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明智學苑Seminar學術交流活動順利召開。本期的特邀嘉賓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鵬飛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智慧教授。此次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中國人民大學在校的部分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出席了會議現場,來自北京體育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煙臺大學等高校的師生則以線上方式參與了本次交流討論。
高一兵(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首先以《電子競技體育化的倫理反思與未來向度》為主題進行了論題陳述,分別從選題依據、我國電競產業的發展、國內外學術研究的梳理、核心概念的提煉、研究方法的選用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時介紹該研究將主要通過片面性的深入研究,探討具象化電子競技體育化的現代性文化嵌入及對個體的認知與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論題陳述結束後,與會師生圍繞高一兵同學提出的論題積極發表了看法、進行了討論,同時就如何進一步完善論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下按照與會人員發言順序進行觀點整合)。
魏婉怡(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分別從概念界定的依據、文獻內容的梳理、電競作為現代競技運動對傳統體育規則的遵守、核心概念的提煉、研究方法中對象的選擇等方面,對論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趙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從體育電子競技化進行倫理反思的原因、反思的內容、電子體育競技倫理化的定義三方面,以電競現狀、文化兼容、首因效應、文化墮距為切入點,結合列斐伏爾、福柯等人的觀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楊冠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分別從個案研究人群的確定、調查對象的代表性、文獻綜述要有綜有述、理論知識的進一步把握、概念中關注點的凸顯、對主流文化和次主流文化的區分、結論與題目的相關性等方面提出建議。
辛明靜(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結合赫伊津哈以及我國學者的觀點,提出如果將電子競技回歸到遊戲的本質是否有助於其擺脫文化嵌入桎梏的看法。
張佳星(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就電子競技的特徵、參與對象、電子競技和電子遊戲的區分、電競對青少年的身心影響、電競職業化發展等方面提出思考。
焦英奇(遼寧科技大學)分別就電競選手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界定與理解、電競主流人群未來向度和走向中不同群體差別傾向下的界定劃分,橋牌融入電子競技的可能性等方面進行交流。
楊銘(煙臺大學)分別就電競誤區出現的原因、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電競選手培養體系、職業選手退役後的出路、信息技術革新對電競的影響、電競汙名化等方面發表看法。
高鵬飛教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提出,本論題的研究討論可以從體育的本體、規則、具身性、階層屬性等方面入手。文獻檢索方面可以擴大檢索範圍,例如cyborg、國內外體育從業人員對電子競技成為體育的爭議等。同時提出兩點建議:一方面從文化傳播的角度進行深挖,諸如傳播的路徑依賴、背後的邏輯依據等方面;另一方面從精神需求層面進行分析。
王智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就會中有關電子競技是體育還是遊戲、電子競技是否是體育所進行的討論,提出要從本質看問題。同時提出,應區分好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本研究是片面而深入的質性研究範式。對於文章概念的界定要有理論出處或依據,運用概念是基於背後的理論支撐而提出來的,如果能把基本理論搞清楚,然後明晰衍生出的概念,可能會使研究更深入。
最後,王智慧教授對此次Seminar學術交流活動進行了總結,希望通過頭腦風暴式的交流討論促進學術思想的碰撞,鼓勵同學們繼續夯實理論知識儲備、共同提升學術研究素養。
中國人民大學明智學苑是由王智慧教授發起,以「弘揚學術精神、發思想之先聲」為宗旨,以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為主體,集學術主題演講、學術工作坊、讀書會、Seminar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學術交流平臺。目前人大明智學苑以體育社會學、身體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研究為主線,以學術論壇、學術工作坊、讀書會、Seminar等形式循環交替展開交流。交流活動每兩周舉辦一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結合的方式進行,熱忱歡迎廣大學者、師生參與交流。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識人固是智慧,知己識己乃是慧明。對於學術研究來說,尤其需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在交流中察明、在自省中啟智,便是明智學苑命名之初衷。
下期預告:
《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領讀人:
魏婉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
趙 妍(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
楊冠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研究生)
交流形式:讀書會
主持人:
張佳星(中國人民大學體育與文化管理碩士研究生)
辛明靜(中國人民大學體育與文化管理碩士研究生)
閱讀要求:
讀書會將以文本討論的方式展開,參與閱讀的同學應提前付出時間和精力完成閱讀任務,並找尋閱讀時的問題與難點,隨後所有同學一起在導讀的基礎上展開文本討論。
評議人:魏婉怡 趙妍 楊冠強 高一兵 張佳星 於海博 辛明靜 楊銘 張悅 焦英奇
特邀嘉賓:王智慧教授 高鵬飛教授 關博教授
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8:00-20:00
歡迎關注人大明智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