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微信號一年可修改一次」的消息在網上炸了鍋,不少人表示自己年輕時犯下的錯誤終於可以彌補了。微信 ID 在網絡世界已經成了類似「身份證」的存在,甚至還更重要一些。「當時年少無知隨手起的 ID,沒想到要跟自己一輩子。」現在微信終於要給這些人一個「後悔藥」,雖然一年只能改一次,但這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機會。
趁著這項功能還沒正式上線,我趕緊翻了一下好友列表裡面的 ID,從中也發現了不少秘密。有些甚至是認識多年的朋友,但之前從未在他們口中聽過這些故事。
(為保護隱私,插圖會使用虛擬人物,文中提到的 ID 也請大家不要去搜了。)
先說說最常見的,名字+生日的組合,這種類型我覺得最適合作為微信 ID。一是不易重複,註冊的成功率高,第二微信是一個熟人社交的平臺,這樣的名字不管是分享給朋友,還是工作場合發名片,都比較正式。
不過這裡面也有讓人痛苦的組合,就是把年份也寫進去的人(說的就是我自己)。考慮到不少人的密碼也是使用名字+生日的組合,這個把你全部隱私都暴露的 ID 可以說是很讓人難受了。
這種類型的 ID 一般都比較獨特,很明顯他們在起名字前就很有計劃性,而不是隨手一寫。比如極客之選有個小夥伴瘋狂迷戀一種叫做海綠色的顏色,平時買衣服、鞋子、手機都喜歡綠色,一看到相近顏色的周邊產品就走不動道,所以他的微信 ID 就是 SeaGreen+姓氏。
為什麼要加個姓氏呢?因為即使是這樣看似小眾的名字,居然也會被人搶註。據這位小夥伴說,SeaGreen 這個 ID 在網站註冊時有 70% 的機率會失敗,加個姓氏才能成功。
這也就顯示出了那些不帶名字、數字、符號,同時又是專有名詞的微信 ID 有多珍貴。我司設計總監就用自己的最喜愛的職業當 ID(保護隱私,大家就別去試了),獨特且相當珍貴。2016 年微信公開課曾做過一個活動,可以查看自己的微信是哪一天註冊,據這位小夥伴提供的資料,他是前 5000 名微信用戶,難怪能註冊成功。
還有一些人會把自己的偶像作為 ID。前段時間科比去世,我就想起一位頭像一直用科比的朋友,去看了他的 ID 才發現,他的微信名是科比名字縮寫+球衣號碼的組合。這種真粉絲根本不需要瘋狂轉發相關文章來證明自己身份,一看就是老科蜜了。
極客之選還有一個小夥伴的微信 ID 中有 Beyond,不過單詞居然拼成了 Beyound...... 讓我們一度懷疑他是個假粉絲。改 ID 的功能正式推出後他應該會第一時間改掉,掩蓋自己英語水平不行的事實,不過手一定要快,很可能已經被人搶註了。
類似的微信 ID 還有 vae+名字縮寫,許嵩粉絲。有個小夥伴 ID 裡有 woniu,因為他平時是個二次元宅,我一直以為是「我牛」的意思,心想這也太中二了。不過問了才知道是「蝸牛」,想到他每次去 KTV 裡狂點周杰倫的歌曲,嗯對上了。(周杰倫有首歌叫《蝸牛》)
最迫切想要改微信 ID 的人,一是裡面有名字、出生年月,暴露隱私的那些,然後就是 ID 裡面含前女友/前男友的...... 有時候人已經不在一起了,但 ID 還是跟了自己一輩子。如果是暱稱和密碼都還好,可以自由修改,但微信 ID 卻是只能默默接受,要是再帶上什麼 521、1314,別提多尷尬了......
其實如果把微信換成任意一個網站,不能改 ID 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大不了不用,或者換個號就是(百度 ID 也不能隨意改)。但當年註冊的時候誰能想到微信會這麼火?現在微信已經基本都實名制了,不然支付等功能會受限,這也就導致微信號不能隨便棄用。
好在微信裡還可以自由修改暱稱,加好友時也能用 QQ 號、手機號來代替,如果不是要寫這篇文章,我根本不會注意到好友們的微信 ID 還有這麼多故事。
微信支持改 ID 的消息目前還只是傳言,如果消息屬實,至少能給那些 ID 比較尷尬的人一次改正的機會。微信號是 wxid 開頭的朋友也可以提前多準備幾個名字,到時候就可以不用默認 ID 了。
封面拍攝:豆腐店店長
插圖設計:Jim
頭像素材:漫威官方海報
評論裡分享一下,你的微信 ID 有什麼故事?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