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退市制度,加快審核節奏 代表委員談科創板的「緊」與「松」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24日報導: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邁入「而立之年」。在資本市場系統性改革之際,科創板將承擔起怎樣的角色?註冊制改革又會結出什麼樣的碩果?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又對科創板和註冊制改革有哪些寄望?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科創板於2019年7月開市

&nbsp&nbsp&nbsp&nbsp科創板應在助力新經濟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nbsp&nbsp&nbsp&nbsp科創板平穩運行,初步顯現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試驗田」的示範性和引領性。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建議進一步提升科創板活力、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推動科技強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nbsp&nbsp&nbsp&nbsp近期,京東、百度、攜程等中概股企業紛紛準備申請在第二地上市。解冬委員認為,科創板作為承擔國家戰略的資本市場創新平臺,應為迎接優秀中概股科技企業回歸做好準備。同時,她也透露,年內將大幅增加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

&nbsp&nbsp&nbsp&nbsp解冬委員還認為,科創板也應在助力「新基建」和在線新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疫情催生了非接觸式、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在線新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批掌握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面臨新機遇。科創板應當抓住機遇,勇於擔當,為這些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直接融資服務。」

&nbsp&nbsp&nbsp&nbsp解冬委員建議,科創板在下一步仍須借鑑國際經驗,對標境外成熟市場,提高科創板國際競爭力,「強化制度創新,進一步激發科創板活力;堅持錯位發展,推動科創板儘快形成一定規模。」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科創板開市儀式

&nbsp&nbsp&nbsp&nbsp提高相關主體的違法成本,建立中介機構聲譽檔案

&nbsp&nbsp&nbsp&nbsp今年,瑞幸咖啡的交易造假引發一片譁然。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提醒,鑑於科創板上市條件相對寬鬆,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較大的造假風險和動機,建議加大退市力度,建立更為緊湊的退市程序,增加市場可預見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朱建弟代表(攝影:張馳)

&nbsp&nbsp&nbsp&nbsp朱建弟代表提出,可以建立保薦人、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市場「聲譽資本」檔案記錄機制,倡導誠信執業的良好氛圍,並對未勤勉盡責的中介機構加大懲戒力度,增加其違法成本。「在處罰上市公司的同時,對於協助造假者也要嚴肅追責,消除上市公司造假髮生的外部土壤。」朱建弟代表呼籲。

&nbsp&nbsp&nbsp&nbsp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樊芸代表也有相似觀點,她建議一旦發現作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加強科創板投資者保護措施,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同時,樊芸代表也建議,「完善證券民事訴訟制度,建立代表人訴訟機制,並設立專業法庭。」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樊芸代表(攝影:張馳)

&nbsp&nbsp&nbsp&nbsp建議審核節奏可適當加快,縮短審核周期

&nbsp&nbsp&nbsp&nbsp樊芸代表認為,與納斯達克相比,科創板的發行上市節奏比較慢。「統計數據表明,科創板申報企業平均審核周期約135天,平均問詢點約300個。而納斯達克的平均審核用時88天,平均問詢點22個,最少時僅3個。」因此,樊芸代表建議,科創板應加快審核節奏,縮短審核周期,完善審核機制。

&nbsp&nbsp&nbsp&nbsp朱建弟代表也認為,應規範和優化審核及註冊流程,統一審核尺度,提升審核工作效率和質量。「著力加強審核環節與註冊環節的協調,進一步理順上交所審核主體地位與證監會註冊監督地位之間的關係,避免形成證監會和上交所的實質性雙重審核。」朱建弟代表建議。

&nbsp&nbsp&nbsp&nbsp回顧:科創板「成績單」

&nbsp&nbsp&nbsp&nbsp百家科創企業上市總市值超1.3萬億元

&nbsp&nbsp&nbsp&nbsp從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敲響開市祥鑼,到2020年4月29日第100家公司登陸科創板。這片中國資本市場的試驗田用不到一年時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百家科創公司合計融資1188億元,所屬行業高度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細分行業龍頭集聚。

&nbsp&nbsp&nbsp&nbsp科創板的一系列制度創新,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未盈利企業、紅籌公司、差異表決權……科創板推出的五套上市標準,基本囊括了目前境內科創企業的發展現狀,為各種類型科技創新企業打開了境內上市的大門。

&nbsp&nbsp&nbsp&nbsp目前,科創板公司年報已經全部披露。總體看,首份「成績單」符合市場預期:共實現營業收入1,471.15億元,同比增長14%;歸母淨利潤178.12億元,同比增長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158.98億元,同比增長11%。

&nbsp&nbsp&nbsp&nbsp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基建」類公司,表現出較強增長勢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增長15%、42%。科創板上市公司2019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117億元,增幅23%;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持續保持力度。高研發投入帶來更多科技創新成果,2019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新增專利25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100餘項。

&nbsp&nbsp&nbsp&nbsp可以說,從「賺不賺錢」到「值不值錢」,科創板創造性地制定了「以市值為核心」的上市指標體系,拓展了投資者對新經濟公司核心價值的認知。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上交所:嚴格退市監管 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高志苗)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降低了」上市門檻,而如何讓退市制度進一步跟上發展進程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
    在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以及重大違法類指標等方面體現嚴格監管,特別是通過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打擊規避退市。四是簡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加快退市節奏。
  • 上交所:根據新《證券法》要求 進一步完善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標準
    上交所:將根據新《證券法》的精神和註冊制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標準,細化科創板定位把握標準、優化科創屬性論證程序;根據國務院規定和中國證監會穩妥、分步推進註冊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做好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等方面的註冊制實施及準備工作,依法受理、審核由證監會負責作出註冊決定的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申請。
  • 展望科創板2021:期待交易制度進一步突破,估值或有所回調
    這一年,科創板減持、再融資、紅籌上市等配套制度陸續推出,做市商制度、單次「T+0」交易也在交易所官方表態裡被寫進計劃;這一年,科創板新增了145家上市公司,總數相繼突破100家和200家,上市了一些具有典型技術的企業。
  • 從理念到落實 註冊制在科創板「試驗田」星火燎原
    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一年來,中國企業科創熱情被不斷激發,創新的制度設置和百花爭妍的運行格局,讓科創板獨特的制度優勢和科創優勢得以彰顯。同時,註冊制經過一年的試點和經驗積累,已到了可以星火燎原的時刻。
  • 經濟日報: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公開徵求意見——完善「有進有出...
    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並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制度。
  • 證監會:完善退市制度 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
    來源:金融界網站1、問:近期,國務院金融委提出要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請問證監會對進一步優化退市制度有何考慮?關於退市制度安排、細則的進展情況如何?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強調要完善退市制度,強化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
  • 證監會:對創業板存量公司適用新的退市制度設置過渡期
    在談及到備受市場關注的「退市制度」問題,證監會表示:「創業板改革充分借鑑科創板改革經驗,全面優化並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答:創業板改革以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為主線,堅持尊重註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徵的3個原則,既充分借鑑科創板改革經驗,又體現了創業板「存量+增量」改革的特點。(一)審核註冊突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
  • 安永首席合伙人毛鞍寧眼中的「科創板一周年」:註冊制下中介機構...
    科創板所堅持的更精準的審核問詢、更高效的審核流程、更務實的監管手段、更協同的工作機制以及壓縮自由裁量空間,進一步降低了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成本、提高了發行上市審核效率,助力一大批優質科創類企業跨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大門。
  • 上交所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堅決落實退市制度中的各項要求
    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上交所:科創板在前期制度探索的基礎上,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科創板審核速度再次刷新,中芯國際回A從受理到問詢僅隔3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科創板審核速度一直在創新歷史。今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擬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項目動態更新為「已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僅僅過去了3天。進入6月,科創板審核明顯提速。就在6月2日,AI晶片公司寒武紀成功過會,從受理到過會僅歷時68天,刷新今年以來科創板審核速度。按當前進度來看,中芯國際或有望刷新上述紀錄。
  • IPO節奏放緩?剛剛,證監會重磅發聲,不存在刻意收緊!注意,退市規則...
    另一方面,批文下發速度放緩,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申報科創板的企業通過證監會註冊拿到批文,而整個三季度則有56家企業取得在科創板的IPO批文。創業板四季度同樣有21家企業拿到批文,三季度則有45家。這引發了市場對IPO變奏的猜測。
  • 券商解讀退市新規:A股估值體系重塑力量再加碼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認為兩者協同有助於A股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引入更多優質企業,實現優勝劣汰,並引導長期價值投資。2019年科創板增量改革以來,退市節奏已有所加快,認為伴隨退市新規的實施,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逐步形成。
  •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 多項規則修訂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分別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就修訂後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 簡化流程加快節奏上交所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2月14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上交所: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資本市場在新時期扛鼎新使命,成為代表委員們慷慨建言的熱點之一。上交所由衷感謝兩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媒體的拳拳呵護與關切,始終傾聽每一個聲音、記錄每一個建議,並將努力使之成為推動上交所深化改革工作的動力與基石。
  • 上海證券交易所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退市制度改革徵求意見來了!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簡化退市程序
    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及《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
  • 上海證券交易所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 | 上海證券交易所
    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