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吳化文率先攻佔南京總統府,建國後,為何百姓請願處決他?

2020-12-11 騰訊網

在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已經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少的國民黨將領都紛紛選擇起義,這些起義將領有孔從周、高樹勳和傅作義等。這些人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後,都得到了我黨的優待,有的甚至還擔任過一些重要的職位。

不過其中有一位起義將領,儘管幫助了我黨完成了收復南京的任務,但還是遭到廣大百姓的唾罵,甚至還紛紛請願處死他,這位將領就是吳化文。他之所以會遭到百姓這麼大的仇視,主要是還是因為他的手上沾染過無數中國百姓的鮮血,這成為他一生汙點。在沒有起義之前,吳化文一共跟過三任領導,依次分別是馮玉祥、汪精衛和蔣介石。從這三個人的身份背景不難看出,吳化文其實早年不止是一個朝秦暮楚的人,還曾經做過漢奸,這也是他為什麼會被百姓批鬥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侵華的時候,山東首當其衝遭到最嚴重的打擊,當時吳化文的直屬上司韓復榘,因為在前線不戰而退的緣故被蔣介石下令處決。結果吳化文擔心自己也會被清算,加上當時日軍的攻勢實在太過迅猛,自己的手下也都是些雜牌部隊,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整個殲滅,於是吳化文決定向汪偽政權投降,從此開啟了自己漢奸的生涯。跳槽到汪精衛政權之後,吳化文很快就被晉升為軍長,並率領自己部隊幫助日軍在山東作戰,為了打擊國民黨和抗日部隊,吳化文採用堅壁清野的政策,導致無數魯中百姓家破人亡,這就是為什麼他會被百姓要求處死的主要原因。

而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吳化文因為掌管大量日偽部隊的緣故,非但沒有遭到清算,在投降國軍以後還受到了重用。因為他曾經在山東作戰的緣故,對於當地局勢比較熟悉,所以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與王耀武一起駐守山東。但是在華東野戰軍的迅猛攻勢下,國民黨在山東地區很快就被打到只剩濟南一塊地盤,於是吳化文在妻子的弟弟李昌言和侄子吳生民的勸說下,最終決定率部起義,向我軍投誠。

這次的起義對於我軍來說非常的重要,因為吳化文的倒戈,所以王耀武在濟南的防線徹底崩盤,山東最後一塊地盤濟南也落到了我軍手中,而王耀武也在之後的戰鬥被解放軍俘虜。之後吳化文繼續幫助解放軍打仗,從淮海戰役一直打到渡江戰役,最後還成為了第一個攻佔南京總統府的將領。然而吳化文投降後的出色戰績,依舊無法掩蓋他當漢奸時做過的壞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要求嚴懲吳化文的聲音絡繹不絕,但中央鑑於吳化文的功績和當時的局勢,最終還是放過了吳化文,讓他繼續出任一些文職。

不過雖然吳化文得以安享晚年,不過他的起義部隊35軍卻在起義一年後就被撤了番號,成為了起義部隊中壽命最短的編制軍隊,甚至在近代史中對於它和吳化文的功績著墨也不多,或許就是因為吳化文的歷史影響吧。

相關焦點

  • 35軍攻佔南京總統府本是奇功,為何軍史、戰史總是對此一筆帶過?
    遍讀解放軍戰史,哪怕是敗戰都會有詳細記載,卻唯獨35軍立下奇功,一舉攻佔南京總統府,戰史上卻只有寥寥數語,一筆帶過……這就很奇怪……在我軍,各部隊對自己的戰功莫不大為弘揚,像「臨汾旅」、「塔山英雄團」、「洛陽營」等等英模部隊,無不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 1949年,最先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是哪支部隊,後來去哪了?
    1949年,最先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是哪支部隊,後來去哪了?1949年4月24日的凌晨,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當時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數天之後,隨軍記者才在領導的組織安排下,擺拍了一組解放軍佔領總統府的照片及其影像,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那張「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照片,解放軍官兵在總統府門樓上歡呼雀躍,慶祝勝利。但是,照片上的解放軍官兵已經不是最先佔領總統府的那支部隊了。那麼,那支部隊在佔領總統府後去哪兒了呢?
  • 攻入南京總統府的部隊,究竟是吳化文的「降兵」,還是另有其人?
    渡江戰役後,1949年4月23日,我軍佔領了蔣家王朝的老巢南京。 那麼,到底是哪支部隊進入了總統府,獲得了佔領南京的殊榮?最初定下佔領南京的部隊又是哪支?為何最後歷史的榮譽還是落在了老部隊頭上? (一)35軍起義後整編,鐵道遊擊隊拒絕與其合編 佔領南京的部隊,就是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第35軍。35軍的前身,是1948年呀9月在濟南戰役中起義的整編96軍,軍長吳化文。
  • 他率部首先衝過長江,第一個打進南京總統府,親手拽掉青天白日旗
    他率軍第一個攻進南京總統府,親手扯下青天白日旗,後授銜少將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發起驚心動魄的渡江戰役,蔣介石的長江防線迅速崩潰,隨後解放軍攻佔了南京,標誌著蔣介石的時代結束了。 是哪支部隊第一個打進南京總統府的呢?
  • 有關南京總統府的一些歷史真相
    總統府的歷史我是江蘇人,對南京城裡城外的名勝古蹟瞭若指掌,卻有一個地方可望不可進,那就是總統府。「文化大革命」前,總統府門前掛著「國家第二檔案館」的牌子,大門緊閉。後來,江蘇政協在裡面辦公。看到守衛荷槍實彈,哪個遊客還敢上前?有一次,南京大學的朋友答應找個內部的人帶我進去看看,沒等他安排好,我已離開了南京。
  • 率先打進南京總統府的,是此少將,新中國任大軍區政委14年!
    嚴政參軍後,多是做政工幹部,當的是指導員、政委之類。從1936年開始,他在紅軍大學、抗大和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當隊長、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等。1940年1月,他隨抗大第一分校到達山東,1942年調任膠東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成為許世友的部下。
  • 這張經典影像《佔領南京「總統府」》,原來是他拍的!
    他在1946年主要拍的是山東臨沂的土地改革,農民擁軍、參軍,那一批照片非常珍貴。一年後,他被調到新華社解放軍前線分社擔任攝影記者,直接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前線採訪。這期間,他隨參戰部隊馳騁疆場,轉戰魯、豫、蘇等省,參加了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開封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及解放南京等重大戰役,在第一線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真實地記錄了解放戰爭的光榮歷程。
  • 遊南京總統府:觀1912年孫中山的辦公室,思自家茅廬之格局!
    大家好我是吹夢,在中國發展史上,南京自古以來都多次被列為國都。1912年,孫文(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南京為首都。而總統府就是當時孫中山辦公的地方。門樓:門樓是總統府標誌性建築,原址為兩江總督署大門。國民政府成立後在1929年新建了這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建築,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將紅旗插在門樓上。大堂:總統府大堂為中式建築,原為太平天國金龍殿,清兵攻佔天京後在此重建兩江總督署大堂。
  • 因為她,南京接近於「和平解放」
    老覃後來又了解到,其實,不論是張華清和李華英的《蔣家王朝的覆滅》,還是陳逸飛、魏景山的《攻佔總統府》,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老畫家楊建侯創作於1957年的油畫《解放南京》。楊建侯師從徐悲鴻先生,他創作歷史畫作的視覺獨特,他認為,只有以殘破的偽總統府為背景,才能說明國民黨政府的垮臺和南京地方特點。
  • 朱日和模擬攻佔總統府 臺軍:太傷感情
    近日,央視播出「跨越-2015•朱日和C」演習出現模擬攻佔總統府場景。據悉央視畫面中出現紅白兩色的大型建築物。這棟建築物與臺灣地區的所謂「總統府」高度相似。朱日和模擬攻佔總統府曝光後,臺灣輿論也五味雜陳,甚至臺軍也不得不發聲稱「演習狀況設計具有針對性」,「傷害兩岸人民感情」,臺灣和國際社會「不能接受」。臺軍太傷感情言論也引來大陸網友議論,有網友表示接受現實吧。
  • 老照片:一組1949年解放軍解放南京的珍貴照片,群眾載歌載舞歡迎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民們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我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解放南京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部隊,隨著南京勝利解放,人民解放軍繼續向南挺近,5月3日杭州解放、5月22日南昌解放。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戰軍主力攻佔上海,上海就此解放。
  • 身世複雜的南京總統府
    今天來到南京總統府,真是領教了。歷史與現實交融,給人一種穿越時空之感。感受中國歷史的厚重,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感受中國歷史在地理上的存在變遷,感受歷史上的中國苦難艱辛,感受現實中國的日新月異。發自內心深處的聲音脫口而出:中國,母親,我愛您!
  • 南京記憶1949年4月23日,國府棄守退卻後,短暫的秩序混亂
    【湧向浦口的難民】民國元年(1912年),浦口成為商埠;後津浦鐵路通至浦口;此地成為交通樞紐。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浦口建區。1949年4月25日,南京浦口解放。【行政院在南京舉行的最後一屆會議】北伐完成後,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了全國最高級別的行政機關--行政院。
  • 南京總統府大堂六幅油畫栩栩如生,愛國情懷油然而生
    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門票好像是40多塊錢,切記周一不開放,2號3號地鐵到大行宮5號口下車,去過總統府的朋友一定看到過在大堂牆上掛著六幅油畫,很多人拍照圍觀,以油畫的形式生動的表情和神態再現了一百多年來中國近代史上曾經發生在這裡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下面從牆壁位置自左向右一一介紹
  • 南京「總統府」三字原來是他所寫,他的名字叫周鍾嶽
    毋庸諱言,南京的「總統府」曾經是國民黨統治者的最高權力中心。自然,由誰來書寫「總統府」三字,對於當時的國民黨高層尤其是蔣介石來說,是一件十分嚴肅認真的事。而在國民政府時期,能夠為「總統府」題字的人,應該是具備書界泰鬥或重量級政要的地位。
  • 江蘇南京總統府舊址、雨花臺、南京長江大橋等旅遊景點遊記心得
    一、江蘇南京總統府舊址旅遊景點推薦總統府舊址位於南京長江路,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是江寧紡織部、江南省長辦公室、兩江省長辦公室,康熙、乾隆下江時,都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宮殿。南京是太平天國都城之後,洪秀全在這裡修建了太平天國宮。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它成為蔣介石的辦公室,後來成為總統府。
  • 模擬攻佔總統府 朱日和軍演模擬攻佔總統府輿論關注
    臺灣所謂「總統府」  「跨越-2015?朱日和C」演習,央視畫面中出現紅白兩色的大型建築物,其外形結構與臺灣地區所謂「總統府」高度相似。媒體報導這一消息後,引發臺灣輿論關注。解放軍模擬打到臺北總統府  「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軍事演習正在緊張進行中,其中央視公布的演習畫面無意中指明了演習的真正目的。中央電視臺《軍事報導》欄目在報導剛剛結束的「跨越-2015·朱日和C」演習的畫面中,出現了一幢紅白兩色的大型建築物,其外形結構與臺灣地區所謂「總統府」高度相似。
  • 南京國民政府的最後90天
    李宗仁陷入極大的困境:政府的存在受到了置疑,南京只有一個空洞的代總統,沒有行政機構;而廣州只有行政機構,沒有政府首腦;蔣介石呢,則既不在南京,也不在廣州,他呆在老家浙江溪口,遙控著兩地的局勢。【閱讀《進城1949》】
  • 歷史上的4月26,清華大學、谷壽夫被處決、車諾比核洩漏
    1949年後,國立清華大學部分員工隨國民政府由北京遷往臺灣,校園及員工學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接管,才正式更名為"清華大學"。2、南京大屠殺首惡谷壽夫被處決1937年12月13日,谷壽夫率部攻入南京,谷壽夫命屬下官兵對擁擠在街道上逃難的無辜百姓狂擲手榴彈,用機槍掃射,數以萬計南京市民被殺。谷壽天因此獲得嘉獎。
  • 寒山寺《楓橋夜泊》碑為何出現南京總統府?背後竟隱藏一段悲壯的愛國故事!
    但去過南京的人會發現,南京總統府的煦園也有一方《楓橋夜泊》碑,精雕細刻,與蘇州現存的那塊十分相似。南京總統府內的詩碑與寒山寺內的俞詩石碑,從形狀到大小及文字書體及布局基本一致,連碑額、碑身及碑座等圖案也一模一樣。曾經很多人認為此碑是汪偽時期從寒山寺移置於此,兩碑一度出現真偽之爭。直到1981年,在總統府一次大修整中,發現碑座上刻有七排日本文字,記錄此詩碑刻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