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社區曾經黑臭的東引河水質明顯改善
近日,在長安鎮沙頭社區濱海路百盛佳超市附近,記者看到沿街商鋪門口比以前多了幾個「井蓋」,「井蓋」下面是為汙水接駁新建的隔油和隔渣池。
沙頭社區將轄區分為15個片區,通過現場駐點督導、建立臺帳、一對一指導等制度,對工廠、公共建築、住宅小區不同類型的排水戶因地制宜開展雨汙分流改造,已基本完成8100多家排水戶雨汙分流,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基層社區雨汙分流模式。
社區
來了雨汙分流駐點團隊
在我市打響茅洲河治理攻堅戰後,經過市、鎮兩級攻堅,沙頭社區初步建成市政道路汙水收集管網。但是,由於沒有開展源頭雨汙分流,汛期汙水溢流河湧,河湧水質並不穩定。在市茅洲河治理現場指揮部的統籌下,從去年年底開始,沙頭社區以「雨汙分流」改造為主要路徑,儘可能減少汙水直排河湧。
為雨汙分流工作機制上,沙頭社區將轄區劃分為15個片區,由社區幹部牽頭成立11個工作組,長安鎮也專門派出駐沙頭社區幹部團隊,駐點幹部加入沙頭社區工作小組,協助做好雨汙分流改造過程中的溝通協調,技術指導等工作。
「駐點團隊提高了工作執行力。」長安鎮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副指揮莫柏成介紹,由於駐點成員、社區幹部對大型排水戶進行點對點督導,小組成員深入工廠,幫助企業審核施工圖紙、開展技術培訓、制定施工流程等,確保了雨汙分流按時按質完成。
▲核查人員現場核查雨汙分流管網效果,中間黃色衣服者為莫柏成
沙頭社區採用「每日一報」制度,小組長每天在微信群中填報工作進度,鎮駐點團隊成員填報當日督導情況,社區則每周向鎮指揮部匯報一次工作進展及存在問題。
「源頭分流涉及排水戶,所以難度大。」沙頭社區建設辦主任介紹,資金來源是頭號難題,很多排水戶由於出資問題對雨汙分流積極性不高。為此,沙頭社區曾多次召開動員會,現場協調,現場說服引導。由於措施得力,沙頭社區雨汙分流工作進度較快,於今年9月份基本完成了雨汙分流改造。
工廠
雨汙分流成效明顯
沙頭社區總共有8100棟排水戶,其中有398家(間)是工廠類排水戶,由於工廠汙水排放量大,完成工廠的雨汙分流至關重要。
為有效調動工廠對雨汙分流工作的積極性,沙頭社區制定集體物業汙水管網接駁「三年合同」出資方案,租期剩餘3年以上(含3年)由租戶自行承擔;租期剩餘3年以下由租戶和社區或小組按比例分攤費用。私人出租物業可以參考社區方案,自行制定合理的費用分攤方案。該方案有效解決了雨汙分流資金難題。
在同裕路7號的一家工廠內,記者看到,廚房外洗手臺的汙水,通過一條直徑約10釐米的白色塑料管一直接進地下的汙水管網。「整個食堂、衛生間、浴室的汙水全部進行了改造,汙水進入汙水管網,雨水進入雨水管網。」企業負責人介紹道。
沙頭社區雨汙分流核查人員拿出工廠的管網的平面圖,上面標註了雨、汙水管網的走向,汙水接駁點等一清二楚。核查人員只要按照圖開展核查,很容易就會找到廠區內對應的管網線路。
記者獲悉,在初步完成雨汙分流工作後,由於小部分排水戶依然存在錯混接等問題,沙頭社區按照茅洲河流域雨汙分流效果覆核工作的各項要求,從今年9月底開始,對社區的雨汙分流改造效果進行了全面的核查。
餐飲、洗車、理髮行業
基本完成汙水接駁
「核查小組如果發現有排水戶存在雨汙分流不徹底或錯混接情況,會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排水戶在20天內完成整改。」12月2日上午,在沙頭社區濱海路,社區核查人員正在對該片區排水戶的雨汙分流效果進行核查。
莫柏成介紹,在排水戶整改完畢後,核查小組會對整改情況進行覆核,如果整改合格的,就進行銷案,不合格的要繼續整改。
在濱海路,一家正在開展雨汙分流改造的餐廳由於在改造中挖開了一條立管,存在汙水滲漏情況。核查人員當場要求餐廳負責人及時整改汙水滲漏問題。
沙頭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沙頭社區要求每家每戶餐廳都要有隔油、隔渣池,汙水在經過隔油隔渣後才能接入市政道路汙水管網,防止堵塞管網。
在沙頭社區靖海中路一家名為啟航快修保養的洗車店,工作人員介紹,以前該洗車店在店外洗車,產生的廢水同雨水進入馬路上市政管網,造成汙水進入河湧。在雨汙分流改造後,只能在店內洗車,汙水通過隔油沉砂池沉澱後進入汙水管網,實現了雨汙分流。
沙頭社區將餐飲、洗車、理髮等3類行業作為雨汙分流的一項重點工作,通過改造原有的排水系統,基本完成了社區3類行業的汙水接駁。記者獲悉,在雨汙分流改造之後,不僅沙頭社區,整個長安鎮的洗車店都要求只能在店內洗車。
在經過效果核查後,截至12月1日,沙頭社區8100棟排水戶建築物,已完成汙水接駁5682棟建築物,完成源頭雨汙分流改造2418棟建築物。
雨汙分流的效果也逐步顯現,去年年底,沙頭社區東引河還處於黑臭狀態,如今隨著兩岸汙水的收集處理,河湧水質得到明顯改善。12月2日,站在沙頭社區東引河岸邊,已聞不到河水有臭味。
■人物特寫
莫柏成
雨汙分流的一線「勤務兵」
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長安鎮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副指揮莫柏成就一直負責汙水治理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從一個「門外漢」變成「治水專家」,是名副其實的雨汙分流「勤務兵」。
開展汙水接駁工作以來,莫柏成和同事們監督完成長安鎮內所有企業類、公共建築類、居民住宅滿足條件實施雨汙分流接入排水戶底數核查工作,摸清茅洲河流域10個社區(集團公司)41076棟排水戶。
莫柏成還參與制定了《長安鎮城鎮汙水「最後一米」接入工作方案》,通過明確雨汙分流工作目標、組織領導、職能職責、排水戶分類、出資原則、工作規範、考核驗收標準,為雨汙分流工作的全面展開提供保障。
為打開長安雨汙分流工作的「口子」, 該鎮將沙頭社區作為試點社區。莫柏成接到任務後,積極開展雨汙分流培訓,手把手地指點,通過不同形式的溝通交流,消除部分人員對雨汙分流工作難度的疑慮,完成各排水戶工作,最終使沙頭社區順利完成雨汙分流試點工作。
莫柏成可以說是長安鎮雨汙分流工作的「專家」,在今年9月長安鎮開展雨汙分流效果核查工作後,莫柏成連續加班幾天,終於完成核查指引。打開這本厚80頁的核查指引,裡面對所有排水戶存在的各種問題,整改方法都做了詳細的說明。
「雨汙分流工作比較雜,有很多問題要培訓,要現場指導各社區工作人員和排水戶,工作量很大。」莫柏成表示,自己雖然累一點,但看到河湧水質改善,仍然很欣慰。
文字:範德全
攝影:範德全
編輯: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