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來了|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2021-02-19 台州電視公共頻道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此詩作於公元753-754年間。此時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四處漂泊,兩次來到宣城,此詩大約寫於其中一年的中秋節之後。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傍晚,詩人獨自登上謝公樓,寫下了這首懷古詩。謝朓北樓:是南朝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謝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朝山水田園詩人。

  開頭兩句,詩人似乎脫口而出,把宣城的美麗總括地寫出來。李白的詩一開頭往往出人意料、開門見山。

  這四句是李白站在樓上,「望」見的景色,具體寫了如畫的江城和山晚的秋色。

  「兩水」指宛溪和句溪。兩溪在宣城東北相合,繞城而流。秋天河水分外澄澈,如明鏡似地靜靜流淌,匯合而清澄如鏡所以叫「兩水夾明鏡」。

  「雙橋」指兩溪上的兩座橋:上橋叫鳳凰橋,下橋叫濟川橋,是隋文帝時的建築。雙橋靜臥江波,在夕陽斜照下,就像兩條彩虹倒映明鏡之中。詩人將目光投向更遠,遠處的原野上升起些許炊煙,已是深秋時節,橘子、柚子已經成熟,梧桐的葉子飄落所剩無幾。詩人用「寒橘柚」,「老梧桐」來比喻深秋。雖是滿眼秋色、秋意,但秋天也是成熟和收穫的時節。

  雖是滿眼秋色、秋意,但秋天也是成熟和收穫的時節。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憂鬱的,但看到眼前的美景,仍有開朗之意。

  李白感嘆:誰還會想到登臨謝公樓?只有我在懷念謝公啊。

  念:想念。臨風:迎著蕭颯的秋風。

  謝朓也是被貶到宣城做太守的,李白此詩心情與謝朓相似,不僅懷古,而且感慨自己也和謝朓一樣,不能實現政治抱負。這兩句詩不僅僅字面上那麼簡單,而應該理解為兩位詩人的心靈相通。

我臺首檔詩詞鑑賞類節目

《唐詩來了》正在熱播!

詩、書、畫為一體

每期時長5分鐘

首播:每天18:00

鎖定電視公共頻道!!


相關焦點

  •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粉絲李白:謝脁是沾了謝靈運的光
    今天俺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李白的《秋登宣城謝北樓》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直接知道,這是一首懷念追思的詩句,不僅描繪了宣城的美景,更抒發了作者對的懷念,追慕之情。全詩是這樣的,「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 李白寫給偶像謝朓的詩,風格獨特!
    今天小笙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李白寫給偶像的詩。大家都知道,杜甫的偶像是李白,孟浩然的偶像是李白。而李白的偶像是謝朓!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這首詩吧!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 李白一生慕此人:「一生低首謝宣城」
    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中秋節後,李白從金陵再度來到了宣城。而宣城登覽的勝地,當然是謝朓北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又建。李白再一次情不自禁地想起謝朓,感慨道:「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唐代)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美得令人心動!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便是一首美得令人心動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漫遊宣城期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顧名思義,這首詩是李白在秋天登上謝脁樓後有感而發。詩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李白登上謝脁樓後的所見所聞。與一般的山水詩不同,李白這首詩除了山水之美外,還在詩的最後抒發了對先賢謝脁的追慕之情。
  • 詩行天下|宣城與李白:念一個人,懷一座城
    宣城像最溫柔的水,輕輕流淌過,熨帖人心。這裡有最美的景,這裡有他一生追慕的人。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江城如畫,山色漸晚,詩人登上了謝朓樓遠眺晴空。溪水澄清,水中倒影著雙橋,仿佛落下一道彩虹。往更遠處看,原野靜寂,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縷縷炊煙中,秋色蒼茫,梧桐衰老。而今除了我,還會有誰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臨著這蕭颯的晚風懷念謝公呢?
  • 千古詩壇的偶像李白也有最崇拜的詩人,那麼偶像的偶像是誰呢?
    李白雖然才華卓越,但卻仕途坎坷,他狂高傲,竟令高力士脫靴,貴妃研墨,還說什麼「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樣的李白自然不會得到權貴的喜歡,也因此李白只好寄情山水,繼續揮灑他的大好年華。李白的高傲是對世俗的諷刺,對權貴的不屑,對奸佞的鄙視,但是對和他一樣有正直胸襟和卓越才華的人,李白也毫吝溢美之詞。
  • 謝朓:江南貴族的最後沒落
    離開政治漩渦,來到山清水秀的宣城,對於謝朓來說,是天賜恩典。在這裡,他寄情山水,和摯友蕭子良等八人相互唱和,飲酒作詩,號稱「竟陵八友」。其流傳千古的名作,大多是這個時期所成。謝脁在安徽宣城作了三年市長,沒幹別的,就修了一座叫「高齋」的樓閣,後人稱為「謝朓樓」。
  • 經典詠流傳: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上次我們講了李白在宣州獨坐敬亭山,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但其實李白七次到宣城,七次上敬亭山。除了敬亭山之外,他還特別喜歡去一個地方,就是宣州的謝朓樓。要解答這個問題呀,要首先不要看這兩句牢騷,還要先看這個詩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請注意啊,我聽到很多中小學老師,在教學生念這首詩的時候,都念成宣州謝跳樓餞別校書叔雲,謝跳樓,跳樓,多不吉利吧?開個玩笑。謝朓這個他的名字,應該這個字念tiǎo,三聲。那麼謝朓(1.形聲。從月,兆聲。本義:古稱夏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現。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說文》三月晦朓魯衛分。
  • [聽見詩歌][唐詩]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先說下宣城的謝脁樓吧,在這裡,李白寫下了兩首著名的詩篇:送別故人李雲的詩作《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和描寫謝朓樓美景的《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宣城在今天的安徽省境內,謝朓樓,又名謝公樓,是南朝詩人謝脁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曾改名為疊嶂樓,從這個名字足以看出樓之華麗,與所見景色之瑰美。
  • 古代追星也瘋狂,李白的偶像是一位全才!
    若說起李白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首《靜夜思》天下百姓誰不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號青蓮居士,一生放蕩自由,遊山水,寫字畫,懂音律,且文採飛揚。他的詩頗具浪漫主義色彩,世人皆知李白為詩仙。
  • 唐詩宋詞裡的秋天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 【唐詩三百首】5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標題:【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帶。【謝朓樓】tiǎo,又名北樓、謝公樓,在陵陽山上,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並改名為疊嶂樓。李白曾多次登臨,並且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餞別】jiàn,以酒食送行。【校書】jiào,官名,即秘書省校書郎,掌管朝廷的圖書整理工作。【叔雲】李白的叔叔李雲。釋詞:【長風】遠風,大風。【酣】hān,暢飲。【高樓】指謝朓樓。
  • 詩人謝朓悲劇|李白: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在李白留下的千餘首詩詞中,有不少提到謝朓,流露出仰慕欽佩之情,甚至崇拜的地步。比如《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三山望金陵寄殷淑》:「三山懷謝朓,水澹望長安。」
  • 李白這9首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名句,詩意畫意不輸王維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裡究竟恨的是誰。 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給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 李白境界最高的十首詩
    今天,小編為大家編選李白的十首詩,讓我們一起品味天才的大作。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賞析:李白一生廣泛遊歷,大部分時間都是客居他鄉。李白好飲酒,杜甫說他「鬥酒詩百篇」,一碗酒就讓他忘記了他鄉與故鄉分別,果然是大才子不同凡響。可見李白之愛酒,以及對蘭陵美酒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