濟賠償時,是應當使用「經濟賠償金」,還是應使用「經濟賠償」進行訴求表述才妥當?
  • 經濟補償金and賠償金!N,2N還是N+1?
    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兩項權益,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鑑於二者定性和適用情形存在關聯,極易對HR的工作開展造成困擾。除此之外,涉及到與「N」有關的諸多說法,更是讓HR暈頭轉向。有時諮詢過了,時間一長,又被淡忘了。鑑此,我們就以本文篇幅為限,集中向HR介紹一下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
  • 房屋強拆損失賠償不低於補償的判斷與適用
    具體可考慮以下因素:(1)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2)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補償標準;(3)本應對當事人作出的徵收補償決定;(4)其他被徵收人的徵收補償決定和補償安置協議。通過綜合比對,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充分救濟保障原則和懲罰性賠償原則,選擇最有利於當事人的賠償標準和賠償方式。通常,參照適用與當事人相仿的其他被拆遷人所籤訂的補償安置協議,往往對當事人更加有利。
  • 農村一畝地補償多少錢 土地徵收賠償標準怎麼算?
    現在農村地區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了,因此避免不了要徵收土地,那麼農村一畝地補償多少錢呢?徵收土地賠償標準是多少?其實每個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樣,所以補償標準也是有所不同的,具體要看當地政策如何。隨著國家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視和「戶戶通」,「村村通」等項目的不斷提出,許多農戶面臨著土地徵用的局面,但是對此不感到恐慌。因為土地被徵用於道路建設等,用於農村發展,所以將來我旅行會更方便。最重要的是,國家仍然有一定的經濟補償!
  • 在徵地拆遷中,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在同一案件中怎麼區分?
    依法分析朱某、李某在一、二審期間均明確表示其要求越城區政府履行的是調整拆遷補償方案的法定職責。根據行政行為的啟動機制的不同,可區分為依職權和依申請行政行為,前者行政機關根據其法定職權應主動作出,後者則是應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而作出。
  • 法律知識大講堂——徵收補償or國家賠償,你選哪一個?
    法律知識大講堂——徵收補償or國家賠償,你選哪一個?在房屋徵收補償或是徵地補償過程中,經常有當事人諮詢,徵收方給我的徵收補償款不夠,我能不能向他申請國家賠償?或是提到自己遭遇強拆,財產受損,是選擇讓政府進行補償還是進行國家賠償呢?因此,大部分被徵收人對於國家賠償和徵收補償的定義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也就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選擇何種維權方式。
  • 職場人,你清楚「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區別麼?
    各種問題最終指向的一個疑惑是:單位應不應該賠償我?該找哪個部門去反映?而實際上賠償金和補償在勞動法上指向完全不同的權利義務。勞動法律規範中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兩部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權利義務的基本法律。
  • 一人賠償多少?2020農村房屋徵收補償標準
    每當農村房屋、土地面臨徵收拆遷時,很多農戶朋友都會問到這樣幾個問題,第一類問題肯定和賠償標準有關,比如農村土地徵收多少錢一畝?農村房屋拆遷多少錢一平米等,第二類問題則大多和農村拆遷、徵地補償的申請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有關,而第三類問題則一般和各地不同政策有關,比如農村房屋拆遷是按戶頭算還是按人頭算,又或者是按面積算?農村拆遷會遇到哪些常見問題等。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農村房屋拆遷到底是按戶頭算還是人頭算?一人賠償多少?看看2020年的農村房屋徵收補償標準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 勞動合同到期終止,員工可否要求經濟賠償?
    勞動合同到期終止了,員工不想再續籤勞動合同,那麼員工還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嗎?員工在用人單位工作幾年,奉獻自己的青春和辛勞,對勞動者的年齡和身體對再次求職已有很大影響,立法者認為有必要對勞動者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的情況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