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稱王后是如何對待吳廣的?吳廣的死,和陳勝是否有關?

2020-12-23 騰訊網

提起陳勝,吳廣大家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兩位農民英雄人物,因率領的農民起義一舉成名,最後稱王,陳勝是農民出身的皇帝,另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後稱王,可是洪秀全稱王了之後,一時被權力所迷惑,斬殺了大量的君臣,尤其是和自己出生入死兄弟們更是手足殘殺,害怕有一天這些兄弟們奪取政權,把洪秀全趕下臺,不久之後昏庸無能的洪秀全還是被推翻了,陳勝同樣是農民出身的王上,他順利上位後,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下場如何呢?

農民起義勝利後,陳勝稱王,可是好景不長陳勝和洪秀全一樣貪圖享樂,無心治理國家,還有一點原因,陳勝農民出身,可想而知他的文化水平不高,更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管理一方土地,管制百姓。領兵打仗能力還是可以的,這樣的一位人最終是擔當不了國家的重任。權力是一個可怕的武器迷惑人心,陳勝雖然不能治理國家,但是也不想權力被人奪取,面對大臣的非議,陳勝慢慢的擔憂起來,歷來君王善於猜忌,陳勝也不例外,他開始動手清理那些非議的官員,來維護自己的政權。

朝堂上有點風吹草動,陳勝便會痛下殺手,不分青紅皂白,曾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都開始畏懼眼前的陳勝,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被忽略的英雄人物,那就是陳勝的兄弟吳廣,可以說沒有吳廣就沒有後來的陳勝稱王,吳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助推陳勝走上勝利的道路,那這樣的英雄人物陳勝稱王了之後,陳勝是如何對待這位兄弟的呢?

曾經的陳勝和吳廣無話不談,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私下裡交情深厚,最開始的農民起義還是在吳廣的鼓勵下,陳勝才下定決心勇敢地站起來,率領百姓一起反抗,兩人齊心協力,相互配合,相繼斬殺兩名將士,奪下他們的旗幟,立地為營,就這樣紅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由兩人帶領的農民起義軍很快取得戰果,佔領了不少土地,收穫了大量的寶物,尤其是一座座小城市,看到陳勝的聲勢越來越大吸引了周圍國家的圍觀,隨後周邊國家一起加入了陳勝起義的隊伍當中,力推陳勝為王。

吳廣在農民起義中立下汗馬功勞,在陳勝稱王后,並沒有忘記這位好兄弟,自己當了王上,變封了吳廣為代理王,形同副王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來在一次戰爭中兩人由於意見不和鬧了起來,後來矛盾愈發激烈,又遭小人算計,陳勝聽信小人讒言。

加上陳勝自從稱王之後便多疑,之前已經斬殺了不少兄弟,整天不理朝政臆測身邊人的心思,使得手下相互殘殺,最後吳廣也沒有逃脫被昔日好兄弟猜疑,因為吳廣和田臧將軍在作戰時發生衝突,這剛好給了陳勝一個理由去處理自己的兄弟吳廣,因為這件小事陳勝給吳廣扣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這樣一位英雄人物消失了。

後來也有人說,吳廣不是陳勝所殺的,是被田臧將軍殺的,田臧將軍想要奪取吳廣的代理王的位置,可是當時的吳廣手握重要權力,還有人說是朝堂上奸臣所害,農民出身得他,難免行事魯莽,做事衝動,得罪了不少人,可是僅憑一個小小的將軍,和一些大臣如何殺得了一位副王呢?如果沒有陳勝的授權或者命令還有誰動得了他,誰又敢對當朝王上的兄弟,一代大功臣痛下殺手呢?

相關焦點

  • 陳勝稱王后是如何對待兄弟吳廣的?吳廣之死,是否和陳勝有關?
    談起陳勝,吳廣大家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兩位農民英雄,因帶領農民起義一舉成名,最後稱王,陳勝是農民出身的皇帝,另一個人則是著名的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勝利後又稱王,但洪秀全稱王后,一時又為強權所迷惑,斬殺了大量的君臣,特別是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更是手足無措,怕有一天這些兄弟們奪權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他不甘心因為此事就失去性命,便找上了隊伍中一個叫吳廣的人,圖謀起義。吳廣一想橫豎都是死,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於是便答應了陳勝的請求,兩人一起謀劃反秦。 古代的人都信奉佔卜。陳勝吳廣先是找了個人佔卜,看看自己起義成功的概率大不大。佔卜者看出了他們的意圖,便對他們的做法予以了肯定,並暗示他們借鬼神威懾眾人。
  • 都知道陳勝兵敗被殺,其實吳廣的下場,比陳勝還慘!
    暴秦滅亡的序幕是從陳勝和吳廣起義開始的,在歷史中陳勝吳廣兩人是一起出現的。兩人領導了中國第一次的農民起義,並且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句。由於這句話出自陳勝的口中,因此大家對於陳勝的了解要高過吳廣。
  • 陳勝起義後兵敗被殺,但卻少有人知道吳廣的結局?其實比陳勝還慘
    此時的秦朝還沒有建立多久,內部到處是矛盾,更何況秦二世胡亥得位不正,繼續實行殘暴的統治,許多老百姓早已心懷不滿,陳勝、吳廣猶如點點星火,完全可以燎原,而且陳勝不僅借用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
  • 三十六|陳勝吳廣
    吳廣知道,這樣下去,是肯定無法按期趕到漁陽的。這意味著他們在抵達漁陽之前就會被看守他們的戎卒就地正法。這就是說,吳廣活著回家過日子的小小夢想破滅了。所以,這幾天,他一直很低落。陳勝對吳廣說,橫豎都是死,不如造反幹一場!造反,怎麼幹?吳廣心裡下意識的想。但這兩個字似乎帶給了他一絲光亮。陳勝繼續說著他的想法,他提到了兩個人,扶蘇和項燕,吳廣也有所耳聞。
  • 陳勝吳廣結局悽慘,沒有倒在戰場上,卻倒在了起義軍手上!
    司馬遷的那篇《陳涉世家》曾是語文基礎教育課上的必背篇,但課文上的《陳涉世家》僅僅只是上篇,上篇交代了兩人起義的經過,而起義軍的結局卻在下篇,這也導致了不少人不知道陳勝吳廣最終的結局。歷史上,陳勝吳廣的結局悽慘,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 大澤鄉起義失敗後,陳勝被車夫所殺,那吳廣的結局如何?比他害慘
    陳勝吳廣起義,又叫大澤鄉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秦二世統治時期,實行暴政,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秋,朝廷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屯守於漁陽。誰知到達大澤鄉時遇到了大雨,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
  •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去吳廣?司馬遷《史記》說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按理說,陳勝和吳廣這可是過命的交情,畢竟沒有吳廣的人脈和謀略,陳勝起義的想法可能早就被扼殺在搖籃裡了,吳廣一人之下的重要地位,最後怎會淪落到被算計殺害的下場呢?
  • 秦國滅亡的前奏,陳勝吳廣起義
    趙高和秦二世準備安葬秦始皇,從各地徵調了幾十萬的囚犯、奴隸和農民行修築秦始皇在世時,已經在驪山開闢的陵墓。把銅化了灌下去鑄成地基,上面修建石室、墓道和墓穴,挖出江河大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還有別的花樣,說也說不完。
  • 陳勝為何要殺掉吳廣?原因其實很簡單
    有料快說 在中國歷史上,陳勝和吳廣兩個名字通常是被一起提及的,因為「陳勝吳廣」起義,兩個人的命運連到了一起。
  • 世人皆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你知道他們怎麼死的嗎?
    陳勝吳廣起義軍成為了反對秦王朝統治的第一股軍事力量,但是卻虎頭蛇尾,起義最終失敗了。陳勝吳廣都被殺了。 那麼你知道這二人是怎麼死的嗎?是死於戰場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
  • 陳勝吳廣起義真的是農民起義嗎?
    如果陳勝真是農民的話,他是說不出來這樣的話,在那個年代農民一輩子除了種地,就只有打仗和服徭役了,秦朝統一天下已經15年了,司馬遷似乎早就在暗示陳勝不可能是個普通的農民,從陳勝說出的話來說,他肯定受過教育,同時頗有野心,就連種地時也想著今後如何富貴,同時也是不甘心安於現狀的人,尤其是那種「麻雀怎麼知道天鵝的遠大志向呢」?
  • 大澤鄉起義為什麼只有陳勝稱王,吳廣去哪裡了?
    秦二世元年,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發動兵變。大澤鄉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 在秦朝,違期徭役罪不至死,那麼陳勝吳廣為何起義?
    以至於後來秦始皇死後,各種起義不斷,其中最早最出名的一個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史記》對於這段的描述就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可歷史上真是這樣嗎?    公元前209年,秦朝徵召900多民夫,準備加固漁陽,其中就有陳勝吳廣的隊伍,但因為當時突下暴雨,走不了路,耽誤了規定的時間,按照秦朝的法律所有人都要處死。
  • 當你真正讀懂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背後邏輯,才會感到心酸
    後世那些起義、造反喜歡裝神弄鬼、故弄玄虛,也都是在學陳勝、吳廣。這一層外衣能夠幫助那些起義的百姓增強戰鬥的信心。 3、為農民起義扯上一張虎皮做大旗。陳勝、吳廣知道他們的威望不夠,便打著秦始皇兒子扶蘇和抗秦名將項燕的名號,號召大家跟他們一起造反。這種做法同樣被後世很多起義借鑑、引用,其實就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的邏輯。這一張虎皮能夠幫助起義隊伍擴大聯盟和壯大聲勢。
  • 從有關陳勝的四句名言,來看陳勝的格局以及他為什麼會失敗?
    其中一支隊伍由陳勝吳廣帶領,走到了大澤鄉,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就算趕到漁陽郡也註定會延期。按照當時的秦朝法律,凡是延期的一律問斬。陳勝吳廣自知難逃一死,為了自我救贖,就借著天下人對秦朝的不滿,殺死了將尉,鋌而走險領帶著九百多人造反了。也正是在這次號召大會上,陳勝有說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曾幾何時,語文課本中一篇《陳涉世家》,讓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陪伴了一代學子的青蔥校園生活。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氣概,「苟富貴,無相忘」的情誼,無不在一次次背誦與考試中,成了莘莘學子們最難忘的回憶。然而,課本中的陳勝吳廣起義雖然豪情萬丈,可歷史上陳勝吳廣的下場並沒有那麼美好。
  • 大澤鄉900人起義,短短時間席捲天下,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陳勝吳廣兩位屯長成了隊伍中的領頭人,最後藉助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聲,拉著900戍卒一起起義。這件事情中,陳勝吳廣先是利用大家對於神怪力量的敬畏,導演了「陳勝王」。又通過共同殺死縣尉,切斷了眾人的退路,最後藉助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威望,拉起眾人跟隨。陳勝吳廣帶著900人,從大澤鄉開始,短短時間便擁有了兵車六、七百輛,騎兵千人,步兵幾萬人。
  • 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千年大騙局嗎?
    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字涉,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人,是個貧苦農民。 陳勝、吳廣就商量說:「如今過了規定的期限,到了也是死,逃走也是死,不如起義幹一番大事業,說不定還有一番作為!」陳勝說:「天下受秦王朝統治之苦已經很久了,我聽說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該他來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規勸始皇帝的緣故,始皇帝派他領兵在外地駐守,如今有人聽說他並沒有什麼罪,卻被二世皇帝殺害了。
  •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何死於部下和車夫之手?兇手結局也不好
    陳勝吳廣起義地址一、吳廣之死我們課本上所學的陳勝吳廣起義,只是一個開端,那也僅僅只是故事的開始。在如此形勢之下,進攻滎陽的吳廣軍中,傳來了一件更加打擊士氣的事情—假王吳廣死了!原來周文敗亡之後,吳廣即將成為章邯的下一個目標。吳廣的部下田臧等人,害怕即將到來的秦軍,便準備用進攻滎陽的主力去抵抗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