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羨慕蜜蜂佔盡風光 卻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是何意

2021-01-19 天涯之水雲

羅隱是唐末五代時期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在唐朝末年,羅隱和許多人一樣,也想藉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他雖然名聲很大,卻六次沒有考中,於是改名為羅隱。

原文: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是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詠物詩。「不論平地與山間,無限風光盡被佔」,寫蜜蜂不論飛到平原或是山野,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越是春光明媚,鮮花盛開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語氣十分肯定,盛讚蜜蜂盡佔美好的春光。「不論」「無限」「盡」,運用極度的副詞,稱讚蜜蜂「佔盡風光」。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兩句急轉直下,由前面盛讚蜜蜂「佔盡風光」轉而詠嘆它終生勞苦,所獲甚少,採花、釀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但又說蜜蜂採花成蜜不知究竟屬於誰,看似矛盾,實則表達的效果更強。「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覆而不重複,使人覺得感慨無窮,詩人的憐惜之意可掬。

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那些沉迷利祿之人,對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現實加以嘲諷和鞭笞,表達了對唐末朋黨侵軋、宦官專權、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社會現象的痛恨之情。而其中的一句「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因為有了讚美老師的意思而廣為流傳。

如今這首詩已用來作為讚美老師的佳作。蜜蜂的辛勤勞動,它付出的時間和汗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正如老師一般嗎?帶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付出了滿滿的心血和愛意,而學生們在學有所成、功成名就之後,又有多少人還能想起當初如蜜蜂般辛勤勞作的老師呢?你有沒有在雨後的某個黃昏,在月光如水的某個夜晚,偶爾想起曾經的哪位老師,想起曾經的那些美麗的故事?

值此教師節之際,讓我們共同致敬曾經在人生道路上給予我們鼓勵和關愛的老師吧!

鄭板橋說全憑老乾為扶持 不但畫竹還贊竹 他到底為誰點讚

相關焦點

  • 共讀國學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6896-6900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的《蜂》原詩: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注釋:山尖:山峰。無限風光:極其美好的風景。佔:佔有,佔據。採: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
  •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的諷刺與幽默
    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唐詩人羅隱 ,《蜂》是一首寄託遙深的詠物詩。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個羅隱,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
  • 十上不第的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晚唐詩人羅隱的這首《蜂》,是入選小學教科書的,由此可見這首詩的美譽度是很高的啦,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羅隱。生於公元833的羅隱,在多次科考落榜後於859年的年底,時年二十七歲的他再次來到京城參加科考,但結果依舊。多次落榜的打擊,不免讓他在情緒上有些不滿。一日,到郊外散心,看到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的農民,進而對部分朝廷官員的不勞而獲產生了憤滿。再結合當下自己多次落第的現狀,於是憤而寫下了這首《蜂》。
  •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以姚波組長領銜的採信組,有小友、利民、金生……等宗親的親密配合,排除萬難,縱橫大江南北,尋訪千家萬戶,含辛茹苦,指導採集信息,為續譜建祠大業作出巨大奉獻!姚商情報站打盡姚家特色出品然而,採信組還有一道美麗的風景。
  • 蜜蜂
    小溪的叮咚聲吵醒了蜜蜂們,它們在花叢中自由穿梭,它們努力地採來花粉,即便飛遍世界,也要換來這份珍貴的香甜。可是它們又為誰香甜呢?不論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都堅持不懈,可又是為了誰去拼搏呢?它們時刻警惕著,如果家園受到破壞,就奮不顧身地去保護家園。寧可犧牲也不讓家園受傷,這勇氣來自一種強大的毅力。那種韻味是刻骨銘心的。真是「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 詩韻 蜂情—淺談古詩詞裡的蜜蜂!
    二:《詠蜂》唐.羅隱 無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四:《詠蜂》明.王欣 採釀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蟄鄰童。 應愁百卉花時盡,最恨燒煙取蠟翁。
  • 羅隱《雪》賞析:「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羅隱《雪》賞析:「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文:枯木《雪》【唐】羅隱細玉羅紋下碧霄,杜門顏巷落偏饒。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羅隱思想上歸於黃老道家,與杜荀鶴、陸龜蒙、吳融、鄭谷等交往頗多,擅長小品文,自編雜文《讒書》,有詩集《甲已集》十卷存世。詩詞風格風近於元白,雄麗坦直,通俗俊爽,尤擅長詠史,然多所譏諷,皆抗爭憤激之言,詞鋒犀利,因此被當權者憎忌,以故屢不中第。羅隱在唐末五代詩名甚著,各體中尤工七律,其詩語言精警通俗,有些詩句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名言。
  • 張寨鎮實驗小學專欄|王子恆:蜜蜂頌
    蜜蜂頌 文/王子恆 蜜蜂,它沒有蝴蝶那絢麗多彩的外表 蜜蜂是一種極小的昆蟲,全身黃黑相間有一根尖刺。 蜜蜂也是最勤勞的昆蟲,它每天身披朝霞,穿梭於繁花叢中,卻從不留戀不屬於自己的燦爛。
  • 高山仰止,致敬中華十大為師之道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 唐朝詩人羅隱的一首詩,故人相逢,遭遇相似,讀起來令人唏噓不已
    由於自身經歷外加遊歷很多地方,目睹了很多的社會現象,羅隱的創作了很多的文學作品極具現實意義,其中《自譴》、《蜂》、《籌筆驛》、《焚書坑》、《西施》》、《雪》等名篇,飽含對百姓辛勞的同情,大多隱含深意和評論,「釀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以蜜蜂釀蜜隱喻社會現實,抨擊時政不公、諷喻當權者和社會不良現象,可以說晚唐時期一位典型的現實主義詩人
  • 這首唐詩,以雪為題,詩中卻沒有一個雪字,道出了人間疾苦
    可是,唐代詩人羅隱卻認為,下大雪絕不是什麼好事。他的這首五絕《雪》,全篇沒有一個「雪」字,道出了人間疾苦,讀後讓人深思。雪羅隱(唐)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羅隱是晚唐時期的大才子,他的詩歌在民間廣為流傳,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比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等等。他的才氣,讓宰相鄭畋的女兒都瘋狂地迷戀他,甚至說非他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