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頭條號【蟹小廚】,每天與你分享健康的知識與健康的菜品哦~
減肥的小夥伴,對食物的選擇都比較小心翼翼
但是去超市買包裝食品,你有沒有讀一讀它的營養標籤的習慣呢?
你真的能區分哪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高,哪些食物更適合減脂期吃嗎?
相對包裝上那些混淆視聽的促銷詞,學會看營養成分表,才能不被食品營銷牽著鼻子走
自主選擇健康的食物,科學減脂
營養標籤怎麼看?讓我們藉助下面這個食物的標籤學習一下吧
了解食物的食用分量
食物的熱量以及營養素信息均以一份為標準,沒有標註食用份量的,以100克(g)或100毫升(ml)為標準
如圖所示,上面這個食物的營養成分就是以「每100克」為標準
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
所有預包裝食品強制性標示的營養成分含量值內容需遵循1+4的標準
「1」是指熱量
營養成分表第一欄通常就是能量,能量的單位是千焦 (kJ),與大卡/千卡的換算公式是:1大卡/千卡≈4.18千焦
如上圖,每100克該食物所含的熱量為1966千焦,約470大卡。熱量相對較高,注重體重管理怕胖的朋友們要慎選哦
4」指營養成分含量
除了熱量,營養成分表上被強制性標示的內容有核心營養素的含量
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
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我們如何通過衡量它的營養價值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營養標籤就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參考
以蛋白質為例:下面這三個商品雖然都被稱為「奶」,但是營養價值卻大不一樣
我們對比一下它們的營養標籤發現,三種乳製品每100毫升蛋白質含量不盡相同
純牛奶含3.6克,調製乳含2.4克,而乳飲料僅含0.7克
由此可見,作為日常營養蛋白質的補充,純牛奶才是最佳的選擇
關注營養素參考值(NRV)%
營養成分表裡的第三列,就是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NRV%)
是指每份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含量佔每日適宜攝入量的百分比
如上圖所示:100克該食物,脂肪的NRV%是36%
意味著您吃了100克的該食物,您就攝入超過了一天脂肪總量的1/3。
而鈉的NRV%127%,意味著您吃100克的該食物,一天鈉的攝入量就超標了
這還沒有算其他食物中鈉的含量(400mg鈉=1克鹽)。
長期攝入這種高脂、高鹽食物必然會造成健康隱患,誘發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因此,這類食品我們應該少吃甚至儘量不吃
食物配料表暗藏玄機
根據規定,配料表中的配料,應按照添加量的多少呈遞減順序排列。也就是說,排名越靠前的成分,含量也越高。
如下圖,某名為「主食麵包(全麥)」的麵包,我們發現它的配料表中,最先標識的是麵粉(小麥粉)而不是全麥粉,由此可見,這個所謂的「全麥麵包」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全麥」。
營養標籤就是食物的「身份證」,認識營養標籤,是挑選食物第一步
面對色香味俱全,琳琅滿目的食品
朋友們需要擦亮眼睛查驗食品的「身份證」以識別健康的食品以及暗藏的「垃圾食品」
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正確的選擇
同時根據營養標籤審視自己的膳食結構,注重食物搭配,保持均衡營養
不僅利於體重管理,更是踐行健康生活,提升未來生活質量的關鍵
今天你學廢了嘛?
如果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者想吃什麼,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記得點讚哦~
關注蟹小廚,吃喝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