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珠海市統計局發布最新的「經濟成績單」:2019年,珠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5.89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7和0.6個百分點。全市經濟總量和增速在全省居中上水平,整體經濟運行情況良好。
從產業視角看,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3.1%,拉動經濟增長2.2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5%,拉動經濟增長4.52個百分點。
從行業視角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工業、建築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營利性服務業等五個行業。
在第二產業方面,高新技術工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33.54億元,其中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佔比達58.2%。增加值排前10的重點行業中,醫藥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食品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23.6%、15.2%和23.6%。
第三產業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強。其中,金融業保持良好增勢。2019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69.16億元,同比增長15.8%。房地產市場亦保持較快增長,全市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6%,拉動經濟增長1.06個百分點。
2019年以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推動下,住房需求得到有效釋放,全年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5.1%。另外,房地產開發投資亦增長13.5%。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加深,2019年港澳臺投資也增長21.0%。
從「六穩」情況看,珠海市除外貿下降外,就業、金融、外資、投資、預期均保持穩定態勢。外貿的下降,表明珠海正面臨著外貿產業如何突圍、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轉型之戰。
珠海是外貿強市。去年,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其中珠海市排行第五,僅次於深圳市、上海市、東莞市、蘇州市。2019年,珠海對外貿易降幅略有收窄,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0.4%,降幅較前三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從商品結構看,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分別下降12.3%、21.4%。
1月20日,珠海市統計局亦發布了該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結果:珠海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216.78億元,修訂前該數據則為2914.74億元,實現三千億大關的突破。
統一核算修訂後,珠海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54.1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50.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711.86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由快報的1.7:49.2:49.1變動為1.7:45.1:53.2。而2019年,三次產業結構為1.7:44.5:53.8,體現了第三產業增加值進一步提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