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南地區建成年產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大氣區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氣礦在青山掩映下呈現工業之美。西南油氣田 供圖

中新網成都12月14日電 (馮雪梅 杜成)14日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以下簡稱「西南油氣田」)宣布年產天然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標誌著西南地區首個300億大氣區正式建成,也意味著川油人為之奮鬥整整45年的夢想終於成真。

回望西南油氣田勘探開發歷程,「速度」是一個關鍵詞:2004年建成中國首個百億氣區,歷時整整46年;2017年天然氣產量跨越200億立方米,歷時13年;2020年建成300億大氣區,僅僅用了短短3年。

藍天白雲之下的綠色氣礦。西南油氣田 供圖

四川盆地天然氣資源量位居全國第一,但地質條件複雜,探明率不到10%,勘探潛力巨大。2004年,中國石油推行風險勘探機制,西南油氣田由此進入儲量持續高峰增長期,尤其在去年探明了安嶽、川南頁巖氣兩個儲量超萬億立方米的特大型氣田,為上產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開發上建成了三個百億方大氣區:安嶽氣區年產能超150億立方米,成為四川盆地最大的常規氣區;頁巖氣產量年底將突破100億立方米,成為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產區;老區保持了年產100億立方米的穩產能力。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與油價的雙重大考,西南油氣田克服重重困難,勘探上在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取得重大新突破,開發上天然氣日產量突破1億立方米,年產氣量同比有望增加近50億立方米,超過315億立方米,其熱值相當於一個年產2500萬噸的特大型油田。

天然氣管網覆蓋川渝、聯通全國。西南油氣田 供圖

四川盆地是我國天然氣工業的搖籃,一代代川油人艱苦創業接續奮鬥。1958年組織的川中石油會戰,結束了大西南無油的歷史;1966年,紅村會戰發現我國第一個海相整裝氣田——威遠氣田;1975年,為扭轉北煤南運的被動局面,改變我國能源結構比例,國家提出了在四川加快上產300億和鋪設川漢輸氣管道的構想。「建設300億戰略大氣區」實現「川氣出川」,從此成為川油人的夙願與夢想。

到1977年,相18井成功獲氣,揭開了川東石炭系戰略突破的序幕。改革開放以來,川油人矢志不渝地「尋找大場面、圓夢大氣田」,通過理論創新和技術進步,相繼發現了川東北高含硫、安嶽寒武系—震旦系、川南頁巖氣等一批高產高效氣田。

2004年,在建成國內首個百億氣區之際,忠武線成功通氣,實現了「川氣出川」。如今,西南油氣田天然氣惠及1000餘家大中型工業用戶、2500多萬戶居民、1萬餘家公用事業用戶,四川和重慶成為我國氣化率最高、用氣範圍最廣的地區,形成了「覆蓋川渝、聯通全國、內外互通、戰略儲備」的產運儲銷格局,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全國冬季保供。

檢測天然氣管網以保供應。西南油氣田 供圖

據悉,62年以來,西南油氣田累計生產天然氣超過5000億立方米,相當於代替了6.5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6億噸,天然氣作為一種綠色能源,為國家藍天工程增添了「底氣」。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經院士專家專題諮詢論證,西南油氣田制定了新「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25年,天然氣產量力爭達到500億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到2030年,天然氣產量力爭達到800億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天然氣工業基地。(完)

相關焦點

  • 我國西南首個年產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大氣區建成
    新華社成都12月14日電 14日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年產天然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標誌著我國西南地區首個300億立方米大氣區正式建成。預計到今年底,該公司天然氣年產量將達到316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天然氣產量的六分之一。
  • 四川盆地建成年產300億立方米大氣區
    12月14日8時,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今年在四川盆地累計產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首個年產超過300億立方米的大氣區。 四川盆地地跨川渝兩省市,常規氣、頁巖氣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產區。
  • 四川盆地建成年產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大氣區
    12月14日上午8時,中國石油(601857,股吧)西南油氣田公司年產天然氣超300億立方米,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個年產超過300億立方米的大氣區。四川盆地地跨川渝兩省市,常規氣、頁巖氣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天然氣產區。
  • 中國石油在西南建成300億方大氣區,日產量可供3億人使用
    中國石油在西南建成300億方大氣區,日產量可供3億人使用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12-14 12:43 來源:
  • 塔裡木油田建成我國第三大油氣田
    來源:期貨日報據新華社電 新年伊始,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的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傳來喜訊:該油田成為僅次於長慶油田、大慶油田的我國第三大油氣田。據塔裡木油田介紹,2020年,油田油氣產量當量達到3080萬噸,在祖國西部邊陲建成一個年產3000萬噸級的大油氣田,進一步夯實新疆作為我國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儲備基地和陸上油氣戰略通道的地位。
  • 年產天然氣1億立方米!這口井重獲新生!
    年產天然氣1億立方米!這口井重獲新生!近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井下特種作業公司連續油管作業二隊施工的普光2011-3井井筒解堵和射孔段定點噴射酸化後,增產效果明顯,穩定日產天然氣達40.3萬立方米,實現日增產天然氣10萬立方米,為普光氣田衝刺年度總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 2020年四川盆地天然氣產量565億立方米
    日前,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2020年,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38.84萬億立方米,有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居全國之首。據介紹,2020年,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超過335億立方米,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230億立方米,其中,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生產天然氣318.19萬立方米,佔四川盆地天然氣總量的56%。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天然氣連續10年保持年產60億立方米以上
    (資料圖) 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30日電 (孫睿)記者3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2020年,青海油田天然氣已連續10年保持年產60億立方米以上。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肅、寧夏四省區重要產油、供氣基地。
  • 新疆塔裡木盆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成為我國油氣上產重要戰略...
    央視網消息:今天(21日)0時,位於新疆南部的塔裡木油田年油氣產量達到3003.12萬噸,成為我國油氣上產重要戰略接替區。