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省城,沒想到小雨一直下個不停。街面上的積水,行人穿著拖鞋的習以為常,讓穿著輕便運動鞋的我,顯得有些無所適從。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氣力,將省城博物館的角落都走遍了,對遼金文化也有了新的認識。逛逛中街,吃吃美食,儘管天公不作美,但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1.出發去一個充滿知識的寶庫
沒想到雨淅淅瀝瀝下個整晚,早起吃了份傳統早餐。
乘坐地鐵去。這個站名可真是拗口,不知道設計者覺得如何。
似乎沒找到直接刷卡的App,於是排隊來購票。
高峰期買票隊伍的排隊人員很多,空閒的卻是兩個僅限充值的通道。
從這裡出發,奔向另一個目的地。
這種面對面的候車方向需要格外小心,不像背靠背的,可以隨時調整。
得看好名稱,從不同的入口上樓。
長長的站臺,有好多擦肩而過、一面之緣的面孔。
走出地鐵站,發現設計風格頗具想像力的一幢樓。
事情忙完以後,算算還有一些時間,決定去博物館一探究竟。吐槽一下,地鐵不直接到博物館,還得在地面坐一段公交車。雨很大,看得出路面已經積水了。於是出行的各種方式都有,有穿涼拖鞋淌水的,有穿雨鞋的,有穿普通鞋溼透了也在所不惜的,還有外面套一層保護套的。我是哪一種?各位小夥伴,不妨猜猜看。
遼博收藏眾多,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博物館。館內還有很多專題展覽,逛博物館可以是個體力活,除去吃飯時間,耗去若干小時,總算走遍了幾乎每個角落。
整個博物館分三層樓,有很多專題展。具體詳情,另行發帖分享。
足足花了很多個小時,才完成整個參觀過程。
2.過道裡的老照片,也能讓我駐足良久
逛完博物館,回到市區。感覺這雨真是連綿不絕,連來自江南,對雨水見怪不怪的我都覺得有點驚訝。地鐵的過道裡還有很多舊照片,述說著當年的歷史。
都留有歷史的烙印。
3.感受一下商業街的氛圍
最後一站,還是冒雨來中街走一圈。
街道越修越繁華,但值得留戀的東西,反而可能越來越少。
附近的街區都早已燈火輝煌。
氣派豪華的店鋪,是一家金店,充滿了富貴之氣。
二人轉的經典舞臺也準備開始演出了。
小吃店在室內的照常,室外的因天氣原因早早打烊了。
要不是下雨,還能多品嘗一些。
4.這兒也是故宮
已經下班,緊閉大門的瀋陽故宮。
一對石獅子回眸相望。
還有這一帶的經典景點---中心廟。
5.尋找美食,原來我的食量也不錯
最後還是得補充體力,吃飯呀。四處尋覓一番,這裡看起來人不少。
顧客挺多,像我這樣背著包的不多。很多都是街坊鄰裡的,十分熟悉。
就它吧,看了招牌也蠻動心的。
熱情的售票員根據目測推薦了一份套餐,初看起來份量有點「充足」。莫非我看上去還算是食量尚可的那一類?
看來大姐果然沒看錯人。全部咽下去了,又一次完美的光碟行動,體力也得到了部分恢復。
拖著蹣跚的腿,打道回府。雨還在一直下。真服了老天爺,能以大到暴雨的劑量,下了一整天還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