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交易者都覺得,只要有良好的技術交易系統,或良好的看圖方法,就能打敗市場。事實上,良好的技術交易系統,甚至精確的趨勢預測,只是成功的一半而已。
光是準確地找出市場的趨勢,或某一趨勢的價格目標,還是不夠的,更何況要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十分困難。
為了讓賺錢的倉位賺的更多,虧錢的倉位虧的更少,你必須採用一套有效的策略。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似的,絕大部分人在各行各業都是碌碌無為的一般人,優秀的東西總是少數派,他們的行為總是特別而且極少人能做到的,如何成為最優秀的一群人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
股票投資膽識和謀略是必要的,保持忍耐是不可欠缺的!玩股票必須培養良好的忍耐力,這往往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不少投資人並不是分析能力低,也不是缺乏投資經驗,而是缺少一份高度的忍耐力。過早買進或者過早賣出,都會招致時間的無謂之浪費,以及金錢的損失。
買進與賣出的時機不適合,應該耐心等待,時機降臨時要堅決果斷的把握,這是對每一個投資人的基本要求。
投資股票需要忍耐力,尋找市場機會需要等待,需要耐性;持有股票是一個需要投入時間的過程,因而需要高度的忍耐力,需要眼光和遠見,不要因股價的起伏波動而寢食不安。
均線系統的設置
如果將多根有規律的均線排列在一起,這是就可以形成一個對分析更有幫助的均線系統。
一般來說,在用均線系統進行分析時,常見的參數排列方式為:
A、5、8、13、21、34、55(費波納奇排列方式)
B、5、10、20、30、40、50(等跨度排列方式)
在這兩種排列方式的基礎上,增加125、200和250三個參數的均線
使用均線排列態勢判斷市場趨勢
均線系統的排列狀態,一般可分為匯聚、發散、平行三種狀態。其中匯聚狀態表明的是市場經歷過一段單邊走勢後出現的對原有動能消化或積蓄新運行動能的過程;
匯聚的時間越長,產生的動能越大;發散狀態則是匯聚之後產生的爆發動能的前奏;平行狀態則表明市場運行動能已經單方向爆發,引發了新的單邊運行趨勢。
在單邊市運行節奏當中,這三種狀態的循環為:匯聚-〉發散-〉平行-〉匯聚
而在盤整市中,則體現為匯聚-〉發散-〉匯聚的循環,直到突破的發生。
MA均線應用
在市場中一般有三種趨勢,上升、下降、橫盤。
趨勢的判斷一般要結合MA均線,MA均線呈多頭排列時是上升趨勢,MA均線呈現空頭排列時是下降趨勢,MA均線交叉糾纏時是震蕩趨勢。
不同的趨勢對應不同的運作,上升趨勢一般以逢低進場為主,下降趨勢以逢低博反彈運作為主,震蕩趨勢則以高拋低吸滾動運作為主。
1、上升行情逢低進場
當20日、30日、60日MA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
意味股價近期穩定的上漲時期,後期將大幅上漲。這時,當日線站上5日或10日均線時,股民應把握好機會,待出現趨勢反轉信號止盈出場。
股價在上升的過程中會伴隨股價的回調,每次股價回調不破MA均線就出現起漲訊號時,同樣是很好的進場布局時機。
例:
例如上圖該股,從18.90這一低點開始,MA均線開始向上發散並逐漸呈現多頭排列,這個時候逢低進場將會有較大的獲利空間。
價格強勢拉升一波之後,開始回調蓄力,每次回調都沒有破掉30日均線就出現轉頭上走訊號,在這也可以視為低位的時機。
2、下跌行情逢低博反彈
當5日、10日、30日MA均線從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意味股價近期穩定的下行時期,後期將大幅上升。
在市場有這麼一個規律,股價在上升趨勢中會伴隨著回調,而在股價下降趨勢中會伴隨著反彈。
在下降趨勢中,每當股價出現止跌反彈的信號或股價距離均線太遠之際,都是博反彈的進場點。
例:
例如上圖該股,20日、30日、60日均線呈空頭排列,股價處於下降趨勢中,股價技術下跌出現止跌反彈訊號可以視為低位,如圖紅圈。
股價反彈一波後出現反轉訊號,因為後期股價還要下降,這時應止盈離場,謹防盈利回吐。
3、橫盤震蕩趨勢高拋低吸
MA均線呈現交叉纏繞狀態,股價圍繞MA均線上下波動,這個時候就是橫盤震蕩行情。
這時候股價會維持在一個價格區間裡運動,這個區間就是橫盤震蕩區間,震蕩區間的上邊緣會對價格產生壓力,震蕩箱體的下邊緣會對價格產生支撐。
橫盤震蕩趨勢中,每當價格到達震蕩箱體的下邊緣,視為低位,當價格上漲到震蕩箱體的上邊緣,止盈出場,如此循環運作獲利。
例:
例如上圖該股,股價進入震蕩箱體後,震蕩箱體的下邊緣會對價格產生強支撐,臨近震蕩箱體的下邊緣視為低位一般來說比較安全。
價格上行到震蕩箱體的上邊緣附近,做止盈離場,如圖畫出的出場點。 按此運作,震蕩行情中的利潤都可以收入口袋。
均線粘合戰法
(1)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
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大多出現在長期下降趨勢末期和長期上升趨勢初期,是指股價在築底或盤整時,5日、10日和20日均線逐漸收斂,相互纏繞,形成均線粘合形態;
然後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均線粘合形態,各條均線向上多頭髮散。
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的技術特徵有以下幾點:
(1)出現在長期下降趨勢末期或長期上升趨勢初期。
(2)5日、10日和20日均線收斂,形成均線粘合形態。
(3)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均線粘合形態,均線向上多頭髮散。
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意味著股價將要啟動一波行情
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大多出現在長期下降趨勢末期以及長期上升趨勢初期,主要是主力進場吸貨所致。當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後,通常都會有一-段可觀的漲幅。
從平均成本的角度看,均線粘合表示市場內各均線周期的平均持倉成本相同,粘合的時間越久,平均成本相同的籌碼就越多。
如若股價向上突破,一方面說明所有持倉都出現盈利,沒有足夠的盈利,股民是不會大量拋出的,因此持倉比較穩定。
另一方面表明場外的交易者願意出更高的價格納入,甚至不惜讓堆積得如此多的籌碼全部獲利,多方的實力和決心非同一般。
均線首飲粘合向上發散的低位入點在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均線粘合形態,以及均線多頭髮散的初期。
上圖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但60日均線下行,所以進場倉位要輕
上圖周線出現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形態,訊號可靠性更強
上圖,上升趨勢中出現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上行力勁足。
運作要點:
(1)均線粘合的時間越長,股價或指數突破後,上漲的力度就越大。
(2)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均線粘合形態,以及均線向,上發散初期,如果成交量同步放大,那麼信號的可靠性更強一-些。
(3)在下行的60日均線之下出現均線首次粘合向上發散形態,有可能是長期下降趨勢的中期反彈行情,交易者入場時要控制倉位。
等到股價或指數向上突破60日均線,60日均線上,說明上行趨勢明朗。
想要了解更多的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