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5月1日,中國電影迎來了最新一部重磅級網絡大電影。
林珍釗導演,阮繼志編劇,陳星旭、李凱馨、元華、徐少強等主演的東方奇幻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
由於是經典翻拍,同時主演陳星旭相對知名,和優秀的特效,電影立刻火出了圈。
5月1日,本片已經在騰訊視頻上線了。
有興趣的觀眾,立刻前往觀看便是。
01
香港奇幻片的巔峰,衰落到崛起
1987年,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主演的奇幻片《倩女幽魂》,連同後來兩部續集。
《倩女幽魂》三部曲,可以說是唯一的東方奇幻經典系列。
畢竟《青蛇》只有一部,《大話西遊》是上下兩部。
2010年後,徐克導演的《狄仁傑》系列每況愈下。
《倩女幽魂》三部曲,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經典的。比如演員表演,比如故事劇情,比如東方奇幻電影類型的挖掘探索。
伯光認為,《倩女幽魂》代表的香港經典奇幻電影成功的原因很簡單。
它們的基礎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東方美學,故事劇情與角色設定,用那個時代最先進的電影技術進行包裝,最終在銀幕上呈現出無與倫比的東方奇幻的影像。
2001年,徐克導演的《蜀山傳》票房一敗塗地。
2001年到2010年間,東方奇幻幾乎退出華語電影圈。
2008年的《畫皮1》,2010年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尤其2013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的大獲得成功。
香港導演重新將東方奇幻類型,帶回到中國主流的電影圈。
最終,卻呈現出了一個無法理解的效果。
02
2010年後的香港電影,只剩魔幻未見奇幻
中國網絡經常會看到一個現象,當然也是事實。
那就是過去的香港經典奇幻電影,與2010年後的華語魔幻片比較。
由於香港巔峰時代的特效大片,鄭伊健的出場頻率極高。
從《風雲》《中華英雄》再到《蜀山傳》等,正所謂:鄭伊健承包了香港最好特效。
最終得出的結果,無非還是現在華語商業大片特效不行,觀眾無比懷念過去香港的經典電影。
這個確實也是一定的事實,但是據伯光所知。
2010年後市場上的華語魔幻片,90%以上全都是香港導演團隊拍的。甚至有些魔幻爛片,與過去的香港經典奇幻片是同一波人。
除了上面列舉的幾部電影,其它魔幻片還包括:
鄭保瑞的《西遊記》系列,許誠毅導演的《捉妖記》系列,劉亦菲版《倩女幽魂》、《鍾馗伏魔》、《封神傳奇》、《降龍傳》、《悟空傳》、《神探蒲松齡》等等。
我們看看《中華英雄》《風雲》《決戰紫禁之巔》的導演劉偉強。
2018年,劉偉強交出最新的魔幻片是《武林怪獸》。
比如1982版經典的《奇門遁甲》導演袁和平。
2017年,袁和平導演超級英雄大戰外星人版的《奇門遁甲》(徐克監製)。
同樣都是香港導演團隊,他們不但將」東方傳統美學「給拋棄,而且電影工業選擇對於歐美魔幻片的全面模仿、抄襲和照搬的拿來主義。
看看《封神傳奇》裡面的西方城堡的朝歌,埃及豔后的九尾狐妲己。
2017年的《戰狼2》,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和《哪吒》過後。
香港導演團隊主導的華語魔幻大片,開始逐漸退出中國電影市場。
2020年,這個突如其來的」疫情「,院線電影大停擺,命運未知。
這樣一來,反倒是推動中國網絡大電影的發展,同時上半年無數奇幻類網絡大電影上線,再結合兩部逐漸出圈的奇幻片來看。
它們在繼承香港奇幻電影的」東方美學「基礎之下,結合這個時代先進的電影工業。最終在東方電影美學的呈現上,竟走到香港魔幻片前面。
不信,我們仔細分析分析。
03
《倩女幽魂:人間情》與東方美學
其實這部電影之前,前面的《奇門遁甲2020》也因為特效出過圈。
這裡,伯光還是重點分析一下剛剛上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吧。
《倩女幽魂:人間情》對於東方美術和電影工業技術的繼承,又充分發揚在哪裡呢?
1、美術構圖和影像的氛圍
這個表面上的功夫就是服化道,場景搭建的方面。
相比之下,美術構圖,美學審美的電影氛圍處理,更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視覺衝擊力。
我們以曾在中國電影圈內引起軒然大波的《阿修羅》為例。
這是非常典型的照搬歐美魔幻片。
我們一眼望去,這些角色就是東方人刻意身披歐美古裝的效果。
當然,這就是屬於服化道的不搭配,可是連服化道都如此的拿來主義。何談什麼美術構圖,美學審美的電影氛圍?
《倩女幽魂:人間情》好幾處東方美學氛圍的設計,倒真的讓人眼前一亮。
比如前面說過開場雨夜的鏡頭。
蒼涼頹敗的古寺,朦朧黑暗的雨天。
配角們身上的蓑衣,頭上破爛的鬥笠滴水,很有武俠俠客的範兒。
隨後幾名配角(炮灰)誤入姥姥的妖船上,女妖的服化道和場景的搭建,還有女妖魅惑男人的姿態表現。
當然並沒有多少開天闢地的創造性,處理上也未必強過香港魔幻片。
比如《西遊降魔篇》的豬妖篇與《西遊伏妖篇》的蜘蛛精篇。
直到女妖被識破身份的變身的狀態,與配角們結陣鬥法除妖的設計。
這種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妖怪吃人、道士降妖除魔走位結陣。不但看得人賞心悅目,而且強過很多隻見打鬥不見法術的香港魔幻片。
《倩女幽魂:人間情》這樣的東方傳統文化的處理,可以說比比皆是。
最讓伯光眼前一亮的處理,大概還有著這幾處。
一是黑山老妖手下的迎親隊伍,幾次出場都將這種「中國鬼怪文化」的特質放大。
血紅色的服裝,高低不一的個子,臉上罩著白色符咒,一幫鬼怪手上提著招魂幡,一幫鬼怪手上在吹吹打打。
中間聶小倩的嬌子是紅色的,聶小倩身上穿著紅色嫁衣,旁邊掛著幾盞紅色燈籠。
同時觀眾可以清楚的聽見背景音樂,是某種經咒的結合。
不過,這幕戲基本是《倩女幽魂1》的「鬼迎親」,與《倩女幽魂2》妖僧出場「索命梵音」的翻拍的結合。
但原版「鬼迎親」更多的恐怖,「索命梵音」則是邪氣凜然。
《倩女幽魂:人間情》將兩種風格完全結合,反倒拍出了2010年過後,中國奇幻片裡少見的詭異詭譎,卻又邪氣沖天的鬼怪場面。
二是寧採臣來到冥界,前往黑山界的渡船。
在無邊無際的冥河之上,一艘樹根做成的又彎又小的幽靈渡船駛來,船上有個帶著鬥笠的擺渡人,船上還掛著兩個燈籠,再與寧採臣的白衣結合。
這個幽冥渡人的味兒,可以說實在是太正了。
這個場景還是改編,經典版裡面並沒有此情節。
另外還有兩處對於經典版沒有的改編,伯光個人覺得都改得不錯。
一是聶小倩的那張畫像變成了空間法寶,既可以在裡面害人,又可以在裡面躲藏。角色在畫裡面的遭遇,畫外像水墨畫的勾勒。
這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幻想文化作品,法寶法術的設計方式。
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裡面有同樣的展現,當然「山河社稷圖」不是聶小倩的畫能比。
二是增加寧採臣進入了黑山界過後,竟然撞見了很多的「鬼新娘」。
這就展現了黑山老妖對於女妖貪得無厭的一面,畢竟原版裡只有聶小倩一人,這裡將黑山老妖的惡給放得更大了。
在寧採臣發現其中一具鬼新娘是骷髏過後。
此時,聶小倩說道「寧採臣我在這兒」,其它鬼新娘全部在重複這句話的時候。
這也呈現出華語奇幻電影當中,非常少見的鬼魂式的恐怖片影像。
這一點竟在網大中逐漸實現,是真的有些諷刺。
2、特效的合理搭配
《倩女幽魂:人間情》的特效相比經典版,肯定不如當年驚悚恐怖。
不過,與2010年後,香港導演團隊拍攝的魔幻片相比,有很多特效處理方式還強過一籌。
伯光堅持認為,東方幻想系的影視劇。只要不是借鑑西方的魔幻,架空奇幻和玄幻作品。中國傳統幻想類的不管是中國神話、神仙系統、志怪獵奇還是武俠仙俠。
東方式幻想的鬥法、武打和陣法。
你該結印就結印,該念法咒就念法咒,該使用武功就使用武功。
千萬不要像某些魔幻片給整成超級英雄在打外星人,更不用提大多數的魔幻片,毫無中國法術打鬥的的特效處理。
《倩女幽魂:人間情》幾大角色的鬥法設計,同樣體現了繼承香港經典奇幻,再結合當前先進電影技術的感覺。
比如開場配角團(炮灰團)的「天罡五行陣」,最強的攻擊是個法寶。
但整體攻擊力和防禦力都太弱了點,輕易就被姥姥破陣了。
《倩女幽魂2》出場的知秋一葉,《倩女幽魂:人間情》裡也讓他出場了。
知秋一葉的法術設定和原版相似,不過沒有了遁地和定身咒。相反使用最多的是符咒,連背後寶盒的大招都是鋪天蓋地的符咒變化。
同時,這版知秋一葉還有個威力不算厲害,而且不靈的「風雷雨電」的御雷之術。
召喚要麼劈不準,要麼劈到自己,後來劈中黑山老妖沒啥傷害。
伯光看到知秋一葉的「風雷地動令」,從結印、念咒到施術,竟有一絲感動。
另外,元華和兩大反派的設計,電影只能說不功不過了。
元華雖然年紀大了,但武戲和表演尚保持香港老派演員風骨。但法術除了「大寶劍」,基本沒有使用其它法術。
同時燕赤霞大招的「劍化萬千」,與《風雲》無名的「萬劍歸宗」太過相似。
由於《風雲》也非常的深入人心,確實有雷同之感。
徐少強的姥姥除了手幻化成樹枝,便只有將樹葉化作鋪天蓋地的暗器。
雖然這一幕單獨從特效上來講,比很多院線電影做得更加的驚豔,但樹妖的法術還是太少,聯想下張國榮版鋪天蓋地的大舌頭。
最後,黑山老妖則回到大怪獸的特效方式。
除了黑山老妖口吐棺材結陣,這幕讓人眼前一亮之外。其它無論黑山老妖的形象,還是最後的大決戰特效都稍稍遜色點。
相比之下,燕赤霞大戰天魔二祖那場戲。
邪氣凜然但自稱天人的天魔二祖,與燕赤霞那一戰倒很不錯。
無論是法寶和法術的使用,三人鬥法的動作設計和特效的結合。
不但處理得有條不紊,而且東方特有的法術,結合香港電影擅長的動作設計,精彩度超越了不少院線電影。
尾聲
《倩女幽魂:人間情》,或許開創中國網大歷史
本片由於本來就是翻拍經典版,在角色塑造和故事劇情上面。
除了繼承張國榮和王祖賢經典版之外,其它最多的就是合格的完成任務,開創類型並不是這部電影的首要任務。
最終從效果上來看,在繼承和致敬經典上還是過關的。
《倩女幽魂:人間情》有一個最大的意義。
當2010年後香港魔幻片泛濫,口碑質量卻不佳,現在逐漸退出了電影市場之際。
2020年,中國的網絡大電影在繼承香港經典奇幻的情況下,再和當前先進的電影工業技術結合,反倒開始超越不少院線電影。
如果說特效不錯,原因是「網大」沒有大明星,所以將投資都拿去做特效了。
這個「東方美學」的回歸和進步,倒真的是中國網大的升級進步。甚至為未來是長期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據查《倩女幽魂:人間情》投資是4000萬,製作時間是3年。與大量動輒投資數億的院線電影,甚至是電視劇都要好得多。
2020年的《倩女幽魂:人間情》,隱約呈現出中國網大裡程碑的即視感。
現在的唯一的大缺點,大概是翻拍的經典吧!
《倩女幽魂:人間情》也因為經典的翻拍,不錯的特效與東方美學回歸,開始一定範圍的出圈。
如果哪天開始故事原創,演員陣容更加的強大,同時特效水平和東方美學處理節節攀升。
那麼,未來的中國網絡大電影,只怕會前途無量。
《倩女幽魂:人間情》,或許正好開創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