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順治因患天花病死在養心殿。初九新皇繼位,登基大典有序進行,並非電視劇中那般爭鬥,看來皇位繼承問題,還是早有考慮的。
順治帝劇照
順治當時八子僅餘六子,二子福全九歲,三子玄燁八歲,餘子歲數太小,只有福全和玄燁尚可擇取。順治一直看好次子福全,認為其年齡稍長且賢能,想立為太子,但一眼失明,且還未出過天花。皇太后很早就喜愛聰明好學的玄燁,雖然臉上有麻點,但已從天花魔掌中掙脫。雙方意見相持不下,只好求助於第三方評定。
這個評定人是在欽天監供職的洋教士湯若望,官至一品,供職多年。有一次他救治了處於死
湯若望
亡邊緣的皇后博爾濟古特,從而深受皇太后信任,順治也尊其為「瑪法」,(爺爺的意思)。其建議選取一位年幼的皇子,且在幼年時已出過天花,但若選年長的皇子,卻未出過天花,還要時刻擔心此種恐怖的疾病奪去性命。
康熙劇照
湯若望的理由無可辯駁。清朝入關後最高權力的第一次交接,竟因一位皇帝死於天花,一個不會再得天花且本不受父皇關注的皇子立刻身價倍增,玄燁臉上的麻點瞬間成了他取得帝王的資本,就這樣,康熙登上了帝王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