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聖劉立榮,輸掉金立的棋局

2020-12-22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半佛仙人

來源:半佛仙人(ID:banfoSB)

1

建安四年,故事開始於北方。

手握河北的袁紹,統一北方的最後一個對手,是老朋友曹操。

文有許攸沮授,武有顏良文丑,精兵十萬,糧秣無數,而對面的老朋友四處火起,疲於奔命。

袁紹面對兩個選擇,要麼趁敵虛弱,迅速平推過去,要麼穩紮穩打,派士兵侵擾曹操的側翼,三年後,不戰自勝。

問鼎天下的策略,是急是緩,二選一,難住了袁紹。

同樣的選擇,在人類歷史中無數次重演,命運像是個頑童,特別喜歡讓人在截然相反的兩條路中選一條走下去,隨機領他們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

千年後,愛讀史書的棋手劉立榮肯定看過這一段,或許他臉上會浮起微笑,然後對著袁紹的選擇搖搖頭。

不過命運自有答案。

2

2009年,金立總部。

創始人劉立榮表示,功能機時代野蠻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就要精細發展。

為了走智能機這條路,一年後,創始人劉立榮在東莞劃了一片地,投資十億打造產業園,金立要打造的,可是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生產基地。

環顧四海,慢性子的劉立榮面帶微笑。

金立依舊領先國產手機。

從06年到09年,金立連續三年斬獲線下銷量第一名,2008年,更是勇奪國產機品牌中銷量冠軍,行業前五,光出貨就出了1000萬臺,從亞洲的越南新加坡,到歐洲的法國義大利,都能見到金立手機的身影。

國貨之光。

而金立從零做到國產機扛把子,劉立榮功不可沒。

1998年,國家出臺《關於加快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始,要求企業生產手機獲得牌照許可,取得牌照,是金立徵討天下的第一關。

無他,那時黑手機泛濫的厲害,甚至能擠兌死正規品牌。

霸主波導一款千元手機剛一上市,電視上廣告轟炸過一輪後,華強北就能夠迅速仿製出山寨機,只賣六百,搶佔正品的市場,這些泛濫在田間地頭,讓波導這隻快鳥徹底隕落。

這些田間地頭的黑手機,是國產手機要面對的最大敵人。

國家只能加強監管,手機領域,有證的,便是諸侯,沒證的,便是賊寇。

金立02年成立時,劉立榮迅速的發現了問題所在。

重點是牌照嗎?不,是技術壁壘。

那些急匆匆上市,沒有技術壁壘的正品手機,只會被蜂擁而上的盜版撕咬致死,想要徵討天下,要先沉穩的打熬筋骨。

劉立榮沉穩,看事物精準,發動攻勢時,狠。

2005年金立得到生產批准後,金立便迅速來了一套雷霆手段,剿賊起勢。

首先,金立將質量做到了極致。

傳統國產機核心技術多為中外合作,少有自己的研發團隊,金立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這些投入為金立帶來了兩樣東西:

大電池和中文輸入。

功能機時代,續航頂級的品牌,就是強;

老外研發的手機,輸入法對國人太不友好,金立的中文手寫技術讓用戶覺得體貼,語音輸入則是爽。

兩項技術,不但用戶喜歡,山寨機還沒那麼輕易複製,就憑這兩點,金立迅速站住了市場一角。

隨後,金立廣告做得鋪天蓋地。

劉立榮懂人心,畢竟是在小霸王工作過,見識過段永平的神之一手,他懂廣告的重要性。

宋丹丹在春晚上說出了「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讓波導手機成一個時代的符號,金立又怎能放過電視廣告

劉立榮斥重金拍下由劉德華主演的廣告,喊出了「金品質、立天下」的口號,及時投在了央視一套,長期轟炸,這波營銷迅速成了轉化;

隨後劉立榮趁勝追擊,在那一年大膽地推出了萬元的鱷魚皮手機,世人詫異,怎麼真會有人買,劉立榮微笑著答道。

「你不了解一部分人,他們都有這個心理,我們要去滿足他們。"

拿住人心,就能賺錢。

最重要的是,金立模式顛撲不破。

劉立榮總結了諸多品牌的敗亡經驗,是他們內部出了問題,外部銷售的路,就要儘可能縮短。

劉立榮跟代理商談好,我們不是報銷或代理,而是完全代理。

即,金立手機性價比高,好賣,為了不用在同一個區域自相殘殺,金立每個地區只設置一個代理商,賣出後跟金立平分利潤;

大家又先前認識,甚至許多代理商還是從金立出來的,對金立的內情足夠了解。

對無數代理商來說,這就是一個肥水流向自家田的買賣,劉立榮相當於給了代理商一個掙錢的機會。

實打實的利益讓代理商們對這個儒商感激不盡,大家接連稱讚,劉總正義,善良,有人情味。

他就是代理商們的盟主,好大哥。

從品牌塑造到銷售渠道,劉立榮一通百通。

那幾年,金立無堅不摧,波導,天語等品牌都成了手下敗將,夏新更是三年巨額虧損,劉立榮意氣風發,他打下了鐵桶一般的江山。

雖然iphone進入國內,但對他來說,掀不起什麼風浪。

劉立榮面前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退居二線,品牌繼續穩紮穩打,相信金立模式。

第二條路,砍掉功能機,苦一把,搞搞智能機。

該怎麼選,對劉立榮來說,並不難。

他是棋聖,他相信自己。

他相信金立模式。

3

如果仔細類比這些草根英雄,他們都有一項共同的屬性。

極強的個人魅力,足夠讓你自願為其賣命。

劉邦是這樣,朱元璋是這樣,劉立榮是這樣,就連袁紹,一開始拿的也是主角劇本。

他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君王氣質,清廉能幹,而且仗義。

你犯事了,宦官們想要弄你,走投無路時,袁紹伸出一雙厚實的大手,用磁性的聲音說,兄弟,來這裡避避。

等他有難時,你就該為他搖旗吶喊了。

袁紹身在大家,但起點沒那麼高,只是抓住了過繼成功這一線生機,迅速獲得了叔伯的喜歡,然後迅速感染了一片死士,憑藉一張嘴,攛掇著何進與宦官決裂。

兩方不死不休,留下權力真空,這時袁紹得到了機會,想要扶持皇帝,以令天下。

可惜被董卓截了胡,不然袁紹早就該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

什麼十八路反董諸侯的盟主,對他來說,根本不夠。

千年後的劉立榮,也一樣。

斯斯文文的,成熟穩重,臉上永遠掛著一絲微笑,帶有白面書生特有的親和力。

他並不是生來便是天之驕子,他拿的也是普通人劇本。

按部就班的讀書,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初中是第一,高中是第一,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中南工業大學,然後順風順水的分配進了天津有色金屬研究所工作。

就像是你從小就認識的那位別人家的孩子,什麼評選都有他,他也從來不會紅臉,也從不犯錯,精細認真,四平八穩,在你出去瘋玩的時候,他在檯燈下做作業,或者練起圍棋。

他,就代表著安全感。

但與他下過棋的人都知道,他韌性極強。

一局棋局,中盤時便已見敗勢,但他依然穩紮穩打,最後絕地反擊,生生將已輸的結局扳了回來。

這是隱藏在他心底的狠戾。

當年進了所,收入足足有500元,比市面上高出不少,但他一看頂頭的所長五十歲了,居然還是最年輕的所長,於是離職都沒辦,馬上跳槽。

別人覺得他拋棄鐵飯碗太傻,但他知道,自己不止於此。

他隨後輾轉至日本公司YKK,但這裡更糟糕,高層是日本人,中層是香港人,自己一輩子也只是基層管理者。

那就去小霸王。

這時段永平已走,自己雖然錯過了股份制時期,但正好需要人才彌補空白,他上升的機會,來了。

高學歷,又細心穩重,半年便升為管理部長,隨後被接手段永平的楊明貴帶走,成為金正集團的常務副總裁,24歲。

傳聞那時的劉立榮心思縝密,甚至後續有雞湯文《他怎麼就能身價15億》吹捧他,說他具有著吊打同齡人的縝密心理,以至於臺灣客戶到金正考察,副總裁劉立榮囑咐手下人道:

「客戶喜歡坐火車欣賞沿路的風景,那你給他買從東莞到廣州的票時,要買右邊車票,因為鳳凰山在右邊;去深圳時,要買左邊的票,因為鳳凰山在左邊。」

是否真如此嚴謹,不知道。

他的細心並沒有幫助他擺脫零部件商葉小凡走私案的牽連,反覆審查半年,劉立榮才洗脫了干係,走出金正。

而立之年,一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突然停了,反而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

手下的渠道商紛紛勸他,劉總,現在是手機的時代了,有搞頭,波導的代理商只要得到了貨,就跟印鈔機一樣印錢,你要不要做一下。

劉立榮搖了搖頭。

那段時間,傳聞他天天泡在棋攤子上,看圍棋看到痴迷,以至於成功以後贊助了多年圍棋甲級聯賽,還籤約了柯潔做代言人。

只是後續勸他的人越來越多,他才最終決定註冊成立金立集團,取前東家金正中的金字,和自己的立字,成立金立集團,搞好產品,慢慢來,圍剿手機江湖。

這段時間,讓他頓悟,天下再大,世事冗雜,也不過一盤棋。

得想把圍棋的辦法融入進管理體系中。

穩紮穩打,毫不冒進,放眼棋局,他就是不敗的王者。

無冕的棋聖。

日後有記者採訪他,金立有沒有成功的經驗分享。他帶著湖南口音,和溫文爾雅的氣質,說道:

「我覺得第一要保持激情,第二要具備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效率,第三要具備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那你覺得金立目前哪裡有問題呢?

金立內部,沒有問題。

但棋聖有所不知,現實裡的棋局和圍棋不同。

圍棋中,令行禁止,落子必達。

現實中,即使你想對了,也不代表你做得對。

黑白無雙的定式,在現實中或許會雪崩。

4

穩紮穩打的金立怎麼會有問題?

冒進才會有問題。

你看當初袁紹那麼激進,手下武將顏良剛愎自用,被關羽砍了頭,文丑死在亂軍中;

文臣派系對立,甚至留守的審配把許攸的家人關了,培養出了戰役中最大的反骨仔。

天下的諸侯更是幫不上忙,袁紹實際上因為冒進一點一點丟了優勢,只要金立選擇穩紮穩打,就不會陷入這種局面。

但不知道劉立榮聽沒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袁紹與曹操少年任俠時,挾持一位新娘而逃,袁紹失足落在荊棘叢,居然因為怕疼而不敢掙脫,還靠曹操叫喊抓賊,才急的鑽了出來。

史書評價他,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什麼意思?

問題不在於你做了什麼選擇,是冒進,還是求穩。

想成功,就得不要命。

市場搏殺跟棋局擁有本質上的不同,你並不能像下棋一樣,決定未來,因為你本身就是一枚棋子。

停下來,退縮,就是個死。

市場會給你一些甜頭,麻痺你,然後藉機拖住你的腳步,你只有拼命的自戕,才能夠保持前進的速度。

功能機時代,金立靠穩紮穩打贏得了前半局,金立是沒有內部問題,但這是智能機時代。

袁紹的對手是曹操一個人。

但金立的對手,是諸多新型豪強們。

隨著2009年3G時代的到來,中華酷聯四大品牌在隨後幾年相繼推出智慧型手機。

此外,魅族、小米、oppo、vivo等品牌也在逐漸發育,日後這些都成了自己的對手。

在2010年,自己投資下金立產業園計劃生產智能機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世界的棋局,就變在那款小小的iphone上。

蘋果和三星兩款外來品牌在國內逐漸勢大,帶來了頂級智慧型手機,而國產手機的交椅位次,開始變化。

在2011年9月,金立功能機還能賣的好好的,渠道商手中堆滿了貨,沉浸在山河永固的美夢裡,突然10月時銷量驟跌。

在11月,金立匆忙推出了第一款智慧型手機GN205,採用聯發科晶片,500萬像素,而同年的小米1則採用了高通晶片,800萬像素,蓋了金立智能機的風頭。

那一年,金立手機全球出貨量2000萬臺,依然是領頭羊;

可那年,也同樣是智慧型手機起飛之年。

第二年劉立榮在博鰲論壇上,還放話未來金立出貨量目標一定是億級的,但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華酷聯聯手佔據了40%的出貨量市場份額。

世界的打臉,來的很快的。

5

就在他退居二線的時間,盧偉冰擔任金立總裁的時間裡,山寨機被徹底剿滅,功能機時代,徹底終結。

盧偉冰背負著Make Gionee Great Again的使命,想把金立這個品牌年輕化,以追上第一梯隊。

在海外市場上,金立放棄ODM訂單,開始以甲方的名頭進入印度市場。

而在國內市場,網際網路思維的小米殺得痛快,國產手機品牌相繼推出子品牌對抗小米,OPPO推出了一加,華為推出了榮耀,中興推出努比亞,金立也推出了子品牌ELIFE和IUNI, 甚至IUNI宣稱以小米模式來「反」小米。

並且金立放棄了千元機市場,轉向2000-3500元市場。

這些決定,讓金立徹底掉隊。

金立開始面向高端機市場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豪強們的恐怖。

論線下,OV一對兄弟繼承老東家步步高的真傳營銷本領,善用韓流明星代言及拍廣告,利用形象海戰術,在三四五線城市瘋狂吃換機潮的甜頭。

金立別說搶地盤,能留下幾個地區就不錯了。

論線上,小米主打高性價比,定位精準,獲得一批年輕人的喜愛,隨後鋪量求生存。

2011年,小米開發網絡預訂,僅半天,線上預訂便達到30萬臺,年輕人怎麼會拒絕肯堆料的小米?

大家沒錢,但不是傻。

論技術和戰略,那華為更是有話說。

華為從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提供終端設備做起,不斷研發處理器和晶片,一步一個腳印,憑實力做到了民族品牌的top,這誰遭得住?

金立自己都不知道路該怎麼走。

定位模糊,子品牌IUNI連續換了三任CEO,目標人群從年輕人,到女性,到白領,最終還是反響不佳。

線下做不過OV,線上做不過小米,產品設計更是走錯了路。

14年華為打造了mate 7,大火,而金立在13年就做了一款全金屬的手機,和另一款指紋識別的機器,明明兩者相結合就將誕生了金立自己的mate 7,但就是錯過了。

市場不買帳,年輕人不喜歡,定位模糊,也沒轉型線上轉型,銷量自然跌入低谷。

退居二線的劉立榮看著金立的流水,脊背發涼。

「功能機時代金立盈利能力是比較好的,2007年利潤有5個多億,到2011年利潤在3億到5億之間。反而做智慧型手機時,從2013年到2015年,平均下來每個月虧損都不低於1個億,持續負現金流過銀行輸血。」

2015年,他看到下班時工廠走出的無數員工,如果金立倒下,他們不知何去何從,自己居然擁的社會責任,太大了。

下棋時,他喜歡絕地反擊。

那麼現在,是他出山的時候了。

6

官渡之戰的尾聲,是火燒烏巢;

金立的尾聲,是劉立榮出山。

袁紹和曹操的部隊都不剩多少糧食,相持許久,每日互相射箭,曹軍上廁所都要扛著盾牌。

偷襲,挖溝,都不起作用,就剩了一個選擇。

燒糧。

曹操得知袁紹新來的糧食運到了烏巢,果斷親自率軍偷襲,這一舉風險極大,要麼成功,要麼死於亂軍中。

但曹操知道,絕佳的賭注,是自己的命。

你都自己渾不吝了,先弄死自己,誰還能弄死你呢。

袁紹大將淳于瓊將糧食守衛的很嚴密,曹操居然沒有殺進去,一群人偷襲不成,被硬耗在了這裡。而袁紹的輕騎兵已經在路上了,手下人說,主公,咱們分兵擋一下吧。

曹操勃然大怒,這全力尚且攻不下,你讓我分兵?

賊衝到了老子背後了,再他媽跟我講!

全力乾死守軍,火燒袁紹糧倉!

而袁紹也不是絕對失敗,謀臣建議他也親自出徵,攻擊曹軍大營,這樣縱使曹操偷襲成功,也無家可歸。

他猶豫了許久,還是選擇派遣張郃、高覽替自己出徵。

為什麼要親徵?

因為自己親歷險境,才會全力以赴,攻破敵營,派手下將領去,他們一旦投降,自己就萬劫不復。

命得攥在自己手裡,可他沒有。

果不其然,聽聞滿身浴血的曹操火燒烏巢,當即投降。

袁紹一方旋即崩盤,敗北,只帶著七百騎兵逃回北方,鬱鬱而終。

金立落後了太多,能做的不是奪回王座,而是別讓金立死。

2015年,金立M5 plus發布會上,劉立榮請來了黃家駒的弟弟黃家強,演唱了一首《海闊天空》。

他已經43歲了,如今再次站在金立的一線。

所有人看著他,代理商,員工,高管,股東,記者,有人仰仗他的鼻息,有人靠他發的財,有人靠他養家餬口。

他們相信他,因為劉立榮是他們的好大哥,好領導,好盟主。

他說:

金立不會跟別人比風頭,比光鮮,我們比誰活得長。只要金立不死,就是中國手機行業中,活得最長的。

臺下拼命鼓掌,金立的魂,回來了,他們覺得有救了。

劉立榮搶救金立的辦法,是熟悉的幾招。

1.瘋狂營銷。

據他所說,在16、17兩年共花費了60億,前後籤約了馮小剛,薛之謙,劉濤,柯潔等當紅明星做代言人,贊助《笑傲江湖》、《最強大腦》等熱門綜藝,以營銷,換銷量

這是功能機年代的終極解題思路。

2.梳理賣點。

他整合諸多產品線,金立手機M系列是商務打法,S系列是青春打法,金立手機主打續航和安全,專做安全手機。

他回憶了當初自己成功的經歷,然後依舊推出了一款價值16999元的M2017鱷魚皮私人定製版。

3.裁撤與聚焦。

ELIFE和IUNI砍掉,盧偉冰專心負責海外市場。

他的三連招似乎有效,那一年金立手機銷量突破3600萬臺,在印度市場突破400萬臺。

金立似乎渡劫成功了。

那天劉立榮舉辦了家宴,馮小剛兩口子出席,他無限感嘆的問劉立榮,諾基亞怎麼就沒了呢?

明明臨死前,還是好好的。

7

在智能機時代,一個品牌的死亡,就是一瞬間的事。

拿十年前成功的套路,在十年後再次重複,這不僅僅是不了解時代,更是對時代格外傲慢。

2017年11月26日,劉立榮同時推出了八款全面屏手機,過分激進,就像自殺了。

這意味著傳統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聽筒,前置攝像頭,返回鍵等需要全面設計,考核著金立的整合能力,以及供應鏈上下遊的承載能力。

金立的員工,從研發到生產到銷售全部疲於奔命,根本沒有想到,全面屏會來的這麼早,生產,渠道,研發哪哪都缺人,老人卻不讓位,金立怎麼可能整合成功。

這更像是劉立榮的孤注一擲。

市場根本不買帳。

去年賣得好,根本不是自己決策正確,更像是命運開的玩笑。

讓你麻痺,然後去死。

那幾年智能機市場正在瘋狂擴張,2012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是1.94億臺,2013年是3.64億,到了2016年,是4.78億,隨後一路暴跌,2017年是4.59億,2018年時,不足四億。

金立只是吃了些市場的增量紅利。

在16年出貨4000萬臺,利潤13.3億元,2017年,金立手機出貨1494萬臺,利潤只有7.6億,排名第7,份額僅為3%。

採訪中,劉立榮自己總結,以後手機品牌只會剩下幾個,銷量向爆款靠攏。

他其實看到了未來。

決賽圈到來了,大家要刺刀見紅,掙錢就只剩兩條路。

手機要麼差異化,賺硬體利潤,要麼份額大,獲得軟體預裝和網際網路服務費用。

在這個華為有麒麟晶片,oppo有閃充,小米率先推出全面屏MIX,vivo也有屏下光學指紋的時代,金立的電池和加密晶片,根本不夠看。

這怎麼能賺到硬體利潤?

更別提份額,市場已經被華為、ov封了頂,這可都是出貨量超過8000萬臺的大佬,一款爆款手機的出貨量要求是700萬臺,金立根本做不到。

印度市場上,OV與小米雖遲但到,將金立的市場撕扯了個乾淨。

17年小米在國內靠全面屏拉升口碑,在印度用低端機衝量,金立不但保不住市場,還被傳音反超。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馮小剛,還是餘文樂,薛之謙,吳剛,這些代言人的粉絲年齡、消費觀價值觀截然不同,憑什麼選擇均價1864元的金立手機?

再多花一點,就能夠買到均價2226元的華為;

省一點錢,是均價1577元的小米。

哪怕是在同一個區間段,有當紅偶像炸穿下沉市場認知的OV,磨刀霍霍。

金立有活下來的理由嗎?

劉立榮也陷入了困擾。

明明都看到了。

怎麼就是棋差一招。

8

2017年年底,股東們齊聚一堂,他們拍著桌子質問劉立榮這位金立的神明。

錢都去哪兒了!

金立最大的攝像頭供應商歐菲科技打上門來,欠自己的6億元的貸款到年底仍未歸還,只能通過申請財產保全來討債。

股東們這才意識到,金立帳面上的錢,沒了。

明明去年還盈利,今年,錢就憑空蒸發了。

他們質問剛從商界棋王賽奪冠歸來的劉立榮,可他低頭不說話。

股東們有人選擇了報警,沒想到他隨即直接飛向香港,遙控指揮金立事物,甚至在中環買了套房,還胖了不少。

他不要臉了,耍起了賴,股東們氣的牙根癢。

有記者採訪他,他的回答是,金立兩年營銷花了60億,其餘投資還有30億,平均下來2016年和2017年每個月虧損不低於2個億,資金鍊斷裂是正常的事情。

但市面上,有另一個傳聞。

在金立毀滅前,劉立榮走的最後一條路,是賭博。

他的一位朋友,名叫紀曉波,在塞班島開了賭場,那裡賭的比較大。

聽聞他前前後後去了兩次,抱著拿錢贏回資金鍊的想法,但輸了一百二十億,光一把牌就輸了7億美元。

他趕忙撇清,沒那麼多,是從金立「借的」,也就十幾億。但股東們馬上拍桌子,什麼十幾億?是60%左右,60億!

他們說劉立榮在撒謊!

金立2016年廣告投入費用大概10個億左右,2017年只有7-8億的預算,下半年都沒花完就出事了,怎麼會破壞資金鍊?

更何況,營銷費用可以打折,有些甚至還欠著沒還,又何談營銷害死金立?

劉立榮是真的賭輸了,還是挪用幾十億,以賭博之名洗錢跑路?

這堪稱當代羅生門。

9

劉立榮穩紮穩打,看著員工振臂高呼時,他是盟主,代理商是諸侯。

但現在金立要死了,大難臨頭,誰認他做大哥?

劉立榮如果照照鏡子,會發現自己他早就失去了狠戾,年輕的時候他為一個不甘心而活,不甘心做基層領導,不甘心平庸一輩子,現在創立了金立,他金貴了,他不敢搏命了。

那就註定會輸。

輸了,又不想認,那就掀翻棋盤。

這點他懂。

自此,劉立榮下落不明。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諸侯們瘋狂撕扯著金立的血肉。

11月28日,金立發行的10億元債券到期,欠債211億的金立無錢可還,34家銀行,614個上下遊生意夥伴,全都倒了黴。

公司欠款8000萬以上的債主,前前後後來了十幾波,顯示屏的供應商,晶片的,電芯電極的,電池的,瘋狂催款,空手而回。

公司從16年起,就沒發過年終獎,現在房產,銀行股份,手機,乃至儲存的材料全部被賣掉,唯獨功能機時代成立的研發室研發的3356份專利,破產拍賣時無人爭搶,作價172萬,被一人買走。

還不如兩年前賣的一輛210萬的奔馳車值錢。

與OV這種渠道與公司互相參股,廠商一體的情況不同,金立的子公司們自負盈虧,就算是有心,也反哺不到公司,那就只能大難臨頭各自飛。

更何況金立的牌子也被劉立榮賭博的事情搞臭了,無人接盤。

2018年,已經代理10多年金立產品的一名子公司銷售經理,計劃與別家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匯報到總公司,總公司甚至連個會都沒有開就默許了。

樹倒猢猻散。

今年,更暴露出金立子公司涉嫌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讓金立手機變肉雞「拉活「賺錢,兩千多部手機遭殃,金立公司在今年中旬時偷偷上市了一部手機,也沒掀起水花。

不是金品質的金立,還怎麼立天下。

10

選擇急的袁紹死了,選擇緩的劉立榮消失了。

我們都說時勢造英雄。

各類傳記中,也描述的像是英雄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所以獲得了成功。

贏下了二分之一球,押中了必贏的盤口,抓住了通往花花世界,地上流淌著蜂蜜的那扇門把手。

但這都是放屁,時勢造英雄,時勢更毀英雄。

我們都知道命運的脾氣,如果讓命運這個狗東西做選擇,它只會讓兩個選擇都通往地獄,讓每一個做選擇的人,都永世不得翻身。

從沒有什麼命運選擇人,而是人選擇命運。

袁紹應該率眾親自殺向曹營,劉立榮應該在iphone出現的第一時間斬斷功能機的產線,製造智能機。

但他們都死在了自己的手裡。

還沒有徹底將成功攥到手裡,就自大自滿的參賽者,註定成為頭號輸家。

命運只是將他們引到了該有的結果。

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他們一開始就將自己綁在了時勢的桅杆上,不成功,就與時勢一起死。

因為都死了,所以少數活下來的,才成了英雄。

你說你渴望成功,卻只會小聲呢喃,成功只會選擇裝聾作啞;

而當你掏出炸藥,決定跟成功同歸於盡時,成功才會學會乖巧地向你跑來。

英雄背後,從來都是累累白骨。

所有人的對手,是時勢,更是過去的那個自己,把自己所有的剛愎自用,狂妄自大,色厲內荏從骨頭上剔除下去,才有機會接近終點。

命運從沒有饒過誰,哪怕你是棋聖,新一代的阿爾法狗也會把你打到浮腫。

劉立榮,或許早就懂。

或許,他輸在自己太懂。

相關焦點

  • 金立創始人「一把牌」輸掉十幾億後不知所蹤
    2016年,金立和小米、OPPO、Vivo等手機品牌分食國產手機市場,一年銷售4000萬部,排在國產手機銷量第三名。然而四年之後,金立曾經的對手都緊趕智能機、大屏時代等新風口,升級換代迎來了新生。金立卻一度走到了崩潰的邊緣。11月17日,金立又傳來壞消息。
  • 真是金立手機老闆劉立榮因賭博巨虧葬送了金立?
    2006年到2009年,是金立手機最為輝煌的時代,憑藉著金立手機與代理商的結盟關係,成功拿下了國內市場銷量第一的成績,成為了手機霸主。2010年金立手機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排名世界第三。
  • 日本年輕棋聖DIY天價電腦
    日本最年輕將棋聖藤井聰太(18歲)目前在日本可謂是人氣中天,家喻戶曉,近日來自秋葉原某最大PC商場爆料稱藤井聰太在這裡打造了一臺天價電腦,據悉CPU就使用了近期的旗艦級AMD TR 3990X,定價高達50萬日元(3.2萬人民幣)。·藤井聰太,日本將棋(我們可以把將棋理解為日本象棋)運動員,出生愛知縣瀨戶市。2016年12月正式進入職業棋壇成為職業棋手的藤井聰太至今一場不敗。
  • 李昌鎬捧起應氏杯 井山棋聖六連霸
    其姐為劉月如。現留存的1974年、76年全國圍棋錦標賽對局記錄1勝5負。韓曄四段,中國圍棋協會,1979年生,陝西閻良人。1989年初段,1997年四段。弟子:趙晨宇八段。歷史戰績134局50勝。曹又尹三段,中國圍棋協會,1987年生,四川成都人。丈夫是張亞博四段。2000年初段,2009年三段。
  • 在《天龍八部》中寫出珍瓏棋局,武俠泰鬥金庸的真實棋力究竟如何
    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寫的珍瓏棋局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珍瓏」,本就是圍棋死活題的一個別稱。意指一些高難度,並且有一定趣味性的死活題。《天龍八部》中的珍瓏棋局是由逍遙派的無崖子為挑選繼承人而費盡心思設下的難題,最終被小和尚虛竹解開,虛竹也就成為了無崖子的繼承人。
  • 金立手機官網訪問已失效:巨頭落幕不勝唏噓
    金立手機官網訪問已失效:巨頭落幕不勝唏噓2019-04-09 11:46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金立手機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然而如今的金立手機官網已經無法訪問,此外在百度搜索結果金立手機官網詞條下會出現提醒:「該頁面因站點更換網址或服務不穩定等原因可能無法正常訪問
  • 於立榮委員的「在線運動課堂」
    因為疫情宅家,參加了於立榮的線上瑜伽運動練習,剛開始做完肌肉酸痛,但一次比一次輕。通過運動,感覺人也比以前挺拔了,工作效率也高了。」 「我是一個典型的工科女,平時喜歡瑜伽,但沒有時間練習,這次立榮在網絡上教學,我第一時間報名了,確實感受到了瑜伽的美妙。」
  • 金立賤賣專利無人加價,產品沒亮點又被老闆「推牆」
    金立手機被指過度依賴廣告營銷(圖片來源於網絡) 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金立)在手機市場競爭中終於宣告倒下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金立的帳面資產總額約為85.38億元,清查後的資產總額約為38.39億元,顯然金立的資產並不足以償還債務。
  • 金立、波導、夏新這些機皇為什麼不行了?
    林文伯在臺灣棋藝很高,自以為能輕鬆贏下對方,卻最終連續兩場不敵劉立榮。林文伯也期待著與劉立榮的再一次交手,而前一天還在下棋的劉立榮,第二天卻沒有出現在賽場上。金立後院起火,劉立榮不得不放下賽事,急匆匆趕回了深圳。等待他的是一場暴風驟雨。
  • 日本最年輕棋聖DIY天價電腦只為分析棋譜
    日本最年輕將棋聖藤井聰太(18歲)目前在日本可謂是人氣中天,家喻戶曉,近日來自秋葉原某最大PC商場爆料稱藤井聰太在這裡打造了一臺天價電腦,據悉CPU就使用了近期的旗艦級AMD TR 3990X,定價高達50萬日元(3.2萬人民幣)。·藤井聰太,日本將棋(我們可以把將棋理解為日本象棋)運動員,出生愛知縣瀨戶市。
  • 江南百景圖中玲瓏棋局中的梗都出自哪裡
    遊戲細節豐富趣味十足,眾多對話彩蛋和梗都能讓人會心一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遊戲中珍貴的道具--玲瓏棋局背後的故事:皇上御封的大國手在竹林亭間擺下棋陣,誠邀天下士對弈。大國手棋風妖豔詭譎,人送雅號「妖刀」。自他下棋以來,未嘗敗局。竹林亭瞬間被圍了個水洩不通。第一個與之對弈的,是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
  • 深情講述鄉村故事——於立榮訪問記
    不矜不伐,落落大方,這是於立榮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真正讓於立榮的心靈受到撞擊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裡」。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於立榮多次深入農村調研,見過窮到住窩棚的村民,也見過美得像花園一樣的村。回報社會多年,於立榮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來自黑土地的企業家,回饋「三農」義不容辭。
  • 立榮/長榮航空歡慶瀋陽-臺北航線五周年
    民航資源網2016年12月14日消息:立榮/長榮航空今(14)日為慶祝瀋陽-臺北開航五周年,於瀋陽桃仙機場31號登機門舉辦慶祝活動,並在現場特別安排有獎徵答,和旅客一同歡慶這特別的一天。    自2011年立榮/長榮航空開通瀋陽-臺北航線,每周飛航三班,不只適合商務客頻繁往返兩岸洽公,對於想至臺灣自由行或團體旅遊的民眾也相對方便。
  • 北京市政協委員於立榮:讓更多的人享受瑜伽的美妙
    自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政協委員、立榮瑜伽創始人於立榮已在線開展3期公益課,約有8000人次參加了學習,今天是第3期第一節課。據於立榮介紹,線下約有100多家單位的員工在練習立榮瑜伽。 「疫情期間,遊泳、打球、散步都被迫停止,在家裡窩著健康會出現問題,立榮瑜伽最適合目前的狀態。」
  • 【每日佳局】圍棋第一美女風採不減 梅澤由香裡奪女子棋聖挑戰權
    梅澤不僅人美,棋力也高強,是多次日本女子頭銜得主。現在的梅澤已經嫁人,隨夫姓改名為吉原由香裡,但我們還是習慣稱呼她原來的名字。  前不久,梅澤打進第19期日本女子棋聖戰挑戰者決定戰,與加藤啟子爭奪向在位女子棋聖謝依旻挑戰的資格。
  • 臺灣立榮航空西安至臺北航線成功首航
    臺灣立榮航空西安至臺北航線成功首航 2011年12月13日 17: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書聖是王羲之,詩聖是杜甫,棋聖是誰?不說你可能真不知道!
    但是仔細檢索會發現,作為文人四藝中的棋聖,卻一直鮮少聽聞,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沒有「棋聖」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有棋聖,還不止一位。至於具體的原因,則要從圍棋這項運動本身的特徵說起。圍棋起源於中國,相傳為堯作,用來教育兒子丹朱所用。《世本·作篇》:「堯造圍棋,丹朱善之」。圍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孟子·離婁下》一書中有弈秋教棋故事,並選入了教學課本。
  • 臺灣立榮航空主抓內線 臺東航線載客率85%
    立榮航空擴大國內線及大陸線的布局,總經理陳憲弘表示,立榮航空用心經營臺東航線,首架ATR-72-600客機即往返臺北至臺東航線,單周60班航線,希望提供更多國內線的經營。
  • 超級人生|歐洲圍棋冠軍樊麾:沒有金立對圍甲10年的贊助,就沒有中國圍棋的今天
    當今圍棋界可謂三國鼎立: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的選手輪流扮演著主導的角色,從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吳清源,到60年代日本的藤澤秀行,再到70年代中國「棋聖」聶衛平,大師層出不窮。80年代後韓國圍棋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角,出現了一大批如曹薰鉉、李昌鎬、金志錫、李世石的一流選手。而在遙遠的歐洲,雖然有著一大批圍棋愛好者,卻遠不似東亞三國有著如此濃厚的競爭氛圍,打職業的人少而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