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會很好奇,好多關於記憶力的比賽裡,參與者們可以在幾秒鐘記住幾十個字,或者在幾分鐘內記住一副卡牌的順序。 於是,有人決定研究一下他們,想知道他們的大腦和普通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都有一個爭論,就是經過記憶訓練的人到底是他們天生就擁有優秀的記憶力,還是後天的訓練方法起到了作用。而這裡有個關於記憶的古老方法叫做軌跡記憶法(Method of Loci)。
肖恩一分鐘科普
軌跡記憶法
軌跡記憶法(Method of Loci),就是通過記住所經過路線的路標(必須是按照路標出現的順序),然後把所有記憶的東西和路標聯繫起來,從而在回憶起路標的時候可以幫助回憶起來所要記憶的東西。
軌跡記憶法最開始是由一個古希臘人西蒙尼德斯開始使用的,他通過使用這個記憶術在一次聚會的時候,輕輕鬆鬆地記住了幾十個人名。
西蒙尼德斯曾經參與了一個晚宴,在晚宴過程中樓房坍塌,他是事故唯一的倖存者。西蒙尼德斯通過回想客人當時坐的位置來辨認被碾得面目全非的死者。這次經歷使他意識到,將事項與地點相關聯將有助於記憶。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演說家們常用軌跡記憶法來記住演講稿,運用這種方法他們可以不藉助筆記即興演講。追溯到公元前500年,軌跡記憶法一直都是最流行的記憶法。
肖恩我給大家舉個慄子。比如說我一起床,第一眼看到的是床,然後依次是電腦、板凳、沙發和潤仔(我室友)。然後我想要記住五個單詞的意思分別是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permeable(可滲透的)、pundit(權威人士)、engender(產生)和 retreat(撤退)。於是我就需要開腦洞將這五個坐標和單詞意思聯繫起來,最終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今天早上起來,我躺在睡覺的基礎設施床上,起來後發現已被黑客滲透的電腦前面的椅子上坐著一個專家,而坐在沙發上的潤仔看到專家後不由得產生了撤退的念頭。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不過管它呢!這也就是自己想想,別人根本不會知道你在腦子裡天馬行空的想什麼。而且通過這樣找坐標的方法很容易回想起你所要記住的事物,是不是很方便~
好了,繼續原來的話題。
Boris Nikolai Konrad 這個運動員和教練,他在世界吉尼斯紀錄裡保持著 15 分鐘記住 201 個名字的紀錄。他提到記憶訓練時說:「這個(記憶訓練)和其他的體育運動一樣,需要大量的訓練。」是的,訓練才是關鍵。
為了了解頂級記憶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Konrad 與荷蘭 Radboud 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artin Dresler 合作。他們招募了世界前50名記憶者中的23名,而且所有的人員都在 20 到 36 歲之間。然後,科學家讓他們放鬆,在記住 72 個單詞的同時掃描了他們的大腦。
根據他們在「 神經元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小組和他們的研究人員發現,記憶運動員的大腦與你我的沒有任何不同。 「這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他們可是世界上最好的記憶者。」 Dresler 說到。 「而且,在單個記憶結構,單個區域或區域的集合裡,從解剖學上也沒有顯示他們和普通人的大腦有明顯不同。」
不過即使如此,他們的大腦也不會以類似我們的方式運作的。 因為記憶運動員能夠回憶起 72 個單詞中的至少 70 個。相比之下,非記憶運動員們平均只能記住 39 個單詞。 此外,雖然專業記憶者的大腦在結構上和非專業的並沒有很大區別,但通過掃描記憶運動員的大腦後發現,參與記憶和認知的大腦區域在記憶的時候是一起運作的。
為了弄清楚軌跡的方法是否是落後的記憶方式,Konrad 和 Dresler 將 51 名 20 歲以前從未訓練過或參與記憶賽事的人分成三個不同的組:一組訓練了軌跡的方法,使用在線課程六個星期,每天 30 分鐘。 一個對照組得到相同長度的訓練方案,但卻只是玩了一個簡單的短期記憶遊戲,沒有涉及任何方法。 而另一個對照組沒有做任何事情,但出現了大腦掃描和記憶測試。
最終,六個星期後,用軌跡方法訓練的團隊在記憶測試中刷新了以前的分數 ,他們平均回憶起了 72 個單詞中的 62 個,增加了約36個單詞。相比之下,另外兩個訓練的小組幾乎沒有改善。
同樣的,在掃描使用軌跡方法訓練的人的大腦後發現,同樣的大腦活動也出現在他們的結果中。並且在他們放鬆的時候,大腦依然會出現這樣的活動反應。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早在三年前就有研究表明,玩短期的腦力訓練遊戲並不能讓你變得更聰明。。。所以想提高智商僅僅玩腦力訓練遊戲是不夠滴~~
好啦,今天就到這裡了~咱們明天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