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接近90分鐘,馬特•安德魯斯難受到了窒息的地步。他都沒抬眼去看第四裁判補時多久,轉身離開了伊蒂哈德球場。
他上車,關掉廣播、關掉手機,不想受到任何幹擾。路旁閃過的藍色標誌,都讓他感覺是曼城球迷沮喪的表情。他一路開車,回到父母家中,希望自己的陪伴,能安慰高齡的父親。
這一家祖祖輩輩都是曼城球迷。曼城已經44年和頂級聯賽冠軍無緣了,眼看距離最近的一次,主場居然無法拿下保級的QPR。安德魯斯絕望而疲憊。
走進家門,他第一眼看到的,是父親眼神中奪目的神彩。「你怎麼這麼快回來了?」父親問他,「難道你不在現場看捧杯場景嗎?」
安德魯斯是我熟識的一位曼城球迷。他沒堅持到比賽最後時刻,沒有熬到全場曼城第44次射門,最終阿奎羅進球,為曼城贏取的聯賽冠軍。
那是2012年的初夏。最後那幾分鐘,安德魯斯和我說,是他一生最大的缺憾:「我伴隨球隊這麼長時間,我們也奪冠了,但最重要的時候,我沒堅持住。」
法國歐洲杯,小組賽的許多場面或許不夠華美刺激,你也許和我一樣,不斷在換臺、翻閱社交媒體、想盡辦法讓自己眼睛不閉上。然而有太多場面,如果你沒能堅持住,會留下太多太多的遺憾。
這是一屆絕殺的歐洲杯。小組賽近30%進球發生在最後15分鐘,我粗略統計一下,得出這樣一組數字: 85, 87, 87, 87, 88, 88, 89, 89, 90, 92, 92, 92, 93, 94, 96, 96。
16個進球,發生於常規時間最後5分鐘,以及傷停補時。
以戲劇性論,沒有比這屆歐洲杯更讓人驚奇的了。當葡萄牙和英格蘭球迷的,都以為要在八分之一決賽相遇時,冰島人特勒伊斯塔松用他的進球,再一次改寫劇本。
從揭幕戰開始,絕殺不斷,法國人帕耶特一戰成名。別列祖茨基、施魏因斯泰格、斯圖裡奇、佩裡西奇……他們就沒想讓我在凌晨能安靜入睡。
絕殺多,和上半場、前一小時進球少有關,和改制之後,小組賽更加謹慎、防守盛行有關。此前的#放肆歐洲杯#專欄裡,我有提及。列強進入比賽狀態偏慢,本是常態,而所謂魚腩根本不存在,歐洲杯無弱旅。擴軍的決賽圈,平局一分,價值要高過以前,小組賽三分出線並不奇怪。
此前一篇才寫過《超級替補》,也和絕殺相關。一場足球比賽,早已不是11人對11人的較量,更是14人對14人的較量。歐洲對手之間的彼此熟悉,像冰島淘汰賽對上英格蘭,冰島教練直言對英格蘭足球十分熟悉,戰術和人員性的秘密越來越少見,別說明面上這11張牌,底牌都很熟悉,決勝之機,往往在於如何將這些牌,進行重新組合,並且最能發揮其特點的時間用上。
施魏因斯泰格、斯圖裡奇、施蒂貝爾、羅布森—卡努、內西德,這幾位都是直接見效的超級替補。帕耶特、埃德爾的絕殺,和科曼、扎扎替換上場後,各自位置發生變化,超級替補間接功效。
進入淘汰賽階段,因為球隊之間實力更接近,通過小組賽調整的狀態,整體調子更好,常規時間要想徹底壓制對方,會變得更難,或許絕殺的可能性會更大。過去兩屆世界盃的決賽,都是一球致勝,而致勝球分別發生在第116分鐘和第113分鐘。
法國歐洲杯,小組賽就充滿絕殺,淘汰賽,更值得我們熬夜守候。
曼聯1999年在諾坎普絕殺拜仁的經典比賽,名宿喬治•貝斯特在比賽臨結束前離開球場,後來引為巨大遺憾;利物浦2005年歐冠的「伊斯坦堡奇蹟」,下半場翻盤0比3落後的局面,對觀戰的球迷而言,不論現場還是屏幕前,都是一生懷念的精華。如此大賽,越到最後時刻,越不容錯過。
今天推薦一下BenQ特別推出的TH683足球機,以一種全新方式,涵蓋賽場逼真色彩、聲音增強並降噪的影音模式、以1080P原生解析度,在高亮度高對比度的呈現下,還原現場,還原絕殺!
還原絕殺!BenQ足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