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布朗想起自己恩師弗蘭克·沃克的話:一個優秀的父親,站在準備受罰的孩子面前,眼睛裡就不應該再有活人;在他的眼睛裡,只有一條條的肌肉、一件件的臟器和一根根的骨頭。經過了十六年的磨練,樂邦已經達到了這種爐火純青的境界,但今天他的心有些發慌。他教育布朗尼十數年,親手做過的活兒有近千件,但還是第一次發現兒子已經擁有如此勻稱健美的男性身體。罪犯隆鼻闊口,劍眉星目,裸露的身體上,胸肌發達,腹部平坦,皮膚泛著古銅色的光澤。尤其是這個傢伙的臉上,自始至終掛著嘲諷的微笑。樂邦端詳他時,他也在端詳樂邦。弄得樂邦心中慚愧,仿佛自己才是那個犯了錯誤的孩子不敢面對自己的家長。……勒布朗往前跨一步,與布朗尼站成對面,濃眉把用上等紫檀木和日本長尾雞翅膀下第七根羽毛做成的體罰專用雞毛撣子遞到他的手裡,他低沉地嗚嚕一聲:「孩子,得罪了!」
布朗尼竭力做出視死如歸的瀟灑模樣,但灰白的嘴唇顫抖不止,他掩飾不住的恐懼,恢復了當爹的職業榮耀。勒布朗的心在一瞬間又硬如鐵石,靜如止水了。面對著的活生生的人不見了,跪在HKKB客製版機械鍵盤上的只剩下一堆按照老天爺的模具堆積起來的血肉筋骨。他猛拍了布朗尼的心窩一掌,打得布朗尼雙眼翻白。就在這響亮的打擊聲尚未消失時,他的右手,操著雞毛撣子,靈巧地一轉,便從空中落到布朗尼那無處藏匿的尻上。勒布朗按照他們當爹的行當裡不成文的規矩,將雞毛撣子高高地舉起來,向背後的教父保羅及湖人眾將展示。然後又展示給布朗尼的奶奶和媽媽。馬克西姆斯和朱莉則在一旁高聲報數:「第一棒!」……在網上,勒布朗的大兒子布朗尼已經消失一段時間了,最新的消息依然是由旁人發布:職業電競俱樂部FaZe Clan的籤約主播布朗尼因為某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緣故無法出現在某檔遊戲直播中。
事實上,自從勒布朗奪冠那一刻起,這個剛滿16歲的大男孩就牽動了所有善良人士的心,有趣的圖片或者文字開始紛紛出爐,其中最恐怖的一則可能是「你知道朱莉的小屋下埋著誰嗎?」人們看見勒布朗這一次奪冠之後十分冷靜,人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童年經驗推理出火山越平靜,爆發越恐怖的質樸道理,誰還沒經歷過父母安靜地坐在桌子旁邊單手召你過來「別怕我不生氣」時的恐怖呢?網友有足夠理由高潮,不止於籤約當上遊戲主播這一樁小事而已,更重要的是上個月湖人還在泡泡堂中鏖戰之時,布朗尼在網上發布了一則視頻又旋即刪除,雖然比穆雷那個短多了,卻也足夠精彩:尚未滿16歲的布朗尼在抽菸,或者別的什麼東西。雖然我們知道勒布朗在總決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抽的玩意兒更粗更長,但你永遠不可能阻擋一個父親第一次看到自己尚未成年的兒子叼上一根煙時的怒火。沒有人知道勒布朗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那段對布朗尼16歲生日的祝福詞,布朗尼的生日是10月6日,也就是在抽菸視頻之後,勒布朗在這段祝詞的最後寫道:「享受這一天吧,享受你的存在和生活吧。繼續生活、微笑、學習和愛。」
嗯,享受這一天吧,趁我還在泡泡堂,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父愛如山倒。等我出來那一天,你會他媽的知道什麼叫他媽的凱麗·詹娜或者歐文前女友,你會知道生活、微笑、學習和愛這四個詞裡面必須只剩下一個!當然,這些預言或者想像也許永遠不會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老父親像傳統的朋友圈中年油膩男子一樣,吹不為人知的牛逼,講語重心長的道理,曬一手黑暗料理,秀一頁醜陋字跡,最重要的,曬起孩子照片以示陪伴,勒布朗沒有放過這次機會,他給布朗尼的祝詞配圖裡,就是布朗尼從小到大各個階段和自己在一起時的照片。其中頭一張是2004年布朗尼剛出生不久,勒布朗將嬰兒時期的他抱在懷裡。那一年詹姆斯自己還有倆月才滿20歲,就已經決定和當時還是女友的薩娃娜共同撫養這個孩子。當時自己還是個孩子的詹姆斯已經足夠成熟,但他說當布朗尼出生後,生活變得有所不同,「在那之前我如果有比賽打得不好,回家就會苦思冥想很久哪裡沒做到位。但在他出生之後,回家之後看到兒子的微笑或者向我跑來,我就忘記了球場上發生的一切。這讓我真正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男人。」感動嗎?
不,只要是孩子5歲以上的中年老爹都不會很感動,因為儘管你沒有在18歲的時候就拿到耐克億萬合同,你沒有在19歲的時候就在NBA砍下27+7+6,但你在24歲滿足晚育條件之後在正常婚姻條件下生下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你發出的感慨和勒布朗並無不同,孩子是生活裡的一束光,是生命中的一份恩賜,是命運蒸蒸日上的轉折點和動力源,你在產房裡面倍感驕傲,感慨生命是個奇蹟,兩個生殖器的摩擦和兩個基因的組合竟然能夠誕出如此神奇的產物,這個嬰兒是你血脈的傳承,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學會走路,他能學會說話,會喊你爸爸喊你老婆媽媽,你下定決心認真完成領導安排的各項任務從此努力工作奮發圖強,你同時下定決心要當他最好的朋友,當世界上最好的爸媽,把你努力得到的全世界都給他。但在那段最初的日子裡,你永遠不會想到他也會抽菸,會上那種網站或者看一個鍋爐工寫籃球文章,你永遠想不到他會離家出走,會和男同學出去開房,會當著你的面摔門而出。你想不到他會在大橋之上,從你的車裡奪門而出又從橋上一躍而下。你想不到他會在挨了你幾個巴掌之後站在學校的走廊裡靜默了三分鐘又翻過高層的圍欄。你想不到他會在研究生畢業看起來十分困難的時候在試驗室裡懸起麻繩,然後將自己的腦袋套進去。那個你曾經溫柔撫摸的小腦袋,那個你曾經寄予厚望的小腦袋,鑽進了那根粗糲的麻繩。
在最初的日子裡,你不會想到這麼多。就在布朗尼從網絡消失的時候,我不知道還有多少少年留下一篇關於聖女果的文字就此從這個人世間消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來得及留下這樣一篇文章,來宣布往生之年想做一隻貓還是什麼。作為一個父親,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總是揪心,第二反應是,我能為孩子做點什麼。於是我們就會反思,我們究竟做過什麼,我們最初的感動和突如其來的責任感,究竟在未來十數年中兌現了多少。勒布朗在20歲的時候談到自己的孩子,他說未來15年到20年,「我要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這是我的目標之一,我希望成為一名億萬富翁。我希望讓我的後代永遠不再為任何事情擔憂。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都不必為任何事情擔憂。但我不可能只通過打球來實現這個目標。」從這個時候開始,勒布朗就在採訪中為自己明確定位:「我要成為一個商人。」現在15年過去了,勒布朗沒有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但他確實已經是億萬富翁,基本上,他的孩子,他孩子的孩子,不會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擔憂,除了在16歲之前抽菸被老爸捉到之外。
所以說,像勒布朗一樣瘋狂掙錢就能真正教育好孩子了嗎?很難說。因為在中國有一個詞直接詮釋過上一代瘋狂掙錢而沒有真正參與教育的結果,這個詞叫「紈絝子弟」。唯一的差別可能在於:勒布朗作為一名職業球員,一年有6個月必須在球場上度過,其中有一半時間在客場度過。當你在客場的時候,你對家庭的責任就會被削減太多。但我們還是能看到勒布朗出現在布朗尼的比賽中,他確實分給了孩子很多時間,也許更多,只是我們沒有看到。但抖音雞湯告訴我們:「我搬著磚就不能抱你,抱著你就沒有手去搬磚了。」這句話一般用在談情說愛的時候,但如果用在孩子身上,也並不太背離真相。作為明天還要搬磚的絕大多數,這就是現實,你不會有勒布朗的另外6個月,你的孩子大部分時間要在學校裡度過,父母兩個人總有1.5個人無法在夜晚或周末全情陪伴孩子,家長會總會在工作日舉行,因為老師也有他的孩子要帶。錢也許能夠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但多少錢才能解決更多問題,這是一道難題,尤其是多少錢才能解決時間問題,更是一道永恆的附加題。
但即便是更多陪伴,看起來也無法成全你的責任。殳海告訴我,聖女果少年自殺事件中,最令人無力的問題,就在於從那封遺書中觀察,我們可能找不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如果這個少年將這些苦惱擺在你面前100次,你也許都會有99次告訴他,孩子這些困難算不上什麼,你在實驗室裡遇到的困境,你也許無法進入公務員隊伍的痛苦,和你未來即將面對的東西,簡直不值一提。但這個孩子不知道,所有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不會知道。也許你會看很多書,你會看很多電影,但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你也未必能夠有足夠的悟性和敏銳去接納那些優秀的藝術家們試圖傳遞和展示給你的世界。那麼還剩誰會知道?作為一個父親,我第一反應當然是在內心吶喊,我知道,孩子我知道,我可以講給你聽。但我認真反思了一下,當我回到家中,掩蓋自己工作中的焦慮感就已經讓我精疲力竭,而小學盈虧問題如何不用代數思維來解答更是令人頭炸欲裂,你感慨時代如此急功近利卻又在現實面前無可奈何,你當年不讓孩子上太多補習班的誓言早已變成自嘲的一部分,你裝模作樣拿起一本書告訴孩子多讀書總是好,但你十分鐘後就被催眠到呼呼大睡而孩子則拿起了你的手機,他熟悉你的遊戲和抖音在哪裡,生活裡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在玩——你玩得義正辭嚴,「我這麼累休息一下有錯嗎?」只有在那些新聞突然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去思考「如果」二字:如果是我,會不會拍著胸脯說,我的孩子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回到勒布朗,他當然是很有信心的,在第一次進入耐克總部的時候,他看到牆上掛著查爾斯·巴克利的畫像和他的名言:「我不是你的學習榜樣,你的父母才是。」勒布朗那時候就說:「不,我當然要做所有孩子的榜樣。」勒布朗的話只是雄心壯志,他覺得自己能夠影響更多人,但巴克利的話才是至理名言,因為只有父母,才能對一個人影響得更深。但教育始終是個奇怪的東西,沒有人通過考試才成為父母,也沒有一項考試能夠鑑定誰才有資格成為合格的父母。勒布朗的母親,格洛麗亞,16歲就生下勒布朗。3年後19歲的格洛麗亞帶著3歲的勒布朗搬到領居家,從此開始了6年的流浪時光,母女倆投奔的對象包括但不限於:鄰居、格洛麗亞的表親、男友、哥哥、朋友……六年後,1993年的春天,25歲的格洛麗亞再次失去了一份折扣鞋店的工作,流浪之旅看不到終點,在窮朋友家寄居的時間卻越來越短。這個春天的三個月裡,母子倆已經搬了5次家,阿克倫的租住房救濟名單太長,一眼看過去都很難找到格洛麗亞的名字。
媽媽總要出門去找工作,或者男人,而小勒布朗只能一個人呆在陌生人的家裡思考人生,百無聊賴之際,打打電子遊戲,上街用政府發放的食品券買點零食,或者乾脆在筆記本裡胡亂畫上幾百個達拉斯牛仔或者洛杉磯湖人的隊標。對於四年級的小勒布朗來說,最輕鬆的選擇莫過於不去上學,多年後當他成為如今這個勒布朗,仍對此心有餘悸,他清楚的記得自己輟學的天數:83天。生活就像一盒過期巧克力,你不知道吃下去的哪顆會讓你腸胃炎發作。看起來,勒布朗的生活正在不可避免地滑向病態的邊緣。然後才有了突然到來的橄欖球教練,然後是籃球,然後是NBA。事後勒布朗講述自己母親的偉大,「是她教會我如何面對生活,是她造就了這一切。」但我想,同時期一定還有更多勒布朗,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你仔細觀看勒布朗的成長故事,你當然會心生疑竇:究竟是因為勒布朗偉大,才證明了格洛麗亞的偉大,還是因為格洛麗亞的偉大,才造就了勒布朗的偉大,這在更多普通的父母面前,是一道無解的題。
因為除非你是一個自信狂,只要你還保持一點謙卑之心,你就會在某個節點上問一句自己:我這樣做真的對嗎?我自以為「為他好」的做法,真的對孩子「好」嗎?或者說,我真的做到了我自以為的「為他好」嗎?我有沒有在某個時間上做錯了?有沒有露出過不是一個父親或者母親應該有的眼神?我有沒有脫口而出過一句不恰當的話卻不自知?我有沒有做過什麼不恰當的事而渾然不覺?以及,當父母的容錯率,真的就這麼低嗎?我們不知道,我們甚至無法借鑑他人貌似成功的做法,就像你無法借鑑格洛麗亞16歲之後做過的那些事情然後造就一個勒布朗一樣。當爹媽真的太難了,因為你知道那些令你膽寒的新聞是真實發生的,你也清楚教育是一條永遠無法回頭的路,你只會在看到這些新聞之後略微沉吟和反思一下,然後繼續投入生活,做你想像中的自己,和你想像中的優秀父母。只有在最幽靜的夜晚,你打開word文檔,敲下這些文字,試圖整理思緒,卻又根本找不到邏輯的起點和終點時,你完全明白,答案和證據不在現在,而在十數年後乃至更久遠的未來,當提出問題和獲得答案之間的時間間隔被無限拉長之後,你才會陷入關於當好一個父親的深沉恐懼。Feel the f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