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應急後的常態策略

2020-12-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穎穎

新冠疫情之下,世界真正成為了命運共同體,中國經驗,需要與全世界共享;世界的問題,也需要中國思考解決方案。2020年4月22日,由SIFIC發起的「全球抗疫,我們在行動」活動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錢申賢作為演講嘉賓,共同探討、分享新冠疫情感控經驗。錢申賢副院長以「新冠應急後的常態策略:全面復醫與醫療安全」為題,就大型公立醫院如何在抗疫新階段,既維持醫院正常運行,保障廣大市民正常就醫需要,又防止疫情輸入,尤其是嚴防院內感染事件發生的「困境」進行闡述,探討全面復醫和醫療安全兩不誤破解之道。

錢申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導,杭州市血液病重點學科帶頭人

杭州市淋巴瘤中心主任,浙江省醫學會血液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抗癌協會血液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免疫學會血液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血液病分會副理事,美國血液病協會會員,杭州醫學會血液病分會主任委員,杭州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浙江臨床醫學雜誌編委

一、全面總結前期防疫經驗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隨著對疾病臨床表現、病理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以及全國疫情防控形勢走向變化,國家衛健委先後7次發布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國家傳染病哨點醫院,原本就設有發熱門診,24小時接診發熱患者;另一方面,綜合性醫院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他們的首診可能並不表述或表現為發熱、咳嗽等,病毒狡猾隱匿,如何才能攔網築壩?從1月14日至2月底,短短一個半月,市一醫院從門急診預檢、患者資料採集、專用診室設置、健康碼管理、住院病人收治流程、病區陪護及門禁管理、手術流程、臨時性危急值設置等16個方面出臺各項管理制度,而僅僅院感防控措施和制度就編寫了27個,如《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應對措施》前後就有4個版本。

從流程上,醫院嚴格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原則,設立了三道預檢關。第一道卡口前移至院區唯一入口,所有人員需經體溫測量、健康碼查看和流行病學史初步篩查;門診片區導醫和病區門禁崗為第二道關口;同時通過電子病歷中流行病學史的記錄,築起預檢防控第三道防線。

醫院還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服務防疫工作。1月25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智慧醫院第一時間向全國開放首個「肺炎諮詢」平臺,3月10日又開放「僑胞諮詢」平臺,184名醫生在線提供新冠疾病諮詢和慢性病診療服務,既緩解公眾恐慌心理,也減少不必要的線下就診,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同時,醫院通過遠程視頻,與集團、醫聯體內醫院共享疫情防控知識,開展培訓交流和專家MDT會診,無縫對接轉診病人信息。隔離病房進行了網絡改造,使用智慧機器人代替人工給病人送藥、送餐,降低交叉傳播風險。

二、充分提煉援鄂經驗指導工作

2月9日到3月31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馳援醫療隊員入編杭州醫療2隊,接管同濟醫院E1-3病區,期間共收治病人62人次,病危6人次,病重56人次,無死亡病例,醫護人員零感染,圓滿完成了此次馳援任務。返崗後,醫療隊員認真梳理援鄂期間的各種工作經驗,給醫院防控工作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

防護督導先行,確保醫護人員安全。第一時間建立督導組,進行院感防控督導,包括醫務人員、患者、陪客等手衛生和口罩佩戴情況。促進全院、全員防護安全。完善清潔區、汙染區的物資和環境管理辦法及消殺程序,落實衛生處置。

開展多次應急演練,促進細節提升。假設汙染區發生醫護人員暈厥,如幫助脫下防護服必然存在暴露風險,通過現場演示和頭腦風暴,大家優化了協助脫防護服的具體細節和流程。病區開展除顫儀等搶救設備使用過程的應急演練,確保儀器的準確使用。

關心關愛患者身心健康,提升服務質量。常規開展患者心理調查,及時掌握心理狀態,心理醫師線上輔導與病區輔導相結合,促進患者身心健康。開展整體責任制護理,確保護理的延續性和整體性。利用視頻、圖片等形式,通過公共平臺和公共區域播放健康教育和新冠防控宣傳知識,現場教學和網絡教學結合,促進患者康復訓練。

三、科學防疫常態化管理

為確保市民正常的就醫需要,除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感染科特殊科室外,醫院始終開放普通門診和急診。2月9日起恢復開展手術意願強烈、且病情無法延期的患者手術。2月20日, 逐步恢復擇期手術及有創操作。3月23日起,全院恢復所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專病和專科、聯合門診等。截至目前,醫院日門診量已提升至6000-7000人次,病區床位使用率恢復至95%以上。

醫院常務副院長錢申賢說,新冠作為一種新型病毒,病毒在人體內能存活多少時間,國外疫情有很多不確定性,防控工作到底要持續多久,這些都是未知數,所以醫院防疫工作必須從前期的非常強幹預狀態轉變為常態化管理。同時,由於各項防控措施尚在完善之中,我們要在總結前期防控經驗基礎上,動態調整、科學制訂適合現階段的有價值的防控措施。

門診管理,多網並舉,「零」漏網

防控原則

1. 人員的管理

醫院大門做到一門進、一門出;

一人一表(流調史);

進入門診者出示健康碼;

保持社交距離,多地點測體溫(包括醫務人員);

減少門診人員聚集: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名醫門診等進行分時段預約;網際網路線上就診;智慧結算;聯動醫保適當延長慢病配藥療程;

三道預檢關:門診入口、診室導醫、接診醫生處均進行篩查;

對於來自疫區或高危崗位人群必要時進行肺部CT、核酸及抗體檢測(如來自高危地區、新冠疑似患者、有症狀的在校師生來院,病毒抗體應檢盡檢,必要時進行核酸檢測)。

門診預檢分診

2.重點科室一科一策

由社區防控轉到醫院醫生防控,封城防控轉到精準、專業防控,醫院內的各重點科室需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

3.門診診室

做到一患一診室;根據不同的操作採取相應的防護;手衛生;加強清潔消毒、通風。

4.發熱門診

根據疫情需要,進行分區:高風險區、相對低風險區、兒科發熱門診;

與隔離病房鄰近,形成「院中院」;

配備單獨收費處、CT室、檢驗科等,完成「一條龍」服務。

住院部管理,嚴進嚴出,織密網

住院患者必須完善入院前各項檢查(流程如下):

下列情況可免做CT:

(1)孕婦;

(2)≤14周歲兒童患者,可用胸片替代;

(3)無新冠疑似症狀者:2周內有三甲醫院胸部CT陰性診斷結果,或能提供2周內本院醫師能夠作為排除病毒性肺炎依據的外院清晰CT膠片;或1個月內在本院多次住院(如化療等),且已行胸部CT檢查,可在次月再行複查。

2.醫技檢查管理

(1)胸部CT(入院篩查)、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均參照危急值管理;

(2)三項結果任一項陽性,醫院新冠疫情應急工作小組啟動相應預案。

3.病區的管理

(1)病區門禁工作仍需持續加強,一人一陪護,原則上不探視。

(2)院感監督崗對科室全員防護的監督不放鬆。

全院住院患者、陪護管理、醫護人員防護

全院設84個院感監督崗,通過科內自查、科室互查、醫院督查相結合,實現全員、全程、全院防控。

醫院還成立員工健康評估小組,不受時限影響及時了解在崗和返杭員工的健康狀況。除了對醫生護士進行全面的防護知識和院感知識培訓外,醫院尤其注重對行政後勤、保潔陪護、保安人員這些非一線人員的培訓,除了手把手反覆多次指導個人防護和消毒工作,還採用螢光標記、細菌學採樣等綜合方法核查消毒工作落實情況,最大努力攻克這個容易被疏漏的薄弱環節,不讓醫院工作人員成為病毒的「傳播中介」。

相關焦點

  • 【2020•指尖城市】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舒心就醫 最多付一次
    為了解決人們排隊看病難、醫院門口尋找停車位難的問題,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打造「預約掛號+智慧停車」的模式,引導患者科學規劃停車方案,高效便捷就醫付費,讓人們舒心就醫,解決了現代城市中的民生醫療難題。圖為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智慧醫療多功能自助機。光明網記者 徐皓 攝
  • 宋平榮專項督導瑞金市人民醫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宋平榮專項督導瑞金市人民醫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2020-10-22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杭州市江幹區人民醫院院徽徵集公告
    經江幹區人民政府同意,原江幹區人民醫院和原江幹區筧橋醫院已經合併,新機構名稱為杭州市江幹區人民醫院(杭州燒傷專科醫院)。隸屬於江幹區衛生局,功能定位「大專科小綜合,燒傷專科特色鮮明,為社區衛生服務提供技術支撐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全院職工將以「明德求實,敬業求精」的精神。努力打造一家燒傷治療輻射全省,為轄區居民健康提供優質、均衡、普惠服務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 【河北省胸科醫院暫停普通門診!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住院部...
    文 / 夏洛特2021-01-05 23:42:06來源:FX168 【河北省胸科醫院暫停普通門診!
  • 杭州市應急管理局趙佳迪榮獲杭州市擔當作為好幹部稱號
    12月1日,杭州市委組織部決定,對在統籌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六穩」「六保」、防汛抗臺和對口支援等大戰大考中湧現出的擔當作為先進典型予以表彰,授予103名同志「杭州市擔當作為好幹部」稱號,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副主任趙佳迪就是其中之一。
  • 冷水江市人民醫院:疫情常態防控 血透室在行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血透室疫情防控工作,落實醫院應對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會議精神,確保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近日,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院血透室組織開展冬季新冠疫情和防控專項培訓。科室會議由冷水江市人民醫院血透室主任肖平蘭主持,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通知》進行了詳細的宣讀講解。血透患者是城市當中一個較大的特殊群體,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常年往返於醫院,每周兩到三次通過透析治療來延續自己脆弱的生命。
  • 地壇感染聯盟學術會議在京舉行 共話新冠疫情下醫院應急管理能力提升
    第一要提高幹部管理水平,注重感染性疾病的應急管理。第二要提高醫療質量水平,基礎與專業能力是醫療質量水平發展真正的立足點。第三要持續聯合發展,利用聯盟平臺,各成員單位互相助力,提高聯盟專業水平。 本階段的主旨演講由石家莊市第五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許尊貴;杭州市西溪醫院副院長喻劍華主持。
  • 杭州市召開全市應急管理局長座談會
    12月4日至5日,杭州市召開全市應急管理局長座談會。會議座談交流各地特色亮點工作和明年工作思路,並就當前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結合「十四五」 規劃編制工作,分析癥結,提出對策建議。會上還部署了「奮戰60天、全力保安全」安全生產重點攻堅行動。杭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震主持會議並講話。
  • 杭州市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以創新技術服務...
    目前,廣泛應用的心臟支架多為金屬材質,植入後將終身存留體內,而在2019年,由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生物可吸收心臟支架獲批(由樂普醫療研製),該支架在於植入體內3年後,可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體內不再留有異物,使血管恢復健康狀態。
  • 國家衛健委應急辦主任孫陽一行深入德陽市人民醫院調研新冠疫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古蓉媛)「目前,醫院關於發熱病人的就診流程如何?兒童發熱有無單獨就診通道?醫院感染科床位和醫師配備運轉狀況有無壓力?」1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辦主任孫陽一行深入德陽市人民醫院,就醫院新冠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開展實地調研。
  • 濟南市衛健委對濟南市人民醫院核酸檢測採樣隊應急拉練
    齊魯網訊(通訊員:劉建勇)11月24日上午,市衛健委副主任侯廷成、副主任耿傑帶領委醫政處、疾控處、應急辦、市疾控中心、區衛健局醫政科相關領導,來濟南市人民醫院就全員核酸篩查採樣隊進行應急拉練。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建,院長助理黃華,醫務科,護理部,物資採購中心等相關科室負責人陪同檢查。
  • 杭州市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以創新技術服務患者
    目前,廣泛應用的心臟支架多為金屬材質,植入後將終身存留體內,而在2019年,由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生物可吸收心臟支架獲批(由樂普醫療研製),該支架在於植入體內3年後,可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體內不再留有異物,使血管恢復健康狀態。
  • 疫情常態下的醫院運營及績效管理論壇在禹州市中醫院成功舉辦!
    推進醫院績效考核管理是公立醫院績效制度改革的關鍵,也是提升醫院管理能力的重要舉措,為切實做好疫情常態下的醫院經營和績效管理,11月28日,由禹州市衛健委主辦、禹州市中醫院承辦、廣州易策醫管研究發展院協辦的「疫情常態下的醫院運營及績效管理論壇」在禹州市中醫院一號樓第一會議室成功召開。
  • 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榮獲「縣域醫院發展突破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坤 通訊員 孫峰松 楊康寧12月18日—20日,由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主辦,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縣域醫院管理研究分會、山東省衛生健康管理研究院承辦的縣域醫院管理論壇暨致敬齊魯「縣」行者峰會在濟南召開。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進行急性呼吸衰竭救治應急演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健 通訊員 趙福財為強化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規範醫護配合搶救流程、提高醫護配合搶救能力,進一步提高急診重症醫學部的應急素質和醫護的整體應急反應能力,保障醫院應急救治工作順利開展,8月6日下午,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在急診病區進行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演練
  • 思變·院長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 抓住先機才能科學...
    在醫院層面,科學布局;在公共衛生治理層面,完善應急機制,從源頭上鼓勵科學創新,在危機中育先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關鍵時刻科學正確地應對。在這次抗疫過程中,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不僅派出了161人參加上海市第一批、第三批和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分別馳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三院和雷神山醫院,同時還派出了23人次赴上海市公衛中心救治危重患者,27人次赴海關第一線參與核酸檢測。
  •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已恢復體檢服務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月24日,記者從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健康管理中心、合肥市濱湖醫院體檢中心已恢復體檢服務,同時啟動疫情期間體檢應急預案,嚴格限制體檢流量,實行預約制體檢。預約成功後,攜帶本人身份證及一張一寸證件照前往本中心進行體檢。
  • 人民數據聯手金山雲無償提供應急物資管理系統
    人民數據作為人民日報、人民網旗下「黨管數據」的理論和實踐平臺、國家大數據資產服務平臺,聯手國內知名雲服務商金山雲,開發的應急物資管理系統在疫情期間為相關部門、單位提供無償使用。   應急物資管理系統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主開發的一套雲系統,面向各級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應急指揮部,提供對應急物資入庫、需求匯總、分配、消息提醒等一系列功能,解決醫院需求匯總難度大、分配審批不及時等問題,疫情期間向社會提供無償服務。除此之外,系統已上線支持城市生活用品的調查匯總分析,捐贈物的全程跟蹤也即將上線。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參加甘孜州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活動
    人民網成都11月2日電 近日,為提升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四川省甘孜州組織開展了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III級)應急演練活動。在甘孜縣人民醫院統籌安排下,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援助甘孜縣人民醫院醫療隊員們積極參加演練。
  • 市立醫院醫務人員有序接種新冠疫苗
    作為重點人群,1月12日開始,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醫務及其他人員接種新冠疫苗工作正式啟動,首日接種330餘人,接下來幾天接種工作將加快推進,預計本周內完成。1月13日,疫苗接種的第二天。上午9點多,接種新冠疫苗的醫務人員陸續來到位於1號樓2樓的新冠疫苗接種門診,有序排隊登記,依次接種。每名接種人員均需經過信息核實、知情同意、接種、留觀等環節,方可完成整個接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